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与鄂尔多斯学-鄂尔多斯的哲思与乡情

我与鄂尔多斯学-鄂尔多斯的哲思与乡情

【摘要】:鄂尔多斯的哲思与乡情[1]——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育宁教授杜水龙陈育宁,1945年1月出生,可以说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同龄人。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副理事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与鄂托克旗的老朋友相见鄂尔多斯学要继续研究下去陈育宁教授对他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鄂尔多斯怀有深厚的感情。

鄂尔多斯的哲思与乡情[1]——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育宁教授 杜水龙

陈育宁,1945年1月出生,可以说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同龄人。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他专程来到鄂尔多斯进行考察学习。在5月18日、19日两天,他作了《社会科学研究创新问题》的学术讲座,又与部分青年干部学习班进行了“谈读书”讲座交流,还到东胜、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等地考察,最后参加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委会2007年年会。期间,他在浓浓的乡情中,对鄂尔多斯的巨变作了哲学的思考和深刻的总结。

鄂尔多斯巨变源于创新

每次踏上这片土地,都有一种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亲切感,更有一种千变万化带来的惊讶感。于是,每次他都陷入了沉思:鄂尔多斯,为什么变化这么快,它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什么启示?

他,就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人士陈育宁教授,曾在鄂尔多斯及内蒙古自治区工作了近20年,离开自治区到宁夏工作后,一直对鄂尔多斯史及社会科学进行着深入的研究探讨。他在鄂托克旗工作时曾任巴音陶亥中学教师,旗委宣传部副部长。后调到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工作,任副院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候补委员。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副理事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铁牛雕塑

“上世纪80年代,鄂尔多斯在我的记忆中,是一块贫瘠的土地,是一块生态脆弱的土地,是一块经济单一的土地。而现在,鄂尔多斯是一块令人瞩目的土地,是一块产生了‘鄂尔多斯现象’的土地,是一块正在实现着腾飞的土地。”

这是陈育宁在作《社会科学研究创新问题》的学术讲座时,对在座的鄂尔多斯市副处以上干部所谈的感受。结合他所作的讲座主题,陈育宁教授分析了鄂尔多斯的巨变。

陈教授说,创新就是探索未知、解决知之甚少和知之有误的东西。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坚持“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战略,“解决农牧业问题要从非农产业上找出路,解决农村牧区问题要从加快推进城镇化上找出路,解决农牧民问题要从减少和转移农牧民上找出路”的思想,就是探索了未知、解决了知之甚少的东西。

从社会科学研究角度讲,创新是概括事物基本特征的研究,也是提出新观点的研究。陈教授说,鄂尔多斯进行的“沙产业治沙”“煤化工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等工作,就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突出了区域的个性特征。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全国各地都积极进行贯彻和落实。这时,鄂尔多斯发出了“共创财富、共享成果、共建和谐”的思想,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又提出了“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目标,其实就是对新观点的研究和实践。

考察东达蒙古王集团獭兔生产基地(2008年6月)

近年来,“鄂尔多斯现象”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经济界、理论界等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人说,这靠的是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科学利用资源的理念;有人说,靠的是敢于人先的作风和干劲;有人说,靠的是“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鄂尔多斯精神。陈育宁教授说,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他自己认为这一切都源于创新,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07年5月18日在鄂尔多斯市团委组织的读书讲座上题词(www.chuimin.cn)

鄂尔多斯实现腾飞还要加强学习

近年来,鄂尔多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是领导者善于学习、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智慧的结晶。陈育宁教授这次来鄂尔多斯,正好是我市县处级领导干部第五次专题学习时间,他所作的《社会科学研究创新问题》学术讲座也正好成为大家的学习内容。鄂尔多斯今年为了提高广大干部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推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建设,市委从1月份起,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每月都要举办一次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专题讲座。到现在已如期举行了五期,每期参加人数都达到98%。陈教授对我市制定的这个领导干部专题学习制度非常赞同。他说,鄂尔多斯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果不加强学习,就不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提高能力。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很多,不经常“换脑”,就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

陈育宁教授在和我市青年干部、学生谈读书过程中,更是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有人说,人生命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陈教授说,学习便是精神的那一半。引导20世纪人类三次思想大飞跃的都是犹太人。人们研究发现,犹太民族是一个嗜书的民族,平均每人每年阅读64本书,前苏联是55本,美国是50本,而我国是4.5本。马克思一本书改变了一个世界,毛泽东一本书打赢了一场战争哥白尼一本书改变了宇宙,斯托夫人一本书酿发了一场战争,李四光一本书使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强大,不是靠人口、资源的多少,而是靠学习研究人数的多少。鄂尔多斯要腾飞,还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研究。陈教授号召广大青年学生:美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为鄂尔多斯未来作贡献。

与鄂托克旗的老朋友相见(2008年9月)

鄂尔多斯学要继续研究下去

陈育宁教授对他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鄂尔多斯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大学毕业后在鄂托克草原度过了十载风华正茂的青春时光,也经受了最艰苦而又最有意义的10年磨炼。在这里,他奉献了美好的青春年华,与草原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10年的基层工作,他们一面不辞艰辛从事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一面在积累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潜心于北方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研究,尤其是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的研究,更是鞭辟入里,情有独钟。

从内蒙古自治区调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后,陈育宁一直坚持对鄂尔多斯学的研究。2002年,他的著作《鄂尔多斯史论集》出版,集结了他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的主要研究成果。史论集里选题有纵有横,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方面,多角度地展开了对鄂尔多斯的研究。在史集的近20篇论文里,陈教授最难忘的是《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述论》一文,2万字的文章,他查阅资料、整理文字、提炼观点、请教专家,写了2年多,1986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文论述了鄂尔多斯地区的沙漠化演进问题,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出了生态建设的问题,表现了令人钦佩的超前意识。还有他对鄂尔多斯地区历史上民族关系的论述,不仅符合历史实际,更富有现实意义,对今天鄂尔多斯的民族团结具有很强的借鉴性。

陈育宁现在虽然在宁夏任职,但还兼任着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这次归来,他参加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委会2007年年会。他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以来,已经搜集整理了2000多篇文史资料,这对鄂尔多斯人民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鄂尔多斯学,我们一定要坚持搞下去。

古老神奇的鄂尔多斯,给了他真情,给了他至爱,给了他无穷的诱惑和希冀。而他,凭着赤子的真诚和学者的良知,将其所闻、所见、所思,用心血熔铸成一篇篇精品。透过这些珠玉华章,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历史的见证,一个个思想的精华,它将鼓舞我们继续创造鄂尔多斯新的辉煌。

【注释】

[1]原载内蒙古新闻网,200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