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轻俭生活的益处:步行上班可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轻俭生活的益处:步行上班可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摘要】:轻俭的生活府①罗②将相,路侠③槐卿④。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驾肥马,春风得意。他研究发现,一些人乘车上班,而另一些人步行20分钟上班,两者比较,后者心电图上缺血性异常的发生率比前者少1/3。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规律的健走可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叔虞长大后,励精图治,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改良农田,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逐渐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轻俭的生活

【原文】

将相,路侠槐卿

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img780

世禄img781img782富,车驾肥img783img784

【注释】

①府:官府。

②罗:罗列。

③侠:通“夹”。

④槐卿:槐树和卿大夫。

⑤户:每个人。

⑥封:封赏。

⑦给:赐予。

⑧高冠:高高的礼帽。

⑨辇:皇帝乘坐的车。

⑩毂: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

img785缨:系帽子的带。

img786世禄:世袭的爵禄。

img787侈:奢华。

img788肥:肥壮的马。

img789轻:轻暖的狐狸皮袄。

【经典原意】

宫廷内将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他们每户有八县之广的封地,配备成千以上的士兵。他们戴着高高的官帽,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驾肥马,春风得意。

【当代阐释】(www.chuimin.cn)

健步行走

步行是人类运动中最天然、最基本的行为。宋代文人苏东坡健身良方是“以步当车,散步逍遥”;法国哲学家卢梭则说:“走,唤起和激励我的思想。”世界卫生组织关于21世纪的健康箴言是这样表达的: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最好的心情宁静

美国当代心脏病权威怀特说:“对人生命的最大威胁,不是交通事故,而是以车代步。”他研究发现,一些人乘车上班,而另一些人步行20分钟上班,两者比较,后者心电图上缺血性异常的发生率比前者少1/3。

步行运动,如今已风行世界。健步行走是一项完美的有氧运动。它没有性别和年龄、时空、人数的限制,它技巧少容易学,它能愉悦身心,提神健脑。最近在美国出版的《走路!不要跑步》一书中,作者史塔曼博士说:“之所以推荐大家行走而不是慢跑,是因为行走比慢跑更安全。”对于很少运动以及30岁以上的人来说,贸然跑步锻炼,膝关节、肌腱等部位很容易受伤;心、肾、肝等脏器或新陈代谢系统有问题的人则会出现明显的血氧供应不足的状况。最初提倡慢跑运动的詹姆士·费克斯,就是因为身患脑动脉血管硬化,却勉强慢跑健身而猝死的。中国台北市一位41岁的警察减肥而选择慢跑,结果一时血氧需求量激增,身体不适应,竟引发脑出血而亡。德国体育运动学专家克劳思·柏斯指出,普通人每跨一步,脚底所受的冲击是体重的1~2倍,仅为慢跑的1/3左右,冲击不大,健身效果却很好。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健步行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下肢运动。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规律的健走可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头脑:它可以促使脑部释放内啡肽,使心情愉悦;肺部:增加肺活量,降低嗜烟者对抽烟的渴望;背部:能加强背肌力量,并且对背部伤害较小;腿脚:健走相当于对骨骼进行力量训练,能明显增强腿脚骨骼和肌肉力量。

国学故事】

三槐九棘

“三槐”一词来自《周礼》中的“三槐九棘”。古代天子会见群臣时,三公面向三棵槐树而立,其余群臣立于左右九棘(酸枣树)之下,以区别等级地位的高下。后世以“三槐九棘”喻指三公九卿,“三槐”就是“三公”。

北宋时期,一个叫王佑的兵部侍郎,文武双全,名显于当世。宋太祖要王佑到北方查符颜卿谋反一事,说等他回来,让他位列“三公”。这“三公”,是个泛指,各朝具体称呼不一样。王佑信以为真。出使回来后,太祖却食言了。王佑很气愤,在家庙里栽下了三棵槐树,说:“吾之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在自家门前种下三棵槐树,预言其后辈必有位列“三公”之人。他三个儿子王懿、王旦、王旭后果真入朝做官,其中王旦曾任宰相十几年,时人称其父子为“三槐王氏”。后世许多王姓希望自己的子辈也能像王旦兄弟一样出现“三公”,便纷纷将自家祠堂命名为“三槐堂”,并在家中悬挂“槐荫三房”、“三槐及第”等匾额。久而久之,其他姓氏也以“三槐”、“槐庭”来命名堂号。

南柯一梦

“南柯一梦”的故事源于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游侠之士淳于棼,家住广陵郡(今江苏扬州)东,宅南有大古槐一株,常与朋辈豪饮槐下。一日大醉,由二友人扶归家中,昏然入睡。忽见二紫衣使者,称奉槐安国王之命相邀。遂出门登车,向古槐穴而去。及驰入洞中,见山川道路,别有天地。入大槐安国,拜见国王,招为驸马,又拜为南柯郡太守。守郡二十载,甚有政绩,大受宠任。后有檀萝国军来侵,淳于棼遣将迎敌,大败。不久公主病死,棼遂护丧归至国都。因广为交友,威福日盛,国王颇为疑忌,夺其侍卫,禁其交友。棼郁郁不乐,王即命紫衣使者将他送归故里。还入家门,乃矍然梦觉,见二友人尚在,斜阳犹未西落。遂与二友寻槐下洞穴,但见群蚁隐聚其中,积土为城郭台殿之状——与梦中所见相符,于是感人生之虚幻,遂栖心道门,弃绝酒色。

桐叶封弟

周公旦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他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成王即位时,年龄非常小,所以由周公代理朝政,周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天,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和成王在一起玩耍,周成王随手攀摘了一片梧桐树叶,把它剪成玉圭形,送给了弟弟叔虞,随口道:“我把这作为信物,封赐给你!”叔虞接过树叶后,心里非常高兴,随后把这件事告诉给周公。周公认为天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可非同小可了,于是前去询问周成王,周成王说他只不过是跟弟弟开玩笑罢了,周公听后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出口成宪,而且史书记载,乐师歌颂,士人称道,哪能随便说说。”成王听周公言之有理,只好把叔虞封于唐。叔虞长大后,励精图治,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改良农田,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逐渐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安步当车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表示慢慢地走,当做坐车。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召进宫来。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蜀,走过来!”不料颜蜀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却叫大王的过来,怎么行呢?”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蜀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颜蜀神色自若地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的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蜀,过来!颜蜀,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太卑鄙了!”颜蜀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父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颜蜀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在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做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王,而尽忠宣言的是我颜蜀。”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离去。

文化常识

分封制与世袭制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国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君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受封的诸侯必须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世袭制是古代爵位、官职的一种传承制度。世袭的意思是一个职位或权力世代沿用。先秦时代,中国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的。这种世袭的次数理论上是无限的,直到改朝换代或占据这个爵位或官职的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为止。汉朝开始,官职已经不能被世袭了。虽然现实中官职的授予多集中在现有的官僚家族成员中,也留有某些世袭的痕迹,但是在法律上的由某个家族世代担任特定职务的制度被废除了。从魏晋时代开始,世袭被进一步区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前者的意思是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者承袭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后者的意思是世袭次数有限、而且每承袭一次,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从宋朝开始,出现了不能世袭的现象,类似于英国的终身贵族。清代将“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的王爵称为铁帽子王。清朝封爵一般有两种,一种因为在战争中立有战功而受封,为功封;另一种因是皇帝之后而受封,为恩封。按照制度,后代在承袭前人的爵位时,要降一级。但清朝共有十二位王的后人在继承爵位时无须降级,作为皇帝对其功劳的赏赐,称为世袭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