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亚洲地区的重要性、增长速度及经济泡沫崩溃

亚洲地区的重要性、增长速度及经济泡沫崩溃

【摘要】:第八章亚洲经济本章要点1.东亚模式的内涵及其局限性2.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及问题3.东亚经济合作的动因及特点4.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第一节亚洲经济概况亚洲陆地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8.7%,是世界第1大洲。亚洲国家的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15%上升到2005年的23.8%,大多数亚洲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上述因素导致泡沫经济崩溃。

第八章 亚洲经济

本章要点

1.东亚模式的内涵及其局限性

2.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及问题

3.东亚经济合作的动因及特点

4.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亚洲经济概况

亚洲陆地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8.7%,是世界第1大洲。亚洲国家的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15%上升到2005年的23.8%,大多数亚洲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1996年至2005年发达国家经济年增长率平均为2.8%,亚洲新兴经济体(NIEs)同期为4.3%,而以中国为首的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则是6.6%。

一、日本经济概况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大致分成四个阶段:战后复兴期、高速成长期、过渡期和稳步成长期。

1.战后复兴期(1946~1955年)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过程一方面是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另一方面面临着将战时经济改组为平时经济的任务。1947年,不断恶化的日本经济开始好转,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后,美国开始将重点转向帮助日本重建经济。美国的帮助对工矿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对治理通货膨胀未能奏效。为此,联军采取财政平衡和单一汇率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使日本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但又带来了新的经济萧条。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日美军的“特需”大大激发了日本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日本工业的潜在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1946~1955年的10年间,日本经济增长的速度惊人,实际GNP年均增长8.9%,工矿业年均增长18.2%,1955已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农业水产业生产年均增长6.3%,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提高1倍。

2.高速成长期(1955~1973年)

从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由战后复兴期进入高速成长期。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60年代末约20年的高速成长期中,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在此期间,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得到飞速发展,整个日本产业的生产力、生产效益和劳动条件得到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在外部经济环境方面,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关贸总协定的要求,逐步放宽了贸易和外汇管制。1964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第8个条约国,即对贸易活动原则上不实行外汇管制。随后,日本又开始着手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企业开始相互兼并。资本自由化所带来的企业间的合理组合大大提高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使日本的国际收支连年出现了顺差。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消费品物价持续上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日本经济和日本国民生活。在70年代初,日本经济的国际环境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3.过渡期(1973~1985年)

1971年末,日元在维持了约20年的固定汇率之后第一次上调了16.8%,从1美元兑换360日元升至1美元兑换308日元。1973年2月,美元贬值又使日元升值到1美元兑换260日元。同年末,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原油价格爆涨了4倍,各种初级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扬。日元升值和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二重因素对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经济是个沉重打击。由于各种商品价格飞涨,日本国内出现了“抢购风潮”,为此,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抑制总需求。物价上涨得到了及时控制,但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之下,日本经济的不景气一直持续了5年。为了摆脱困境,日本政府实施了以公共投资和出口来带动恢复经济的一系列措施。1978年秋,日本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征兆。虽然在1979年又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经济滑坡、物价上涨的情况又有所发生,但由于较好地总结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教训,不到一年就基本消除了石油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没有出现大的滑坡。80年代前半期,在经济低速增长的前提下,日本开始建立健全财政制度、扩充社会资本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经济政策的导向也由追求高速发展转向追求经济活动质量的提高。此外,在高技术和物价稳定的支持下,日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建立了稳定的国际市场。到1985年底,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达492亿美元。

4.稳步成长期(1985~1991年)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既有增长,又有“泡沫经济”出现。在日本经济实力稳步增长的同时,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实力则在相对下降。西方其他工业国要求日本分担其国际义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85年9月,西方7国财长作出了协调外汇市场的决定,日元因此而急速上升;1986年4月,“前川报告”出台,指出: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和发展的需要,日本自身必须调整结构,以缩小贸易顺差。“前川报告”的要点有:①扩大内需;②改变经济结构,扩大对外直接投资;③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④推进日元的稳定化和国际化;⑤促进对外技术和经济合作。“前川报告”对80年代后半期的日本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全球经济逐步回升、石油价格下降的情况下,日本的个人消费旺盛。旺盛的个人消费又带动了企业设备的投资和进口。在个人消费和设备投资这两大要素的带动之下,日本经济得以稳步发展。截至1991年10月,日本经济出现了59个月持续增长的局面。目前,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约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15%。

然而,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日元升值、金融自由化的快速发展及国内资本的过剩,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为抑制经济过热,日本政府调整了利率政策,1989年5月到1990年8月日本官方贴现率升至6%,这既抑制了企业的投资热,也提高了金融投机的借贷成本,一些房地产公司入不敷出,发生债务危机。同时,大藏省加强了金融管制,限制银行抵押放款的增长,控制证券发行,加强房地产买卖的管理。上述因素导致泡沫经济崩溃。泡沫的破灭始于1990年春,1990年全年股价平均下跌40%,房地产价格也猛跌,股价和房地产价格的下降,使一些借贷者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各大银行均产生了巨额坏账,形成庞大的不良债权,削弱了对企业的贷款能力;同时由于企业旧债未还,再放新贷,又恐陷泥潭,出现了“惜贷”现象,使企业缺乏周转资金。另一方面银行为冲抵一些不良债权,收进了一些作为抵押品的土地和股票,但因其价格下降,又成为银行的包袱。为此发生了多起金融机构的挤兑风潮和倒闭事件。

5.长期低迷期(1992年至今)

1990年以来日本年均GDP增长率从4%左右下降到1%左右,从国际对比来看,1992~2000美国经济年均增长3%,二战后以来日本经济增长首次长时间低于美国,而且还低于英国、法国和德国。1995年和1996年日本经济出现短暂恢复,增长率达3%和3.6%,但随后的金融危机又使日本经济陷入泥潭。1997年度负增长0.1%;1998年度负增长1.9%。1999年度,日本经济再次出现改善迹象,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2%,但是,进入2001年后,又开始放慢了增长的步伐。显然,无论是与日本自身对比还是从国际上看,日本经济增长无疑很迟缓。由于经济不景气,日本物价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平稳,1992年到2001年 6月,消费物价指数仅上涨2.9%,年均上涨率只有0.3%,1999年后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作为制造业大国,日本制造业生产不及10年前的水平,利润下降还涉及到大企业,《财富》杂志评出的500强企业中,日本企业数目在减少,利润也很低,营业收益率仅1%上下,其中1998年还为净亏损,远低于亚洲和美国的平均水平。直到今天,日本经济也没有完全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

二、韩国经济概况

(一)韩国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步,以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为标志,韩国开始了工业化进程。此时,韩国政府开始实施以促进出口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为促进出口,韩国将韩元贬值100%,并将多元汇率体系转为单一汇率体系。采取措施扩大出口的同时,韩国还制定了《外国资本促进法》,鼓励外资流入,外资在当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1962年外资在韩国国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高达83%。

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着力促进重化工业的发展。1973年韩国公布并开始实施“重化工业发展计划”,大量投资向重化工行业倾斜。这一时期是韩国造船、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工业的萌芽期,也是韩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的时期。重化工业的发展对经济拉动效果十分明显,1972~1978年韩国GDP年均增长10.8%,重化工产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亦由1972年的21%上升至1978年的35%。同期,韩国发起了著名的“新农村运动”,大大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20世纪8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自由化并开始着手进行结构调整。70年代的过度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韩国政府要求大企业进行合并重组,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汽车、重机械制造、冶炼、造船和海外工程建设领域。这一措施促使韩国产生了一批大财阀,加深了这些大企业集团的市场垄断。同时,韩国开始实行银行业私有化,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障碍,金融服务开始逐步走向多样和成熟。这一时期韩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亦有所放宽,1984年修改了《吸引外资法》,取消了对外资持股比率和利润汇出等的限制。

20世纪90年代是韩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化进程的时期。90年代经济区域化蔚然成风,新的国际贸易体制逐步形成。韩国积极参与乌拉圭回合谈判并于1995年成为WTO创始国之一,1995年韩国人均收入首超1万美元,1996年韩国加入OECD。同期韩国还先后加入了APEC、ASEM等国际组织。

1997年韩国发生金融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过度经济扩张过程中,韩国积累了大量外债,而韩国本身外汇储备并不充足。大企业为实现自身快速发展不惜大举借贷进行投资,导致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企业财务结构十分脆弱。据统计,1997年前韩国企业平均负债率超过400%,30家大企业的平均负债更高达518%。此外,在金融危机发生的前一年即1996年,韩国贸易收支状况较差,更加重了韩国整体的经济脆弱程度。1997年10月,东南亚金融风暴爆发,韩国股市随之暴跌,韩元汇率急剧下跌,截至当年11月21日,韩国外汇储备几乎耗之殆尽。韩国政府迫不得已向IMF申请了135亿美元的紧急贷款援助,才暂时渡过了这场危机。

危机过后,韩国政府根据与IMF达成的协议,开始对其经济进行改革,主要着眼于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通过在公共领域、企业领域、金融领域、劳动力领域进行大幅度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迅速地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影,提前偿还了IMF借款,外汇储备大幅增加,1997年韩国外汇储备仅为38亿美元,2005年已增至2 104亿美元。

(二)韩国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韩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GDP年均增长8.6%曾保持了30年。经过40多年的努力,韩国已经从一个极为贫穷的农业国一跃成为GDP居世界第11位、外贸总额居世界第12位、拥有发达的造船、汽车、化工、电子、通讯工业,网络基础设施名列世界前茅的新兴工业国。1996年韩国加入了OECD,成为OECD的第29个成员。2004年韩国又提出2010年人均收入达2万美元的目标。据韩方统计,1962年韩国GDP和人均收入分别仅为23亿美元和87美元,2004年已增至6 801亿美元和14 162美元;2005年GDP增长率为4.0%。外贸总额亦从1962年的0.96亿美元扩大到2005年的5 456亿美元。

(三)韩国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一,服务业和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林渔业比重日益降低。重化工在制造业中占较大比重,尤其是造船、石化、汽车、电子等行业发达并在世界范围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第二,经济发展对国外市场和资源依赖程度高,贸易依存度高达60%以上。随着多年发展,国内市场接近饱和,国内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逐步向中国等国进行转移。

第三,大企业作用举足轻重,三星、现代、SK等大企业集团数量虽少,但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60%。

三、印度经济概况

印度是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大国之一。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呈现加速趋势。2003年实际GDP增长率由2002年的4.1%上升到8.6%,达到近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4年GDP实际增长率回落到7.1%,2005年经济增长又达到8.4%的水平,2006年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达9.4%,为其18年来的最快增速,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

(一)印度经济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80年代以前

20世纪80年代以前印度奉行限制外国商品进入的政策,鼓励垄断,压制竞争,束缚市场发展,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内向型经济,经济发展非常缓慢。1976年,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50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132位;1978年,印度的人均工业生产总值只有36美元。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居主要地位的是农业,20世纪60~70年代,在国际资金的援助下,印度的农业有了一定发展,1978年实现了粮食自给。但是,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在80年代以前的30年里,其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3.5%。

2.1980~1990年

1980年以后,印度政府调整经济发展策略,实行对外开放。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印度的工业生产连续5年增长率超过8%,经济实际年增长率超过5%,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有所改变。在此期间,印度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大大推动了印度工业的发展。但是,印度的投资环境仍然不是十分理想,1989年,外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不足1亿美元,只相当于同年泰国接受外资的1/20。同亚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印度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1987年,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90多美元,全国人口的1/3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989年,印度的外汇储备只有32亿美元,不到泰国的1/3,且债台高筑,1990年外债总额高达600亿美元,每年出口收入的30%需要用来支付外债的本息。

3.1991年至今

1991年以后,印度推行经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印度GDP连续10年保持年均6%的增长速度,特别是1994~1997年间,更是平均达到了7%。据统计,2007年4月,印度的外汇储备达到了2 000亿美元。但是,印度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复杂,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发展步伐。印度独立后数十年来,种族矛盾、宗教矛盾不断激化,各政治派别的斗争也愈演愈烈,流血事件不断发生。在此期间,印度政府还大搞地区霸权主义,同邻国巴基斯坦发生战争,派兵进入斯里兰卡。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称霸南亚,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军费预算。同时,印度近年来还大肆扩充军备。这一切都大大影响了印度的经济发展。

(二)印度经济增长的原因

1.改革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

自1947年独立到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印度实行的是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政府对经济计划的主导作用,强调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重视发展国有企业和重工业,限制私有企业,排斥外资。1991年印度爆发了国际收支危机,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新经济政策。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改革之后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持续好转,外汇储备大大增加,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资逐步增多,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印度进一步推行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使其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了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

2.私有经济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

印度在独立之后一直允许私有经济存在,但对其有严格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了旨在推动私有经济发展的改革。90年代将这种改革进一步深化,私有经济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目前,印度私有企业不仅资金雄厚而且经营管理规范科学,私有企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到75%,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3.相对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印度的金融体系延续了英国留下来的金融制度,银行体系有130多年历史,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金融监管制度健全。就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向而言,35%发放给政府和政府公司,65%发放给私人和私有企业。银行业在金融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但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的作用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印度共有23个股票市场,其中Nationa1市场和孟买市场是全国性的,其他21家是区域性交易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万家。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企业融资提供了良好渠道。

4.信息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异军突起

从20世纪8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将IT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持,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大发展,印度很好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IT产业迅猛发展并带动了贸易、旅游、电信、金融等行业发展。目前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IT产业已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也将成为印度经济新的推动力量。1991年的经济改革,印度设计了绕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路线图,这就规避了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局限。目前服务业已经比较发达,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印度逐步壮大制造业,2005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表明印度向制造业进军的决心。

四、泰国经济概况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末,泰国经济得到恢复。从1961年开始,在美国支持下,泰政府制订了发展国民经济的5年经济发展计划。在此期间,虽然发生过1985~1986年的经济停滞,但整个经济还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二次大战以前,泰国是单一的农业国,经济基础落后,几乎没有工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泰国着力发展工业。1960年,工业产值在GDP中只占6.8%。1962年,泰国制订了“工业投资鼓励法”。70年代起,开始积极引进外资,鼓励出口工业,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80年代以后,在出口加工区的带动下,电子、电器等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到1989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率已增至25%,生产增长率为15%。1990年,因政府控制经济发展的“过热”现象,生产增长率稍微压低,但仍达14%。

伴随着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对外贸易在泰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泰对外贸易有了较大增长。1986年以后,对外贸易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到50%以上。泰国出口商品以纺织品、农产品、家用电器、珠宝、汽车零件、塑料制品、陶磁器、木制家具、橡胶、木薯与冻虾等。目前泰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在鼓励出口方面,实行了更多的优惠政策。

从1990年至1995年,泰国经济仍处于高增长状态,平均年经济增长率达8%。1996年人均GDP达3 035美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泰国带来巨大冲击,当年经济增长- 1.4%,1998年经济进一步滑坡,GDP增长率为- 10.8%。但从1999年以后,泰经济逐步走上复苏的道路。2000年6月,泰国宣布脱离IMF监管,经济逐步回升,当年GDP增长4.3%。此后,泰国继续实行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出,鼓励消费,拉动内需,扩大出口,在努力吸收国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实施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据泰国央行估计2006年泰国经济增长率为5.1%左右。

泰国近年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经济布局不平衡,大部分工业部门集中在曼谷(4个出口加工区中有3个在曼谷)及中部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设施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能源与交通等紧张;科技人员力量不足。

五、新加坡经济概况

(一)新加坡经济发展历程

(1)1966~1973年。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20世纪60年代晚期,新加坡开始大力引进外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从而促进了经济贸易的迅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12.3%。在此期间,政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网、水电站、通讯设施的建设等。到70年代初期,经济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

(2)1974~1977年,因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促进了工业向高层次方向发展。70年代中期至末期,新政府开始实行资本密集型工业发展计划,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国外转移。在此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6.4%。

(3)1978~1984年,为了使投资流向高技术领域,新政府采取了各种优惠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80年代国际上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到新设厂,促进新加坡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此期间,国内生产增长率年均为8.8%。

(4)1985年至今,由于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高工资”,“高成本”战略的失误,1985年,新加坡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2%。由于新政府及时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从1987年起,新加坡经济有了很大恢复。目前新加坡经济仍保持较快的增长,新加坡贸易工业部发表经济报告称2006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为7.9%,人均收入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二)新加坡的产业结构

新加坡1965年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65年的18.2%上升到2005年的27%。金融与商业服务业的比重由14.2%上升到23.8%;贸易的比重则由33.4%下降到17%。2005年,新加坡各产业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制造业占27.3%;金融和商业服务业占23.8%;贸易占17%,交通及运输业占12.1%;建筑业占3.7%;其他占16.1%。

新加坡是亚洲第3大金融中心,也是东南亚最大的金融中心。目前,金融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9%,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9%左右。新加坡的金融业包括300多家不同类型的机构,有商业银行、金融代理机构、金融中介机构、贴现机构和金融公司。

新加坡还是传统的自由贸易港口。1969年以来,又设置了几个自由贸易区。其中一个在新加坡港口管理区内部,其他自由贸易区为森巴旺、岌巴和巴西班让区。在自由贸易区,贸易人员可以贮存应缴税的货物,进行再包装,并在海关办好手续后进行转口。货物的样品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

(三)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外资。新加坡外援主要来自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日本海外合作基金和向外发行公债。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外国投资增加较快,外资在新加坡制造业的全部投资中约占80%。在新投资较多的国家是美国、日本、英国、荷兰、加拿大、德国、法国和瑞士。目前,外资主要集中于炼油及石油产品、电器及零部件、机械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等行业。

新加坡外资政策的特点是全面开放和积极引导。新加坡关于投资的主要法令为《经济扩展奖励法案》,适用于所有的内外投资者。外资企业同当地厂商享有同样的权利,担负着同样的义务。新加坡坚持外国投资的多元化,避免一个或几个跨国公司处于垄断地位。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新加坡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外资的流向,使外资的投向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外资主要引向那些能替代进口的、雇佣劳动力多的产业。如食品、纺织、服装、制鞋、木材加工、皮革、橡胶制品等。70年代后,新加坡重点引导外资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金融、咨询服务及其他知识技术部门的投资采取鼓励措施。80年代后半期,新加坡经济发展局鼓励投资的产业是金属加工机械、光学仪器及各种镜头、船舶及船用机械设备、工业用电器、电子产品及其设备、基础化学、石油化工产品及精细化工制品。

第二节 东亚经济模式

一、东亚经济模式的内涵

在1993年9月世界银行发表的题为《东亚的奇迹:经济增长和政府政策》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东亚模式,在同年11月发表的《东亚的经验教训:各国情况纵览》进一步阐述了东亚经济成功的共同点:东亚各国政府在推进本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政府行使的经济职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提供公共产品的范畴。由于东亚国家普遍存在自然资源匾乏、市场结构残缺、市场主体发育不全、生产要素缺乏流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政府替代作为一种制度供给直接介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并适时地进行战略调整。政府为经济增长创造了初始条件,推动资本积累,确立“增长极”,制订经济计划,并维持政局稳定,制订各种财产保护制度和经济立法,解决随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而出现的各种社会冲突。政府通过构建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在内的政策体系对经济进行干预,保证经济发展按政府预定的轨道前进。政策体系的建立是对经济计划的强化,也是经济计划实现的有力保障。政府不遗余力地培育企业的竞争生存能力。

二、东亚经济模式的特征

根据世界银行的表述,东亚经济模式的特征是:经济政策具有明显的“务实性”和“灵活性”,宏观经济保持长期的稳定;采取外向型战略,促进出口,同时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与世界市场实现一体化;实行成功的国家管理和干预,扶持特定产业,创造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推动私人企业投入开放市场的积极性;注重人力资源的投资和开发。增加储蓄和投资,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保持适度的收入差距,并强调分配均等的迅速增长。具体而言,东亚经济模式突出表现为:

1.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是按照国际比较优势的原则,在政府产业政策的具体支持下,通过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面向国际市场组织生产,并通过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缓和国际收支压力。外向型经济战略主要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创造功能,使东亚地区企业不得不暴露于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之中,强化了东亚企业的竞争压力。外向型战略大大拓宽了获取外国技术的途径,强化了国内R&D、生产和营销之间的密切联系。

2.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

东亚经济模式是一种“强政府+市场”式的体制,介于计划体制与自由放任的市场体制之间,它一方面有可以避免计划经济体制的僵硬和低效率,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自由放任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东亚经济模式的精髓就在于:市场竞争是充分的,政府的势力是强大的,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在东亚模式中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均衡。东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但这种发展的结果却又要求更深刻的和全面的市场经济。正如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所指出的,“绝大多数成功的发展范例,不论是近期的还是历史上的,都是政府和市场形成合作关系从而纠正市场失灵,而不是取代市场”。

3.高经济增长率

高增长是东亚经济模式的最终表现结果,同时也是该模式的最主要标志之一。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英国出现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已是历史创新。二战后某些西方国家增长率达到3%~5%,被看作是“经济奇迹”。但真正的奇迹却应是在东亚,年均增长率已提高到7%~8%,甚至更高。目前,从亚洲金融危机阴影中逐渐走出的东亚经济又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2006年东亚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和一些小型经济体等东亚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四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为8.1%,为10年来最强劲增速,该地区的发展中经济体整体经济增长率为9.2%,这是15年来的最高增速。世界银行2007年4月5日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测,2007年东亚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7.3%,东亚发展中经济体则为8.7%。

4.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东亚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起飞前普遍落后,他们有着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但缺乏资本资源,科学技术水平也较低。在东亚国家或地区大规模地引进外资以发展国内经济时,伴随着资本而来的不是最新的技术而是发达国家即将淘汰的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不是高新技术产业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东亚国家或地区依靠劳动和资本的高投入来实现产品的高增长,从而走上了粗放型经济增长的道路。

三、东亚经济模式的成功与局限性

1.东亚模式的成功案例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以日本经济腾飞为领头雁,经“四小龙”而至“四小虎”产生了一个雁行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亚洲经济飞速发展,创造了“东亚经济奇迹”。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日本利用世界处于“冷战”时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有利条件,抓住时机进行社会制度变革,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政府为主导进行了农地改革、解散财阀和劳资民主化,从而粉碎了“统制经济”,为市场经济机制的充分发挥开辟了道路,确立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制订指示性计划和产业政策指导,对经济运行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实施贸易立国战略,同时,政府与企业间建立“命运共同体”,以“团体精神”同外部竞争。这种模式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持续高速增长。50年代,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9.1%,60年代为11.3%,60年代最后3年为13%。这一发展速度大约比原联邦德国、法国快一倍,比英国、美国快两倍。高速、持续发展的结果,使日本的经济地位跳跃式地上升。1985年前后,日本的主要工业品,如钢铁、汽车、船舶、家用电器和石化工业品等产量都已超过美国和西欧,居世界第一位。其工业品有1/3外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品出口国。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加强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先后成立了经济计划委员会,全国税务总局等官方组织和种类繁多的公共金融机构,通过制订5年计划,实行货币贬值,提高实际利率,放宽进口管制等措施改善了资源使用状况,提高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后,政府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政府全面介入经济生活,掌握投资主导权,培植大企业集团,在企业规模超常规发展时,韩国经济也飞速发展。其他如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也都以东亚模式实现了经济起飞,近10年来的年均增长率都达到10%。

2.东亚模式的局限性

然而,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这一地区出现了近3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本币大贬、物价飞涨、股市动荡。东亚经济奇迹曾经证明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但东亚金融危机又暴露了它的局限性,促使世人重新审视东亚模式。这一模式的局限性主要有:

(1)追赶模式的局限性。东亚经济模式带有明显的追赶性质,追赶性的发展模式容易导致政策上的急功近利。比如,东亚国家和地区大多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和生产规模,而忽视技术、教育和管理在提高综合劳动生产率方面的长期作用。有关资料显示,1970~1990年,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有10%,而美国同期为53%,二者相去甚远。在引进外资和资本配置方面,注重引进短期资本,并将资本的大部分导向低水平的出口加工业和畸形发展的房地产行业,而忽视对科技开发、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在价值取向方面,注重物质利益和量的增长,而忽视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配套发展,由此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问题。

(2)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局限性。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一是内部条件,即自身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二是外部条件,即必须有一个较大的国际吸纳市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一般都是从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开始的。在经济起飞阶段,亚洲“四小龙”利用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大力发展已在发达国家失去优势地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纷纷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全球生产能力供过于求,东亚国家的传统出口产品受到极大挑战,出口产品竞争力日益下降,致使东亚国家的出口市场份额下降,进而使出口导向战略受阻。

(3)政府干预的局限性。东亚模式为实现追赶目的,实行了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是政府干预本身往往也蕴含了一些容易导致失误的因素,而且干预的力度越强,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中央集权思想,公众对政府的依赖与过度信任,导致政府对经济干预出现失误。如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上,政府扶植大企业集团时通过干预银行的正常业务给大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支持,造成政企关系暧昧,这一方面使企业非法超借超贷,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同时也使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金融风险加剧。

四、对东亚经济模式的评价

1.否定论

否定论以对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早有预言”的克鲁格曼为代表。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的经济奇迹是以汗水(perspiration)而非灵感(inspiration)为基础的,因为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东亚连续的快速增长方式与当年苏联的快速增长方式较为相似。即东亚的快速经济增长不是由效率的提高推动的,而是由劳动力和资本等投入的“出奇的增加”来推动的。因此,在克鲁格曼看来,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东亚“虎”,只不过是“纸老虎”。东亚的经济增长来源于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资源,而非生产效率的实际提高。由于一国的资源有限,依靠高投入,经济不可能无止境地高速成长,这种模式所能取得的经济增长已达极限。克鲁格曼对东亚模式的诘难还集中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他认为政府的介入使得市场忽视了产权回报率的重要性,并造成了所谓的“密友资本主义”。因而已经“过时”,东亚的经济奇迹已经“接近尾声”。

2.肯定论

肯定论认为克鲁格曼的观点值得商榷,根据实证分析,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有2/3来源于“投入驱动”,而其余的1/3却不能用积累解释,因而“应归于生产因素在效率上的提高”。对亚洲国家来说,引进的资金同时带来了知识与技术的引进,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则意味着要从竞争对手那里更多地学习。克鲁格曼把亚洲的经济奇迹与冷战时代的苏联做比较,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即原苏联的计划者不顾市场而高速扩张投入,而东亚的决策者则以市场引导民间能量来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克鲁格曼批评东亚模式时,忽略了东亚经济的一个中心议题,即它们在高速增长与收入平均分配和降低贫困的表现,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依据一项对40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分析资料,世界上所有高增长和收入分配平衡发展的记录,都出自这一地区。同时,对持续增长至关重要的条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都见诸这一地区。尽管严重的外部经济动荡与内部政治动荡都有可能会影响这个地区的持续进步,东亚的经济奇迹不会无限期延续下去,但是东亚许多国家经济仍然处在上升阶段,而另外许多国家的巨大潜力尚未完全开发,轻易预言东亚经济奇迹会终结,未免过于急躁。随着近年东亚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经济学界逐渐忘记了克鲁格曼的分析。

3.两点论

两点论者则认为,东亚经济模式的功绩是不能抹杀的,但是东亚经济模式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东亚各国采取的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模式,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质量”却没有明显的提高。政府理性、政府效率以及政府自律等方面的质量都与较高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另外,外向型的工业化战略也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全盘否定。还有,东亚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滞后,虚拟资本膨胀,经济泡沫化,金融风险加剧,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地调整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总之,尽管东亚经济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但弊端与功绩相比,功绩是主要的。

五、东亚模式的调整

在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不断总结教训,经济发展模式也不断调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追赶型战略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平衡型战略

这一战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过去那种片面追求高投入和高增长的传统模式,转移到以效益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发展上来,并进而转移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以及以与环境相协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二是从过去那种过分追求单方面发展的急功近利型战略,转移到国民经济均衡协调的发展道路上来。

2.从片面追求出口增长的外向型导向战略转向以出口导向和内部需求拉动并重的战略

东亚国家和地区已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比如,新加坡推出20亿新元的刺激景气政策,马来西亚决定追加50亿林吉特用于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中国香港决定耗资150亿港元的数码港计划,泰国决定拿出超过占其国内生产总值6%的预算赤字来刺激国内消费等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作为战略转变的一项内容,国内需求要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性力量恐怕还需假以时日。

3.对国家干预的职能重新作出定位

东亚模式的调整并不是要取消国家的干预,事实上,国家干预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调节手段。鉴于东亚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过分注重政府的干预和调控,并在干预机制中包含着诸多失误的可能性,为了减少这些失误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在未来的调整中适当降低国家干预的力度,注重促进市场机制的生成和发育,使国家干预能在市场经济调节的基础上来发挥作用。另外,关于国家干预的重点领域和对象,将来也应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培育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再度发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注重教育改革,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积极有效地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3)推进政府的自身改革进程,廉洁自律,尽快实现社会政治的民主化.从而为企业竞争和社会生活创造一个廉洁、公正的良好环境。

第三节 东盟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一、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

(一)东盟的产生与发展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的简称。该组织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5国根据《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于1967年8月在泰国首都曼谷创立的。随后,东盟又吸收了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5个国家。至此,东盟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东南亚地区10个国家在内的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在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促进区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合作,推动亚太地区整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引人注目的新兴力量。

成立40年来,东盟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东盟的主要机构有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常务委员会、经济部长会议、其他部长会议、秘书处、专门委员会以及民间和半官方机构。首脑会议是东盟的最高决策机构,自1995年召开首次会议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已成为东盟国家商讨区域合作大计的最主要机制。外长会议是制定东盟基本政策的机构,每年轮流在成员国举行。常务委员会主要讨论东盟外交政策,并落实具体合作项目。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出版有《东盟常务委员会报告》、《东盟通讯》等刊物。

(二)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

尽管东盟成立的政治动因大于经济动因,但这并不是说它在经济合作方面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效。纵观东盟40年的发展史,其经济合作经历了从宣言到行动,从贸易到工业生产,从小规模交流到大范围合作,从没有什么约束力的宣言、协定到建立调控区域经济合作的机构,从区域内贸易额微不足道到相当可观这一艰难复杂的进程。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7~1976年)为区域经济合作启动阶段。在这一阶段,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进展迟滞,只在特定经济领域进行有限合作。尽管东盟在成立宣言中强调“为了增强东南亚国家繁荣与和平的社会基础,本着平等和伙伴关系的精神,通过共同努力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但其经济合作并未取得重大进展。妨碍经济合作的是东盟国家以往存在的各种矛盾,诸如政治、经济、民族、边界等矛盾。如何消除上述危及东盟的因素,拆除合作的心理障碍,以促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便成为东盟建立后最初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而经济合作尚未提到其议事日程上。直至1972年,这一情况才稍有过改变,从宣言上的经济合作转变为涉及具体的合作问题。这一年联合国秘书处的一个专家组提出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之间经济合作》的报告,报告为东盟的工业发展推荐了三种独立的但又有内在联系的合作办法。东盟部分采纳了联合国专家组的建议,但一些被采纳的建议在运用时打了折扣,因此,经济合作成效不大。此后,东盟又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合作的措施。1975年5月,东盟第8届外长会议一致同意建立东盟贸易协商机构,以便建立东盟国家贸易优惠体制。这一年还设立了东盟共同基金,建立划汇结算同盟、银行票据承兑市场,成立了东盟石油理事会、东盟港务局协会等。

第二阶段(1976~1992年)为经济合作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东盟各国进行了全面的、实质性的经济合作。这一阶段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1976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2年。在前一个时期,东盟区域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其标志是各国之间实现了特惠关税制。1976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了东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首脑会议。此次首脑会议的召开和《条约》、《宣言》的签署充分体现了成员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合作的决心,并提出了建立经济合作的范围和基本方式,为东盟特惠关税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77年,东盟外交部长特别会议签署了《东盟特惠贸易安排协定》,标志着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协定》从1978年1月1日开始生效,主要内容有:享受特惠贸易产品的界定、规定特惠贸易商品范围等。同年,东盟还召开了第二次政府首脑会议,批准了经济部长会议提交的东盟5个工业项目和东盟特惠贸易安排协定,以及东盟5国中央银行行长签订的有关建立备用贷款基金的协定,为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注入了一些实际内容。随后,东盟于1982年又先后3次召开经济部长会议,决定增加1948种商品在成员国间享受关税优惠,扩大各国相互联系,协调经济计划,进一步削减东盟国家间的商品关税并在亚洲扩大贸易等。

在后一个时期,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有了较大进展。在此时期,东盟国家大力调整了自己的经济政策,在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参与程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www.chuimin.cn)

1987年东盟召开了第三次政府首脑会议,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合作的力度,为东盟国家的商品和资本在本区域内的流通提供了更加优惠的条件,也为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出笼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东盟各国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强劲冲击下,提出了一系列区域合作的构想。尽管这些构想内容各不相同,但加强区域合作的意图是一致的。

1991年10月,东盟第23届经济部长会议对原有特惠贸易制度进行了改革,使东盟特惠关税优待的商品项目增加到近2万项,而且东盟内部特惠关税一致,低于世界特惠税率。会议还通过了泰国提出的关于15年内相互消除一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并提交政府首脑会议。至此,酝酿了20多年的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终于出台。

1992年元月东盟第4次政府首脑会议批准了关于自1993年起15年内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计划,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和《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正式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年底的东盟自由贸易委员会第3次会议又制订出了不同速度的削减关税计划,各成员国也据此先后公布了各自减免关税的具体时间表。

这一阶段的经济合作之所以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突变,另一方面也是由东盟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需求所决定的。

第三阶段(1993~1997年)为区域经济合作稳步发展并走向制度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东盟的区域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3年1月1日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根据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从1993年元旦起至2008年的15年内,将分阶段地把来自东盟成员国的进口商品的有效关税税率降为5%~0%。在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只有新加坡削减了一些产品的关税。但1994年,除文莱外,各成员国都陆续降低了部分商品的关税税率,其中马来西亚降低关税的商品达3 376种。1995年12月,东盟在曼谷召开第5次首脑会议,决定到2003年把所有从成员国进口的产品关税降到零,提前5年在东盟内部实现完全的贸易自由化。

为了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迅速建成,1996年4月2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东盟经济部长非正式会议上,通过了建立东盟工业合作计划协议。此次会议为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在1996年9月召开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上,还就成立一个解决东盟内部贸易纠纷的仲裁机构达成一致。这表明东盟已着手从组织机构方面保证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四阶段(1997年至今)为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阶段。1997的金融危机是东盟成立以来面临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东盟的整体和相对经济实力都有较大程度下降。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东盟内部分歧增加,协调能力削弱,大大影响了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1999年后,东盟各国先后从金融危机的梦魇中逐步摆脱出来,但在2003年实现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不得不推迟。鉴于6个老成员国与4个新成员国经济水平参差不齐,1999年11月,东盟确定了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建成计划:6个老成员国实现零关税的目标提前到2010年,四个新成员国实现零关税的目标提前到2015年(但允许部分敏感产品的零关税仍到2018年之前实行)。

进入21世纪,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东盟的自由贸易区计划进程加快。至2005年9月,原东盟6国CEPT减税清单中98.99%的产品关税已经降至0%~5%,64.19%的CEPT减税清单的产品实现零关税,CEPT减税清单的平均关税已从1993年的12.7%下降到2005年9月的1.87%。柬、老、缅、越4个东盟新成员国87.81%的产品已纳入CEPT减税清单,其中71.05%的产品关税减至0%~5%。2005年9月,第37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签署《建立和实施东盟“单一窗口”协议》、《东盟关于建立统一电力和电子标准化机制协议》和《东盟相互承认工程服务安排》等3项协议,一致同意到2015年全面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会议还决定东盟将全力落实第10次东盟首脑会议签署的《东盟关于一体化优先领域的框架协议》关于原东盟6国提前3年即2007年之前将11个优先领域的产品关税降至零,4个新成员国在2012年前逐步减免这些领域的产品关税的决定。同年12月,第11次东盟首脑会议将东盟一体化的实现时间由2020年提前到2015年,比原计划缩短了5年。2007年1月,成员国签署了在2015年前建成东盟共同体的宣言。

除了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东盟在其他经济领域也不断深化其合作。在金融领域,东盟财长于2005年4月提出东盟财政金融区域一体化的工作计划,草签《金融服务自由化协议》,承诺开放本地区金融服务市场,同意到2010年实现东盟成员国股票市场的联网;在能源安全领域,成员国加强了能源安全合作,确保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东盟的能源政策;在交通领域,成员国不断深化在该领域的合作,以促进东盟各国间商品、服务、投资、人力和资金的自由往来。

由于东盟成员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要实现东盟一体化目标,必须缩小成员国间的发展差距。近年来,东盟加大了在消除贫困、缩小成员国间发展差距的合作力度。2005年7月,东盟外长签署《设立东盟发展基金协定》,为实施《万象行动纲领》提供资金保证。9月,东盟农业和林业部长决定继续执行《关于食品安全和减少贫困而投资农业的宣言》和《东盟食品、农业、林业合作的行动计划(2005~2010年)》,并签署《东盟原油、橡胶、可可、胡椒战略行动计划》,就紧急大米储备、有害物控制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以促进本地区农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0月,第5届东盟关于农村发展与消除贫困高官会议决定继续执行《发展农村和消除贫困行动框架计划(2004~2010年)》,在建立小额贷款体制、推进公私领域合作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

(三)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及问题

1.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

(1)经济合作遵循由小到大、由弱至强的过程平稳发展。东盟的经济合作最初主要是在贸易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还扩展到工业合作方面。工业合作的内容一是建立东盟共同的大规模工业企业,由各国政府主持,这被称为“东盟共同工业建设项目”;二是鼓励私人中小型企业进行合作,由民间的东盟工商会具体执行经政府批准的“东盟互补工业建设项目”。另外,东盟还在能源、粮食和通讯方面以及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为了适应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东盟的组织机构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在东盟发展的初期阶段,根据《曼谷宣言》设立了11个常设委员会,分别负责粮食与农业、民用航空交通、航运、商业与工业等方面的事务。此外,还设立了一些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处理一些专项事务,并进行组织机构的调整。在调整和完善经济合作的组织机构的同时,东盟还通过东盟工商会设立了一系列与政府一级组织机构基本上相对应的工作小组,以配合政府间的经济合作活动,使其组织体制更加灵活。

(2)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包括区域内和区域外。区域内的合作因主观的和客观的种种原因,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等,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分歧,尤其是在合作的初期。然而,在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多边谈判中,东盟国家均十分注意协调自己的立场,将自己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声音说话。早在20世纪70年代东盟就与工业发达国家和联合国的发展计划署等机构建立起正式的对话关系。此外,东盟还建立了同发达国家首脑和外长保持经常对话的渠道。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在涉及商品一体化计划和建立共同基金问题上东盟采取了共同立场。东盟国家还在天然橡胶、航运等方面进行了有组织的联合斗争,以维护其出口价格和打破发达国家的垄断。

(3)在区域内贸易中东盟各国的依赖程度不同。东盟各国在区域内贸易中的依赖程度与其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是成正比的。从各成员国的相互依赖而言,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对等型,各自都以对方为重点进出口对象;②印尼是单一型的,即只将新加坡作为重点贸易对象,对其余4国的贸易额很少,而新加坡没有给予同等的重视;③泰国、菲律宾基本上是外向型,即进出口主要依赖于外部,对区域贸易的依赖程度很低;④文莱可说是单翼型的,即在进出口两方面各有其依赖对象。尽管东盟各国对区域贸易的依赖程度不同,但对其所依赖的贸易对象却几乎长期不变,这反映出东盟国家贸易模型的相对稳定性,但这种相对稳定性却是区域贸易比例增长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

2.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

(1)东盟的发展机制存在问题。东盟从成立伊始就坚持奉行互不干涉、协商解决分歧与冲突的原则。这一原则虽然照顾到了各方的具体利益,但也使东盟的决策缺乏果断、权威和有效性。与欧盟有一个在欧盟委员会领导下的超国家的政策协调机构不同,东盟缺少一个这样的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权力机构。相反,东盟的合作机制往往涉及多个层次的协商、谈判,包括政府首脑、外交部长、经济部长之间的讨价还价,常常导致决策缓慢、意见不一等后果。亚洲金融危机后,支持东盟改革的人士曾提出将东盟原则从“不干涉”改为“干预”,主张成员国让渡一定的“经济主权”,以建立一个拥有一定权力的“超国家”机构。但由于东盟国家普遍处于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的“主权扩张时期”,很难接受主权的让渡,加之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东盟迅速扩大,已使东盟改革难度增大,该建议难以实施。

(2)内部成员缺乏凝聚力。从东盟建立初始,缺乏凝聚力,成员国缺少归属感、缺少互相信任和集体精神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东盟内部的诸多问题造成人权观、民主价值观的差异,进而导致东盟内部对区域合作等问题存在不同看法。时至今日,这种分歧仍然存在。近年来东盟成员国还不断对外签订单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导致出现不同的对外关税、不同的原产地规则,加深了东盟内部的不一致性,影响了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东亚经济合作

东亚即亚洲东部的国家和地区。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使用者,东亚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外延。1999年召开的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东亚合作声明,这是第一次东亚集体用官方的名义使用“东亚”这一概念。因此。本书所说的东亚是指东盟十国(缅甸、文莱、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菲律宾)与中、日、韩。

(一)东亚经济合作的动因

1.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结果

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大大改变了全球资源配置的方式,世界经济的竞争出现了许多新形式和新内容。为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实现东亚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东亚国家必须联合起来在本区域内优化配置资源,同时以此应对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挑战,增强与之竞争的实力和筹码。

2.日益增强的经济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以冷战为背景的分割,这种分割人为地隔离了互相联系的经济,对东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聚合。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崛起,东盟(老成员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东亚地区形成了经济增长的“雁型模式”和链条。同时,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增长,使东亚地区产生了更强的内在联系机制。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地区的内部贸易己经占到50%以上,地区内部的投资和技术转移也得到很大的发展。经济上的紧密联系生成了越来越强的地区共同利益,成为推动东亚经济合作的一个内在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催生了东亚意识,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东亚经济合作。

3.扩大本地区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

对内创造一种和谐的关系和发展环境,通过共同努力克服危机或减轻矛盾,对外形成比较协调一致的利益和声音,以争夺世界主导权,扩大本地区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是东亚经济合作的又一重要动机。

现行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强权政治。二战后,世界政治力量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美欧仍在国际事务中占据支配地位,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亚洲逐渐崛起。为了与美欧抗衡,亚洲必须要有自己的区域合作组织,以促使世界政治、经济权力中心向亚洲转移。而东亚区域合作是构建亚洲区域合作的关键和基础。

(二)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

东亚合作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整个东亚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联系,它为整个亚洲合作提供结构框架经验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1.东亚经济合作的基本框架

东亚合作在亚洲开展得较早,其合作基本框架有政治性的,安全性的和经济性的,以下是东亚经济合作的框架:

(1)东盟(ASEAN)。东盟成立以后一直致力于一个多边安全合作体制的构建。近年来东盟发展很快,除进行政治和安全对话外,还对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起了重要作用。

(2)东盟地区论坛(AFR)。这个论坛自从1994年7月成立以来,一直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论坛似乎政治性十足,但事实上很多经济合作都建立在这一框架规则的庇护和引导之下,所以,它也是东亚很重要的合作框架之一。

(3)“10+10”会议(东盟与全体对话国会议)。这种对话机制虽然一直进展缓慢,但在地区安全协调和大国关系协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亚的其他经济合作框架的建立一般都要照顾到这一框架的范围和影响力。

(4)“10+1”会议(东盟与单一国会议)。这种对话机制对建立双向自由贸易区(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与日本自由贸易区,东盟与韩国自由贸易区)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东亚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机制。它与“10+3”一起推动着东亚经济合作向前发展。

(5)“10+3”会议(中、日、韩与东盟的对话会议)。从1997年12月起,这一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讨论话题以经济合作为主。这一机制涵盖了东亚主要的国家,在目前东亚特殊的关系状况下,该机制是推动东亚经济合作的可供选择的较好的合作机制。“10+3”合作机制近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东亚经济合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6)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APEC是一个横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组织。由于其范围广,国家差别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中。在这一组织中,美国力图发挥主导作用,以便在东亚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东亚国家特别是东亚大国所不能接受的。而这一组织本身的松散性和宽泛性也决定了其在东亚经济合作中不可能发挥中坚作用。

2.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

东亚经济合作的思想由来己久,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东亚经济合作在地域上主要表现为东南亚共同体的建设和东北亚共同体的建设以及东盟与三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现阶段的合作主要的指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的合作(10 +3)。“10+3”的合作可追溯到1990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的“东亚经济集团”设想(后改称“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由于该设想带有明显的对抗美国的倾向,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致使日本和韩国态度暧昧,进而被束之高阁。1995年,东盟曼谷首脑会议建议举行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东亚多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带来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不作为以及一些国家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促使东亚各国在危机面前痛定思痛,深感联合渡难关的必要。1997年,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承办第2届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积极促成了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召开。这一会议的召开对加强东亚地区的合作发出了明确的政治信号,表明东亚经济合作开始了进入实质启动阶段。自此,该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当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迄今已举行11次。以下是历次会议的情况,见表8-1。

表8-1 历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续表8-1

资料来源:摘自《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
http://www.chinaembassy-canada.org/chn/zi1iao/wzzt/zgcydyhz/t272308.htm.

(三)东亚经济合作的特点

1.真实的区域经济合作

“10+3”机制的建立,充分而实事求是地讨论了东亚经济合作的模式、原则、重点领域和未来的方向以及最终的目标。它从东亚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东亚最紧迫和最有可能首先启动的合作领域,充分照顾合作各方的需要和利益,并在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合作的机制。它是在没有美国参加的条件下,东亚国家就东亚合作展开讨论的合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的“东亚性”,是真实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2.较全面的区域经济合作

从“10+3”迄今为止的进程看,区域合作以经济为中心,以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主,但也兼顾其他方面,包括相互投资、高新技术和产业界的合作、人力资源、环境保护、次区域经济区的开发,共同的货币政策的商讨等共同关心的方面。

3.趋于成熟的区域经济合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10+3”组织结构趋于成熟。东亚经济合作中存在着“东亚领导人会议”,“部长会议”“东亚展望小组”三个层次,“东亚领导人会议”可以就东亚合作的重大问题做出判断和抉择,“部长会议”负责向领导人提出每年的合作计划并执行领导人会议的决定,而由与会国著名专家组成的“东亚展望小组”则就东亚合作进程的各种有关事项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并向部长会议提供“展望报告”。这一构架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搭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既权威又高效的操作平台。“10+3”同时还是全面的经济技术合作。东亚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在未来不管如何扩大,都很难脱离这一框架,将来即使开辟一些新的合作领域,也完全可以包容在这一框架之内。这样,“10+3”就从组织结构、合作内容和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为东亚未来的合作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平台。未来的东亚合作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获得充分的上升空间,甚至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东亚自由贸易区。

4.双边自由贸易区蓬勃发展

与“10+3”合作互为补充,近几年东亚地区双边自由贸易也蓬勃发展。其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 0+1)最为成功,它的不少做法为东亚双边合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是促进东亚合作的又一重要平台。

第四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 i o n——APEC)是继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产生的又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但是APEC的产生,发展及运作模式均区别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适应了APEC各成员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经济运行的模式。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亚太地区一般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和地区,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俄罗斯、大洋洲和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目前有21个成员国(地区)。该组织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1960年,日本的小岛清教授就曾提出建立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方案,1965年,小岛教授和另一位教授提出了一篇题为《太平洋共同市场和东南亚》的报告,建议成立一个类似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由太平洋地区经济发达的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日本5国组成的“太平洋自由贸易区”,以促进区内各国贸易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围绕着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民间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民间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愿望,推动了这个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冷战结束,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潮流。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与此同时,亚太地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呈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1989 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提出了“汉城倡议”,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经与有关国家磋商,首届部长会议于1989年11月6~7日在澳首都堪培拉举行,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当时东盟6国的外交和经济部长参加了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

2.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过程

APEC成立后,经过了主要体现在增加成员上的横向扩展和主要体现在完善内部体制上的一体化程度加深。成立之初,它还只是各成员部长级官员每年一次讨论本地区贸易问题的论坛性质的松散组织,不具有对政策问题进行协商的职能,但经过近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它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制度化和机构化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内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成为该组织发展进程的主线。自1989年成立以来,APEC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初期发展阶段(1989~1992年)。这一阶段,APEC建立了作为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基本构架。在第一、二届双部长会议上,各方就致力于地区自由贸易与投资和技术合作达成了某些共识,确定设立十个专题工作组开展具体合作。1991年召开的汉城会议通过了《汉城宣言》,它作为APEC的基本章程,首次对该论坛的宗旨、原则、活动范围、加入标准等做了规定。1992年的曼谷会议决定在新加坡设立APEC秘书处,由各成员认缴会费,使APEC在组织结构上进一步完善。1991年11月,在“一个中国”和“区别主权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原则基础上,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同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快速发展阶段(1993~1997年)。自1993年起,APEC从部长级会议升格到经济体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展进程加快。这一阶段贸易投资自由化及经济技术合作的进程不断深化。自1993年到1997年,APEC每年都有新的进展,解决了区域合作所面临的不同问题,是APEC进程的“五步曲”。即:1993年:APEC不应该做什么;1994年:APEC应该做什么;1995年:APEC应该怎么做;1996年:制定具体的合作蓝图;1997年:实现与加速。

(3)调整阶段(1998~2000年)。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APEC进程,危机的受害者开始对贸易投资自由化采取慎重态度。在APEC内部,始于1997年的“部门提前自由化”(EVSL)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亚太地区的现实情况,难以按原有设想加以推进。经济技术合作得以保持发展势头,但因发达成员态度消极,实质性进展不大。1998年和1999年,APEC进入巩固、徘徊和再摸索的调整阶段。2000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重申了应坚持在茂物确定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并加强人力、机构、基础设施和市场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活动。

(4)稳定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APEC重申了坚持茂物确定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目标的重要性,并以《上海共识》为起点,全面推动APEC贸易投资领域的各项合作。同时,“多哈发展议程”启动之后,“为WTO做贡献”也成为各成员关注的焦点。

二、亚太经合组织的工作机制

经过多年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形成了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秘书处等多个层次的工作机制,涉及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宏观经济政策对话等广泛的合作领域。

1.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会议就有关经济问题发表见解,交换看法,会议形成的领导人宣言是指导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召开,此后每年召开一次,在各成员间轮流举行,由各成员领导人出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台北只能派出主管经济事务的代表出席)。自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共召开了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各次会议的情况如表8-2所示。

表8-2 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续表8-2

资料来源:摘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http://news.xinhuanet.com/zi1iao/2002- 10/11/content_598778.htm

2.部长级会议

部长级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决策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包括: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贯彻执行领导人会议通过的各项指示,讨论区域内的重要经济问题,决定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方向和内容。部长级会议实际是“双部长”会,即由各成员的外交部长(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除外)以及外贸部长或经济部长、商业部长等(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派代表)出席。首次会议于1989年在堪培拉召开。

3.高官会议

高官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协调机构,始于1989年,通常由当年举办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主办,每年举行3~4次会议,主要负责执行领导人和部长级会议的决定,审议各工作组和秘书处的活动,筹备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其后续行动等事宜。高官会议下设4个委员会和11个专业工作小组。

4.秘书处

秘书处于1992年9月在新加坡设立,为APEC各层次的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秘书处最高职务为执行主任,任期一年,由每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道主指派。副执行主任由下届APEC会议东道主指派,一年之后成为执行主任。

5.工商咨询理事会

工商咨询理事会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常设机构,1995年11月在日本大阪正式成立,其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太平洋工商论坛。它的主要任务是对亚太经合组织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创造有利的工商环境提出设想和建议,并向领导人和部长级会议提交咨询报告。工商咨询理事会每年召开3~4次例会,并在每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各成员领导人举行一次对话会。

6.中小企业部长会议

中小企业部长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影响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发展的领域,协调政策措施并讨论如何在这些方面加强合作,推动各成员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

7.妇女领导人会议

妇女领导人会议由亚太地区经济体中商业、政府、学术界和民间、社会等方面的妇女领导人组成,是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形成的妇女论坛,它不设领导机构和常设机构。其目的主要是为亚太地区妇女设立一个进行交流的论坛。妇女领导人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当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道国主办,会议议题一般与政府会议主题密切相连。

三、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

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跨区域”的经济合作组织,是在各成员方历史、文化、宗教、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的基础上建立的。其21个成员中,有5个发达工业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余皆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地域辽阔和复杂的政治经济情况,其经济合作形式不同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具有自己的特点。

1.松散性

APEC是一个松散的、论坛式的协调机构,其各种活动均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的,各成员拥有完全的经济和管理的决策权。它是通过成员间的一系列会议,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以声明、宣言的形式做出承诺,推动合作。这种承诺,各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履行,因为它不是立法式的或指令性的硬性规定,对成员不具强制性。同时,亚太经合组织还照顾到成员的不同国情,允许以不同速度来实现目标。鉴于各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按照一种速度和方式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不可行,因此,亚太经合组织采取集体制定目标,各成员依据自身的情况为达到集体目标各自做出努力的灵活的、循序渐进的、自由自愿的合作方式。总之,它是在协商基础上实施目标,以各成员国的自觉行动为主,加上协调一致的多边(集体)行动及定期检查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2.开放性

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通过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发展起来的,相对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是它们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亚太经合组织自建立起就始终将“开放的地区主义”奉为行动准则,因此,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不同于世界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及其他各类国际经济集团的组织。它推行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决心不使亚太经合组织朝着组成一个贸易集团的方向发展,而是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开放的经济联合。同时,亚太经合组织允许成员与非成员的经济合作,主张对区域外的非成员开放,各成员国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有条件或无条件地给予非成员优惠待遇。正如《大阪行动议程》所说的“亚太地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结果将不仅仅是APEC经济体之间,也将是APEC经济体与非APEC经济体之间障碍的实际减少”。

3.次区域边缘性

亚太经合组织由于覆盖面广,各成员组织经济发展水平悬殊,政治经济结构复杂,其经济合作呈现出多层次性、次区域边缘性的发展态势。在一个相对松散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内次区域合作构成了相对紧密的合作关系,如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澳新紧密经济联盟(ANZCERTA)、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经济增长三角区”等。除了内部成员次区域的重新组合外,APEC还面临各成员已经建立或正在积极寻求和区外国家或区域组织达成优惠贸易安排的问题。因此,该区域形成了次区域安排交叉的相互依存与合作的态势。

四、亚太经合组织面临的挑战

尽管APEC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进展,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但它毕竟不是一种成熟的经济一体化模式,许多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亚太经合组织的政治化倾向变得越来越浓

成立之初,APEC成员达成共识:APEC是一个区域性官方经济论坛,合作内容只包括经济问题,不讨论政治安全问题。然而,随着成员方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APEC的政治化倾向变得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成员方认识到,只讨论经济问题的APEC会议已经站不住脚。事实上,一些地区的重大政治、安全问题已经被纳入APEC的议事日程。例如,在2001年的APEC上海会议上,“美国遭受‘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成了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与会代表还为此发表了《APEC反恐声明》;2002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会议上,领导人会议通过了《APEC朝核问题声明》。APEC作为有各成员领导人和外长(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两个经济体除外)参加的国际论坛,不论及重大国际政治安全问题,而专心于经贸问题,是不现实的。一些地区政治安全问题,同各国谋求发展和繁荣的目标所必须的和平周边环境息息相关,是APEC各成员体领导人不能也无法回避的。能够借机讨论经济领域以外的其他问题,特别是重大的政治安全问题,实际上也是各成员领导人对APEC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各成员体的要求与利益之所需。

2.在削减关税问题上内部矛盾越来越明显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关税普遍较低,如美国,其目前的关税加权平均为3.4%,这些国家在亚太经合组织关税减让方面就没有更多的承诺。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关税水平较高,在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方面就不得不承担较大的负担。因此,各国在如何进行关税减让上矛盾重重。

3.接收新成员问题

亚太经合组织已有21个正式成员,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哥伦比亚、斯里兰卡、巴拿马、厄瓜多尔和中国澳门等。在新成员的加入问题上,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持有异议,认为对亚太经合组织而言,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取得进展比增加成员国数量更为重要。从客观上分析,成员越多,越难以达成共识及形成集体行动计划,这将使自由化进程放慢。但是,如果不吸收新成员,亚太经合组织作为开放的区域性组织的性质将很难维持。

4.工作重点问题

发展中国家渴望将经济技术合作作为亚太经合组织活动的一个中心,但菲律宾会议虽然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经济合作和发展框架宣言》,发达工业化国家却依然把力量集中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矛盾明显。如果发达国家成员不积极,则经济技术合作成效不会明显,为解决经济技术合作中的矛盾,发展中国家成员不得不考虑在关税减让等方面加快速度。

5.未来发展方向问题

亚太经合组织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一种开放型模式,它将最终走向自由贸易区还是始终维持其现有特点或发展成新的一体化组织形式迄今难以预测。亚太经合组织的最大特点是其开放性,它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措施不仅在成员内部实施,也对外部国家和地区开放,即允许非成员“搭便车”。但就目前而言,这种“搭便车”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当前亚太经合组织中发展中国家成员方的关税水平是较高的,在大多数非成员的关税低于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成员方的情况下,也就不存在非成员国因为亚太经合组织单方面降低关税而得到额外好处。但是,如果根据亚太经合组织发展计划,当大多数成员消除了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搭便车”现象就可能大量出现,对成员方的不利影响也会相应出现,届时亚太经合组织很可能会从开放型走向封闭型。另外,美国始终希望将APEC变为自由贸易区。特别是在自主自愿和灵活性、渐进性的APEC方式下,如果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缓慢,美国则可能改变APEC现有方式,极力采取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方式把APEC拖向自由贸易区。

本章小结

1.亚洲经济创造世界奇迹,尽管1997年金融危机给亚洲经济带来重创,但是近年来亚洲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亚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力。

2.东亚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高经济增长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东亚经济模式是亚洲经济成功的经验,但是也存在局限性。在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模式也进行了调整。

3.东盟已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组织,在促进亚洲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合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引人注目的新兴力量。亚洲经济内部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继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产生的又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工作机制与特点适应各成员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运行模式,但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仍面临挑战。

关键术语

亚洲经济 东亚模式 东盟 经济合作 经济一体化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思考练习题

1.简述东亚经济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2.分析东亚经济模式的局限性。

3.简述东亚经济合作的动因及特点。

4.简述亚太经合组织的工作机制及特点。

5.分析亚太经合组织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