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摘要】:所谓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不是简单地在某个教学环节上有企业或企业人员参与,而是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要有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进入企业,迅速了解、熟悉和掌握这些最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技术,才能快速上手,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由此可见,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必须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才能确保卓越计划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谓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不是简单地在某个教学环节上有企业或企业人员参与,而是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要有企业深度参与。这不仅是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服务于企业,也是由于与高校相比,企业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首先,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企业直接面对社会竞争和国际竞争,更加清楚社会和未来世界对工程人才的需求,而且更加清楚高校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如果企业能够在卓越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发挥作用,也可以为高校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改进的建议,促进和推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从而达到卓越工程师的最终培养目标。

其次,企业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掌握最先进的制造技术与工艺。现代化大生产需要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制造技术,因此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引进最先进的生产线、生产设备,研究先进的装备工艺、制造技术等,这些是高校不可能做到的。高校的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所拥有的设备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并不完全相符。学生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进入企业,迅速了解、熟悉和掌握这些最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技术,才能快速上手,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再次,企业拥有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由于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各种实际工作,面对各种工程问题,提出各种工程方案,以及进行各种工程创新,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工程创新能力。这些行业专家与高校教师优势互补,能够在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复次,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的环境。无论高校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得多么完善,其与企业所能够提供的系统全面、功能完备的真实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环境仍然有本质的区别。而且企业所需要解决的是涉及生产、技术、研发、创新、市场、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好题材,都需要企业这个真实的好环境。

最后,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先进企业文化的氛围。除了学习企业先进的工程技术,学生进入企业还需要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的文化和高校的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必须进入企业才能够体会到企业的文化、适应企业的各种制度和规范、融入企业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从企业员工的行为举止中得到感悟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由此可见,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必须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才能确保卓越计划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