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构建工程实践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工程实践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出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实践教育体系,见表2-21。学科竞赛是机械工程专业长期坚持的重要综合实践活动之一。工程项目训练则是在大学最后阶段进行的一项综合性训练内容,即毕业设计。区别于原来的毕业设计,工程项目训练的选题较为宽泛,但主要是以本专业领域内,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各类综合性题目作为训练课题。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出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实践教育体系,见表2-21。

表2-21 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续表

基础实践模块主要由大学物理实验、VB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V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等课程实验上机环节组成基础课程实验部分,由印刷工艺实习、印刷设备实习等环节组成企业认识实习部分,由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等环节构成基础训练部分,由专业及学校其他部门组织的各类参观及社会活动构成社会实践部分,这四部分组成了大学阶段的基础实践模块。

课程实验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本专业共安排了约18门课程开设实验,还有三门课程(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附有课程设计。专业实习阶段主要设计了企业轮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环节,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执行。专业实践模块主要为消化吸收专业课程知识,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设计、创新能力。

校内创新实践主要设计了机械创新实践课程,结合各类学科竞赛要求,开展各种创新活动。例如,利用慧鱼创新组合套件进行各种创新创意,构想各类创新机构,搭接机械模型,设计控制系统,实现产品的完整运动编制控制程序,设计气动控制系统,结合PLC控制技术等,实现机电系统的综合控制。该创新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机械、电控、气动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校每年选送部分学生到北京交通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时间为1学年;每年暑期,学校选送学生赴法国进行实践考察,通过校际和国际交流,学生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增长见识。

学科竞赛是机械工程专业长期坚持的重要综合实践活动之一。目前主要参与的学科竞赛活动有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3D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北京市数字化设计表达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器人大赛以及学校每年举办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

创新创业活动主要是通过开放实验室的形式开展的。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申请开放实验室,学院综合考虑实验室利用情况并配合学生需要开放实验室,开展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近年来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有部分项目参加了创业大赛等。

学生在学习课程之余还可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项目。目前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由学校教务处、团委等部门牵头下发,二级学院组织指导、申报、检查及验收等;另一类为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由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独立、参与或协助等不同形式完成不同工作。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可获得工程项目研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学生的社团活动主要由学工部门或各类学生社团开展,可增加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增进对社会的认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等。

企业工程实践是在专业主导下,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由企业导师进行指导,完成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实践大纲规定的内容。企业工程实践是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必修环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周数,才能够获得相应的学分。

工程项目训练则是在大学最后阶段进行的一项综合性训练内容,即毕业设计。区别于原来的毕业设计,工程项目训练的选题较为宽泛,但主要是以本专业领域内,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各类综合性题目作为训练课题。

职业实践环节指的是职业技能培训,目前专业组织开展的主要是SolidWorks机械工程师证书考试等。有部分学生自愿接受各类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也属这类实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