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这三段话,来考究中国文字的起源。八卦很和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相似,是从象征生殖器的阴阳二爻所推衍而成的。《尚书·伪孔传序》因为要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这话,所以不得不说伏羲时就有了文字,其实由这简单的符号,演进为文字,尚要经过一个长的期间。大抵文字的起源,就是这样的。及宣王时,太史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以教学童,盖欲假此以统一文字。后人所以能解古人造字的根源,都是《说文》之功。......
2023-08-17
二、石鼓文哺育的子孙
石鼓文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子孙,下面将介绍以石鼓定其体的李斯、以石鼓畅其致的邓石如、以石鼓扬其气的吴昌硕,以及擅长书法篆刻的王福庵。
1.李斯
李斯是秦朝丞相,协助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精于书法。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期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秦并天下后,实行文字改革。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画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石鼓文作为秦国圣物,存放于秦皇宫内。石鼓文是籀文之代表,先秦铭文《秦公簋》风格与石鼓文颇相似,与秦篆的字法(包括结构和笔势)多有相同,可见李斯是以石鼓文来定秦篆(小篆)的形体及笔法的。除了定小篆形体之外,李斯也发展了石鼓文的笔法。李斯用笔法:先急回后疾下,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如游鱼得水,如景山兴云,或卷或舒,乍轻乍重,善深思之,如理可见。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图5-2-1.1、5-2-1.2)、《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图5-2-1.1 泰山石刻(一)
图5-2-1.2 泰山石刻(二)
2.邓石如
邓石如是一位精研传统、兼收并蓄、力求变新的书法家,初学秦汉古法继习二李篆法,博采众家,突破篆书的“玉筋”积习。他说:“余初以少温(唐李阳冰)为归,久而审其利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朴,之罘二十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畅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这些气、朴、神、致、变、体等,亦是他进行篆书创作时极力追求的形式美和内在美,为他后来篆书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邓石如在笔法上亦有独到之处,以软毫长颖正锋作篆书,毫端着纸如锥划沙,以隶笔作篆,故其形质博大精深,浑厚略见毛糙,不加雕琢有万年枯藤之致,雄浑之气韵,劲健之力度,有“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之感,倘透光细察一线之内黑有六彩之变,打破历代篆书以光均平滑为美的单调感,给人一种沉着而丰满、圆浑而糙涩、统一而多变的感觉,极富节奏与力度。“以我手写我心”,其篆书达到了“骏马秋风塞北”的意境。
图5-2-2 邓石如篆书屏(www.chuimin.cn)
3.吴昌硕
完白邓石如学石鼓有成,苦铁吴昌硕则更见所得,晚清诗书画出类拔萃的就是“抱十石鼓”的吴昌硕,他于65岁时自记:“余学篆书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境界。”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曾说:“篆书,最为先生名世绝品,馈于《石鼓》数十年,早、中、晚年各有意态,各有体势,与时推迁,大约中年以后结法渐离原刻,六十岁左右确立自我面目,七八十岁更恣肆烂漫,独步一时。……岂知先生功夫到家,遗貌取神,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临气不临形’的。自从《石鼓》发现一千年来,试问有谁写得过先生?”
图5-2-3.1 吴昌硕临石鼓文四屏轴之一
吴昌硕殊实深得石鼓文笔法,改变了石鼓文形态,汲取石鼓文神采气韵。他扬长避短,根据石鼓文上通金文、下启小篆的特点,将石鼓文形体加长,但不减其笔画,从而改变了石鼓文的形体。从笔法上看,他的篆书作品貌拙气酣,遒劲泼辣,刚柔相济,婉转活通,线条具有阳刚之美。在章法上除字法错落取势,左低右高,中宫收紧,以乱头粗服之意志采用邓石如笔法写,故精神显露,气息深厚,透出了古拙坚苍、金刚嗔目、力士挥拳之势。汲取小篆优点,笔画纵长横短明显对比,表现凝重而又流动神形;形体正斜,奇古生态,汲取金文优点,抛弃石鼓文缺点,产生“龙腾凤翥”多姿多态之神,运锋峻涩间行,力透纸背奇形怪状,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图5-2-3.2 吴昌硕临石鼓文四屏轴之二
4.王福庵
1880~1960,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七十岁后称持默老人,斋名麋研斋。浙江杭州人,年五十居上海。得吴昌硕鼓励,专工小篆与金文。所书小篆工整规范,秀美遒劲。所篆《说文部首》字帖、《说文作篆通假》,向为行家肯定,成为学篆范本。
图5-2-4.1 王福庵临石鼓文轴(上半幅)
图5-2-4.2 王福庵临石鼓文轴(下半幅)
有关书法与篆刻基础教程的文章
现在就这三段话,来考究中国文字的起源。八卦很和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相似,是从象征生殖器的阴阳二爻所推衍而成的。《尚书·伪孔传序》因为要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这话,所以不得不说伏羲时就有了文字,其实由这简单的符号,演进为文字,尚要经过一个长的期间。大抵文字的起源,就是这样的。及宣王时,太史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以教学童,盖欲假此以统一文字。后人所以能解古人造字的根源,都是《说文》之功。......
2023-08-17
秦相魏冉设计齐、秦并称东西帝而连横,约五国共伐赵而三分赵地,因苏秦发动合纵而没有成功。这就严重削弱了这些国家的战斗力,奠定了此后秦国取得统一战争胜利的基础。秦国在稍事整顿后,就继续进行统一战争,攻取得韩二城,并迫使西周君献出城邑。到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时,秦的完成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到了“水到渠成”的境地。......
2023-08-29
国家信仰祖先崇拜是商周时期首要的国家信仰,到了战国时期,这种信仰被对宇宙神灵或对重要的自然地点尤其是名山大川的崇拜取代。秦引进了对白帝的崇拜,因为秦是最西边的国家,因此在该神的保护之下。董仲舒提倡,把这种过去向周代至高神所做的献祭转到汉武帝,可能是用儒家的方式来取代无所不包的献祭——它们融合了秦国对“帝”的信仰、楚国对“太一”的崇拜,以及东部的齐国地区在名山之巅举行的献祭仪式。......
2024-04-21
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的出现,PLC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使PLC在概念、设计、性能、价格以及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不仅控制功能增强,功耗和体积减小,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编程和故障检测更为灵活方便,而且随着远程I/O和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以及图像显示的发展,使PLC向用于连续生产过程控制的方向发展,因此,PLC与数控技术、CAD技术、机器人一起称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四大支柱。......
2023-06-23
代用货币具有可以自由兑换和携带方便等特点,从而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一般来说,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纸币、辅币和银行存款货币等。根据货币形态的演变发展阶段不难看出,货币虽然产生自商品,但货币的本质并不是商品,而是一种社会契约和价值共识,如图5-1所示。货币形态仅仅是体现货币本质的载体,它不完全等同于货币本身。......
2023-07-05
当苏秦正在游说六国合纵抗秦的时候,他的老同学张仪找上门来。在张仪去秦国的途中,苏秦派随从保护,并暗地里资助盘缠,使张仪顺利到达秦国。经过交谈,秦王对张仪的才华十分感兴趣,拜张仪为客卿,于是张仪成为秦王的高级幕僚。这样,张仪以连横之计破了苏秦的合纵之策,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三国时期,周瑜哀叹:既生瑜,何生亮!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感慨:既生秦,何生仪!......
2023-08-26
生态恢复的概念是一个宏观范畴,涉及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涉及多学科交叉。同年,ABER和Jordan提出了“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相关概念包括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改建和生态改良。他们认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造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基础,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生物圈的自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人工改造、恢复、改善、重建,维护和管理受损的生态系统,使其原有的生态恢复。......
2023-06-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