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香江筑巢引凤来-生机勃发的宁夏

香江筑巢引凤来-生机勃发的宁夏

【摘要】:02香江筑巢引凤来香港与宁夏,一个位于祖国南海之滨,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自由港,被称为“东方之珠”“动感之城”;一个地处祖国西北腹地,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塞北江南”之美誉。宁港合作硕果累累从2006年到2011年,“中国(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已经举办三届。香港累计在宁夏投资项目总数达419个,实际使用港资1.5亿美元,在宁夏外资来源地中位列第一。

02 香江筑巢引凤来

香港与宁夏,一个位于祖国南海之滨,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自由港,被称为“东方之珠”“动感之城”;一个地处祖国西北腹地,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塞北江南”之美誉。一南一北,一海一陆,天各一方,但空间的距离并未阻隔双方亲近的脚步,共同的愿景和追求把宁夏与香港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一切,源自2006年5月“中国(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的举办。

宁夏走出去的跳板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基础薄弱,区位条件较差,对外开放的水平较低。2005年,宁夏对外贸易总额仅为9.7亿美元,全国排名倒数第三。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对外开放浪潮中,宁夏的声音是如此弱小。

尽管如此,宁夏未停止过“走出去”的步伐,为之进行了不懈努力。自治区成立了招商局,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并多次组织招商团到东部沿海开展招商引资,但令人窘迫的是,成效依然不大。

宁夏决策者们认识到,单纯的、不定期的、一相情愿的招商引资只能是低层次的,必须坚持把“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找准突破口,选择着力点,搭建新平台,发挥宁夏的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在扩大经贸合作的同时,促进文化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这个突破口和着力点就是香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港资在内地的投资日益扩大,基本覆盖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其中宁夏外资的40%来自香港。而且,内地与香港的交流没有语言、文化障碍,招商的优势条件与国外也差别不大,这是香港很大的优势。同时,香港的发展也必须更多地依靠内地。把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深化务实合作,扩大经贸往来,于宁夏、香港,都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2006年5月11日,经过前期深入接洽和紧锣密鼓地筹备,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的马启智带领自治区政府主要官员及企业代表访问香港,第一届“中国(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在港拉开序幕。这是宁夏自治区成立近50年来,首次举办的高规格、大规摸综合性宁港合作活动,为宁港合作搭建了有效平台,不仅对外展示了崭新的宁夏,宣传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也广泛吸引了外商投资。此次活动的举办,标志着宁夏对外开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宁夏的对外开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的:“香港活动周的最大意义在于向世界传递宁夏声音。香港这片热土给宁夏带来历史性机遇,有利于宁夏更高频率地进入世人的视野,更深层次地融入世界。”

宁港合作硕果累累

从2006年到2011年,“中国(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已经举办三届。跨越六个年头的故事搭成一座通往香港的“桥”。宁夏人走向香港、走向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

2006年举办首届中国(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时,香港人对于宁夏的概念只是停留在地图上的一个点,言语间有着明显的疏离与陌生,试探性的合作较多。尽管如此,此次活动共收获了118.5亿元的“订单”,合作项目39个,涉及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轻纺、农产品加工、环保、商贸物流等8个领域。

2011年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的不利情况下,宁夏人两次出击,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本次活动周以“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文化汇宁夏”为主题,共分综合展区、宁东展区、黄河金岸展区、文化旅游长廊及贸易展区5个展区。为把宁夏名特优产品展现给香港人民,宁夏精心筛选了99家企业赴香港参展,展销商品涵盖食品、服装、羊绒制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牛羊肉、乳制品、枸杞及其深加工制品、保健品及粮食制品等11个大类近千个品种,达到了宣传宁夏、宣传企业、宣传产品的效果。在第二届中国(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上,宁夏与香港及其他地区签约项目94个,资金达到853亿元,改写了宁夏在港招商的历史。此次签约的项目涵盖能源、化工、冶金、医药、农产品加工、环保、旅游、商贸、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普遍质量高、规模大、前景好,符合宁夏实际,对于优化宁夏产业结构,发挥产业优势,转变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活动周的成效不仅体现在签约项目上,更体现在务实合作上。数据显示,到2010年,宁夏实际利用港资超过6000万美元,占全区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78%。香港累计在宁夏投资项目总数达419个,实际使用港资1.5亿美元,在宁夏外资来源地中位列第一。(www.chuimin.cn)

在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上宣传宁夏旅游景点

2011年,时隔两年,宁夏人再度赴港。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副主席李锐及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副主任周俊明、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詹永新、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周启良、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及香港政界、工商界、文化界、新闻界人士代表,伊朗、科威特、苏丹、巴林等阿盟国家、伊斯兰国家驻港外交官等参加了活动周。王正伟、曾俊华、周启良、蔡冠深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在第三届中国(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上,宁夏准备了81个“待嫁”的合作项目,涉及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商贸服务、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及深加工、旅游和轻工食品医药7大类,签约项目总投资达到1090.21亿元。其中:合同项目41个,总投资611.33亿元,占56%;协议项目40个,总投资478.88亿元。本次活动周,共落实港澳台投资类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346.05亿元;珠三角投资类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243.9亿元;长三角投资类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156.36亿元;国外投资类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39.2亿元。其他地区投资类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304.7亿元。

同时有142家企业遴选新材料纺织服装、生物制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工艺制品、清真食品9大类800余种名优特新商品,集中展示宁夏企业的新形象,为宁夏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契机。原来的香港鲜见“宁字号”的产品,随着两地之间往来的日益密切,如今,宁夏的枸杞和大米已经遍布裕华百货在香港的所有连锁店。

数字是枯燥的,但三届活动成绩单上反映着世界各地投资者对宁夏经济发展的信心与期待,折射出宁夏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的光明前景。

宁港合作前景光明

站在香港,宁夏人看到了大海。凝望宁夏,香港人看到了希望。在宁夏与香港的互动中,除了作为主角的企业,香港政府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第一届中国(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与香港文汇报社联合举办。第二届则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中华总商会联合主办。政府力量的介入,大大提高了中国(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的层次和影响力。

在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开幕式上,嘹亮的回族花儿唱响香江之滨

通过中国(宁夏)香港经贸文化旅游活动周的举办,宁夏与香港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香港,宁夏人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胸纳四海、志向远大的宁夏。香港人在宁夏,为宁港发展贡献了无限热忱。宁夏与香港合作发展的前景美好,令人心动,双方均充满期待。

正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所说,香港的繁荣离不开内地,内地的发展也离不开香港,宁港合作具有良好的传统和广阔的空间。我们带着开放、合作、发展、共赢的诚意举办经贸周活动,就是为了让世界更清楚地认识宁夏、关注宁夏,让国际企业更顺畅地走进宁夏、投资宁夏,我们将以最优的服务、最好的环境欢迎港企来宁考察投资。我们要借助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非凡影响,结识一群具有战略眼光、善于创业创富的有识之士,寻求一批占据产业高端、处于时代前沿的发展项目,巩固一种历久弥新、久而弥笃的传统友谊,为两地的合作发展再谱新篇、再续华章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也表示,宁夏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宁夏在开发开放中需要外界力量的有力支持,香港作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国际大都市,在物流、会展、旅游、商贸、餐饮等方面均可以与宁夏分享市场管理经验。同时香港是宁夏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宁夏香港经贸周正是宁港两地互相交流的最佳平台,相信通过两年一次的活动,会有更多港商被宁夏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促进两地优势互补、互相合作、实现双赢。

黄河水与香江水汇聚一处,塞上明珠与东方之珠相映成辉。可以相信,只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强人员往来,深化务实合作,宁港双方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