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文化创意产业与印刷包装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与案例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与印刷包装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与案例分析

【摘要】:可持续发展时代,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印刷包装产业展现出更为突出的创建新产业的活力,印刷包装产业的“个性”已充分显现。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与印刷包装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产业融合?我国学者厉无畏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4]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实践证明,产业融合对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促使市场结构在竞争合作中不断趋于合理化、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与重组以及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印刷包装产业的文化变革

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正引领新一波经济崛起的浪潮,印刷包装产业也在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着行业的振兴。印刷包装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印刷包装的基本功能是复制传播图文信息、方便商品运输、介绍或说明商品的功能并促进消费,同时,发挥着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作用。因此,印刷包装产业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更应当坚持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消费水平不高的时代,产品印刷包装处于“简单包装、简单印刷”的阶段。印刷包装产业被视为“配套行业”,印刷包装材料分别归属于各材料产业部门;印刷包装产品分别依附于被包装物、被传播物,归属于消费品工业部门。印刷包装产业的产业“个性”被隐没于其他产业之中,“配套”的传统观念也使印刷包装产业多添了一份“被动”的思想束缚。实际上,印刷包装产业因其面对和服务的产品种类繁多、品质各异、需求不同,涉及广泛的材料选择、设备研制和工艺改进,因而具有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特点,这种交叉互动是印刷包装产业创新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是宏观经济体系中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并存的发展中大国,人们的消费水平已呈优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印刷包装产品随之进入“创新创意”的阶段。印刷包装产业与上下游产业间呈现出紧密相关、互动支撑的关系。知识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了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崭新的技术装备和新型的材料。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创意经济的文化艺术元素、智慧性创意与高科技手段一起,使包装设计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可持续发展时代,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印刷包装产业展现出更为突出的创建新产业的活力,印刷包装产业的“个性”已充分显现。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印刷包装产业的互动

2007年11月8日,以“文化创意与人文奥运”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拉开了帷幕。在“新闻出版印刷与版权贸易馆”内,除了最新的各类出版精品,集中展示彩色印刷、个性快印、自动包装等成果的印刷包装复制形象展区同样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各类印刷精美的期刊、画册、邮册、纪念册、纸盒包装,再加上形象独特的各类印刷包装企业展台,人们发现,印刷包装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纸品加工业,创新的工艺、独特的创意使印刷本身深化为一种文化,印刷包装产业已经是文化创意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和创意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出版业是文化产业,而印刷包装产业与出版业更是一对孪生兄弟,因为印刷包装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复制符号,成为内容的载体与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讲,将印刷包装产业划归文化产业也是理所当然的。

事实上印刷包装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远不止这些。过去,印刷包装产业习惯于被归类为加工业、服务业,被认为是缺乏文化底蕴的行业。但是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其对传统印刷包装产业的冲击日益激烈,再加上业内越来越严酷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印刷包装企业意识到,仅仅维持原来的传统印刷包装模式,或是安于单纯的加工服务业是不行的,印刷包装业需要创新、需要品牌。而日新月异的印刷包装技术,以及不断扩大的印刷包装产业规模,也为印刷包装业的推陈出新奠定了基础。(www.chuimin.cn)

创意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跨行业、跨领域,它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中,创意已经是一种普遍的需求,这在印刷包装产业中也有明显的表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印刷包装企业打出了文化企业的旗号,比如雅昌采取的以艺术网带动印刷业务的经营模式及北京圣彩虹专营的使印刷品成为艺术品的高保真仿制之路等,都在国内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品牌,创造性地发展出了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的印刷包装产业新模式。

此外,我国还有为数不少的印刷包装企业,在简单的笔记本上、包装箱上加上了自己的功能开发与创造发明,使其摇身一变成为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印刷包装企业不仅摆脱了加工厂的传统形象,也因为自身的创意获得了知识产权及随之而来的巨大收益。这些都说明了印刷包装企业并非不能成为品牌企业,他们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产品。若印品能在设计、印刷工艺、装裱、功能等方面融入更多的创意元素,那么这就属于再创造,再创造本身也是一种“原创”,而非单纯的加工服务。

文化作为内容的强大力量已为世人所公认,而这种力量也越来越离不开高科技手段作为支撑。从创意产业的内涵而言,印刷包装产品是最佳的代言者,那么就文化创意产品的制作而言,印刷包装产业就是最具专业性、经验性的服务者,不论是信息内容所需要的高解析度品质、高精细度图像的色彩管理,还是档案格式的技术掌握等,印刷包装产业都是最有资格和最专业的“专家”。正因为如此,在全国各地兴建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中总是能看到印刷包装企业的身影,越来越多的美术工作室、设计工作室、创意会所、艺术展厅与印前服务中心、印刷协助机构以及印后加工中心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线。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印刷包装产业的协调

文化创意与印刷包装是相对独立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文化创意是设计龙头,包装是目的,而印刷是体现包装功能的手段。文化创意产业是内容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高端;印刷是信息服务产业,是传播信息、文化的媒介和载体;包装具有保护商品、方便流通和消费、促进消费并提高附加值四大功能,设计是包装价值的重要体现。包装与印刷是相互依赖、联系紧密的两个行业,在当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商品都需要包装,而所有的包装物表面都需要印刷,印刷包装产业涉及信息技术、机械电子、材料科学等,又涉及美学、造型、色彩等,具有产业链长、产品种类多、关联产业广等特点。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推动印刷包装产业发展,可以创造印刷包装产业的未来,印刷包装的技术进步也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产业技术平台。

印刷包装和创意要素的结合,全面展现了行业的物质性、技术性、艺术性、文化性和传媒性的综合特征,促进了印刷包装产业的全面发展。印刷包装产品作为商品具有物质属性,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而具有一定的印刷包装技术含量。同时为了赢得市场,吸引消费者,印刷包装必须具有艺术装潢的作用,能够体现商品文化内涵的创新设计,从而扩大商品品牌影响力,印刷包装创意设计也使得其自身拥有知识产权价值。其次,印刷包装创意创新的合理性、适度性或奢华性、过渡性,对社会的消费意识、消费行为和消费风气具有重要影响。商品过度包装,主要指市场上销售的某些消费品,包装体积过大,包装装潢豪华,包装成本过高,致使商品价格超常,社会反响强烈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从印刷包装的创意设计抓起。另外,循环经济的兴起和包装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延伸了印刷包装产业的社会经济责任,并诞生了印刷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的“科学社会工程”的新模式。科学普及与文化创意的结合将有效地提升全民的环保、节约意识,使印刷包装产业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典型意义得以彰显。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印刷包装产业的结合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和创造财富的产业。[5]印刷包装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文化创意是丰富印刷包装产品和提升印刷包装产品档次的主要途径,向文化创意产业延伸是当前印刷包装业寻求突破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印刷包装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印刷包装的品牌策划、印刷包装的市场推广等都需要借助文化创意来实现。另一方面,关注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体验者,强调满足人们的精神性、文化性、娱乐性等需求,突出文化消费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和印刷包装产业一样具有产业高关联度、文化展示性以及体验、休闲等特征。因此,将印刷包装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可以实现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印刷包装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印刷包装产业也进入了重大战略调整期,促进以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发展形态等为主要内容的印刷包装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是我国印刷包装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任务。其主要内容包括:实现印刷包装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以功能价值为基础的大众化印刷包装需求向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个性化体验需求转化。因此,通过加强印刷包装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提升印刷包装产品的文化内涵,提供高档次的印刷包装文化产品,成为当前我国印刷包装业发展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