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行书简介-书法与篆刻基础教程

行书简介-书法与篆刻基础教程

【摘要】:汉朝的隶书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隶书的产生为楷行书奠定了基础,同时开了草书的先声。而行书介乎于两者之间,具有简便、通俗、流动和写意的特点。由于有以上一些特点,所以行书一出现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盛行不衰。

一、行书简述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书写艺术,也是我国最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变革与发展,各种书体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进行着由繁趋简的演变,如殷商的卜辞、两周的金文战国的大篆、秦代的小篆、汉朝隶书等相继产生。汉朝的隶书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隶书的产生为楷行书奠定了基础,同时开了草书的先声。

行书又称为“行狎书”,是书信往来常用的书体,约产生于东汉末年或再早些(近代学者看法不一)。张怀瓘《十体书断》曰:“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一般来说,楷书端严工整,拘于守正,书写速度较缓慢;草书纵横恣肆,意涉奔放,难以卒读。而行书介乎于两者之间,具有简便、通俗、流动和写意的特点。从书法艺术角度来讲,行书在书写时没有一定的规范写法。它既可以写得工整些,又可以写得放逸一些。行兼楷意而近乎规矩者称之“行楷”,行中夹草而流于疏放者称之“行草”。在用笔上它又可以灵活地借用篆、隶、草、楷的笔法。一般来讲,以篆法入行者圆笔居多,以楷法入行者方笔居多。故其用笔时中时侧,时藏时露,方圆并用,极错综灵异之妙。在体势上,阴阳向背,参差错落,分行布白,伸缩开合,虚实掩映,过接映带,回抱勾托,迷离扑朔,跌宕起伏,变化无穷。其激越顿挫似行云流水,霞舒云卷。故行书无定形而体势多变,无定法而姿态迥异,可临事制宜而随机应变,可纵意驰情而神采飞扬,为意法相生、理趣相谐之理想的书体。有人认为楷书写快了就是行书,这完全是一种误解。(www.chuimin.cn)

由于有以上一些特点,所以行书一出现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盛行不衰。当然行书的发展也是经过了曲折过程的,其间有辉煌也有低潮。但在历史变革中,每次曲折都带来一次新的跃进,一次大的发展。“趋时适变,行书为要。”(孙过庭《书谱》语)历代书法家几乎无不以行书见长。一千多年来,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各个不同的流派与风格,也造就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为我们学习行书提供了丰富而可贵的资料。为了便于初学者了解这些书法家的艺术特色,现先介绍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集王羲之圣教序》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序,高宗李治作记,加上后之《心经》,计2400余字,字字皆有来历,字画清晰,精彩绝伦,属临池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