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先哲圣贤善言妙语,三字经·千字文解读

先哲圣贤善言妙语,三字经·千字文解读

【摘要】:先哲圣贤善言妙语论语者①,二十篇。群②弟子,记善③言。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先哲圣贤善言妙语

【原文】

论语,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四书。如img170六经,始img171可读。

【注释】

①者:虚词,无实义。

②群:众多。

③善:好的。

④止:终,完结。

⑤作:著,写。

⑥伋(jí及):古人名用字。

⑦偏:偏颇。

⑧易:改变。

⑨通:通晓。

⑩熟:熟悉。

img172如:至于。

img173始:才。

【经典原意】

《论语》是孔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包含了夫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记录,十分难能可贵。(www.chuimin.cn)

《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是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内容都是讲述道德仁义的事,如崇尚王道,排斥霸道,阐明性善,辟斥邪说等,是从政治国的典范。

《中庸》这一本书是孔子的孙子孔img174所作。孔img175字子思,古人以字相称。中是不偏不倚,庸是不易,不变的意思,中庸所说是不偏于一方,永不改变的天下至理。

《大学》这一本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写,本书共有十章,内容阐述一个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民国13年3月2日,讲演民族主义第六讲时说:“我们以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整。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话,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所独具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发扬的。”

《孝经》共十八章,是一部阐明孝道的书。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古人研究学问,首先读《孝经》,要把《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再读《四书》,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有了学问的基础,然后才能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

【当代阐释】

管理自己的情绪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上最美的德行是mesotes,意为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状态,中文译者就直接将这个词译为“中庸”。他说:“过多乃是一种失败的形式,不足也是这样,而中间则受到称赞并且是一种成功的形式,而受到称赞和成功,都是美德的特性。因此,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因为,如我们所看到的,它是以居间者为目的的。”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在没有外发的时候,是处于“中”的位置,既不过分,也没有不足的问题。人在受到外界影响的情况下,情感的外发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足。要想做到“发而皆中节”,就是恰到好处,就像孔子评价《诗经》的时候所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心理学家把人的情绪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愉快的情绪(如快乐、喜悦等);另一类是不愉快的情绪(如悲伤、焦虑、沮丧、紧张、憎恨等)。为了健康现代人不论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情绪都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例如,当受到挫折时不要气馁;事业有成就时不要目空一切,忘乎所以。那么,人类在现代生活该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第一,体察自己的情绪。学会时时提醒自己注意:“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许多人认为:“人不应该有情绪”,所以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的情绪。要知道,人是一定会有情绪的,压抑情绪反而会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第二,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在与朋友聚会时,可以拒绝你不赞成的提议,不用勉为其难,否则,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还会影响大家。如何“适当表达”情绪,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地体会、揣摩,更重要的是,要确实用在生活中。第三,以合宜的方式舒解情绪、安排生活。舒解情绪的目的在于给自己一个理清想法的机会,让自己更有能量去面对未来。

如果感觉有压力,那么根据这几个角度去选择适合自己且能有效舒解情绪的方式,你就能够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来控制你!

【文化常识

四书

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并提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

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涵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十八章。

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做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