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智能远程可控电饭煲设计流程解析

智能远程可控电饭煲设计流程解析

【摘要】: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章节有针对性地设计一款智能电饭煲。抽拉板所设挡板,可以使沸腾溢出的水通过导流槽流入污水处理器不至于流入污染煮饭室内部而使底座加热盘发生故障。通过GSM模块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煮饭。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章节有针对性地设计一款智能电饭煲。

1.设计定位

(1)时代限制—未来5年内。

(2)地域限制—具备家庭网络智能平台的国内城市小区单元楼住宅。

(3)用户特征—忙碌的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单身男女青年或年轻家庭。

2.设计内容

智能远程可控一体化电饭煲由矩形煲体、煮饭室、储米室、漏米机构、注水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矩形煲体主要由上下左右四块面板组成;煮饭室是抽屉式的,在矩形煲体内下部;储米室在矩形煲体内顶层;漏米机构连接着煮饭室和储米室;注水机构与煮饭室相连接;控制系统在矩形煲体内部,并且分别与抽屉式的煮饭室、漏米机构、注水机构相连。

储米室主要由仓室、通道、上抽板和把手四部分组成。仓室为矩形,在矩形煲体内上部;通道连通仓室底面中部和漏米机构;上抽板在矩形煲体前面,并且连接在仓室前面开口处;把手位于上抽板上。仓室底部周围都是斜面,这些斜面均向通道倾斜;上抽板的下边缘与仓室开口的下边缘合页连接;上抽板的两侧边与仓室开口对应的两侧边之间有扇形挡板,这些扇形挡板可以防止储存的米外漏的。

漏米机构主要用来实现自动注米功能,它由固定销、滑动销、牵引电磁铁、上漏管和下漏管组成。固定销固定在矩形煲体内;滑动销可与固定销配合控制漏米;牵引电磁铁固定在矩形煲体内,既通过弹簧与滑动销相连接又与控制系统连接;上漏管连通着固定销与通道;下漏管连通固定销和煮饭室,该牵引电磁铁通过弹簧与滑动销连接,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注水机构主要实现自动注水,它由水管、电磁阀、快换接头组成。其中,水管与煮饭室连接;电磁阀在水管上,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快换接头用于外接水源,安装在电磁阀上。

煮饭室主要由底座、加热盘、内胆、上导板、抽拉板、滑轨和下抽板组成。下抽板正面安装有LED光圈按钮;连接在矩形煲体底部的底座上有凹槽;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的加热盘安装在凹槽内;设有滑轮的滑轨安装于抽拉板两侧;滑轮与煲体两侧导轨连接着;抽拉板中部的通孔与内胆相对应。

内胆外侧设有扶手,以免使用时内部被污染;抽拉板的通孔周围有挡片,用来阻挡废水;抽拉板的表面上还有导流槽,导流槽的末端设有污水收集器。

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漏米控制电路、研磨洗米控制电路、注水控制电路、加热控制电路、GSM模块和控制面板。单片机位于矩形煲体内部并且连接漏米控制电路、研磨洗米控制电路、注水控制电路、加热控制电路、GSM模块和控制面板。

除了硬件设计外,智能电饭煲的控制方法如下。

(1)打开抽板,注米至仓室,关闭上抽板。

(2)设置煮饭量和煮饭时间。

(3)到达预约煮饭的时间之后,智能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依次执行按量注米、洗米、注水、泡米、煮饭、保温命令。

(4)按下下层煲体上的LED灯按钮,使煲体的抽拉板带动电饭煲内胆通过滑轨自动滑出,便可从中盛饭。

其中,(2)中预约设置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作控制发送短信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此设计的优势如下。

(1)总体来说,电饭煲功能完善,简单实用,操作简单,设计合理,适合大规模推广。

(2)矩形煲体的嵌入式设计,可以为厨房节约空间,使厨房更有整体感、更加简洁和美观。

(3)电饭煲的储米室采用倾斜式的底板结构,在增加了储米容量的同时,还充分地利用了内部的空间。米可以通过自身重力方便注入内胆煮饭,独特的扇形挡板设计既可以让米粒滑进仓室也能有效防止米粒洒落。

(4)通过控制系统精确控制漏米机构和注水机构可自动调整注米量和注水量,保证饭的最佳口感。

(5)抽拉式煮饭室既可有效避免了内胆内的水蒸气向上冒出而导致手烫伤的情况,保证安全性,也可为储米室充分节省上方空间,使得整体布局合理实用。

(6)上导板相当于内胆的锅盖,煮饭时的水蒸气不会大量溢出,有效缩短煮饭时间,也减少能源消耗。

(7)抽拉板所设挡板,可以使沸腾溢出的水通过导流槽流入污水处理器不至于流入污染煮饭室内部而使底座加热盘发生故障。

(8)漏米控制模块和注水控制模块的设计可实现注米、注水、泡米、煮饭和保温各过程的全自动化,可有效控制饭量和饭的口感,也可节省时间。

(9)通过GSM模块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煮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