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职业选择的关键环境-人生选择学

职业选择的关键环境-人生选择学

【摘要】:对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工作环境选择的问题就相当复杂。中国的东部发达,人口稠密,平原和城市的人口增多,都是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人作为主体进行选择的结果。局部自然环境对人的选择也有双重影响。人作为地球的“选择主体”,对环境这个最大“客体”的选择态度,是全人类都必须思考和作出正确答案的重大课题。其次,国家法律影响人们行为选择的规范程度。

第二节 环境与职业选择

主体选择的“最大客体”是“环境”。如果说从大环境的角度说,宇宙到底有多大,目前人类尚不清楚,因此无法另有选择。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方,只有屈指可数的宇航员能够选择“短暂地离开”,几乎所有主体都必须选择它伴随一辈子。如果从小环境的角度看,人对地域、国度、居所的选择,就会很多。对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工作环境选择的问题就相当复杂。

人一辈子除去未成年时期和老到丧失劳动能力的时段,都要从事劳动。“职业”是绝大多数主体几十年中都要选择的客体。有人选择一次伴终生,有人则选择若干次。

本节就这两个问题的选择分别进行有重点的阐述。

一、环境对主体选择的影响

人选择的环境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类:一是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地理气候环境。二是人文环境,其中,又分为社会文化“大环境”和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劳动环境等具体的“小环境”。两类环境实际上并不能截然分开,只是为了分析和理解的方便,选择分别叙述。

自然环境对主体的选择具有天然吸引性。俯瞰人类在地球的分布,你就会发现,经过若干年的迁徙和流动,人们多数总是选择水源充足、冷暖适宜、交通便利的地方聚居。中国的东部发达,人口稠密,平原和城市的人口增多,都是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人作为主体进行选择的结果。大城市的形成在历史上总是依托大江大河的滋养;改革开放的大特区深圳和浦东分别设在我国最发达的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可见,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一定会选择优越的地理条件作支撑。

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影响人们选择的可变性。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减少,人们已经发现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过去那种“战胜自然、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选择悄然发生了变化。全球范围的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大气污染导致的极端恶劣天气已经对人们生活生产消费的不恰当“选择”敲响了警钟。正在作为人们主要选择的能源矿藏,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已经知道他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这就不得不逼迫人们改变自己已经习惯了的某些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成了全球议论的热点问题。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人类必须选择的共同课题。

局部自然环境对人的选择也有双重影响。大城市的发达与繁华让众多的农村人选择进城打工;偏远山区的自然风光和新鲜的空气让都市的城里人选择到那里旅游;交通的拥堵、繁杂的噪音、浑浊的空气,让不少城市人选择离开;土地的沙化、水源的枯竭、植被的破坏,让草原人选择迁移。人迹罕至的地方太孤单寂寞,人不愿选择长留;人口过分密集的地方太拥挤嘈杂,人也不想选择久居。可见,选择环境时需要保护环境、不要让环境不堪重负,一定要保持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作为地球的“选择主体”,对环境这个最大“客体”的选择态度,是全人类都必须思考和作出正确答案的重大课题。

社会环境影响主体选择的间接性和方向性。社会环境是一个大环境,它对每个主体的影响程度不同,也不可能影响每个主体的每一个具体选择行为。但是,它会通过社会制度、国家法律、公共舆论来间接影响公民思想和行为选择的大方向。

首先,社会制度影响人们思想选择的基本方向。放眼全球,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虽然政治风云激荡,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和平和发展仍然是主流,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半个世纪,热爱和平、期望持久和平是全世界的人们共同的“选择”。然而,处于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政治路线下的人们,思想倾向性肯定各不相同。即使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也不同,人们的思想选择就有很大差别。仅就中国而言,建国60多年的岁月中,前30年与后30年由于大政方针的变化,人们的总体思想倾向也大相径庭。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阶级斗争”几乎占据了全国每一个公民的头脑。30多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已成了中国人思想选择的“主题词”。

其次,国家法律影响人们行为选择的规范程度。纵观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政治上长期处于动乱状态,国家的法律法规就会失去约束力。人民会四分五裂、互相倾轧、争斗不断,甚至会难民如潮。无数事实说明,没有了国家法律的约束,势必失去控制,失去规范,人们的选择行为会无所适从,无政府的混乱局面必然产生。我国经过近几十年的法制建设,人们渐渐明白了依法办事的道理。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选择法律保护自己,选择在法制的前提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再次,社会舆论影响人们处事选择的道德风尚。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许多人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然而,精神状态却很好。正确的舆论引导是一个重要因素。当时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后来的“雷锋精神”的大力宣传,使当时形成了人人都愿意为他人着想,人人都愿意选择自觉做好事的良好社会风气。改革开放初期,“窗口”打开,随着西方先进科技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引进,“苍蝇、蚊子”也跟了进来,也一度引起一些人们的思想混乱。有人选择唯利是图、坑蒙拐骗,有人选择崇洋媚外,个人至上。这种状况曾经使不少人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后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路线、方针的确立,强大的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让人们对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了比较深切的理解。人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之路就变得更加清醒和理智。(www.chuimin.cn)

人文环境影响主体选择的长期性和时段性。上下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每一个中国人的影响程度可能各不相同,但影响的时间性却大体相当。中国人目前的平均寿命73岁左右。现在的医疗和卫生条件比过去大为改善,除去极少数意外早夭,绝大多数老百姓几十年都要在“大文化”的社会环境下度过。这就是说,人文环境对每个主体来说,影响是长期的、相伴终身的

具体到小的人文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劳动环境,分别对主体选择的影响有一定的时段性。

学校环境是主体选择的第一时段。人一辈子要学习,可能很多次进入一些学校学习,但那大多是短期进修。这里所说的学校环境,主要指幼儿、少年、到青年期间接受普通基础教育幼儿园中学大学的学校环境。这一环境的长短和优劣,对主体后阶段的影响非常重要,起基础作用。一般来说,受基础教育的时间、层次和质量,能决定主体中后期成长发展的走向;影响主体对人生道路选择的视野、目标和前途。一个只接受过小学教育就辍学的人与大学毕业生的人生选择的发展轨迹肯定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一个中学毕业后就就业的人与一个博士研究生面对同样的问题时,选择的思路一定会大相径庭。因此,选择教学环境好、教育质量高的学校,时下成了每个孩子家长关注的焦点。撇开对教育制度的评论,这至少说明:人生的初始阶段,学校环境非常重要,不仅影响主体接受教育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会影响这个主体今后的许多“选择”;这是人们对“选择”基础问题的一种共识。

劳动环境和家庭环境是人作为主体必须选择的两个“客体”。从时段性讲,是一种“交叉并列”关系,几乎同时影响主体的一生。人们常说,成家立业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这就说明,家庭和工作两个环境对主体的影响非常大。从时段特征来说,在农村,一个家庭、一起生活、一起劳作,两个环境交织一起。在城里,一般是“黑白分”和“五、二分”。晚上家庭环境的影响大,白天工作环境的影响大;五天工作期间工作环境的影响大,双休假日家庭环境的影响大。这两种环境对主体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价值观的内化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个具体环境下,客体的特性会潜移默化成主客体的共性。工作单位长期的思想灌输和纪律约束会给主体的选择习惯产生很大影响。行业的许多行规、企业的经营之道、单位的管理经验等等,都会逐步“内化”为主体自身的思维习惯,成为选择做事、做人时的重要依据。家庭成员之间的价值观更会互相影响,尤其是夫妻,原本恋爱时就相互间爱慕,组成家庭后,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互相影响,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许多习惯自然会慢慢“同化”。如果一个主体频繁跳槽,不断改变工作环境,那么,某个具体工作环境对这个主体的影响就会很小,这种“时段性”的特性会使他对具体工作环境的选择“认同度”很低。同理,如果某一对夫妻结婚时间不久就选择分手,其相互间的影响和“认同度”也就比较低。这里分析的是一般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对主体影响的规律。不包括那些少数特例,如:依靠遗产生活终身不工作的;终身不娶不嫁的独身主义者等等,因为他们所处的具体环境与众不同,需要另作具体分析。

二、职业对主体选择的影响

人是高级动物,劳动是人生价值的体现。现阶段劳动是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因此,职业是主体必须选择的重要客体。那么,不同职业对主体的选择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让主体在从业过程中选择按行业的行规办事,按职业的要求从事劳动,而且会影响主体的思维习惯和非工作时间的其他行为。

职业影响主体选择的视野范围。任何人认识世界总有个角度和视野的限制问题。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经历得多才知道得广。由于主体长期工作在某个特定的职业圈内,天长日久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站在本行业的角度看世界。就是在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之中,身份地位不同,视野也不同。在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与在外搞产品推销的销售员,看到、听到的差别很大;生产一线与机关管理人员,所思、所想的肯定不同;普通员工与单位领导,接触的事物与人员也不一样。然而,共同的职业会让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会站在本单位利益的角度选择处理事物的态度。就拿公务员这个职业来说,同样是国家公务员,层级差别很大,乡镇干部与省、市、县干部的视野范围肯定不同。中央与地方领导干部的工作范围有大小之分。他们选择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思路都会受到视野范围的影响。因此,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要适当进行岗位轮换。培养领导干部需要进行适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干部交流。既充分利用他们原岗位积累的经验,又避免他们因原有视野的局限而影响今后工作选择的全面性。这也是选择学给人才学、行政管理学的一点启迪。

职业影响主体选择的思维方向。律师接手案件善于寻根问底,医生看病总要望闻问切。银行职员对数值变化比较关注;服装设计师对色彩流行比较敏感。气象学家遇到问题总到“天上”去寻找答案;矿产专家研究问题总到“地下”去查个究竟。政治家眼光喜欢盯住“主席台”;艺术家心里比较关注“观众席”。不同的职业影响不同主体思维的方向和喜欢研究的目标。这种影响对于主体的“选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对主体处理专业化问题能力的提高提供可靠的基础条件和持久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也会对主体观察和处理其他非专业问题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人们往往会发现某些“专家”、“学者”在参与研究讨论一些综合性很强的重大课题时,表现出一种偏激和固执,就是这种影响两面性的表现。于是,人际交往中就自然出现这样的规律:了解一个陌生人,问完姓名以后,总习惯问“您是干什么工作的?”因为性别一眼就知,年龄也能猜上个差不离。问清了职业,对对方就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了。

职业影响主体选择的行为习惯。记者在奔跑中追寻新闻;编辑在安静中推敲文字。理发师习惯眼睛向上看人家的头;修鞋匠喜欢眼睛向下盯人家的脚。交警的眼睛总盯着转动的车轮;刑警的兴趣总研究小偷的眼睛。农民爱护自己耕作的土地,不会把污染物扔到田里;工人珍惜自己劳动的地方,比较爱护自己的设备和工具。

职业还影响主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医生护士习惯称自己白衣天使,人民警察总是称自己安全卫士;教师喜欢被誉为灵魂工程师,清洁工也戏称自己是“城市美容师”。

职业影响主体选择的行为习惯也有一些负面的问题。有的人在一个行业呆久了,安心工作是好的一面,但也有惰性,往往比较守旧。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长期从事某一个职业,对外面的世界知之不多,因而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下的习惯。凡事总是局限在本行业内部狭小的天地思考问题,就连子女求学、就业也选择“子承父业”的道路;弄得不少单位的员工“近亲繁殖”,很不利于管理。

本节主要从客体的角度阐述环境和职业这两个较大的“客体”对主体的影响,至于每个主体对环境和职业如何选择,不好一概而论,以后的章节会适当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