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珍视春光渠,三字经·千字文解读

珍视春光渠,三字经·千字文解读

【摘要】:珍视春光渠①荷的历②,园莽③抽条④。然而这种监督不可能时时处处存在着。在无外界监督时,一个人的行为仍然谨慎、小心,能够依据常规、道德,这就是“慎独”。这并不是最可怕的。当时隗嚣拥兵天水郡,班彪避难,依附于隗嚣。班彪遂与窦融制定了归依汉朝,并统率西河之众以抗拒隗嚣的策略。光武帝怜惜班彪的才学,于是征召他进见。其他小孩儿喜欢掩雀捕蝉,戏钱爬树,王充从来不去参与,这引起他父亲的重视。

珍视春光

【原文】

荷的历,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

游鲲独运img942,凌摩img943绛霄img944

耽读img945玩市img946,寓目img947橐箱img948

img949img950攸畏img951,属耳垣墙img952

【注释】

①渠:水渠。

②的历:花开美好的样子。

③莽:园内的草木繁盛之象。

④抽条:发芽。

⑤枇杷:一种水果

⑥晚翠:枇杷是常绿灌木,四季常青,所以称为晚翠。

⑦蚤凋:蚤通“早”,很早就凋谢。

⑧陈根:老树根。

⑨委翳:委,枯萎。翳,荒芜。

⑩游鲲:指《庄子·逍遥游》中描写的鲲鹏。

img953独运:独自飞行。

img954凌摩:高飞,接近天。凌,高飞的样子。摩,接近,靠近。

img955绛(jiàng降)霄:绛是紫红色,绛霄是紫红色的云气,又叫紫霄。

img956耽读:沉湎于读书

img957玩市:喧闹的市场。

img958寓目:关注。(www.chuimin.cn)

img959橐箱:指装书的袋子和箱子。

img960img961:易是轻易、疏忽。img962是一种很轻巧的车子。

img963攸畏:轻车容易翻,所以驾轻车最怕疏忽。

img964属耳垣墙:把耳朵贴在墙上。

【经典原意】

水中的荷花鲜艳美丽,园中的草木抽出嫩嫩的芽。枇杷到寒秋还青翠可爱,梧桐刚染秋风就纷纷凋零。逍遥的鲲鹏独自振翅高飞,冲破漫天的彩霞。有人能在闹市读书旁若无人,他心中只有书袋和书箱。人生最忌疏忽大意,要预防小人隔壁偷听。

【当代阐释】

谨慎一个人的时候

“慎独”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古老而特有的个人修养方法。《中庸》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君子总是非常谨慎的,在别人听不见的时候,君子又是十分警惕的,不让自己违理背德。从隐蔽处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微小处最能显出一个人的灵魂。君子越是在独自一人、没有他人监督的时候,越是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德背理之事。

在你抱怨别人素质太低,感叹世风日下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你的一些行为也正为他人所不齿呢?如:闯红灯、践踏草坪、考试作弊……是的,人都会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时候,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许多情况下,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外在力量的监督。然而这种监督不可能时时处处存在着。在无外界监督时,一个人的行为仍然谨慎、小心,能够依据常规、道德,这就是“慎独”。“慎独”能使人心存道义、有正气,使人严于律己、讲诚信,使社会日益文明、更和谐……

“慎独”精神是不能缺少的。缺少了它,一个人就可能会放弃原则,在名、利、欲的诱惑下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缺少了它,人与人之间只会多一份猜疑、冷漠,少一份信任。

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准线,而不顾他人的利益。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会“传染”。如果一个人的错误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并且为自己的错误开脱。人人如此,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缺乏“慎独”精神的人是不受欢迎的,缺乏“慎独”精神的社会是没有凝聚力的,缺乏“慎独”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在你感叹世风日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试着用“慎独”的方法要求自己,用“慎独”的精神感染别人,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呢?

国学故事】

班彪论政

班彪,字叔皮,东汉史学家,右扶风安陵县人。他出生于仕宦之家,生性沉静庄重,爱好古史。他二十几岁时,朝廷发生动乱。当时隗嚣拥兵天水郡,班彪避难,依附于隗嚣。隗嚣向班彪询问周、汉两代兴废情形和天下大势,班彪看出隗嚣想割据称雄分裂天下,劝他像百姓一样“思仰汉德”,复兴汉室。隗嚣不听。班彪于是作《王命论》,论述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的原因,说明王者兴国,必须依仗天命,不是单凭欺诈和暴力所能得到的,想以此启发他,而隗嚣终不肯听。班彪于是便离开隗嚣,来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待他以师友之礼。班彪遂与窦融制定了归依汉朝,并统率西河之众以抗拒隗嚣的策略。后来窦融受召回京,光武帝问道:“以前所上的奏章,是谁参与的?”窦融回答:“都是从事班彪所作。”光武帝怜惜班彪的才学,于是征召他进见。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司隶校尉举班彪为茂才,拜徐县(治今江苏省泗洪县南)令,因病免职。后来还任过大司徒掾和望都县(治今河北省唐县东北)长。他任县长时,清廉勤政,官吏和百姓都爱戴他。

班彪为当时名儒,特别专心于史学,对于司马迁史记》作过很深刻的评论。他的儿子班固、班超及女儿班昭皆有名于世。史家评说他是“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

书铺求学

王充是东汉著名唯物论思想家。他从少就有大丈夫之志,不喜欢狎昵戏辱等无聊游戏。其他小孩儿喜欢掩雀捕蝉,戏钱爬树,王充从来不去参与,这引起他父亲的重视。王充6岁时,父亲便教他读书写字,8岁送他上学。书馆中学童百余人,每天都有因过失和书法不工挨打的。只有王充,书法日进,又无过错,从没挨过打。有一回,老师给学生们讲《论语》和《尚书》这两部古书。讲完以后的第三天,老师让王充背诵,王充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老师又惊又喜,问他:“你怎么这么快就背下来了?”王充回答说:“您讲一段,我就背一段,一天就能背1000多字。所以,您讲完,我也就背下来了。”

因为王充学习进步快,15岁的时候,他被送到当时的首都洛阳的太学学习。太学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典籍丰富,名流汇集,也是全国最权威的学术活动中心。王充酷爱读书,太学里的书差不多都被他读遍了,但是因为家里困难,又没有钱买书?王充想,我何不到书铺去读呢?于是,他便开始把书铺当做自己的书房,整天钻在里面,孜孜不倦地读。不管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他每天都早早来到书铺,帮人家干点零活儿,然后自己读书。他专心致志,不知疲倦,有时在书铺里一站就是一整天,吃饭、休息,全都忘了。他读完了这家书铺所有的书,又跑到那家书铺去读。他几乎读遍了街市上所有的书铺。

王充后来写了一部书叫《论衡》,共写了三十多年。《论衡》这本书,记录了王充的许多进步思想,充满了唯物主义思想。今天,《论衡》仍然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

王充破佛

一天,王充路过街头,见围满了人,便挤了进去。只见一个僧人盘腿而坐,面前放着一尊金佛,黄绫上写着“如来算命”四个篆字。那僧人口里念念有词:“各人吉凶祸福,佛祖了如指掌。要说出事由,佛祖明示祥、歹:祥者佛祖点头,歹者佛祖不动。”王充暗笑,假意问道:“我想做生意,不知能否赚钱?”只见那老僧人对佛像深深作揖,拿起金戒尺,在佛像前后左右绕了几绕,佛像当即频频点头,僧人双手合十,奉承曰:“恭喜,恭喜,日后定发财!”便要了王充三两纹银。

第二天,王充带了个泥塑金佛又到街上,对那僧人佯笑道:“请试试这个如来菩萨灵不灵。”僧人一愣,急得半句话也说不出,慌忙拿起那尊小金佛溜了。原来,佛像是铁制的,佛像的头可以动。那金戒尺则一头是铁,一头是磁石。那僧人如要佛像点头,便握铁质的一端,使磁石的一端在佛像头部绕动,哪有不点头之理,反之则一动不动。就这样,王充在众人面前破了那僧人的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