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明清近代:皇帝兴国,明大明,清世祖

明清近代:皇帝兴国,明大明,清世祖

【摘要】:明清近代太祖①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清世祖,膺景命。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于顺治元年入关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指授予帝王之位的天命。等到明成祖的时候,将国都迁往北京,又传了十六代,到崇祯皇帝时就结束了。清世祖自称接受天命,入主中原平定各地的流寇作乱,使天下恢复安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做到“亲密有间”,家长与孩子之间也应如此。

明清近代

【原文】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寇如林。李闯出,神器img323

清世祖img324,膺img325景命img326。靖img327四方,克img328大定img329

img330img331img332,历img333img334img335,民安富,治绩img336img337

img338img339间,变乱起,始英法,扰img340都鄙img341

img342img343后,宣统img344弱,传九帝,满清殁img345

革命img346兴,废img347帝制img348,立宪法img349,建民国img350

【注释】

①太祖:明太祖朱元璋,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②成祖:明成祖朱棣,朱元璋之子。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③燕京:北京的古称。

④崇祯: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⑤权阉:有权势的宦官。

⑥肆:放肆,肆虐。

⑦寇:盗贼,这里是蔑指起义军。

⑧如林:形容像林木一样多。

⑨李闯:李自成(公元1606—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称“闯王”。

⑩神器:帝王的印玺,借指帝位、国家权力。

img351焚:焚毁。

img352清世祖:清世祖顺治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于顺治元年入关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

img353膺(yīng鹰):讨伐,打击。

img354景命:大命。指授予帝王之位的天命。

img355靖:平定。

img356克:战胜,攻下。

img357定:安定。

img358由:经由。

img359康:清圣祖康熙帝,名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2年)。

img360雍:清世宗雍正帝,名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1735年),康熙帝第四子。

img361历:经历。

img362乾:清高宗乾隆帝,名爱新觉罗·弘历(公元1711—1799年),清朝版图奠基者。(www.chuimin.cn)

img363嘉:清仁宗嘉庆帝,名爱新觉罗·颙琰(公元1760—1820年),乾隆禅让给他而继位。

img364治绩:为政的成绩。

img365夸:赞扬。

img366道:清宣宗道光皇帝,名爱新觉罗·旻宁(公元1782—1850年)。

img367咸:清文宗咸丰帝,名爱新觉罗·奕詝(公元1831—1861年)。

img368扰:扰乱,侵犯。

img369都鄙:京城和边邑。

img370同:清穆宗同治帝,名爱新觉罗·载淳(公元1856—1874年)。

img371光:清德宗光绪帝,名爱新觉罗·载湉(公元1871—1908年)。

img372宣统: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年号。

img373殁:死亡。

img374革命:指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统治。

img375废:废除。

img376帝制:君主专制政体,以一人担任终身职世袭国家元首的政体形式。

img377宪法:根本大法。特指国家、社会的根本法规和原则的系统或总体。

img378民国:指中华民国,从1912年起,到1949年止。

【经典原意】

明太祖兴兵起义,南征北讨18年,终于完成统一大业,改国号明,年号洪武,在南京建都。等到明成祖的时候,将国都迁往北京,又传了十六代,到崇祯皇帝时就结束了。明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太监弄权,政治腐败,加上税赋重,人民负担不起,于是盗匪流寇四起,当时最有名的土匪流寇李自成,自称闯王,率兵直闯北京,崇祯眼见大势已去,自缢于煤山,结束了明朝277年的历史

清世祖自称接受天命,入主中原平定各地的流寇作乱,使天下恢复安定。清世祖是满清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后来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一百多年间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安定富裕,都是由于政治清明,治理的绩效良好所致,外族统治能够文武并重,实在值得赞赏。

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国势逐渐衰弱,内忧外患纷纷而起,内乱是太平天国的兴起,外患则是英法两国为了通商问题,时常来骚扰侵犯,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掌权,政治伦理荡然无存,加上无能又专断,宠信宦官且听信小人谗言,朝政大乱,种下清朝沦亡的祸因。英商在福建、广东沿海省份贩卖鸦片,引诱中国人吸毒,因为林则徐的禁烟,终于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同治、光绪皇帝之后,更由于列强入侵,清廷无能,屡战屡败,频频割地赔款,传到第九位皇帝宣统,国势更是积弱不堪。

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制定五权宪法,建立中华民国。

【当代阐释】

家庭生活中的民主

宽松、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自由、轻松,充满着爱,充满了和谐、温馨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呢?

关系民主。家庭是塑孩子人格的主要条件,家庭有无民主空间,关键在于家长。民主的家长除了是长辈,在孩子眼中还应是知心朋友,甚至充当几回游戏伴侣。民主的家长熟悉孩子的同学挚友,把他们当做成年人看待;民主的家长应该多对孩子宽容,允许他们有犯错的时候。

气氛民主。家庭民主还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气氛上。一家人会经常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且气氛民主轻松,对于各自的见闻、家庭中的一些问题,不分长幼,都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

经济民主。让孩子过问家庭的经济,这样既教育了他们,又使他们感受到家庭中的主人地位。现如今孩子的压岁钱越来越多,没收归家长所有或任他们自由乱花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家长要重在引导,比如把压岁钱用来交学费、订报刊杂志、存银行、购保险或自愿交给家里开支。孩子稍大些可以尝试着让他们理财,从有计划地花零用钱到参与家庭理财

决策民主。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限制太多,这样不能,那样不准,以自己的喜好要求孩子,这种教育方式的家庭中的孩子大多缺乏主见,独立意识不强。因此家长要更新观念,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自己支配自己的言行,放开手脚让孩子去锻炼。

保留隐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做到“亲密有间”,家长与孩子之间也应如此。允许并让孩子保留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少一点“寻根问底”,多一些理解信任,这样不仅使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为融洽,而且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文化常识

德先生和赛先生

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中树立的两面旗帜。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是democracy和science,即民主与科学。最先为国人介绍这两位先生的是陈独秀。他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