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钵[1]内加入FeCl3·6H2O 7.6 g、粉末状的β-萘酚2.0 g,混合均匀,并充分研磨0.5 h[2]。然后将研钵连同混合物置于烘箱中加热,50℃下反应2 h[3]。取出研钵,冷却至室温。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减压抽滤,弃去滤液。(±)-BINOL熔点216~218℃,产率约为80%。[2]固相研磨尽量充分,使固体颗粒尽量小,增大原料颗粒比表面积,利于反应。[3]FeCl3易吸潮,研磨时会出现潮解,体系会出现糊状,不影响实验效果。......
2023-06-15
1, 1′-联-2-萘酚,又称β, β′-联萘酚(BINOL),其2, 2′-羟基以及8, 8′-立体位阻导致1, 1′-C—C键的自由旋转受到阻碍,使得分子中两个萘环不在同一平面,通常存在80°~90°的夹角,分子中没有对称面,是具有C2对称性的手性分子。光学纯BIONL及其衍生物是不对称合成中应用最广泛、不对称诱导效果最好的手性试剂之一。此外,BINOL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亦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性催化剂之一,在有机不对称合成、染料、农药、香料、食品添加剂,尤其在特种医药行业有着重要的用途。然而,商品化光学纯BINOL价格昂贵,成为制约有机合成化学工作者开展相关研究的瓶颈。因此,从廉价易得的β-萘酚出发,合成外消旋(±)-BINOL,再利用手性试剂对其拆分,获得光学纯BINOL,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BINOL的手性拆分方法有20余种,在众多拆分方法中,通过分子识别对映选择性地形成主-客体(或超分子)配合物是最有效且实用的方法。
外消旋(±)-BINOL主要通过β-萘酚的氧化偶联获得,常用的氧化剂有Fe3+、Cu2+、Mn3+等,反应介质可为有机溶剂、水和无溶剂三种。以β-萘酚为起始原料,Fe3+为氧化剂,采用固相研磨法制备(±)-BINOL。然后采用N-苄基氯化辛可宁作为拆分试剂,选择性地与(±)-BINOL中的(R)-对映异构体形成稳定的分子配合物晶体,而(S)-BINOL则被留在母液中,从而实现(±)-BINOL的手性拆分。
有关精细有机合成实验的文章
在研钵[1]内加入FeCl3·6H2O 7.6 g、粉末状的β-萘酚2.0 g,混合均匀,并充分研磨0.5 h[2]。然后将研钵连同混合物置于烘箱中加热,50℃下反应2 h[3]。取出研钵,冷却至室温。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减压抽滤,弃去滤液。(±)-BINOL熔点216~218℃,产率约为80%。[2]固相研磨尽量充分,使固体颗粒尽量小,增大原料颗粒比表面积,利于反应。[3]FeCl3易吸潮,研磨时会出现潮解,体系会出现糊状,不影响实验效果。......
2023-06-15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100 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BINOL 2.0 g、N-苄基氯化辛可宁1.77 g[1]以及40 mL CH3CN。加热回流2 h,冷却至室温,减压过滤析出的白色固体,并用少量CH3CN洗涤固体。保留母液,用于回收-(-)-BINOL。用旋光仪分别测定-(+)-BINOL和-(-)-BINOL THF溶液的旋光度,计算其比旋光度,与标准值对照。-(-)-BINOL熔点208~210℃,[α]2D 7=-33.5。......
2023-06-15
同时,光学纯α-苯乙胺是一种优良的拆分试剂,也是常用的手性原料,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应用。因此,探索α-苯乙胺的合成与拆分,进而获得光学纯的α-苯乙胺具有重要意义。运用Leuckart反应制备α-苯乙胺,即以苯乙酮和甲酸铵为原料合成α-苯乙胺。外消旋α-苯乙胺属于碱性外消旋体,可用酸性拆分剂酒石酸进行拆分。图3-1(+)-酒石酸拆分α-苯乙胺的实验流程......
2023-06-15
便宜易得的1, 2-环己二胺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对外消旋1, 2-环己二胺进行手性拆分可获得光学纯反-1, 2-环己二胺。因此,探索外消旋1, 2-环己二胺的拆分,以获得光学纯反-1, 2-环己二胺具有重要意义。反-1, 2-环己二胺无对称因素,存在对映异构体,市售反-1, 2-环己二胺多为外消旋体,用光学纯的酸,如酒石酸可将其拆分为光学活性组分。图3-3L-酒石酸拆分外消旋反-1, 2-环己二胺的实验流程......
2023-06-15
在250 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苯甲醛21.2 g、氯化三乙基苄基铵3.0 g、氯仿32.0 mL。控制滴加速度,控制反应温度保持在55~60℃。在55~60℃下继续搅拌反应1 h。水相用50% H2SO4酸化至pH= 1~2,用乙醚萃取,合并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常压蒸馏,除去乙醚,得扁桃酸粗产物。纯品测定熔点和红外光谱,扁桃酸熔点118.5℃。[2]用甲苯重结晶时,1 g扁桃酸所需甲苯用量约为1 mL。[3]本实验也可用甲苯/无水乙醇重结晶,每克粗产品约需溶剂3 mL。......
2023-06-15
反应物剧烈沸腾,伴随水和苯乙酮蒸出,并不断产生泡沫,放出氨气。继续缓缓加热至185℃,停止加热,通常约需1.5 h。注意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185℃。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转入分液漏斗,用25 mL水洗涤除去甲酸铵和甲酰胺,分出N-甲酰-α-苯乙胺粗品,将其倒回原反应瓶。向反应瓶中加入18 mL浓盐酸和几粒沸石,蒸馏出氯仿后继续保持微沸回流30~45 min,使N-甲酰-α-苯乙胺水解。纯α-苯乙胺的沸点为187.4℃。......
2023-06-15
试剂:(±)-反-1, 2-环己二胺6.0 g、L-酒石酸4.0 g、氢氧化钾、乙醇、无水Na2SO4、冰醋酸、EtOAc、CH2Cl2。搅拌下缓慢滴加2.6 mL冰醋酸直至酒石酸完全溶解,并控制反应温度在90℃左右。用旋光仪测定旋光度,记录旋光度并计算比旋光度。L-酒石酸与反-1, 2-环己二胺反应时,温度为什么必须低于70℃?......
2023-06-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