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方向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方向

【摘要】: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下,围绕本校特色优势学科进行专题数据采集,建立本馆特色数据库并实时更新数据变得尤为重要。

黑体">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

服务创新发展方向

毕  晶

[摘  要]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已经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到来的认知,阐述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数据优势,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得到创新与发展。

[主题词]大数据 全媒体 图书馆 使命 发展目标

图书馆的主要责任就是知识的存贮,文献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传播,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下,各种各样的问题摆在面前,图书馆已经感受到面临创新知识服务的巨大压力。如何把压力转变为创新服务的动力,就要我们广大图书馆同仁正确地认识大数据时代给图书馆带来的环境转变,如何在全媒体环境下利用大数据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图书馆界共同的使命。

1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的认知

1.1全媒体环境的特点

全媒体(omnimedia)来源于美国一家名叫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的家政公司。全媒体的“全”不仅涉及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还广泛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全方位接收资讯的全部感官。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术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各个应用层面。新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使得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互相融合,全媒体的概念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重视,并开始在新闻传播、远程教育等领域广泛运用。全媒体环境的特点就是动静结合、深浅互补、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

1.2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

最早提出“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的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大数据已经全面融入到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和运用,将引导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业的迅猛发展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数据在军事金融、通讯、环境生态等领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数据目前没有标准的定义,百度百科认为大数据又称为巨量数据、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以下特点:数据容量巨大。大数据分布在全世界各个计算机设备、现代化传感设备、移动设备上,每时每刻通过网络都在产生大量数据。数据类型多样化和复杂化。大数据的类型多种多样,相对于以前以文本方式为主便于存储的数据,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数据迅速增多。数据的处理速度快。只有对大数据进行快速处理,才能对迅速变化的外部事务做出反应,制定出准确、合理的应对策略。

2. 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方向

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应向什么方向延伸?我国图书馆界的专家杜定友先生认为:图书馆是社会的大脑;卡特艾伦先生认为: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阿根廷国家图书馆前馆长、大作家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从大脑到心脏再到天堂,是图书馆发展理想方向,也是必经之路。随着全数字化时代、全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从工作职能、服务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在积极进行创新探索。

2.1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图书馆服务进一步智能化。

数字图书馆云服务模式主要分为基础设施服务、基础平台服务、基础软件服务三种主要模式,图书馆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服务模式,通过云计算服务平台对外提供统一接口,实现数字图书馆的云服务。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将进一步智能化,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图书馆的服务将迈上新的台阶,对图书馆与读者用户都大有裨益。

2.2加强数字资源的整合、探索大数据分析和挖掘。

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文献资源数据的竞争,数据的引进、融合与挖掘、研发与消化应用以及利用水平才是图书馆之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加强这些信息的采集与利用,必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www.chuimin.cn)

2.3加强用户研究与交互数据的利用,提升个性化服务。

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下,面对快速增长的数据和复杂的网络社群关系,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用户模型,针对不同用户提供针对性产品,开展宣传推广服务、跟踪服务、精准服务、知识关联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个性化服务的水平。

2.4加快加强特色资源建设,提高优势领域的特色服务

目前,不同高校图书馆购置的数据库都大同小异,这是不应该的。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下,围绕本校特色优势学科进行专题数据采集,建立本馆特色数据库并实时更新数据变得尤为重要。笔者所在的学院是一所独立院校,在特色资源建设上,走在了所有独立院校的前列,做的比较好。目前我馆自建的特色资源数据库已可以使用的有随书光盘库、特色光盘库、教师论文库,在建的有福祉专业资料库、汉语言文学资料库。

2.5组建图书资源联盟共享空间

组建图书资源联盟共享是图书馆服务的一项重要创新。高校图书馆大都面临着资金不足、文献资源短缺的现象,而需要承担的责任却越来越大。单个的图书馆很难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因而新型的图书馆服务联盟就应运而生。联盟以互惠互利、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目前据笔者所知的就有四个这样的联盟,一是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组织的“211工程”院校共建了60 多个重点学科的导航库,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整合各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2009年北京市五所财经类高校图书馆组建成北京财经类院校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了北京地区财经类高校资源,形成同类院校联盟的发展模式,让人们看到了图书馆进行联盟建设的巨大发展前景。三是2008年4月为推动吉林振兴,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信息资源保障与知识文化服务,由长春的13家公共系统、高校系统、科研系统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吉林省图书馆联盟(英文名称TheConsortium of Libraries in Jilin,简称CLJ);四是于2015年3月由吉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净月区域九所高校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联盟,旨在联合借阅、协调订购、学术交流、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协调,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好地为联盟内的师生教学与科研服务。     

2.6高校图书馆应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都占据了全社会大部分的文化资源优势,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完整性、连续性、实效性、权威性都是社会上其它资源无法比拟的,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存在的最大优势。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地位不断提升,国家也会加大对文献资源的资金投入,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将更加全面化、专业化。社会在不断发展,各高校图书馆也应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打破原有的管理方法,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方面的创新之路。

大数据时代全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将从网页相联走向“数据相关”和“知识相关”,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是未来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领域,图书馆界应关注和研究相关技术与应用的发展,采取应对策略,提升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田锦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河南图书馆学刊[J],2015(2):22-23.

[2] 陈红,信息社会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和创新,农业网络信息[J],2015(1):69-72.

[3] 李桂贞,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图书馆学刊[J],2014(9):58-61.

[4] 韩翠峰,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图书馆[J],2013(1):121-122.

[5] 张芳宁,“全媒体”视野下图书馆服务的未来,情报资料工作[J],2011(4):73-75.

(本文曾发表在《信息化建设》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