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酒泉日报20年文集:探寻活了230年的‘敦煌粮仓’

酒泉日报20年文集:探寻活了230年的‘敦煌粮仓’

【摘要】:近年来,由于粮库经营状况不佳,连职工工资都难以保障,已无力保护“敦煌粮仓”。“敦煌粮仓”多年来一直由粮库进行使用和保护,这一现象引起各界人士的质疑。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粮仓”的保护和修复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士的高度重视。

活了230年的“敦煌粮仓”

魏锡强 丁玉萍

在敦煌市粮食局南关粮库所在地,至今仍保留着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的32间粮仓。这些饱经风霜的粮仓是全国粮仓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2003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定名“敦煌粮仓”。粮仓目前仍然用来囤积粮食。

然而,历经230年的风雨侵蚀,这些粮仓部分墙体出现坍塌,裂痕加剧,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虽然粮库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进行维修,但因粮库经营困难,所投资金犹如杯水车薪。“敦煌粮仓”面临着毁灭的危险……

“敦煌粮仓”损坏严重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敦煌市南大街沙梁巷的“敦煌粮仓”。现存的8栋粮仓分别分布在大院的东、南、北面和中央,保存最完好的是东面的一栋,损坏最严重的是院落中央的两栋。

从整体来看,每栋粮仓大小一样,建筑结构呈梯形,下大上小,屋顶呈“人”字形,墙壁由土坯建造,黄土、沙石、麦秆、泥巴是主要建筑材料。据粮库工作人员介绍,粮仓建筑时先建框架,后打墙体;墙基底部由13层青砖砌成,墙体用土坯和混合土夯砌而成;墙体底宽1.4米,顶宽0.7米;墙面用黄土、沙石、麦秆等物和成泥巴砌成;屋顶用黄土、小石粒、芦苇等物和成泥巴铺盖,仓顶上面的小石粒主要起缓冲雨水冲击的作用。粮仓之所以能保存至今,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内部结构采用了“四梁八柱”的建造方式,其骨架全是口径约40厘米的圆木,大梁与柱子的连接处没有一钉一铆,木头与木头之间是用榫卯连接起来的。

现在,这些粮仓大部分墙体表层的泥皮开始脱落,部分粮仓的屋顶下陷,其中位于院落中央最东面一栋粮仓的一堵墙上,大部分泥皮掉落,凹陷进去一个深深的大坑,屋顶一半已塌了下来。个别粮仓已塌陷,墙体下沉,门已无法打开。粮库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说,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维修,粮仓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敦煌粮仓”全国罕见(www.chuimin.cn)

据敦煌市博物馆负责人杨先生介绍,“敦煌粮仓”始建于乾隆四十三年,清时称“恒丰粮库”,民国称“田粮处”。目前保存下来的有8栋、32间,每栋4间,占地1120多平方米。

据介绍,清政府当时在敦煌和张掖设置这样的粮仓,目的是为了保证青海、西藏、新疆的边防稳定,所储粮草主要来自新疆和张掖的高台、临泽等地。“敦煌粮仓”边建边用,乾隆和光绪年间共建造72栋、400余间,到民国时仅存百余间,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属军供粮库。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有驻军,后粮库大部分被拆,20世纪50年代交由地方管理。

据悉,如今敦煌保存下来的这些粮仓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有关敦煌粮仓的一个故事:当时,清政府派了一个叫刘孟的将军来负责这项工程。刘孟经考察,选址在城外东南角的沙梁处。据说这里的沙子透气性好,对储藏粮食极为有利。然而,粮仓建成后,有人将刘孟上告朝廷,说他“屯粮城外居心谋反”。刘孟为此被朝廷斩首。后清政府派官员考察,看到这里的粮食保存很好,如实禀报朝廷。清政府遂在此修建“傲神庙”为刘孟平反。此后,每到开仓入粮时,当地百姓都来“傲神庙”烧香唱戏,纪念刘孟。

“敦煌粮仓”即将修复

敦煌粮食主管部门对“敦煌粮仓”采取了边保护边使用的办法才使“敦煌粮仓”保留至今。使用单位敦煌南关粮库从1985年至今已花费近十万元,在文物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对粮仓进行保护。近年来,由于粮库经营状况不佳,连职工工资都难以保障,已无力保护“敦煌粮仓”。眼看粮仓日渐破败,粮库工作人员呼吁有关部门尽快修缮这些粮仓,不要让这些珍贵文物在这代人的手里毁掉。

作为一处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古迹。“敦煌粮仓”多年来一直由粮库进行使用和保护,这一现象引起各界人士的质疑。他们不明白:文物保护究竟该由谁负责。敦煌市博物馆文物股负责人杨先生表示:粮仓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达到保护的最佳效果。“粮仓是建筑物,”他说:“如果仅有保护而不使用,其损坏的速度会更快。粮库作为使用单位,由其担负保护工作更为便捷和及时,但在粮库没有能力对古迹进行有效保护时,文物部门不会坐视不管。”

令人欣慰的是,“敦煌粮仓”的保护和修复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士的高度重视。敦煌市部分人大代表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过此事,得到了明确答复。目前,敦煌市博物馆已委托敦煌研究院制订修复方案并得到了技术支持。据介绍,“敦煌粮仓”的修复将按照“依旧修旧”的原则进行,即完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所使用的修复材料也以原来的材料为准,前期修复资金由省文物部门投资。粮仓修复后,将继续采取边使用边保护的办法,使用单位不变。

(《酒泉日报》2008年4月30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