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书法与篆刻基础教程-永字八法的详解

书法与篆刻基础教程-永字八法的详解

【摘要】:所谓“永字八法”,就是指楷书中“永”字的8种基本点画的写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丰富用笔姿态。因为“永字八法”基本上包括了楷书各种点画的写法和姿态,故常以“永字八法”作为楷体书法的代表,而精研八法也就成了书法家的别称。

一、楷书简述

时代在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退休后不再满足于在家无所事事,而是努力寻求更加充实的精神与文化生活。许多人把精力投入到书法学习中,从中体会到无穷的快感。

的确,书法学习是一种理想的健身活动。人到老年,比较剧烈的大运动量已难胜任,而练习书法是一项集艺术性和运动性于一身的项目,可以说是一种柔功,对身体十分有益。书法学习还是陶冶性情的好方法,可以放松心情,驱走烦恼和疲倦,精神得到超然和净化。书法作品是由文字内容与表现形式两部分组成,它们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从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中可以得到美的享受。书法学习还是一个扩大社交范围的好方法。在过去的岁月里,老年朋友已大体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社交圈子,退休后社交活动比以前减少了,学习书法恰恰可以为自己提供以书会友的好机会。

在书法艺术的发展长河中,楷书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魅力。楷书有模楷的意思,也叫正楷、真书、正书。它创始于汉,发展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唐朝臻于极致,集为大成,名家辈出,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楷书的产生不仅使汉字结构发生了明显的简化,补充了隶书草书的不足,而且完美地汲取了两者的优点,使结构更趋合理、严整,使形体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所谓“永字八法”,就是指楷书中“永”字的8种基本点画的写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丰富用笔姿态。因为“永字八法”基本上包括了楷书各种点画的写法和姿态,故常以“永字八法”作为楷体书法的代表,而精研八法也就成了书法家的别称。

真正有成就的书法家可以专攻隶书,或擅长篆书,也有以行草见长的,但都应该在“永字八法”上下过相当的工夫,否则其书法造诣不可能很深,艺术成就不可能很大。故历来书法名家都十分重视楷书,无不精研八法,如魏晋的钟繇、王羲之隋唐的智永、颜真卿、张旭,宋代的蔡襄苏轼,元代的赵孟頫頫页,明清的文徵明、祝枝山、赵之谦、王宠,现代的沈尹默、邓散木等。他们并不都是以楷书而闻名于世,但是楷书的功夫均相当扎实。历史上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唐〕欧阳询欧体)、〔唐〕颜真卿(颜体)、〔唐〕柳公权(柳体)和〔元〕赵孟頫頫页(赵体)。

前人学书法有这样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钟王为法。”应该讲,基本指明了学习楷书的取法门径。

清代的周星莲在《临池管见》里讲:“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百字,便觉矜躁俱平。”现代社会生活斑斓,人心比较浮躁,虽然喜爱书法,但是真正肯在楷书方面下工夫的人却不多,这对于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愿有志于书法艺术的同道朋友们一起努力。

楷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www.chuimin.cn)

1.讲究用笔

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不同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加以体现。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2.笔画分明

楷书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代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3.结构方整

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法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与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书体奠定扎实、稳固的书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