首页 历史故事建立课程目标矩阵的方法与步骤

建立课程目标矩阵的方法与步骤

【摘要】:在建立课程目标矩阵中,要充分考虑到大学阶段学习的所有必修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表4-4课程目标矩阵(一)续表在实施过程中,通常还有两种操作方式。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说,其在支撑毕业要求指标观测点时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因此该课程支撑的所有指标点的权重系数之和应该在0~1。表4-6课程目标矩阵(三)

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要能够涵盖所有毕业要求的29个指标观测点,以此为基础确定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科目,从而构成课程目标矩阵(见表4-4)。

在确定课程目标矩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先将毕业要求的29个指标点分解到课程,而不对每一门课程进行目标分解。每门课程的目标在课程教学大纲撰写过程中进行细化,并对应到毕业要求的29个指标观测点上。

(2)在建立课程目标矩阵中,要充分考虑到大学阶段学习的所有必修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考虑到目前大学的实际情况,在评估认证时,通识教育、基础教育环节不作为考查重点,但在专业建设阶段,这些课程仍然需要按照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

(3)选修课程也需要按照认证要求进行建设,但是在评估阶段一般不进行考查,主要原因在于对于某一门选修课,并非所有学生都要进行学习,因此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未覆盖全部学生,该课程的达成度数据是不完整的。

(4)开设的课程应该对12项毕业要求的29个指标观测点都有较为均衡的覆盖,如果上述必修课、核心课等对某些指标支撑较弱,就需要考虑开设限选课程来支撑这些指标点。例如,很多院校开设的必修课程中对流体力学热力学的支撑都较弱,因此开设了热工基础等相关限选课作为补充。

(5)对专业培养目标支撑较弱的课程需要考虑停开,对同一指标重复支撑,或者支撑太强的课程,需要考虑删减、合并,或者通过调整教学方式等改变其支撑的指标点。

表4-4 课程目标矩阵(一)

续表

在实施过程中,通常还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将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强度进行量化,赋予一定的权重,见表4-5。当进行毕业目标达成度评价时,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dx-y表示毕业要求X的第Y项指标观测点(即指标点X -Y的达成度);

gi、bi、mi、pi分别表示第i门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的达成度;

kgi、kbi、kmi、kpi分别表示第i门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对相应指标点的达成度权重系数,当课程不支撑该指标点时,该权重系数为0;

m、n、p、q分别为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的门数。

表4-5 课程目标矩阵(二)

一般来说,支撑每一个指标点的课程权重之和应该等于1。如果该数值大于1,则表示课程该项指标过度支撑,存在课程设置过多或者过度培养的问题,需要减少课程或调减课程目标。如果该数值小于1,则表示课程对该指标支撑不足,存在课程设置过少或课程目标不足以支撑指标点的问题,需要增加课程或调整课程目标。

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说,其在支撑毕业要求指标观测点时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因此该课程支撑的所有指标点的权重系数之和应该在0~1。该数值越大,说明对应的课程越重要;反之,数值越小,则说明对应的课程越不重要。核心课程对培养目标都有重要的支撑,所以该数值一般都较大,选修课的该数值则可以较小。调整课程开设方案时,要优先考虑调整该数值较小的课程,这样对培养目标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如果专业定位做了重大的调整,则很可能需要对核心课程进行大幅的调整以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

另一种操作方式是按照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力度,分为强支撑、中支撑、弱支撑和不支撑,分别用H、M、L和O表示,这样表4-4即转换为表4-6。在进行毕业目标达成度评价时,则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gHi、bHi、mHi、pHi分别表示第i门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中对指标点强支撑的课程对相应指标点的达成度;

gMi、bMi、mMi、pMi分别表示第i门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中对指标点中支撑的课程对相应指标点的达成度;

gLi、bLi、mLi、pLi分别表示第i门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中对指标点弱强支撑的课程对相应指标点的达成度;

H、M、L分别表示强支撑、中支撑、弱支撑指标点的权重系数,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赋值,如分别赋值为0.4、0.2、0.1等,不支撑的课程赋值为0,即O=0,在上式中不进行计算。

表4-6 课程目标矩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