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巴比伦通天塔的高度-古文明之谜

巴比伦通天塔的高度-古文明之谜

【摘要】:巴比伦“通天”塔有多高观点之一:巴别通天塔是巴比伦王国供奉主神马都克的神庙,建造这座宏伟建筑的是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巴比伦人。其中最著名的是巴比伦的马都克神庙的塔寺,即“巴别通天塔”。后来,波斯人彻底摧毁了巴比伦之后,人们对巴比伦通天塔仍然念念不忘。公元前331年,当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已经荒芜的巴比伦后,他曾经想重建通天塔。

巴比伦“通天”塔有多高

观点之一:巴别通天塔是巴比伦王国供奉主神马都克的神庙,建造这座宏伟建筑的是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巴比伦人。

观点之二:在5000年前,建造这样一座巨大高耸的巨塔,其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无法计数,而所需的技术和才华更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巴比伦是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右岸。

巴比伦的历史绵延近两千年,期间建立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列依人在此建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其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先后征服其他城邦,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典型。汉穆拉比死后,巴比伦逐渐衰弱,公元前1595年为赫梯王国所灭。

图为汉穆拉比法典石碑

《汉穆拉比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正文有282条内容,用阿卡德语写成。

公元前626年,闪米特族的一支迦勒底人占领巴比伦,重建新巴比伦王国,也叫迦勒底王国。到了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时,国家强盛,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进行扩张。公元前586年,巴比伦攻占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其疆域包括两河流域大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

在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新巴比伦王国的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生活繁荣。为了显示他的文功武治,尼布甲尼撒下令重修巴比伦城,使得新建后的巴比伦成为一座雄伟的大城。由于尼布甲尼撒同巴比伦的神庙祭司集团关系非常密切,他新建修复了许多宗教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巴比伦的马都克神庙的塔寺,即“巴别通天塔”。

巴比伦城墙可谓固若金汤,其厚度可以让一辆4匹马拉的战车在上面疾驶。长达16公里的城墙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城楼。100座铜做的城门分列其中,因此希腊大诗人荷马又把巴比伦城称为“百门之都”。

巴比伦王国战斗力强大,国王好大喜功,喜欢征讨

荷马素描画

巴比伦古城的大门叫典礼门,高4米多,宽2米左右。门的上部是拱形结构,两边和残存的城墙相连,门洞两边的墙上有黄、棕两色琉璃砖制成的雄狮、公牛等图像。这座城门建筑得十分牢固,公元前568年波斯人在摧毁巴比伦古城时,只有这座城门幸存下来。在千百年风雨剥蚀下,古城城墙已坍塌无存,唯独这座城门依然完好如初。(www.chuimin.cn)

穿过城门是一条广阔大道,赫赫有名的巴别通天塔就耸立在大道的北面。

根据犹太人的《圣经·旧约》记载:大洪水劫后,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东迁移。在示拿地(古巴比伦附近),他们遇见一片平原,定居下来。由于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于是他们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与天公一比高低。没想到此举惊动了上帝!上帝深为人类的虚荣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类冒犯他的尊严,决定惩罚这些狂妄的人们。他看到人们这样齐心协力,统一强大,心想:如果人类真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办法阻止他们。于是他悄悄地离开天国来到人间,区别开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因为语言不通而分散在各处,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废了。

事实上,“巴别”这个词是巴比伦文,意思是“神的大门”。巴别通天塔的建立是为了供奉巴比伦人马都克主神的神殿。这座塔的规模十分宏大。尼布甲尼撒下令重建“巴别”塔,耗费了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他命令全国不分民族、不分地区都要派人来参加修塔。

“通天塔”想象图

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对这座已经受损的塔仍是赞叹不已。他记载道,通天塔建在许多层巨大的高台上,这些高台共有8层,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马尔杜克神庙。墙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阶梯,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塔基每边长大约90米,塔高约90米。

“巴比伦空中花园”

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后来公主得了思乡病。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

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复原图

在“巴别”塔里,每年都要定期举行大规模的典礼活动,成群结队的信徒从全国各地赶来朝拜。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塔的上下各有一座马尔杜克神庙,分别称上庙和下庙。下庙供有神像,上庙位于塔顶。上庙里面没有神像但金碧辉煌,由深蓝色的琉璃砖制成并饰以黄金。敬神时,穿着白色法衣的祭司在由乐器伴奏的合唱声中登上塔顶。

后来,波斯人彻底摧毁了巴比伦之后,人们对巴比伦通天塔仍然念念不忘。公元前331年,当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已经荒芜的巴比伦后,他曾经想重建通天塔。但是,单单清除废塔的砖瓦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最后他只好放弃了这个计划。

千百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想找到巴比伦城的遗址。1899年3月,一批德国考古学家在今天巴格达南面50多公里的幼发拉底河畔,进行了持续10多年之久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终于找到了已经失踪两千多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5年改建后的巴比伦古城遗址。如今,许多宫殿、神庙、街道和住房已经渐渐露出地面。考古学家们正在和历史学家、艺术家们一起,根据发掘出来的文物,复制古城巴比伦大多数建筑物的原型,以便有朝一日能使这座人类宏伟的古城恢复旧观。

据说是“巴别”塔的废墟

《亚历山大大帝》电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