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主题主观客观统一-《社会科学学导论》

主题主观客观统一-《社会科学学导论》

【摘要】:当我们具体考察社会科学的要素时,又会发现它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特征。真理的客观性是说“真理是客观的”,这与“规律是客观的”不同,真理是一种认识,是通过思想理论形式,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社会科学的主观性是研究主体的主观性造成的。

二、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社会科学阶级性与社会性统一的特征,是就其整体而言的。当我们具体考察社会科学的要素时,又会发现它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特征。

1.社会科学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社会科学规律与自然科学规律的共同点,这是相对于人的意识、意志、欲望等主观的东西而言。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指物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当然物质世界的规律也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社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客观性是说“真理是客观的”,这与“规律是客观的”不同,真理是一种认识,是通过思想理论形式,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是就其内容而言的,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任何科学的目的都是正确认识和运用真理,因而都具有客观性,社会科学也是这样。正因为如此,作为客观规律正确反映的社会科学真理也就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的主观愿望而定,不管这些人或阶级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认为,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是真理,这并不是因为它符合无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而是由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会因为资产阶级不愿意、不喜欢就不是真理。当然,这不是说社会科学没有阶级性,它的阶级性是指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要受阶级的制约或影响,是指认识主体的阶级性,即认识和运用真理的人的阶级性,这与真理本身是否有阶级性是两回事。

(2)实践是检验社会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7]检验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只有通过实践。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总是从主观认识中寻找真理的标准,如马赫主义者主张以多数人的感觉或意见为标准,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再多人的感觉和意见也是主观范畴,而且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就是因为他们最先认识了客观规律。实用主义者主张以“有用”、“效果”做标准,其实他们说的这些标准并非客观实践的结果,也是地地道道的主观标准。教条主义者主张从本本上寻找真理性标准,认为凡是“导师”、“领袖”、“权威”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是对的,都要“按既定方针办”,也是典型的主观主义标准论者。“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8]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这在主观范围之内是找不到判断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的标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回答主观认识是否与它相符合,只有作为主观与客观“交错点”的实践本身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过程就是把主观目的加以物化,实践结果就是物化了的主观目的,因而能把主观与客观进行对照,判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是检验真理——包括社会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并不否认逻辑证明也是一种探索真理的手段,实践必须有逻辑思维作指导,实践经验只有依靠逻辑手段才能上升到理论,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也必须辅之以逻辑证明。但是,归根到底,真理只能由实践而不是用逻辑去检验,逻辑作用的“根”和“底”也在于实践,也要由实践的基础来说明。

2.社会科学的主观性

以上关于社会科学客观性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是包含了主观因素的客观性。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社会关系,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9]。所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反映的自然规律是各种无目的自然物体之间本质的内在联系,没有人参与也会自发地发生作用。社会科学反映的社会规律不仅包含着客观因素的作用,而且包含着主观意识的参与和作用,社会规律若没有人的主观意识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同时,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实际上就是人,研究者也是人,可以说是主体认识主体,主体研究主体,其主观性可想而知。

社会科学的主观性是研究主体的主观性造成的。由于一定历史时期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政治条件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研究者的信仰和方法也不同,主体的需要不同,因而在主体需要基准上同客观属性之间建立起来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观念会发生很大的差异。这种千差万别的主观意识,包括研究者的品质和个人偏见,时时都在影响着他们所观察和研究的客体,影响到他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性。研究主体的这种主观性,往往会产生“阶级偏见”、“品格偏见”、“品格扭曲”和“无意过失”等错误。(www.chuimin.cn)

“阶级偏见”是由社会科学的阶级性派生出来的,它使得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多数以是否有利于一个阶级、一种流派为原则。因此,有时有利于全人类而不利于一部分人的“真理”,往往在一段时间或一定范围内得不到承认,反动阶级则由于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相背离而害怕真理,力图掩盖和歪曲真理,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科学领域的真理判断便不能不受到某个阶级的价值判断的制约,甚至要以某个阶级的价值判断为转移,这就不可能不产生偏见。

“品格扭曲”是因社会科学研究主体的思想、品质和气质等原因所造成的,有意歪曲事实使得社会科学的真理判断发生偏移。例如,我国总称“二十四史”的正史中,就有因史官缺德而歪曲历史事实的现象。丁仪兄弟在曹魏时期很有名,理应立传,但撰写《三国志》的陈寿私下向丁家儿子提出:“可觅千斛米来,当为尊公作佳传”时,丁家不肯,结果就没有立传。陈寿的父亲与街亭失守有关,被诸葛亮依军法治罪,陈寿本人也遭过诸葛瞻的冷落,陈寿就在《诸葛亮传》里讲诸葛父子的坏话,说诸葛亮不会指挥打仗,说诸葛瞻名过其实等。

“无意过失”并非研究者出于某种个人目的蓄意造成的,而是在特定条件下观察某个问题时掺入了某种主观因素,无意识地使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产生了某些偏差。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一天,40位心理学专家聚集在德国哥廷根开会,突然一个村夫冲进会场,后面紧追着一个手持短枪的黑人,接着两人在会场中央搏斗起来,约20秒钟后,突然一声枪响,这两人又冲了出去,这紧张而惊险的一幕,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其实,这是预先安排的一次实验,全部过程都有摄像可供核对,但与会者事先不知道。会议主席请所有与会者立即写下自己的观察报告。应该说,观察条件是十分有利的,观察者又都是一些平常对科学观察训练有素的行家,他们每个人都与事件毫无牵连。但是观察的结果却错误百出,令人啼笑皆非,在上交的40篇观察报告中,只有一篇在主要事实上错误少于20%,有14篇的错误率达20—40%,其余25篇的错误率高达40%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半数以上报告中有10%以上的细节纯属臆造,比如,只有10%的人看准了黑人是个光头,别的人或者说他头戴便帽,或者说他头顶高帽。黑人穿的本来是一件黑色短衫,但有的说它是红色,有的说是咖啡色等等。这些观察报告中的错误,主要就是无意过失造成的。

3.社会科学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社会科学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他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社会科学领域,这种统一外化为真理的一元性和理论的多元性的统一。社会科学作为真理的反映,在同样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具有相同的发展规律,这种真理只有一个。但是,社会科学又具有主观性,不同研究主体由于不同原因而对客体有不同的认识,形成不同的理论,所以它的理论形态也就显出多样化。正如英国人瑞安所说:“抱怨社会科学的人认为……两个经济学家如相遇,你就会得到关于经济发展的三种不同的描述的笑话。”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社会科学真理的一元化和理论形态的多元化,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这是因为:

(1)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发展过程,因而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认识是有限度的。阶级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终究也会为历史的发展所淘汰,这就使得由于不同主体的不同立场所造成的社会科学的多元性,并非是它达到真理一元性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至于认识主体的利益和价值关系所造成的理论的多元性,自然应当从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去解决。同时,由于特定条件对认识主体认识能力的限制所造成的多元性,既是历史的局限性,又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就像不同民族对伦理的看法不一致一样。

(2)现代人类利益的某些一致性已经出现,人们对某些问题已经达到了一些共识。19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的社会科学大体上可分为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两大体系,它们在一百多年的对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性质与评价标准。但是必须看到,在这两大轴心之间,正日益加强着具体内容的互相渗透与相互吸收,社会主义国家对资产阶级各种社会理论和社会思想的研究不断加强,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日趋兴旺,国际间的社会科学交流越来越扩大。围绕着这两大轴心,社会科学已经积累了程度不同的相对真理,尽管它还不是尽善尽美,但也不是社会科学的病态表现,它已孕育着具有生命力的客观真理的条件。

总之,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统一的,它所外化的理论形态的多样性和真理的一元性也是统一的。从人类长期发展的趋势来看,“局部、短暂的不统一,正是全局、长久统一的一个环节、一种表现”,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统一正是由这些多样化的丰富性构成的。这里的多元性,实质上是社会生活、人的发展的多维性、多面性的表现,是人类生活总体上统一之下的丰富性”[10]。社会科学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清一色的,无论社会科学家的主观愿望如何,历史进程决定了他们的活动客观上是在发现无数相对真理,正是这些相对真理构成了社会科学的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