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罪与罚》:人的犯罪与心的惩罚

《罪与罚》:人的犯罪与心的惩罚

【摘要】:1849年陀氏因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活动被捕判处死刑,临刑前改判服苦役。

《罪与罚》:人的犯罪与心的惩罚

“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费多尔·米哈伊罗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俄国最富有创作天才,描写人性最深刻、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被西方现代派作家追认为鼻祖。法国作家纪德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被托尔斯泰高峰挡住的更高峰”。鲁迅称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恶毒的天才”。作家的自我评价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21年11月11日生于莫斯科一个医生家庭。1834年—1837年在莫斯科一所寄宿学校读书。1838年遵从父愿进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学习,同时博览文学经典,迷恋巴尔扎克、歌德、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等人的作品。1843年毕业不久便弃工从文。

184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穷人》,一举成名。其后两年内创作了《二重人格》《女邻居》《白夜》《脆弱的心》等作品。陀氏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以写实手法,描写底层“小人物”的苦难命运,引起了俄国文坛的普遍关注。涅克拉索夫和别林斯基一致认为:“新的果戈理出现了!”

1849年陀氏因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活动被捕判处死刑,临刑前改判服苦役。近10年的流放生活,严重摧残了他的身心健康,瓦解了他的革命信念,悲观虚无情绪和宗教思想影响了他后期创作,这种转变在小说《死屋手记》(1855—1861)里已初露端倪。

1859年,陀氏获准回彼得堡,重新焕发写作热情,出现了继40年代后第二个创作高峰期。代表作品:《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独树一帜:

创作题材:描写小人物、受难者、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人格分裂者、疯狂者、犯罪者……写梦魇、写呓语、写幻觉、写直觉、写变态心理、写歇斯底里、写孤独、写黑夜、写死亡、写鬼魂……总之,描写世间最痛苦、最绝望的人,揭示人心最黑暗最隐秘的潜意识,展示复杂混乱的非理性世界。

主题概括:其一,表现俄国专制制度下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人物”命运,表现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其二,揭示人性的善底下隐藏的恶,恶底下隐藏的善,表现美善黯然忍受邪恶的凌辱、摧残直至毁灭,或者无助地走向宗教。作家说:“人是一个谜。”他用自己的一生去破解这个“谜”,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

创作思想:第一,“根基论”。认为俄国知识分子脱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根基),人民也不接受其革命宣传,俄国缺乏移植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土壤”,只有笃信宗教才是俄国的出路。第二,宗教博爱思想:认为人的犯罪,人间的一切邪恶与不幸,是因为忘记了上帝。所以,必须从心灵深处唤醒人的宗教意识。这一观点与“土壤论”一脉相承,或者说是“土壤论”的本质体现。

表现手法:

非理性心理的剖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剖析,不同于托尔斯泰。托氏注重描写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癫狂分裂。陀氏人物的心灵世界比托氏人物更矛盾更疯癫,更具有非理性特征。因此陀氏后期小说被叫做心理悲剧。

二元对立的性格。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物性格的冲突,超过了文学史上任何典型。作者将他们放置在生死和道德的极限境遇里,示现其灵魂的真伪、善恶、美丑……对于性格的成因,不仅写出环境的逼迫,而且写出人性本体的芜杂和裂变。正如鲁迅所评价的:“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

戏剧化情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情节冲突集中,故事进展迅速,具有毁灭意味的灾难性事件,常常纷至沓来,令主人公应接不暇。悲剧情节往往牵引出人物复杂激烈的心理矛盾和精神危机,陷人物于万劫不复的极限境遇,具有极强的戏剧性。

复调现象。巴赫金认为陀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思维类型——复调型的艺术思维”。不同于以往小说家借作品某一人物表明自己观点的特征,陀氏让作品中所有人物发表各自的看法,各抒己见,各执其理,作者对任何一方不置可否。

主要作品介绍:

《穷人》:处女作、成名作。主人公杰符什金,是“小人物”系列中一个较独特的形象。他是彼得堡一个小书记,深爱一个身世不幸的姑娘瓦莲卡,但只有牺牲、付出,而不接近。结尾:瓦莲卡不愿让杰符什金一生受累,嫁给毁灭她青春的恶棍地主贝科夫。杰符什金失去了唯一的希望,万念俱灰。“瓦莲卡”之于杰符什金,如同“冬妮娅”之于维林,“外套”之于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是“小人物”生活中唯一的温暖、希望。“瓦莲卡”也是一个小人物,她的选择(嫁给地主贝科夫)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式的选择。意义如下:其一,美善自虐式的自我毁灭,体现了作家对人生的绝望,是一种“恶毒”的安排;其二,“小人物”的善良使其不幸更加不幸。

《二重人格》(又名《同貌人》《孪生兄弟》):荒诞小说。作者在第二部中篇里,就迫不及待地走进矛盾冲突的人物内心世界,探讨人格分裂、异化的主题。小说写彼得堡一个小公务员高略德金的内心世界。他曾经因为失业而潦倒,所以深怕再度沦入绝境。高略德金是一个懦弱怕事的平庸之辈,十分渴望自己能学会一种攀附阿谀的手段飞黄腾达而不遂,因为他缺乏厚颜无耻的品质。因而精神分裂,幻觉中出现一位与他同貌的怪客:卑鄙、狡猾、无耻、充满野心、巧取豪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主人公对这个小高略德金既害怕又向往,因为他具有自己所缺乏的品格,但又觉得不道德,于是内心充满矛盾,导致疯狂。

主题:表现现代人人格的分裂,残缺。两个高略德金,分别代表人性的善与恶,二者如影随形,又不可调和。善是实相,恶是幻影,反之亦然,如同庄生梦蝶,庄生与蝶,都是大道不同面目的化身。大道时而化为庄生,时而化为蝴蝶;人性时而表现为善,时而表现为恶。主人公的困惑在于,既不能恪守善,又不能趋同恶,因而失去内在的和谐、统一,导致分裂、疯狂。

《卡拉马佐夫兄弟》:小说通过弑父故事揭示了一个罪恶家族的精神史。老卡拉马佐夫是罪恶之源,被杀说明人性恶的必然结局。长子德米特里是一个处于灵与肉矛盾冲突的夹缝,曾有弑父意念而最终忏悔复活的人物,是弑父的虚拟凶手;次子伊凡是一个悲观绝望的无神论者,在尼采宣判以前,在他心里,上帝已经死了,是弑父的思想凶手。私生子斯麦尔佳柯夫是邪恶的化身,为了3000卢布,杀死了老卡拉马佐夫,是弑父的真实凶手。最小的阿辽沙是理想的化身,“道成肉身”的耶酥。但过于理想化的事物,失之贫乏苍白,不真实。(www.chuimin.cn)

文学史将这一类人物性格命名为“卡拉马佐夫性格”:邪恶自私、野蛮残忍、卑鄙堕落,是人类罪恶的集中营。小说充满了善与恶的冲突,恶与恶的较量,但在这场人心的战争里,没有赢家,因为恶者因其邪恶而疯狂毁灭,善者因其渺小而无能为力,体现了陀斯妥耶夫斯基式的绝望。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氏一生创作的总结。弗洛伊德认为典型地印证了“俄底浦斯情结”,认为它与《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是人类文学史的三部杰作。其他如《白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白夜》《罪与罚》等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性的善恶。《罪与罚》是一部探讨社会犯罪根源的小说,为陀氏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发表后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作者不像一般作家,把犯罪简单地归根于社会,比如贫困,而是笔墨触及主人公灵魂,揭示其犯罪的内驱力——具有“超人”色彩的人生哲学。

《罪与罚》探析

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穷大学生,依靠母亲和妹妹做工维持生计。妹妹在地主家作家庭教师,受到地主搔扰。后来为了接济哥哥,和一个45岁的吝啬自私的律师卢仁订婚。故事开始时,拉斯柯尔尼科夫因贫困已经失学半年。他决定铤而走险,杀死人人痛恨的典当婆阿廖娜·伊凡诺夫娜。谋杀如期进行,在现场一并杀死了闯进现场的阿廖娜的异母妹妹,善良无辜的丽扎韦塔·伊凡诺夫娜。拉斯柯尔尼科夫因此陷入几欲疯狂的良心惩罚,同时遭到警察局侦察科长波尔菲里·彼得罗维奇攻心战的反复试炼,在波尔菲里解除了对他的怀疑之后,他却把犯罪的秘密告诉了贫穷无依的少女索尼亚,并在索尼亚的劝告下自首,被判处八年徒刑,最后在索尼亚的陪伴下流放西伯利亚。

小说还描写了索尼亚一家的悲惨命运。索尼亚是九等文官的女儿,父亲被机关裁员,一家五口生活没有着落,索尼亚被迫卖淫养家。父亲醉酒倒在路上被马车压死。继母带着三个孩子上街乞讨,肺病发作死去。

两条情节线索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生活和索尼亚的命运,在结尾处汇合,双双皈依上帝。

拉斯柯尔尼科夫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形象。

第一,他是知识分子犯罪心理的活标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心理十分独特、复杂,不是一时冲动,见财起意,而是经过了充分的预谋、策划和理性思考。既不是一般歹徒简单的谋财害命,也不单纯是劫富济贫,而是有一整套预先思考好的理论作指导,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的犯罪心理。拉斯柯尔尼科夫认为,杀掉放高利贷的阿廖娜是为民除害,“一方面是一个愚蠢的、不中用的、卑微的、凶恶的和患病的老太婆,谁也不需要他,相反地,她对大家都有害。……另一方面是,年轻的新生力量因为得不到帮助而枯萎了,……把他杀死,拿走她的钱,为的是往后利用她的钱来为全人类服务,为大众谋福利。”

第二,他是“道德奴隶的揭竿而起”者。即是世俗道德、法律的叛逆者。拉斯柯尔尼科夫蔑视庸人,推崇“超人”,立志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他认为:“人按照天性法则,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低级的人(平凡的人),也就是,可以说,他们是一种仅为繁殖同类的材料;而另一类则是这样的人,就是说,具有天禀和才华的人,在当时的社会里能发表新的见解。”前一类人“天生保守、循规蹈矩、活着必须服从而且乐意听命于人”。后一类人“他们都犯法,都是破坏者,或者想要破坏”。“第一类人永远是现代的主人,而第二类人则永远是未来的主人。第一类人保持着这个世界,增加他们的数目;而第二类人推进这个世界,引导它走向目标。”

类似于此的杀富济贫,占山为王者,人称绿林好汉,因其以道义为先;拉斯柯尔尼科夫却是不折不扣的罪犯,因其以满足私欲为目的。所以,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叛逆是堕落犯罪。他事后的内心冲突,良心折磨直至自首伏法,说明内心深处的道德律仍然根深蒂固,他依然是道德的奴隶。说到底,拉斯科尔尼科夫仍然是一个凡人而非超人,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杀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原则!我破坏了一个原则,但没有垮过去,还是停留在这一边”,证明他所信奉的“超人哲学”必然破产。

主题探讨:可从三个方面认识:

社会主题: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和索尼亚两家的遭遇,表现俄国底层社会的苦难,说明贫穷使人犯罪。正如雨果所言:“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拉斯柯尔尼科夫一家贫困潦倒,他自己因交不起学费失学半年,妹妹杜尼雅为了哥哥能继续求学,甘愿嫁给庸俗讨厌的律师卢仁而受其侮辱辖制。索尼亚一家的遭遇更加悲惨,九等文官的父亲马尔美拉陀夫被机关裁员,无法养活妻子和三个孩子,长女索尼亚被迫卖淫养活全家。他自己成天酗酒,最后在街上被贵人马车的马踩死。他死后,他的妻子卡捷琳娜·伊凡诺夫娜精神失常,领着三个孩子上街乞讨,肺病发作吐血而死。

哲学主题: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哲学思考,探讨了两个命题。其一,善与恶的辩证关系,主人公认为消灭放高利贷的阿廖娜,是为民除害,为社会造福。但客观上却触犯了法律,是犯罪,是谓极善似恶。其二,庸人与超人的问题,庸人循规蹈矩,任人宰割,如尼采所渭“羊群”,默默无闻,朝生暮死;超人破坏规矩,不受法律道德的约束,却主宰世界,是“牧者”,像拿破仑,侵略俄国,使50万生灵涂炭,但千古留名,成了伟人,“他死后,人们还替他塑像——这样看来,他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是谓极恶似善。这一套荒谬的理论表现了作者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抗议。

宗教主题:陀氏有着浓厚的宗教意识,他认为宗教是一切人的最后归宿。拉斯柯尔尼科夫代表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叛逆者,但宗教在他心里仍然根深蒂固,即便在他强烈地叛逆这个世界不公正的规则时仍然认为耶路撒冷是他心中的圣殿。结尾处拉斯柯尔尼科夫完全皈依了上帝:“生活代替了理论,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应该在意识里形成了。”“在他的枕头底下放着一本《新约全书》。”索尼亚是悲惨命运的受难者,只有上帝的怀抱才是她的归宿。走投无路的人最终都在宗教中得到了慰藉,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给苦难的人开的药方。

“罪”与“罚”的含义:“罪”指谋杀犯罪。“罚”有二义:一指犯罪后良心折磨,是心罚,体现人内心深处永存的道德律;二指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刑罚,体现社会法则的严酷公正。

艺术特色:体现了陀氏创作的一般特征。

第一,“复调现象”:这是陀氏创作最独特的手法。在《罪与罚》中,作者似乎认同索尼亚的宗教态度,但也没有否认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超人”哲学,卢仁的极端个人主义,代表法律的波尔菲里的“生活求实和法律观念”,这使作品具有多元的解读方式。

第二,心理分析:对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理写得惊心动魄,并且以梦境、幻觉、下意识的失态言行来衬托这种惊恐心理。比如:房主告他,在警察局听到谈论案子时晕倒。当听到别人谈到凶手把一个首饰盒(赃物)掉在木工房(现场附近)里时,他脱口而出:“是在门后边吗?”表现出拉斯柯尔尼科在罪恶感压迫下的失常心理。陀氏的潜意识分析和心理描写,对20世纪以来的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离奇怪诞的情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取材诡异,人物性格怪诞,造成了情节曲折离奇、虚荒诞幻的特点。陀氏声言:“我对现实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看法,而且大多数人认为几乎是荒诞和特别的事物,对于我来说,有时却构成了现实的本质。”《罪与罚》就是这一特点的典范:小说取材凶杀案,作案者是一个高智商的大学生,犯罪是在错误哲学观指导下的理性行为,其间又夹杂着不寻常的亲情、爱情与主人公的心理矛盾……这一切将小说情节演绎得跌宕曲折,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