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2010陕西工业发展报告:工业经济保持增长

2010陕西工业发展报告:工业经济保持增长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年初原油、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销售市场整体萎缩,导致工业经济急剧下滑。在省委省政府保增长各项措施的有力促进下,工业增速一季度趋稳,二、三季度回升,四季度加速发展,各季度末累计增幅分别为7.2%、9.1%、11.2%和14.8%。亏损企业1030户,亏损面下降2.6个百分点,亏损额减少36.8亿元。

一、工业经济发展态势

(一)速度与规模

工业增速前低后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年初原油、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销售市场整体萎缩,导致工业经济急剧下滑。在省委省政府保增长各项措施的有力促进下,工业增速一季度趋稳,二、三季度回升,四季度加速发展,各季度末累计增幅分别为7.2%、9.1%、11.2%和14.8%。特别是最后3个月,增速分别达到22.3%、28.6%和25.2%,均高于上年同期。全年工业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3位,西部第5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288.24亿元,增长14.8%,实现工业总产值8332.09亿元,增长13.0%。(见图1-1)

图1-1 2008—2009年各季度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幅

(二)经济效益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好转。二季度后随着全国经济持续回暖,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向好,企业效益稳步回升。全年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937.67亿元,增长12.6%,实现利税1487.29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利润802.5亿元,下降11.5%,上缴税金684.79亿元,增长45.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6.3%,提高2.67个百分点,再创新高。企业亏损面、亏损额明显降低。亏损企业1030户,亏损面下降2.6个百分点,亏损额减少36.8亿元。(见图1-2)

图1-2 2008—2009年各季度末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累计增幅

(三)工业行业

从八大支柱产业看,完成工业总产值8142.32亿元。呈现“七增一降”的格局。八大支柱产业持续10个月表现为“六增两降”,特别是占我省工业45%以上的能源化工受价格因素影响始终低位运行,至11月才由负转正。全年能源化工实现工业总产值3750.79亿元,增长4.2%,装备制造1939.23亿元,增长21.7%,两大产业合计占全省68.3%。有色冶金、食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和医药制造共完成产值2169.39亿元,增幅均达20%以上。纺织服装108.38亿元,增长12.4%;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174.57亿元,增长-9.4%,但降幅较前11个月缩小2.2个百分点。(见图1-3)

图1-3 八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及增幅

从12个大行业看,产值呈现“十增两降”的格局。增长的行业中有六个行业的增幅达到20%以上,分别是建材50.96%、煤炭28.7%、轻工26.99%、冶金26.35%、医药25.5%、机械21.654%。石化和电子行业降幅分别为7.0%和9.4%。有9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利润较高的行业有:石化308.68亿元、煤炭279.99亿元、机械118.02亿元,3个行业利润合计占全省工业利润的88.1%。(见图1-4)

图1-4 12个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幅

(四)工业投资(www.chuimin.cn)

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9.17亿元,同比增长35.1%,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612亿元,增长43.8%;制造业投资1290.61亿元,增长37.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386.56亿元,增长17.1%。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9.7%和25.7%,投资额占全省工业投资的63%。全年工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37.6%。(见图1-5)

图1-5 工业投资分布图

(五)市(区)经济

11个市(区)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前三位的是榆林、西安和延安,分别为824.8亿元、725.3亿元和483.0亿元,合计占全省的63.1%。增速前三位的是宝鸡、安康和渭南,分别增长19.8%、19.6%和19.3%。渭南和杨凌增速分别高于上年同期1.8和9.1个百分点,其余9个市增速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榆林回落幅度达14.5个百分点。(见图1-6)

图1-6 十一市(区)工业增加值及增幅

(六)主要产品

近7成产品产量增长。64种主要产品中,46种产量增长。其中原煤产量29611.13万吨,增长14.2%;天然原油2695.89万吨,增长9.4%;天然气189.52亿立方米,增长31.8%;发电量899.22亿千瓦时,增长12.8%。增幅较高的有中成药220.3%、汽车89.0%、钢材80.4%、粗钢72.1%、生铁69.7%。彩色显像管、铁合金、金属切削机床等产品产量下降幅度较大。(见表1-1)

表1-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七)从业人员

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稳中有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32.5万人,同比增加5.8万人。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0万人以上,共计43.05万人,占工业从业人员的32.5%。39个行业中有29个行业从业人员人数增加。增长较多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19342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15585人、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6382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6173人、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4845人。从业人数下降的行业个数由上年18个减少到9个。(见图1-7)

图1-7 2008—2009年主要工业行业从业人员及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