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后,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医院提供中毒的原因、化学物品的名称等以便能对症医疗,如化学物不明,则需带该物料及呕吐物的样品,以供医院及时检测。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想方设法阻断毒物泄漏处,阻止蔓延扩散。......
2023-10-28
1.4.2.1 吞食时的处理方法
患者因吞食药品中毒,常表现为痉挛或昏迷,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处理。除此以外的其他情形,则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送医治疗,并告知医生引起中毒的化学药品种类、数量以及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发生中毒的时间等有关情况。
(1)为了降低胃液中药品的浓度,延缓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黏膜,可饮食下列东西:牛奶,混合鸡蛋清、面粉、淀粉、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2)如果暂时没有上述饮品,可于500 mL蒸馏水中,加入50 g活性炭,用前再加400 mL蒸馏水,并充分摇动混合,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一般10~15 g活性炭,大约可吸收1 g毒物。
(3)用手指或茶匙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若用上述方法还不能催吐,可于半杯水中,加入15 mL吐根糖浆,或在80 mL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以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易形成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易进入气管引起危险,因而,遇到此类情况,千万不要进行催吐)。绝大部分毒物,于4 h内即从胃转移到肠内。
(4)用毛巾之类的东西盖住患者身体进行保温,避免从外部升温取暖。
(5)2份活性炭,1份氧化镁和1份丹宁酸混合均匀而成的混合物,称为万能解毒剂。用时可将2~3茶匙此药剂,加入一杯水,调成糊状物,即可服用。
1.4.2.2 吸入时的处理方法
(1)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服,放松身体。
(2)呼吸能力减弱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3)呼吸好转后,立即送专业医院治疗。
1.4.2.3 沾着皮肤时的处理方法
(1)用自来水不断淋湿皮肤。
(2)一面脱去衣服,一面在皮肤上浇水。
(3)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1.4.2.4 进入眼睛时的处理方法
(1)撑开眼睑,用水冲洗4~5 min。
(2)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有关精细有机合成实验的文章
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后,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医院提供中毒的原因、化学物品的名称等以便能对症医疗,如化学物不明,则需带该物料及呕吐物的样品,以供医院及时检测。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想方设法阻断毒物泄漏处,阻止蔓延扩散。......
2023-10-28
但因食物中毒导致昏迷的时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二)防止毒物的吸收和保护胃肠道黏膜发现婴幼儿食物中毒后,应尽快使用拮抗剂。因此,大量输液稀释体内毒素是抢救食物中毒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保护肝、肾,促进毒素排泄十分重要。中毒症状较轻的婴幼儿,应及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使其康复。......
2023-07-04
实验中一旦发生了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正确判断、正确处理,增强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伤亡。火灾初起,立即组织人员扑救,同时报警。下面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实验室起火所应采取的应急处理做一介绍。(一)仪器、设备等起火的应急处理容器局部小火。扑救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火灾采取的措施。......
2023-10-28
实验时发生险情,受伤的可能不仅仅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损失的可能不仅仅是实验室的设备,考验的不仅仅是实验室平时的管理,还有实验室的应急处理能力。要让每一个实验室工作人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付突发性灾害的应变能力,做到遇灾不慌、临阵不乱、正确判断、正确处理、减少伤亡。以下将按照化学实验室易发生的几种安全事故发生时需采用的应急处理分别加以介绍。......
2023-10-28
在夏季或者在沿海地区旅游,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旅行社、食品服务供应商与旅游者之间往往为食物中毒事件争执不已。旅游餐馆是否规范、卫生环境的好坏,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概率。医疗部门的治疗诊断不能作为食物中毒的依据,检测报告应当由卫生监督部门出具。必须确定旅游者食物中毒的食物来源。......
2023-11-26
②查明剩余食物中的致病因子,掌握剩余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诊断根据,在判定食物中毒上至为重要。在得不到实验室诊断根据的条件下,要特别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在无剩余食物实验室诊断根据时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可以作为判定食物中毒的根据,必要时对此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组织专家鉴定。书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时既要注意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又要重视书写行政执法法律文书的程序要求。......
2023-07-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