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巴黎圣母院》:信仰与欲望探索

《巴黎圣母院》:信仰与欲望探索

【摘要】:《巴黎圣母院》:信仰与欲望的交战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雨果维克多·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伟大旗手、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圣手。爱斯美拉达被屈打成招,判处绞刑,卡西莫多被爱斯美拉达的善良感化,把她救到巴黎圣母院避难。《巴黎圣母院》的主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巴黎圣母院》的人物都具有奇特的个性特征。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可以看作小说第一主人公。

《巴黎圣母院》:信仰与欲望的交战

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伟大旗手、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圣手。

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贝尚松平民家庭,父母政见不和离异,雨果跟随母亲长大。雨果少年早慧,15岁获法兰西学士院征文奖,18岁获图卢兹学士院“文艺竞赛硕士”荣誉称号,夏多布里昂称之为“卓绝的神童”。雨果是当之无愧的浪漫主义文学领袖。在理论上,《〈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在创作实践上,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彻底击败了古典主义戏剧,占领了欧洲古典主义的堡垒——法国文学阵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雨果少年时代狂热崇拜拿破仑,王政复辟时期倾向保皇党,1830年支持共和党,1845年成为贵族议员,1848年又成为共和主义者,1851年,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变,被迫流亡19年,1870年回国参加普法战争,1871年又反对巴黎公社,但同情被镇压的工人。雨果的政治态度表面上反复动摇于共和党与保皇党之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即他的人道主义立场,所以,人民爱戴他。无论他身处流亡逆境,还是鲜花包围的顺境,无论他的诗歌、小说还是戏剧,雨果的作品都突出一个主题:对专制暴虐的无比痛恨,对人间苦难的悲悯同情。对人的关怀,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感,成就了他一个圣者的情怀。

1881年2月26日,雨果80岁寿辰时,在他的寓所外,5万儿童载歌载舞为“雨果爷爷”祝寿,50万工人高歌雨果最喜爱的马赛曲游行庆祝。1885年5月26日雨果患肺病去世,法兰西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200万人参加了葬礼。

雨果(1802—1885)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伟大旗手、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圣手。其文学创作特征可概括为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理论建树:1827年,雨果发表诗剧《克伦威尔》及其序言,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浪漫主义时期。该剧本不适宜演出,而《序言》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里程碑。《序言》强烈反对古典主义及其“三一律”,主张反映时代精神,表现地方色彩,贴近现实。并且阐述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通过夸张对比,突出“丑”在美学上的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雨果创作生涯长达60年,一生硕果累累,著作等身。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文论各方面成就斐然。诗歌有《惩罚集》《静观集》《历代传奇》《凶年集》等。戏剧有《欧那尼》《吕依·布拉斯》等。文论有《〈克伦威尔〉序言》等。小说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1830年2月,雨果创作的悲剧《欧那尼》上演,引发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决战,以浪漫主义的胜利告终。

三部小说代表雨果的创作高峰。《巴黎圣母院》(1831):表现人与宗教的冲突,写神权对人性的奴役。《悲惨世界》(1862):写于流亡期间。表现人与社会的冲突,写社会制度(不公正的法律)对人的摧残。雨果在《作者序》中写道:“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书都不会是无用的。”《海上劳工》(1866):写于流亡期间。表现人与自然的冲突,写人类与强大自然力的搏斗。雨果认为:自然力、宗教、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压迫人类的三座大山。《笑面人》(1869)是流亡期间写的最后一部小说,表现残酷的宫廷斗争对善良无辜者的摧残。《九三年》(1874):最后一部小说,表现暴力革命与善良人性的冲突。

《巴黎圣母院》赏析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爱上了美丽的吉卜赛女郎爱斯美拉达,令面目奇丑、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劫持她,被近卫队长弗比斯·德·沙多倍尔救下,爱斯美拉达对这个惯于逢场作戏的青年军官一见倾心。克洛德念念不忘爱斯美拉达,嫉妒使他再次丧失理智,刺伤了约会中的弗比斯,诬陷爱斯美拉达是以巫术召来魔鬼杀人的凶手。爱斯美拉达被屈打成招,判处绞刑,卡西莫多被爱斯美拉达的善良感化,把她救到巴黎圣母院避难。克洛德发现了爱斯美拉达,唆使流浪诗人甘果瓦把爱斯美拉达骗出去交给他,爱斯美拉达被绞死,卡西莫多终于明白是克洛德所为,愤怒地把他推下钟楼摔死,随后就失踪了。两年之后,人们发现爱斯美拉达的尸骨被一具畸形的男尸紧紧搂着,“人们想把他同他抱着的那具尸骨分开,他就倒下去化成了灰尘”。

《巴黎圣母院》的主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其一,表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现人道主义思想。通过克洛德这一形象,批判教会的邪恶和伪善,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通过爱斯美拉达的悲剧,表现作者对善良无辜者的赞美和同情;通过卡西莫多和乞丐王国的故事,歌颂下层人民反抗黑暗势力的斗争。其二,揭示灵与肉、神性与人性的冲突,善与恶的较量,美与丑的辨证统一。结局:世俗欲望战胜了宗教信仰;美善被邪恶毁灭,所以,《巴黎圣母院》是一曲唱给信仰和人性的挽歌。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都具有奇特的个性特征。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可以看作小说第一主人公。他是“密室”墙壁上“命运”的刻字者,是复杂人性的代表,既有善的因素——抚养弟弟,收养教育卡西莫多,救助甘果瓦,又是万恶之源——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悲剧的制造者。其思想性格具有复杂性,具体表现为:

其一,表现神权与人性的冲突,灵与肉的搏斗,描写人性被扭曲之后可怕的反弹,正常生理欲望被压抑之后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足以摧毁信仰、人性、自我。克罗德:“我是个学者,却辱没了科学;我是个绅士,却败坏了自己的名声;我是个神甫,却把弥撒书当作淫欲的枕头,向上帝的脸上吐唾沫!”

其二,代表人性的异化和沉沦:克洛德的性格经历了两次异化(扭曲):神权和情欲对人性的异化。两次沉沦:信仰的沉沦和人性的沉沦。克洛德的命运不同于其他神甫恋爱的悲剧命运,如《荆棘鸟》《红字》的男主人公。表现在:第一,冲突的过程不同:这些神甫在人性与信仰冲突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次屈服于情欲,是沉沦;第二次在忏悔、痛苦的自惩中得到净化和救恕,是升华。第二,冲突的性质不同:这类神甫内心的冲突,是爱情与信仰的冲突,即善与善的冲突,对与对的抗争,因而,赢得人们普遍的同情,最终,获得上帝的宽恕。

克洛德的悲剧原因:一方面体现了教会的伪善和扭曲人性的本质,另一方面又可归结于命运,命运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在克洛德身上表现为:人自身无法规避的、又不可调和的矛盾性,不可把握性,一种神秘的异己力量。克洛德:“我觉得命运的手已经把我抓住了。”“我觉得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统治着我们,使我说不明白。”(www.chuimin.cn)

爱斯美拉达是真善美的化身。她的“真”表现为率真的性格和真情流露,她不像贵族女子那样矫揉造作,绝不掩饰她对弗比斯的爱情,声明“只要空气和爱情!”也绝不克制她对克洛德的憎恨,当克洛德指着绞刑架说:“在它和我当中你可以选择一个”时,爱斯美拉达态度决绝地回答:“它还没有你那样使我害怕。”她的“善”表现为对弱者的同情,她同情劫持她的卡西莫多,她救助流浪诗人甘果瓦。她的善行就像美丽的大自然,春暖花开,纯属自然生发。她的“美”表现为外在美与内在美(善良、坚贞、刚烈、嫉恶如仇)的统一,爱斯美拉达的性格也带有原始的野性美特征。

卡西莫多是一个美丑善恶辨证的组合体。外表奇丑:红发,独眼,耳聋,驼背,跛脚;内心奇美,一旦遇到善的感召,便情比金坚,堪托生死,其情也,惊天地,泣鬼神。若论内心的美善,《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只有卡西莫多和爱斯美拉达最相像,都那么纯粹,都反映了人性善的本相。卡西莫多的天性也是善恶并存的,善表现为对爱斯美拉达的卫护;恶表现为对克洛德的愚忠,这种“恶”又包含着“善”因——对克洛德的感恩。这个形象典型地应证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

甘果瓦和弗比斯:一文一武,两个庸人。甘果瓦怯懦,自私,猥琐,是文人无骨的典型。克洛德以得到爱斯美拉达为目的,策划救爱斯美拉达的计划,要甘果瓦与爱斯美拉达互换衣服,替爱斯美拉达上绞刑架,甘果瓦贪生怕死,坚决地说:“给人绞死!那太荒谬了。我不愿意。”接着他想出了把爱斯美拉达骗出圣母院的损招,这才有了爱斯美拉达被克洛德重新抓获,最终被绞死的悲惨结局。尽管没有甘果瓦设局,爱斯美拉达也必然性命不保,但无论如何,爱斯美拉达之死,甘果瓦难脱干系。

弗比斯无情,无义,虚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典型。他初见爱斯美拉达就打起猥亵的坏主意,在与爱斯美拉达的来往中,爱斯美拉达奉献给他的是纯粹的爱情,他施加在爱斯美拉达身上的是赤裸裸的欲望。他把逢场作戏演绎得油光水滑:“我的身体,我的血液,我的灵魂,完全是属于你的,完全是为着你的。我爱你,除了你我谁也没爱过。”可是却记不住爱斯美拉达的芳名,面对她叫着未婚妻“西米娜”的名字。这是个没有真情的浪子,枉费了爱斯美拉达的纯洁感情。

居第尔是神圣母爱的化身。她的女儿在大约一岁时被流浪的埃及女人偷走,于是她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十五年来一直躲在格雷沃广场上的“老鼠洞”罗兰塔里苦修,她拒绝人们给她的好的食物和衣服,只要水、黑面包和麻布衣服,她的形象十分可怕:“既不是一个男人,也不是一个女人,也不是一个活的生物,也不是一个固定的形体,这是一个形象,是真实和虚幻、影子和光芒在其上截然分开的一个幻象。”文本结束时,她凭着一只小绣花鞋,和女儿爱斯美拉达奇迹般相逢,却成死别,爱斯美拉达被送上绞刑架,居第尔被推倒在石头上摔死。女儿之于她,如同上帝之于信徒。居第尔的母爱里夹杂着纯真爱情、美好理想、神圣信仰……等附加物,上帝把这个女人失去的宝贵东西借由这个可爱的女孩还给了她。古今中外没有哪部文学作品书写过如此震撼人心的母爱,这正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情感特征。

《巴黎圣母院》在艺术上首先体现为浪漫主义特色,可用一个“奇”字概括,具体指奇人、奇事、奇情、奇境。

奇人:指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人物形象。奇美如爱斯美拉达,奇丑如卡西莫多,奇恶如克洛德,奇怪如居第尔。雨果以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将人类某一种性格特征浓缩在特定人物身上,并且极端化,显示出入木三分的性格力量,体现一种“片面的深刻”。弊端是人物容易流于类型化、概念化,成为性格符号。但雨果作为文学大师,通过种种手段力避这些缺陷。

奇事:指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具体表现为:其一,悬念设置,比如第二卷就设置了四个悬念:面目阴沉的秃顶男子是谁?洞窟中的女修士是谁?弗比斯与爱斯美拉达的爱情结局如何?卡西莫多的命运怎样?其二,巧合因素:这是一种戏剧手法,即“无巧不成书”。雨果:“小说就是超出了舞台比例的戏剧。”比如“英雄救美”的巧合,母女重逢即成死别的巧合,善恶同归于尽的巧合,“化尘”的巧合,等等。

奇情:其一指极端情感,如克洛德的情欲,居第尔的母爱,爱斯美拉达对弗比斯的爱情,卡西莫多对爱斯美拉达的卫护等等。其二,指奇特的人物关系造就的奇特情感,如克洛德(禁欲者)——爱斯美拉达(流浪女);卡西莫多(奇丑)——爱斯美拉达(奇美);弗比斯(王室近卫弓箭手队长)——爱斯美拉达(流浪者);居第尔(痛失爱女的母亲)——爱斯美拉达(遭痛恨的吉普赛人),相逢即死别。而所有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似乎都与爱斯美拉达有关,她是核心,既具有向心力(吸引力),又具有离心力(排斥力)。图示如下:

奇境:指不同凡响的场面描写。场面一:巴黎司法宫广场的愚人节狂欢场景;场面二:格雷沃广场上爱斯美拉达与小山羊的杂耍场面;场面三:圣迹区奇特的死刑和婚礼情景;场面四:卡西莫多示众情境;场面五:圣迹区流浪汉半夜攻打巴黎圣母院的场面,卡西莫多的敲钟楼,居第尔的“老鼠洞”等,共同构成15世纪巴黎独有的社会环境。

《巴黎圣母院》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征是对照原则的运用。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提出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他在《巴黎圣母院》中忠实地实践了其理论主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物对照。外部对照: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特征对照。如克洛德(恶)——爱斯美拉达(善)、卡西莫多(善);爱斯美拉达(美)——卡西莫多(丑);爱斯美拉达(真)——弗比斯(伪);卡西莫多(外丑内美)——弗比斯(外美内丑)。内部对照:指人物各内在因素之间的对照,如爱斯美拉达的灵与肉、爱与憎,克洛德的善与恶,卡西莫多的美与丑、爱与恨,居第尔的爱与恨……形成对照;纵向对照:克洛德由虔诚的宗教学者变成罪孽深重的恶魔;卡西莫多对克洛德由唯命是从到杀死他;爱斯美拉达对卡西莫多由惧怕到友善;居第尔对爱斯美拉达由爱转恨等形成对照。内外对照:克洛德外表严肃冷峻,内心欲火中烧、丧失理性;卡西莫多外丑内美;弗比斯外美内丑等。

情节对照:克洛德追踪迫害爱斯美拉达与卡西莫多时刻保护爱斯美拉达构成对比,克洛德收养卡西莫多与卡西莫多“恩将仇报”构成对比,居第尔先前对爱斯美拉达的仇恨与后来对爱斯美拉达的疼爱构成对比等。

环境对照:爱斯美拉达与小山羊加里的表演杂耍的热烈场面与克洛德阴沉枯燥乏味的书斋构成对比;上层社会骄奢淫逸的生活环境与“乞丐王国”构成对比;巍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与居第尔苦修的“老鼠洞”构成对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