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宝鸡市工业项目进展顺利

宝鸡市工业项目进展顺利

【摘要】: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工程、麟北煤田郭家河井田开发项目、宝钛集团钛带系统改造项目、西凤酒扩建、长青工业园区管委会建设投资、宝鸡供电局330KV输变电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一是秦川机床、宝鸡机床、东岭集团、宝钛集团、宝鸡石油机械公司等骨干企业影响比较明显,制

二、宝鸡市

(一)运行态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91.36亿元,增长16.7%;实现工业增加值342.37亿元,增长19.8%。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保持全省第一,为全省工业保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1.各类型企业全面增长

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8.11亿元,增长19.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2.6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2%,拉动工业增长7.3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完成506.46亿元,增长13.6%;集体企业完成20.48亿元,增长36.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64.29亿元,增长10.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18.64亿元,增长61.8%。

2.重工业增速领先于轻工业

轻工业实现总产值210.08亿元,增长12.4%;重工业实现总产值781.28亿元,增长17.9%,高于轻工业增速5.5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8.8%。

3.省属企业增幅超过20%

中央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8.02亿元,增长8.8%;省属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5.58亿元,增长20.3%;市县及以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7.76亿元,增长18.2%。

4.十二个县区均保持增长

千阳县增幅最高,完成工业总产值7.24亿元,增长28.1%;渭滨区总量最大,完成工业总产值377.71亿元,增长19.9%。其他县区为:金台区180.41亿元,增长10.0%;陈仓区86.13亿元,增长15.7%;凤翔县79.56亿元,增长12.1%;岐山县84.37亿元,增长15.1%;扶风县36.23亿元,增长17.2%;眉县34.64亿元,增长15.3%;陇县9.46亿元,增长17.3%;麟游县5.49亿元,增长19.6%;凤县84.39亿元,增长24.2%;太白县5.73亿元,增长19.3%。

5.五种重点产品增幅超过50%

统计监测的3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的有22种,占57.9%。其中5种产品增幅超过50%以上:汽车20558辆,增长1.12倍;电力电缆5927千米,增长81.2%;钢材2229666吨,增长69.3%;钛材16990吨,增长56.8%;铅酸蓄电池758449千伏安时,增长50.3%。

6.重点支柱产业带动工业加速发展

在八大重点工业行业中,冶金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316.02亿元、50.68亿元、320.58亿元和130.91亿元,分别增长19.7%、45.6%、16.7%和12.7%,对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7%。

7.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9.3亿元,增长22.3%;实现利税56.27亿元,增长15.3%;实现利润29.03亿元,增长14.92%,比上年提高19.7个百分点。宝鸡石油钢管厂产值、销售收入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

(二)工业投资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9.14亿元,比上年增长41.7%,其中,工业投资237.7亿元,增长40.1%。重点项目的投资额、大项目数、竣工投产项目数均比上年翻番。

1.完成和在建项目

法士特消失模铸造、石油钢管连续油管生产线、大唐宝鸡热电热力发电等项目建成投用。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工程、麟北煤田郭家河井田开发项目、宝钛集团钛带系统改造项目、西凤酒扩建、长青工业园区管委会建设投资、宝鸡供电局330KV输变电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

2.支柱产业投资

支柱产业完成投资234.36亿元,增长48.3%。能源工业完成97.51亿元,增长69.2%;装备制造业完成51.94亿元,增长5.1%;有色冶金工业完成38.1亿元,增长40.6%;食品工业完成11.75亿元,增长6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29.65亿元,增长74.1%;纺织业完成1.61亿元,增长20.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完成3.09亿元,增长13.6%。

(三)工业园区

两区多园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9.8亿元,经营总收入1134.8亿元,招商引资36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4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20亿元。

1.宝鸡高新区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于57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实现国内总产值240亿元,增长33%;经营总收入760亿元,增长25%;工业总产值740亿元,增长22.14%;地方财政收入1.8亿元,增长38.46%,新材料、石油机械、机床工具、汽车及零部件、铁路器材及零部件、通讯导航电子、中压输配电设备七大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2.蔡家坡开发区

实现经营总收入125亿元,增长24%;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00万元,增长16.6%;达成招商引资项目合同44个,合同引资7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1亿元,其中产业化项目30个,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5个。法士特公司投资1.5亿元的年产30万件汽车零部件压铸项目、华强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年产3万吨汽车零部件铸造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鼎天机械扩建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兰德机械环保设备及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等6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安徽巢湖宏达汽车零部件公司与华臻三产公司投资2.8亿元,年产20万吨铸缎件及机加工项目等26个项目动工建设。(www.chuimin.cn)

3.九个工业园区

入园企业已达496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9户,从业人员5.41万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2.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80.4亿元。签订招商引资项目45个,总投资157.4亿元,合同引资156.9亿元,到位资金35.4亿元。

(四)主要问题

(1)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不牢靠。大企业占比过大,一旦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波动,对全市工业经济影响较大。

(2)产业集群规模发展难度大。大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市内配套率偏低,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壮大都带来了相当大的制约。

(3)亏损企业数量多。规模以上企业中三分之一的企业仍然亏损,亏损额同比增长6.1%,亏损面达到33.2%,扭亏增盈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4)金融危机对全市工业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一是秦川机床、宝鸡机床、东岭集团、宝钛集团、宝鸡石油机械公司等骨干企业影响比较明显,制约了全市工业经济的较快增长;二是出口型企业影响较大,普通机床工具、石油机械、浓缩果汁、棉纺织品及部分化工产品等出口下降;三是部分产品价格下降,机床、铅锌、原煤、焦炭、钛材等产品受到较大影响;四是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

(五)面临的形势和预期目标

1.面临的形势

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明确提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支撑经济的最大利好。二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关—天”规划将宝鸡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明确把宝鸡定位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涉及宝鸡的重大项目达到29个。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一批涉及宝鸡发展的重大项目列入了《意见》或在《意见》中得到了明确。三是国家将出台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对宝鸡壮大先进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产业也将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四是宝鸡具备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

不利因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难度加大。二是工业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主导产业还不够突出,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的转变难度仍然较大。三是县域工业总体实力不强,非公经济发展缓慢,为大企业大集团配套率不高。

2.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14%,力争15%,向千亿元目标迈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达到400亿元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万元GDP能耗下降4%以上。

(六)发展重点及对策措施

1.发展重点

(1)壮大支柱产业集群。按照“一体两翼”的产业总体布局,加快建设渭河两岸百公里长廊和南北二山两条产业带,形成全市产业核心区。以大企业带动形成大产业,强力推进宝钛集团、陕汽集团、宝石钢管、宝石机械、秦川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扩张,带动中小企业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尽快形成几个产值过千亿元和五百亿元的大产业,使有色金属及冶炼、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机床工具、能源化工等产业真正成为宝鸡的工业支柱。围绕大企业集团建设,集中实施一批新扩技改项目,努力实现宝钛集团、陕汽集团(宝鸡部分)、宝石机械过百亿。

(2)强力推进100个重点项目建设。100个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510亿元,年度投资500亿元。加快宝石钢管工业园、秦川铸造工业园、长岭科技工业园、宝石机械搬迁、宝光铁道电器、陕汽30万辆微卡、150万吨煤制甲醇等项目建设进度,年内完成太阳寺和郭家河井田开发、宝二电二期扩建、冀东凤翔水泥生产线等项目建设。

(3)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在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烟酒食品、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航空安全装备、太阳能光伏、内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核电材料制造等新兴产业,重点抓好总投资110亿元的15个新能源重点项目。

(4)加快科技创新。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从2010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支持重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打造创新平台。建设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引进一批行业顶尖人才,支持一批产学研项目,加快宝鸡科技资源中心和科技投资公司建设,推动“宝鸡制造”向“宝鸡创造”转变,抓好水泥、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5)推进宝鸡高新区和蔡家坡加速发展。高新区将以建设科技新城、打造一流创新型园区为目标,围绕产业聚集、技术创新、开发建设三大重点,加速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优势资源集聚,确保40%以上的增长速度。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加快汽车工业园建设项目,着力完善载体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形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6)深化国企改革。重点抓好西凤酒集团、宝鸡酒精厂、双菱化工等企业的改制重组,力争陕棉九厂政策性破产进入国家计划,红旗民爆公司上市融资。

2.对策措施

(1)抓好运行保增长。一是继续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十条措施》。二是进一步扩大监测,掌握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动态和趋势,落实好工业经济运行的综合调度、应急指挥、组织协调和“绿色通道”等制度措施。三是积极抓好煤、电、油、运和重要生产要素的供需衔接,尽力满足宝钛、石油钢管、秦源煤业等重点企业铁路运输运量需求。

(2)服务好大企业集团,建设好配套园区。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好《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的意见》,做到“七个优先”、“四个激励”。继续抓好市级领导包抓大企业大集团建设的制度,完善《全市百亿大企业大集团发展规划》。二是继续支持大企业集团工业园建设,按照一个大企业集团建一个工业园的部署,对没有集中发展条件的,支持县区工业园作为专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适时出台《全市产业集群发展意见》。在抓好12户大企业集团的基础上,再提出30户高成长性企业,作为倾力培育的重点。

(3)加大重大工业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对技术创新项目、前期筹备项目、在建项目和新投产项目,继续做好跟踪服务,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建设重点,抓好陕汽30万辆轻卡、石油钢管工业园、秦川铸造工业园、石油机械厂异地扩建、麟游郭家河和太阳寺井田、徐矿集团150万吨甲醇、宝钛工业园、西凤酒扩建工程等项目。

(4)抓好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企业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创建和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积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争取更多的技术和新产品创新计划进入国家和省级盘子。

(5)抓好新能源产业建设。按照《宝鸡市关于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尚德集团在宝建设的光伏产业项目,凌云电器有限公司光伏储能铅酸蓄电池生产线扩产改造项目以及长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逆变器产业化建设项目,及早组建光伏、风电和核能三个研发机构,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