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弹载式测速系统:实现弹道测量的关键技术

弹载式测速系统:实现弹道测量的关键技术

【摘要】:弹载测速自修正系统如图5 -14 所示。图5-14弹载测速自修正系统为了保证自动连续射击, 火控系统根据不断变化的炮目距离和标准初速V0计算理论装定时间t0 , 并将t0 编码、调制, 通过电磁感应装定给每发弹丸引信中的计数器。对于采用弹载测速技术的引信, 这种装定就不需要在炮口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可在输弹进膛过程中完成装定。发射弹丸后, 引信电源开始上电, 同时振荡器开始起振。

引信弹载测速的自修正技术, 采用弹丸计转数技术来实时弹载测速, 在弹上根据计转数的测速结果得到修正装定时间数据, 自动修正预装定时间, 从而实现弹丸的精确定时起爆。弹载测速自修正系统如图5 -14 所示。

图5-14 弹载测速自修正系统

为了保证自动连续射击, 火控系统根据不断变化的炮目距离和标准初速V0计算理论装定时间t0 , 并将t0 编码、调制, 通过电磁感应装定给每发弹丸引信中的计数器。对于采用弹载测速技术的引信, 这种装定就不需要在炮口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可在输弹进膛过程中完成装定。从时间上来比较, 采用输弹装定的时间要比炮口装定长100 倍以上, 即采用输弹装定将会有足够的装定时间,同时也可以避开复杂的炮口电离场、等离子场和冲击波的干扰, 因此, 能保证装定的高可靠性。为了保证弹目距离的实时性, 也可在炮口感应装定, 此感应装定技术是成熟的, 一般在N≤1 圈时即可装定完毕。

发射弹丸后, 引信电源开始上电, 同时振荡器开始起振。由于标准初速V0实际上是假设没有后效期, 弹丸出炮口后在空气中做减速飞行的情况下弹丸在炮口的速度, 所以标准初速V0 是一个假想的速度。实际情况下, 当弹丸出炮口后, 在后效期之内弹丸的速度将会略有增加, 增加0.5% ~2%, 后效期长度一般可以认为是20 ~40 倍口径。因此, 为了避开后效期的影响, 测速的起点应该选择在弹丸飞过后效期之后。当弹丸出炮口后转过Na 圈时, 一般小口径弹Na =2, 此时弹丸已经飞过后效期, 立即启动引信中的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转到预定圈数Nb 圈(即最佳测速终止圈数) 时, 小口径弹一般Nb =10, 计时器停止计时, 并把计得的时间传给单片机。出于节约能耗考虑, 此时可停止计转数传感器的工作。当单片机接收到该时间信号, 便根据计算程序迅速开始计算, 得到弹丸出炮口实际初速, 再根据弹丸炮口的理论初速和预先装定的理论作用时间t0 , 得出修正后的实际作用时间ts 来修正理论装定时间。直至计数器减为0 时, 单片机给发火起爆电路输出一个起爆信号, 引信即可以在最佳炸点处起爆, 从而达到最大的毁伤概率。

若弹丸发射出现盲区, 则引信中的计转数传感器就检测不到弹丸出炮口后的转数信号, 此时引信不停止以理论作用时间的计时, 即当计数器减至为0时, 单片机发出起爆信号, 实现冗余起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