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管理者而言的重大挑战在于认识到在沟通和相互协作中的生产潜能,而这些沟通和相互协作是不被即时任务和组织的需要所束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找到更为微妙的、干涉的间接形式,并考虑以网络或系统作为他们的分析单位,而不是单独的组织。我们不要只是看到那些创意组织闪耀发光的成功故事,而忽略了隐藏于背后的创意网络。......
2024-10-24
第四节 创意管理是自由式的管理
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个案例。
连年列名“全美十大声望最佳企业”的3M总裁狄西蒙(DeSimone)在财星杂志上提供所谓“创意管理九训”,值得其他企业参考。
1.放飞梦想
3M技术人员非常自由,常会花上15%,甚至一半的工作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公司也非常鼓励主管用“放任自由”的态度来包容下属。
2.共享专长
开发新产品遇上瓶颈怎么办?别急,救星就在公司里。3M鼓励每个员工充分利用和互享彼此专长。当然打破部门主义并不容易,但是它做到了。
3.重视新品
绩效的衡量,除了遵循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传统的指标外,还要纳入创意的成果。例如,狄西蒙要求销售额的30%,必须来自新产品研发。
4.抢先一步
狄西蒙认为,最有意思的产品就是那种“消费者有需要,但却说不清这种需要的产品”,所以销售人员要善于与顾客互动,替顾客发掘需求,再把这种需求告诉公司的研究部门。
5.高调表彰
奖励成功的方法并不仅仅是红利或配股,利用同僚庆祝、高层表扬的方法来鼓励创新,不仅必要,而且十分有效。
6.及早说“不”
作为3M的主管们,认真看待属下的任何想法,能用一定用,不能用的也会及早告知提议的员工,让对方有机会把想法推销给其他也许会采纳的部门。
7.轮调海外
3M的100多位高层主管中,3/4都曾派驻海外3年以上,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拓展国际观,也是为了让主管学习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8.增加研发经费
不论经济景气与否,3M公司过去连续20年来的研发经费,都是只增不减的。
9.自我节制
由于举债扩张的风险太大,务必谨慎才能保有足够的本钱提供员工追逐梦想、增加研发、做企业想做的事,而不必受制于银行等外人。
这里提到的“自由”是在一定准则范围内的自由。自由式管理,与羁束式管理相对,指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行为范围等作一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内容、条件、标准、幅度、方式等留给管理者自行选择、决定而实施的管理行为。由于管理活动所涉及的情况纷繁复杂,规范规定得再详细也无法穷尽,因此,管理者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自由衡量的权力,才能有效地行使管理职能。
管理行为的作出以管理者具有相应的管理职权为前提,管理职权依其在依法管理过程中自由衡量度大小的不同,分为羁束衡量权和自由衡量权两种。羁束衡量权的行使,其权限范围、幅度、行为方式、数量界限等都有明确规定,管理者只能严格执行,所以依羁束衡量权作出的管理行为,称羁束衡量管理行为。自由衡量的职权则是指管理者依管理规定,在制度范围、幅度、方式、数量的限度内,依据合理原则自由衡量、决定的职权,依自由衡量权作出的管理行为,称自由衡量管理行为。其实,自由衡量管理行为和羁束管理行为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后者也存在一定的自由衡量成分,而前者的“自由衡量”也并非绝对的“自由”,仍然要受到制度授权的目的和范围的“羁束”。(www.chuimin.cn)
自由衡量管理行为就其概念内涵而言,既可能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具体管理行为,也可能是一种抽象管理行为;就其概念外延即发生领域而言,既可能是具体管理行为中实体上的事实定性、情节轻重和幅度之衡量以及程序上的时效、方式等方面之衡量行为,也可能是抽象行政行为中制定规范性文件之衡量行为。自由衡量权意味着,根据合理和公正的原则做某事,而不是根据个人的意见做某事;根据管理制度做某事,而不是根据个人好恶做某事。即其“不应是专断的、含糊不清的、捉摸不定的权力,而应是规定的、有一定之规的权力”。那么,管理者作出自由衡量管理行为应遵循什么规则呢?应当遵循“合理、善意而且仅为正当目的行使,并与授权制度精神及内容相一致”的原则,这一原则即当今创意管理普遍推崇的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权利保护原则
企业管理是调整管理主体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而在管理关系中,两者的权利、义务具有不对等性,即员工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对于企业作出的管理行为大多数情况下必须服从。所以考虑到员工权利在企业面前的脆弱性,必须要体现权利保护的功能,否则管理合理性基础就会从根本上动摇。
权利保护原则对管理自由衡量权的行使有以下两方面的具体要求。
第一,促进员工合理利益的实现。管理者不但要对员工提供充分的保护,而且还应当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多的权益实现机会和福利保障。
第二,员工负担最小化。管理权力的行使有时必然要造成员工权益上的不利状态,管理者应当注意,要选择最小的侵害方式。
2.平等对待原则
该原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在管理领域里的具体体现。平等对待原则主要体现在员工之间互相比较的层面上,它要求管理者一视同仁地适用管理制度,即同样情况要同样处理,不同情况则要区别对待。具体来讲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在同一事件中,不能因人而异、厚此薄彼。
第二,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在处理上要遵循先例。管理虽依时而动,但管理制度的统一性要求管理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就要求遵循先例。当然,先例必须是在管理上能够成立的先例,否则,即便在实务中非常通行,也不能作为先例。
3.比例原则
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指管理者实施管理行为时应兼顾管理目标的实现和保护员工的权益,如为实现管理目标可能对员工的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保持二者的适度比例。自由与平等两者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张力,绝对放任的自由与纯粹的平等是不能兼容的。因此,自由和平等只能在相对的意义上才能和谐存在,而由这种和谐关系就产生了人们在涉及相互关系的行动中应当遵循的某种尺度,这种尺度就是比例。
比例是公平正义观念的内在标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公正,就是合比例;不公正,就是破坏比例”。企业应采取与比例相一致的行动,而与此要求相适应,在自由衡量范围内,管理者的管理手段或措施与管理目的之间也应保持某种适当的比例,否则会产生不合理的结果。
4.公正、善意、合乎情理原则
公正,它的基本精神是要求管理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在行使自由衡量权时要出于公心,做到“相同情况相同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处理”。善意,就是行使自由衡量权时,要出于善良的意愿,不是图报复。合乎情理,就是行使自由衡量权时,要合乎人们的正常思维,是出于一个正常人的通常考虑而做出的行为。
5.不专断原则
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相关因素,包括制度规定的条件要求、企业的准则、员工个人情况、行为可能产生的正面负面效果,等等。专断就是没有考虑应当考虑的因素,凭自己的主观认识推理、判断,任意地、武断地作出决定和实施管理行为,这是管理中要极力避免的。
6.合乎目的原则
任何制度的制定,都有它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企业追求的目的。企业管理的目的当然是赢利。自由衡量权的行使如果偏离企业的目的,必然导致管理不合理,自由衡量权也就成了谋求个人私利的工具。有了行使自由衡量权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并不等于管理者都能遵循原则办事,也不等于自由衡量权不会被滥用。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所有监督主体的作用,强化管理监督主体的职能,使广大员工共同行动起来,形成浩大的声势,使管理自由衡量权的行使置于广泛的监督之下,从源头上规范管理自由衡量权的行使,使其合乎企业的目的。
【注释】
[1]林海:《宝洁:推倒实验室围墙》,《经营者》2009年第4期。
有关创意学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文章
一个对管理者而言的重大挑战在于认识到在沟通和相互协作中的生产潜能,而这些沟通和相互协作是不被即时任务和组织的需要所束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找到更为微妙的、干涉的间接形式,并考虑以网络或系统作为他们的分析单位,而不是单独的组织。我们不要只是看到那些创意组织闪耀发光的成功故事,而忽略了隐藏于背后的创意网络。......
2024-10-24
而日本管理生产率的代表就是丰田的“三及时”管理方式。“三及时”的生产方式,有效地满足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要求,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JIT生产方式着眼于生产的计划和控制,以及对库存的管理,追求一种无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即准时生产方式。实施JIT生产方式就是要减少库存。JIT还可以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
2023-12-07
情绪型的领导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但这种类型的领导很重视事情的成败。把握情绪,调节情绪,驾驭情绪,控制情绪,不要因不良情绪破坏了手中的大事,是需要引起领导干部注意的一个问题。对于公司管理者的过错,松下幸之助决不会视而不见,对他们采取姑息宽容的态度。......
2023-12-01
水资源的权属主要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为达到扩大使用目的而对天然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工程控制的权,即开发权。对地下水资源的所有权问题各国实行的不完全一样。美地方各州大多都设有水资源管理机构。在所有权属明确后,对水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则由水的主管部门进行控制,并在服从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原则指导下进行管理。许多国家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有的明确使用水资源应按规定交纳水费或水资源费,由国家指定的单位或机构收取。......
2023-11-05
维修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基本方式: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在我国设备预防维修管理中,又可分为:计划预维修、全员设备维修、预知维修、社会大系统设备维修和维修预防。......
2023-06-22
创意管理是企业文化对创新的要求,推动以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为主线的全体员工创新是各企业落实发展战略、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举措。促使创意管理持续。......
2024-10-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