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8~图3.10分别给出了NPSHa=2.2m、2.0m和1.8m的条件下,叶轮流道内空泡形态和叶轮中间截面上的流线分布,并对I号流道内的流态进行了分析。......
2023-06-15
图3.5~图3.7分别给出了NPSHa=1.2m、1.05m和0.9m的条件下,叶轮流道内空泡形态和叶轮中间截面上的流线分布,并对I号流道内(对应黄色叶片吸力面)的流态进行了分析。
图3.5 NPSHa=1.2m时叶轮流道内空泡形态和叶轮中间截面上的流线分布(见彩插)
(a)t=8Δt;(b)t=32Δt;(c)t=56Δt;(d)t=80Δt;(e)t=104Δt;(f)t=128Δt;
图3.5 NPSHa=1.2m时叶轮流道内空泡形态和叶轮中间截面上的流线分布(续)(见彩插)
(g)t=152Δt;(h)t=176Δt;(i)t=200Δt;(j)t=224Δt
由图3.5可以看出,t=8Δt时,I号流道内前端附着在叶片吸力面上有一个连续的空泡;空泡末端内部形成一个旋涡,对流动影响较大。I号流道沿叶轮旋转方向转至t=32Δt时,空泡末端向叶轮出口处移动至约叶片长度4/5处,叶片头部对应的空泡形态基本不变。t=56Δt、80Δt时,空泡末端逐渐向叶片头部回缩至约叶片长度1/2处。t=104Δt时,空泡中间部分拉伸变细,空泡末端抵达约叶片长度4/5处。t=128Δt时,产生断裂。t=152Δt、176Δt、200Δt、224Δt时,空泡前端部分逐渐向叶轮出口处延伸发展,脱落的空泡向叶轮出口处移动,并且空泡体积逐渐缩小,最终破灭而消失。在叶轮一个旋转周期中,叶轮流道内空泡经历了增长、回缩、断裂及溃灭的演变过程。
图3.6 NPSHa=1.05m时叶轮流道内空泡形态和叶轮中间截面上的流线分布(见彩插)
(a)t=8Δt;(b)t=32Δt;
图3.6 NPSHa=1.05m时叶轮流道内空泡形态和叶轮中间截面上的流线分布(续)(见彩插)
(c)t=56Δt;(d)t=80Δt;(e)t=104Δt;(f)t=128Δt;
(g)t=152Δt;(h)t=176Δt;(i)t=200Δt;(j)t=224Δt
由图3.6可以看出,t=8Δt时,I号流道内前端附着在叶片吸力面上有一个连续的空泡,空泡末端越过叶片长度4/5处,另外,叶片吸力面尾部附近有脱落的空泡;空泡末端内部形成一个旋涡,对流动有较大的影响。I号流道沿叶轮旋转方向转至t=32Δt、56Δt、80Δt时,空泡末端逐渐向叶片头部收缩至叶片长度4/5处,叶片头部对应的空泡形态基本不变,此时,脱落的空泡逐渐缩小而消失。t=104Δt、128Δt时,空泡末端体积逐渐增大。t=152Δt、176Δt、200Δt时,空泡末端向叶轮出口处延伸发展。t=224Δt时,空泡末端抵达叶片尾部,并出现裂痕。值得注意的是:在叶片长度4/5处附近,前端附着在叶片吸力面上空泡的末端持续表现出“断裂与回缩—增长—再断裂与回缩”的周期性剧烈变化过程。
图3.7 NPSHa=0.9m时叶轮流道内空泡形态和叶轮中间截面上的流线分布(见彩插)
(a)t=8Δt;(b)t=32Δt;(c)t=56Δt;(d)t=80Δt;(e)t=104Δt;
(f)t=128Δt;(g)t=152Δt;(h)t=176Δt
图3.7 NPSHa=0.9m时叶轮流道内空泡形态和叶轮中间截面上的流线分布(续)(见彩插)
(i)t=200Δt;(j)t=224Δt
由图3.7可以看出,t=8Δt时,I号流道内前端附着在叶片吸力面上有连续的空泡,叶片吸力面附近有游离型空泡;叶轮流道下游,靠近叶片吸力面附近形成两个旋涡,严重影响流道内的流动。I号流道沿叶轮旋转方向转回至t=8Δt,即叶轮旋转一圈时,空泡末端发生增长、收缩及再增长;游离型空泡产生反复增长、回缩和溃灭;叶片头部对应的空泡形态基本不变,并始终附着在叶片吸力面进口附近。值得注意的是,叶片吸力面进口处附着型空泡的形态和位置基本无变化。
NPSHa=1.2m、1.05m和0.9m时,在叶轮的一个旋转周期中,其他流道内空泡的变化规律与I号流道基本相同。随着有效空化余量的减小,叶轮流道内旋涡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从叶轮流道内空泡的演变过程来看,空泡经历了明显的增长、回缩、断裂及溃灭的周期性变化,但空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断裂现象变得不明显。由此可以推断,空化的演变过程与流道内旋涡区密切相关,并受到叶轮和蜗壳动静干涉所诱导的压力脉动影响,从而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
有关离心泵非定常空化流动特性研究的文章
图3.8~图3.10分别给出了NPSHa=2.2m、2.0m和1.8m的条件下,叶轮流道内空泡形态和叶轮中间截面上的流线分布,并对I号流道内的流态进行了分析。......
2023-06-15
图4.2~图4.4分别给出了非空化工况、NPSHa=1.05m和NPSHa=0.9m的条件下,叶片吸力面、流道中间及叶片压力面上5个监测点的压力脉动时域及频域图。此外,空化工况下叶轮内各监测点出现了很多频率低于叶轮转频fi的低频压力脉动成分,并且低频压力脉动幅值随有效空化余量的减小而增大。......
2023-06-15
图3.1和图3.2分别列出了NPSHa=1.85m、1.4m、1.2m、1.05m、0.95m、0.9m时离心泵叶轮内三维流线分布和空泡分布。旋涡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旋涡区内出现两个涡心,如图3.1、图3.1和图3.1所示。图3.1不同有效空化余量下叶轮内三维流线分布NPSHa=1.85m;NPSHa=1.4m;NPSHa=1.2m; NPSHa=1.05m;NPSHa=0.95m;NPSHa=0.9m由图3.2可知,空泡附着在叶片吸力面进口靠前盖板附近,空化区域较小,如图3.2所示。......
2023-06-15
由图4.8可知,NPSHa=1.8m时,时间总长为10个叶轮周期,此时间段内各监测点出现了10次规律的波动,监测点BS5的压力脉动主频为2fi,其他各监测点的压力脉动主频均为叶轮转频fi。与非空化工况相比,NPSHa=2.0m时,叶轮内各监测点压力脉动幅值均增大,最大值在出口处;NPSHa=1.8m时,叶轮内压力脉动最大幅值有增大也有减小,其变化最大的点分别出现在监测点BS4和BS3。......
2023-06-15
图4.11~图4.13分别列出了非空化工况、NPSHa=1.05m和NPSHa=0.9m的条件下,蜗壳内监测点V1~V13的压力脉动时域及频域图。蜗壳内压力脉动幅值最大处仍在蜗舌附近扩散管上V1点。图4.14分别列出了监测点V8在非空化工况和NPSHa=1.05m时蜗壳横截面4个不同时刻的流线分布。......
2023-06-15
图3.3和图3.4分别列出了NPSHa=2.8m、2.4m、2.2m、2.0m、1.8m、1.6m时离心泵叶轮内三维流线分布和空泡分布。图3.3不同有效空化余量下叶轮内三维流线分布NPSHa=2.8m;NPSHa=2.4m;NPSHa=2.2m;图3.3不同有效空化余量下叶轮内三维流线分布(续)NPSHa=2.0m;NPSHa=1.8m;NPSHa=1.6m由图3.4可知,空泡首先在叶片吸力面进口靠前盖板附近产生,如图3.4所示。空化区域不断扩大,某些流道内叶片吸力面和流道上游的空化区域连成一片,对内部流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图3.4和图3.4所示。......
2023-06-15
图4.15~图4.17分别列出了非空化工况、NPSHa=2.0m和NPSHa=1.8m的条件下,蜗壳内监测点V1~V13的压力脉动时域及频域图。蜗壳内压力脉动幅值最大处与非空化时一致,仍是蜗舌端部V2点在叶片通过频率fBPF处压力脉动幅值最大。表4.2蜗壳内压力脉动的最大幅值续表离心泵蜗壳内流动状况最复杂的部位是蜗舌附近。......
2023-06-15
为了进一步研究离心泵叶轮流道内空泡脱落的机理,将选取小流量下NPSHa=1.2m和设计流量下NPSHa=2.0m的非定常空化流动数值计算结果,对叶轮I号流道内的速度矢量分布进行分析。由此可推断,空泡末端周围旋涡引起的反向射流是导致叶片吸力面附近局部压力升高,进而产生断裂及空泡脱落的主要原因。在空泡的脱落过程中,流道内旋涡的影响范围和涡心位置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所以,叶轮流道内流动非稳定性也是引起空泡脱落的重要原因。......
2023-06-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