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宁夏:化肥大省崛起-生机勃发的宁夏

宁夏:化肥大省崛起-生机勃发的宁夏

【摘要】:06小省区成为化肥大省宁夏是一个小省区,人口、国土面积、经济总量都比较小,但却是全国化肥生产大省。目前,宁夏鲁西化肥公司的化肥产品不仅占领宁夏市场,且远销东北、华北、西北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联动,成为中国石油在宁夏地区最大的骨干企业。多年来,宁夏90%以上的化肥供应区外。

06 小省区成为化肥大省

宁夏是一个小省区,人口、国土面积、经济总量都比较小,但却是全国化肥生产大省。尤其是尿素和复合肥生产、商品率达85%以上,为全国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化肥工业的艰苦创业

1958年10月至1960年底,中央和自治区投资1570多万元,在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相继各建成1座年产500~800吨的小型化肥厂。此时,宁夏化肥工业开始起步。

1966年,银川氮肥厂和银川化肥厂(2000年改制为宁夏开元丰友化工公司)开工建设。1968年底,年产5000吨合成氨、1万吨碳酸氢氨的银川氮肥厂建成投产,开创了宁夏氮肥生产的新篇章。1970年,年产4万吨合成氨、6万吨尿素的银川化肥厂建成投产,填补了宁夏尿素生产的空白。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自治区开始筹建西北第一套大化肥项目——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宁夏化工厂。这个项目引进德国日本的技术和设备,在国内外专家、技术人员和宁夏化工厂全体干部职工10年的艰苦努力下,于1988年9月建成投产。从此,宁夏化肥工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50年来,宁夏化肥企业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生产经营管理历尽艰辛,曲曲折折,既有辉煌,又有低潮,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但每一个企业又各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生产的尿素

银川化肥厂(宁夏开元丰友化工公司)是由国家支持宁夏建设的第一个重点化肥企业。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银化人”克服人才、资金、技术、装备等落后的实际困难,边建设,边技改,边生产,边扩建,现已成为宁夏骨干化肥企业,40多年里为宁夏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9年5月,宁夏石化总公司为解决原宁夏磷肥厂数百名因破产而失业的职工就业问题,为盘活数千万元的国有资产,千方百计寻找办法,最终与山东鲁西化工集团达成协议,由鲁西化工集团逐年增加投资,注册成立宁夏鲁西化肥公司,租赁和盘活了原宁夏磷肥厂的存量资产。经过10多年的技术扩能改造,公司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其中硫酸生产规模10万吨,磷酸二铵20万吨,过磷酸钙(颗粒肥、散普钙)20万吨,BB肥及建材石膏粉20万吨,以及其他20多个以高浓度磷复肥为主的化工产品。目前,宁夏鲁西化肥公司的化肥产品不仅占领宁夏市场,且远销东北、华北、西北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宁夏自治区政府共同打造的中国化肥生产的旗舰企业。1978年筹建,1988年投产,1999年重组为宁夏石化公司和宁夏化工厂两个企业,2005年重组整合为宁夏石化公司,2008年与宁夏炼化公司重组整合为新的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历经三次分合变迁,今天的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依然富有朝气。规模经济协同效应联动,成为中国石油在宁夏地区最大的骨干企业。2000年5月,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25MW机组顺利并网发电,大大缓解了两套化肥装置用电紧张的局面。同年,宁夏石化公司开始分别向美国、韩国、东南亚出口尿素,实现了“宁化牌”尿素在国际市场“零”的突破。宁夏石化一套化肥装置多次创全国跨年度连续安全运行纪录,其中2006年4月,连续安全运行突破1960天,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创造了全国同类化肥装置生产最新记录。由此,宁夏石化公司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荣誉称号,成为全国首家通过中国9000认证中心和英国纽卡斯认证中心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大化肥生产企业。

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厂区一角(www.chuimin.cn)

30年来,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化工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研发能力。第二套大化肥装置使用的是进口技术和设备,是宁化人运用科技的力量和不服输的劲头,将国外的技术完全消化吸收,使装置产量超过设计标准。早在2003年,合成氨装置就实施了“油改气”改造工程,用天然气替代渣油为原料,填补了大西北天然气生产化肥的空白。事实证明,先走一步的宁夏石化以对市场的高度前瞻和敏感性一次次为自己创造了生机。

到2010年全区化肥生产企业18家,目前,宁夏化肥工业的骨干企业主要有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宁夏鲁西化肥公司、宁夏开元丰友化工公司、宁夏贺兰山化肥公司和吴忠富荣化肥公司等。其中具备90万吨合成氨、130万吨尿素、40万吨复合肥生产能力的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是全国单厂生产能力最大的化肥企业,也是宁夏乃至全国化肥生产的龙头企业。

发展化肥工业的突出优势

目前,宁夏化肥产业的基础肥料生产和化肥的二次加工企业齐全,化肥品种有氮肥、磷肥和高浓度复合肥、混配肥。具有规模以上生产能力的企业10家,其中氮肥生产企业8家(大型1家、中小型7家),氮肥生产能力在全国居前5位。高浓度磷肥企业2家,高浓度复合肥生产企业2家。全区化肥生产能力300万吨以上,其中尿素150万吨,磷肥和复合肥100万吨,碳酸氢氨60万吨,其他20万吨。

宁夏化肥工业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为铸造中国化肥生产基地奠定了雄厚基础。一是资源优势。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土地和水等组合优势,为发展化肥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尤其是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预测储量、探明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五位和第六位。宁夏生产化肥的原材料价格较低。全区小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为优质无烟煤,价格相对便宜,相对于外省区制造成本支出较少,加之电力供应充足,仅吨煤成本一项就节约300元左右。

二是市场优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肥料需求量极大。多年来,宁夏90%以上的化肥供应区外。碳铵为过渡性产品,在一定时间内仍有它的生命力,与宁夏相邻的黄河后套平原是我国的主要产粮区之一,其耕种面积是宁夏的3倍,预计年化肥用量为150万吨以上,这一地区仅有五原、临河、磴口3家小氮肥企业,总能力不足60万吨,尚有90万吨缺口;邻近的陕西和甘肃部分地区也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加之地理气候和耕作条件等因素制约,农民仍喜欢使用低价化肥,预计碳铵的使用量在80万吨/年,这一地区仅有3家企业,产能不足30万吨/年,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目前全区小氮肥企业已具备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氨—碳铵互调机制。

三是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优势。宁夏化肥生产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艰难的技术改造和攻关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具备了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的优势。尿素、碳铵生产技术与全国水平相比处于中上等水平,在今后的发展中引进成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后,多数企业的产品质量会更好。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的“宁化牌”、宁夏开元丰友化工公司的“六盘山牌”、宁夏鲁西化工公司的“丰叶牌”化肥均为优质品牌,一直是区内外农民接受的品牌,多年来在区内和周边省区远至四川等省区都有着较好的信誉,具有和全国优势企业同类产品相媲美的质量水平。

四是产业布局和结构合理。宁夏的化肥主要为基础肥料,特别是以高浓度氮肥尿素为主。另外有一定能力的高浓度磷肥和复合肥生产能力,产品品种基本合理。氮肥生产原料、燃料本地化,供应便利,成本低。此外,大型装置规模大,技术先进、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两套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设备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环境污染小。

第三套大化肥为宁夏增色添彩

加快建设全国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是宁夏化学工业的发展目标。2011年7月10日,中国最大的化肥项目——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国产化第三套大化肥工程奠基仪式在银川举行。这套大化肥装置是国内第一套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成套技术设计和建设的工业化生产装置,建成后将意味着我国利用自主技术建设大型化肥装置难题已取得重大突破,国外公司在大化肥行业的技术垄断局面将彻底被打破。第三套大化肥装置规划建设年产4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和10万吨包硫尿素等,预计投资28亿元,2012年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新增利税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我国大化肥行业装备的本土化,为提高全国化肥行业技术与装备水平提供示范和技术支持,届时宁夏氮肥生产能力将在450万吨以上,真正成为我国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

在项目开工典礼仪式上,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大化肥项目的建设,是我国石油化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石油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助推宁夏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西部石化领域国产化进程和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将发挥重大作用。项目的建设,将使宁夏石化公司化肥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以上,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