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北旅游区:喀纳斯风光、吐鲁番葡萄、交河故城、千佛洞

西北旅游区:喀纳斯风光、吐鲁番葡萄、交河故城、千佛洞

【摘要】:第七节西北旅游区本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喀纳斯既有北国风光,又有江南秀色;既有历史文物,也有民族风情,是旅游、科考、探险的好去处。吐鲁番旅游业因葡萄而兴盛,被人们称为“葡萄之乡”。1961年交河故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朝,历经唐、五代、宋、元朝,始终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

第七节 西北旅游区

本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本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有广袤的沙漠戈壁,富饶的绿洲,坦荡的草原,著名的雪山冰峰,高山森林与草原等,构成了层次分明的自然景观。这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丰富,塞外风情独特,石窟艺术世界闻名。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风景名胜

1.天山天池

天池位于乌鲁木齐东北100千米,博格达峰北坡山腰。湖面海拔1910米,湖面呈半月形,南北长3.5千米,东西宽0.8~1.5千米,平均深4米,最深处达103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非常壮观,为著名避暑和旅游地。天池成因有古冰蚀——终碛堰塞湖和山崩、滑坡堰塞湖两说。天山天池以高山湖泊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千米。

2.喀纳斯湖

喀纳斯旅游区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境内北部,面积10030平方千米,包括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布尔津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三个原始图瓦村落等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七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其中喀纳斯湖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喀纳斯的风景四季不同,随气候变化而气象万千。

在蒙古语中,喀纳斯是“美丽而神秘的湖”的意思。这里集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等奇异的自然景观,成吉思汗西征军点将台、古代岩画等历史文化遗迹与蒙古族图瓦人独特的民俗风情于一体,被誉为“世外桃源”。喀纳斯湖是有名的“变色湖”,湖面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喀纳斯既有北国风光,又有江南秀色;既有历史文物,也有民族风情,是旅游、科考、探险的好去处。

3.吐鲁番

吐鲁番古称高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明代起称吐鲁番。吐鲁番旅游业因葡萄而兴盛,被人们称为“葡萄之乡”。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这里也是我国夏季最炎热的地方,因而素有“火洲”之称。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0千米处,为车师人始建,距今约2000~2300年,由庙宇、官署、塔群、民居和作坊等建筑组成,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交河故城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大、也是保护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1961年交河故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市东北。每当盛夏,山体在烈日照射下,赭红色的山体看似烈火在燃烧。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虽然它的表面寸草不生,但山腹中的许多沟谷绿荫蔽日、溪涧潺潺,是火洲中的“花果坞”,著名的葡萄沟就在这里。沟中遍布葡萄园,盛产各种优质葡萄,主要有无核白葡萄。葡萄沟里有旅游接待站,2米高的葡萄棚架上的串串葡萄伸手可及。

坎儿井是古代新疆人创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以后传到中亚和波斯。吐鲁番地区共有坎儿井1100多道,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和涝坝四个部分组成。最古老的坎儿井是吐尔坎儿孜,至今已使用了470多年了。

高昌古城位于吐鲁番市东45千米处,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汉代,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高昌古城呈长方形,夯土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目前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1961年,高昌古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公塔又名额敏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千米处,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伊斯兰教古塔,它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塔建成于公元1778年。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坐落在吐鲁番市东45千米火焰山峡谷、木沟沟西岸的悬崖峭壁上,是新疆境内最著名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朝,历经唐、五代、宋、元朝,始终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

4.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博乐市境内的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霍城县,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071.9米,东西长30千米,南北宽25千米,面积453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6.4米,最深处达106米,蓄水量210亿立方米。赛里木湖古称“乳海”,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四季各有佳境:春季,山顶白雪皑皑,山腰松柏翠绿,山下绿草如茵;夏季,在湛蓝的湖面上,成群的天鹅、丹顶鹤、斑头雁展翅竞飞。此时牧草丰盛的湖边,星罗棋布的蒙古包便是独特的度假村;秋季,辽阔的草原上牛羊肥壮,牧人的歌声粗犷、悠扬;冬季,晶莹剔透的湖面冰封千里,是巨大的天然滑雪场。

5.乌尔禾魔鬼城

乌尔禾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千米。这里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地貌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

远观乌尔禾风城,你会赞叹它的壮观、雄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入到风城之中,你会感觉它非凡的恐怖。四周被众多奇形怪状的土丘所包围,高的有四层楼般高,土丘侧壁陡立,从侧壁断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沉积的层理,脚下全都是干裂的黄土,黄土上面寸草不生,四周一片死寂。

山丘被风吹成了各式各样的“建筑物”,有的像杭州钱塘江畔的六和塔,有的像北京的天坛,有的像埃及的金字塔,有的像柬埔寨的吴哥窟,有的像雄鹰展翅。由于这里景致独特,许多电影都把魔鬼城当作了外景地,近年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新疆地区旅游、探险。

6.布尔津五彩滩

五彩滩位于新疆北端,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县城以北约24千米处,地处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北岸的级阶地上,海拔480米,也是前往喀纳斯湖景区的必经之路。它毗邻碧波荡漾的额尔齐斯河,与对岸葱郁青翠的河谷风光遥相辉映。激猛的河流冲击以及狂风侵蚀,形成了北岸的悬崖式雅丹地貌,河岸岩层抗风化能力强弱不一,轮廓便会参差不齐,而岩石含有矿物质的不同,又幻化出种种异彩,因此得名“五彩滩”或“五彩山”。而南岸却是绿树葳蕤,连绵成林,远处逶迤的山峦与戈壁风光尽收眼底。这里一天的早、中、晚,五彩滩拥有不同的美:清晨,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射出漫天如孔雀尾羽的灿烂金辉;中午骄阳烈烈,火焰山浴火重生;晚上9时,这里依然斜阳高悬,站在瞭望台上,满滩都是参差不齐的奇石,石色鲜艳,光影斑驳。

7.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博湖县天山南坡焉耆盆地的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千米,距焉耆县城24千米,湖面海拔1048米,东西长55千米,南北宽25千米,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约988平方千米,蓄水量99亿立方米。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湖区。总面积1228平方千米的博斯腾湖与雪山、湖光、绿洲、沙漠、奇禽、异兽同生共荣,互相映衬,组成丰富多彩的风景画卷。大湖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天水一色,被誉为沙漠瀚海中的一颗明珠。小湖区,苇翠荷香,曲径邃深,被誉为“世外桃源”。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风景名胜

1.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陵、西夏帝陵,坐落在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距市区大约35千米,是西夏历代帝王陵墓所在地。陵区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4千米,里边分布着九座帝王陵和140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占地近50平方千米。一座座黄色的陵台,高大得像一座座小山丘,十分壮观。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西夏陵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组成。西夏王陵是我国最大的西夏文化遗址,也是宁夏最重要的一处历史遗产和最具神秘色彩的文化景观。西夏王陵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西夏建筑形式。

2.青铜峡108塔

青铜峡108塔位于银川市南60千米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题记的帛书和佛祯,可能是建于西夏时期的喇嘛式实心塔群,是中国古塔建筑中仅见的大型塔群。塔群坐西朝东,背山面水,随山势起伏而建,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有序排列成十二行,总计108座,全部用砖砌成,并抹以白灰。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每当风和日丽,108座塔倒映在金光闪闪的水波中,景色奇特,幽雅明丽。这座塔群是佛教的纪念塔,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为了去掉人生众多的烦恼,善男信女要戴108颗贯珠,念108遍经。

3.沙湖

沙湖位于宁夏平罗县西南,距银川市56千米,总面积82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22平方千米,沙漠面积12.7平方千米。沙湖拥有万亩水域、五千亩沙丘、两千亩芦苇、千亩荷池,盛产鱼类、鸟类,这里栖居着白鹤、黑鹤、天鹅等十数种珍鸟奇禽。南沙北湖,湖润金沙,沙抱翠湖,湖水如海,柔沙似绸,天水一色,是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沙湖资源蕴藏量丰富,在洁净温凉的湖水里常年生长着几十种鱼,不仅有常见的鲤鱼、鲢鱼、草鱼、鲫鱼,而且有北方罕见的武昌鱼、体长160厘米体重约30千克重的娃娃鱼(大鲵)和体围1米多的大鳖。栖息在沙湖的鸟类也有130多种。此外还有游乐园、瞭望塔、水族宫、芦苇迷津、蒙古包旅馆、西夏行宫、大漠旱舟、水上滑梯、水上跳伞、水上摩托、滑沙索道、湖中荡舟、天然浴场等旅游项目。

4.沙坡头(www.chuimin.cn)

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1984年建立,占地面积1.3万余公顷,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草原与荒漠、亚洲中部与华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交汇地带,植物有422种,野生动物有150余种,充分展示出一个以亚洲中部北温带向荒漠过渡的生物世界。是一处富有浓郁西部特色的著名沙漠旅游区。高山、黄河、沙漠、长城和绿洲在此汇聚一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奔流的黄河,无际的沙漠,神奇的沙漠草原,苍凉的明代长城,造型雄秀的古水车,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此可骑骆驼遨游沙海,乘坐古老羊皮筏子漂流黄河,咫尺之间领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奇异景观。

5.六盘山

六盘山旅游区位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市境内,荟萃了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精华,自然景观集北国风光之雄,兼江南水乡之秀。六盘山还是一座天然的动物园,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金钱豹,二类保护的动物有林麝、红腹锦鸡、勺鸡和金雕等。飞禽走兽,在林间溪边出没,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共同构成动态的绝美的自然风景画。泾源县总人口的97%为回族,积淀着丰富的伊斯兰教文化、浓郁的回族风情。另外,六盘山地区广泛流传着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说和故事,六盘山还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地方。

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夏南部,这里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文化古迹较多,自然资源丰富。繁茂的森林、良好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使六盘山成为休闲、消夏避暑、森林探险、科考科普和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保护区内有老龙潭、二龙河、鬼门关、凉殿峡、荷花苑、白云山六大景区,60余个景点。保护区中部有固原古城、战国秦长城、安西王府遗址等,北部有须弥山石窟为中心的丹霞地貌风景。

三、甘肃省主要风景名胜

1.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东南约30千米的山中,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据文献记载,后秦时开窟造像,创建佛寺。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麦积山的洞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洞窟大多在20~80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开凿,层层相叠,密如蜂巢。现保存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代洞窟194个,泥塑、石雕像7000余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塑像有浮雕、圆雕、模制影雕、壁雕四种。数以千计的塑像的大小与真人相若,以形传神,神形兼备,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

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其主要景点有七佛阁、牛儿堂、千佛廊、万佛堂、127号大石窟等艺术珍品。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设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其洞窟。

2.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嘉峪关市向西5千米处。嘉峪关城关,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是长城防线上重要的军事要塞,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嘉峪关城关修建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分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建筑巍峨雄伟、险峻天成,成为古代著名的军事建筑。在这里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3.敦煌莫高窟

敦煌,古称沙洲,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二字盛大辉煌的寓意,浓缩了古丝绸之路及汉唐中国繁荣强盛的历史。敦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灿烂的古代文化、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瀚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这座古城至今仍流光溢彩。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乡得名。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00米。据记载,莫高窟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现存北魏至元代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

4.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千米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积而成,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沙丘下面有一潮湿的沙土层,风吹沙粒振动,声响可引起沙土层共鸣,故名。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时,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人若从山顶下滑,沙粒随人体下坠,鸣声不绝于耳。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沙山并被为我国“四大鸣沙山”。这是大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在鸣沙山下沙丘群环绕的一块绿色小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弦月,这就是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5.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千米处,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面积84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鼎盛时期的崆峒山,琳宫梵宇、楼阁道观遍布诸峰。今存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四、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风景名胜

1.昭君墓

昭君墓,又称“青冢”,位于呼和浩特市南9千米处的大黑河畔,是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现在的昭君墓是20世纪70年代重新修筑的,占地面积3.3公顷,墓身呈台体状,墓顶建有一座凉亭,这里是昭君的衣裳冠墓。墓地东侧是历代名人为昭君墓题写的碑文,西侧是文物陈列室。登上墓顶,可看到连绵不断的阴山山脉横贯东西,也可欣赏到呼和浩特市全景。

2.响沙湾

响沙湾又名“银肯”响沙。它坐落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东端,北距包头50千米,高大的沙丘呈月牙形状,横亘数千米,好似一条金黄色的卧龙。响沙湾沙高110米,宽400米,面临大川,背风向阳坡,呈月牙形分布,坡度为45°角倾斜,形成一个巨大的沙丘回音壁。沙子干燥时,游客攀着软梯,或乘坐缆车登上“银肯”沙丘顶,往下滑溜,沙丘会发出轰隆声,轻则如青蛙“呱呱”的叫声,重则像汽车、飞机轰鸣,又如惊雷贯耳,更像一曲激昂澎湃的交响乐。关于响沙的成因众说纷纭,响沙之谜还在探索中。净水沙湖在弯月沙山回音壁南约2千米处,是一个小面积沙池,终年不竭,为难得的“沙漠甘泉”。

3.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位于包头以南180千米处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现今的陵园建于1954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陵墓的主体建筑是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坊组成。正殿高26米,平面呈八角形,重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上覆以黄色琉璃瓦,正中镶一道蓝色菱形花纹,房檐为蓝色琉璃瓦。东西两殿为不等边八角单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上覆以黄色琉璃瓦,高23米。正殿内有一座高约5米的成吉思汗塑像,后面的寝宫里有三个黄缎子覆顶的蒙古包,西殿里陈列有成吉思汗当年用过的兵器。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在正殿举行春祭仪式,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献哈达、焚香、供祭品,极其隆重,祭典结束后,还要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传统活动。

4.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总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生长着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牧民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尽收眼底。

5.扎兰屯

扎兰屯位于呼伦贝尔市,包括扎兰屯市及西北一带大兴安岭山地。山上松桦茂密,山巅或有奇峰异石;山谷中溪泉众多,水量充沛,在密林深谷中有不少飞瀑涌泉;溪水汇集流入雅鲁河和绰尔河,河旁草木茂盛,河中又有许多丛林绿洲,组成一处范围很大的风景区。其中最有名的景点为秀水和吊桥公园。

秀水位于市区北面,雅鲁河流经这里的平川地带,河中有数不清的小岛,岛上水柳丛生,大小形状不一,河水深而清澈,流而不急,游艇可穿梭其间,夏日树荫蔽日,水旁山花盛开,为内蒙古夏季避暑旅游的第一胜地,素有“内蒙古小杭州”之称。老舍咏诗一首云:“诗情未尽在苏杭,幽绝扎兰天一方。深浅翠屏山四面,回环碧水柳千行。牛羊点点悠然去,凤蝶双飞自在忙。处处泉林看不厌,绿城徐入绿村庄。”吊桥公园位于市区北部,秀水环绕公园四周,园内花茂林密,并建有别具一格的吊桥,人造景观较多,有别于秀水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