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玛雅文明是世界之谜观点之一:玛雅文明的高度成就,是美洲印第安人代代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一支奇葩。玛雅石碑玛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文明,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类文化成果。玛雅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公元3世纪以前的历史被认为是玛雅文化的形成期。至于玛雅文明为何集中消失,到现在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2024-09-16
巴比伦“通天”塔有多高
观点之一:巴别通天塔是巴比伦王国供奉主神马都克的神庙,建造这座宏伟建筑的是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巴比伦人。
观点之二:在5000年前,建造这样一座巨大高耸的巨塔,其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无法计数,而所需的技术和才华更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巴比伦是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右岸。
巴比伦的历史绵延近两千年,期间建立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列依人在此建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其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先后征服其他城邦,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典型。汉穆拉比死后,巴比伦逐渐衰弱,公元前1595年为赫梯王国所灭。
图为汉穆拉比法典石碑
《汉穆拉比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正文有282条内容,用阿卡德语写成。
公元前626年,闪米特族的一支迦勒底人占领巴比伦,重建新巴比伦王国,也叫迦勒底王国。到了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时,国家强盛,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进行扩张。公元前586年,巴比伦攻占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其疆域包括两河流域大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
在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新巴比伦王国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生活繁荣。为了显示他的文功武治,尼布甲尼撒下令重修巴比伦城,使得新建后的巴比伦成为一座雄伟的大城。由于尼布甲尼撒同巴比伦的神庙祭司集团关系非常密切,他新建修复了许多宗教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巴比伦的马都克神庙的塔寺,即“巴别通天塔”。
巴比伦城墙可谓固若金汤,其厚度可以让一辆4匹马拉的战车在上面疾驶。长达16公里的城墙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城楼。100座铜做的城门分列其中,因此希腊大诗人荷马又把巴比伦城称为“百门之都”。
巴比伦王国战斗力强大,国王好大喜功,喜欢征讨
荷马素描画
巴比伦古城的大门叫典礼门,高4米多,宽2米左右。门的上部是拱形结构,两边和残存的城墙相连,门洞两边的墙上有黄、棕两色琉璃砖制成的雄狮、公牛等图像。这座城门建筑得十分牢固,公元前568年波斯人在摧毁巴比伦古城时,只有这座城门幸存下来。在千百年风雨剥蚀下,古城城墙已坍塌无存,唯独这座城门依然完好如初。(www.chuimin.cn)
穿过城门是一条广阔大道,赫赫有名的巴别通天塔就耸立在大道的北面。
根据犹太人的《圣经·旧约》记载:大洪水劫后,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东迁移。在示拿地(古巴比伦附近),他们遇见一片平原,定居下来。由于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于是他们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与天公一比高低。没想到此举惊动了上帝!上帝深为人类的虚荣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类冒犯他的尊严,决定惩罚这些狂妄的人们。他看到人们这样齐心协力,统一强大,心想:如果人类真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办法阻止他们。于是他悄悄地离开天国来到人间,区别开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因为语言不通而分散在各处,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废了。
事实上,“巴别”这个词是巴比伦文,意思是“神的大门”。巴别通天塔的建立是为了供奉巴比伦人马都克主神的神殿。这座塔的规模十分宏大。尼布甲尼撒下令重建“巴别”塔,耗费了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他命令全国不分民族、不分地区都要派人来参加修塔。
“通天塔”想象图
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对这座已经受损的塔仍是赞叹不已。他记载道,通天塔建在许多层巨大的高台上,这些高台共有8层,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马尔杜克神庙。墙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阶梯,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塔基每边长大约90米,塔高约90米。
“巴比伦空中花园”
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后来公主得了思乡病。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
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复原图
在“巴别”塔里,每年都要定期举行大规模的典礼活动,成群结队的信徒从全国各地赶来朝拜。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塔的上下各有一座马尔杜克神庙,分别称上庙和下庙。下庙供有神像,上庙位于塔顶。上庙里面没有神像但金碧辉煌,由深蓝色的琉璃砖制成并饰以黄金。敬神时,穿着白色法衣的祭司在由乐器伴奏的合唱声中登上塔顶。
后来,波斯人彻底摧毁了巴比伦之后,人们对巴比伦通天塔仍然念念不忘。公元前331年,当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已经荒芜的巴比伦后,他曾经想重建通天塔。但是,单单清除废塔的砖瓦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最后他只好放弃了这个计划。
千百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想找到巴比伦城的遗址。1899年3月,一批德国考古学家在今天巴格达南面50多公里的幼发拉底河畔,进行了持续10多年之久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终于找到了已经失踪两千多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5年改建后的巴比伦古城遗址。如今,许多宫殿、神庙、街道和住房已经渐渐露出地面。考古学家们正在和历史学家、艺术家们一起,根据发掘出来的文物,复制古城巴比伦大多数建筑物的原型,以便有朝一日能使这座人类宏伟的古城恢复旧观。
据说是“巴别”塔的废墟
《亚历山大大帝》电影海报
有关古文明之谜的文章
为何说玛雅文明是世界之谜观点之一:玛雅文明的高度成就,是美洲印第安人代代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一支奇葩。玛雅石碑玛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古代文明,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类文化成果。玛雅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公元3世纪以前的历史被认为是玛雅文化的形成期。至于玛雅文明为何集中消失,到现在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2024-09-16
史前“英国巨石阵”功用之谜观点之一:一般认为,神秘古老的史前巨石阵主要用于祭祀所用,起着寺庙和天文日历等作用。英国巨石阵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难解的几个谜之一。考古学家称之为巨石阵的二期建筑。如果是阿彻建造了巨石阵,那么被视为英国古老象征的史前巨石阵将会是一名外来人的作品。帕克·皮尔森带领史前巨石阵项目研究组成员对巨石阵地区进行了长达7年之久的研究探索,并得到了国家地理协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2024-09-16
托尔特克文明独特之谜观点之一:托尔特克人在吸收特奥蒂瓦坎文化的基础上,在图拉城创建并发展了自己的文明。在托尔特克人南迁到中部高原地区后,特奥蒂瓦坎文明开始衰落,这就为托尔特克人发展自己的文明创造了一个契机。在这种结合过程中,一系列文明产生,而在这些文明中,托尔特克文明最具代表性,其成就也最大。托尔特克文明兴起于图拉城。托尔特克人所创造的文明,在很多方面被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学习吸收。......
2024-09-16
巴比伦通天塔——天路如果天上的神仙想到人间走访,那么他们一定会把巴比伦通天塔作为他们小憩的驿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直插云霄的巴比伦通天塔离天空是如此之近,应该完全可以和天上的神对话。为了取悦他,换取他的恩典,并保障国家城市的永固,巴比伦人将巴别塔以礼物的形式敬献给了他。公元前689年,亚述国王西拿基立攻陷巴比伦城时,巴别通天塔遭到摧毁。......
2024-06-10
纳斯卡巨画主人之谜观点之一:当地的古代居民,出于祭祀的目的,以高超的技艺创作了这些非凡的作品。纳斯卡地画的分布示意图赖希小姐认为,可能出自创造了纳斯卡文化的印第安人之手,理由是巨画的图像和纳斯卡地区出土的陶器碎片上的图案有几分相似之处。目前,对于纳斯卡地画的研究还在继续,人们尚未掌握全部资料,很多东西有待发现。......
2024-09-16
阿克苏姆方尖碑之谜观点之一:阿克苏姆方尖碑是古代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文明创造的辉煌文明的遗产。阿克苏姆考古遗址现存的一块方尖碑高达33米,其重量大约有500多吨,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成功开采并竖立的最大的整块岩石,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竖立起来的最高的石碑。经过埃塞俄比亚长期不懈的努力,2005年4月25日,阿克苏姆方尖碑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从意大利罗马运抵这里,终于实现物归原主。......
2024-09-16
南·马特尔遗迹修造之谜观点之一:环绕波纳佩岛的南·马特尔遗迹是萨乌鲁鲁王朝作为要塞建造的人工遗迹。结果表明,南·马特尔遗迹是在距今800年前,即公元1200年左右建造的。伯格总督对南·马特尔遗迹特别感兴趣,尤其对埋葬着一个叫伊索克莱酋长的坟墓充满了好奇。直到今天,南·马特尔遗迹的神秘的面纱还在等待着人们去进一步揭开。......
2024-09-16
彪悍的斯巴达王国是如何兴起的观点之一:斯巴达人极其重视军事,是武力的极度崇拜者,他们用不断的战争最终确立了自己在古希腊文明诸国中的领先地位。斯巴达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满20岁后,斯巴达男青年正式成为军人。斯巴达人认为只有身体强健的母亲,才能生下刚强的战士。在斯巴达,参加运动被视作女子生活的一部分斯巴达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不断加剧对希洛人的压迫和剥削。公元前464年,斯巴达境内的希洛人再次起义。......
2024-09-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