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提奥多里克的即位泽诺皇帝高兴地获知提奥多里克继位做本民族国王的消息,并给他寄来请柬,邀请他到君士坦丁堡来拜访自己。提奥多里克又被提升为正式的执政官,这在世界上是尽人皆知的最高荣誉。当提奥多里克在那里休息和整顿他的部伍和牲畜之时,奥多阿克派了一支军队来攻击他。泽诺不可能收提奥多里克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养子。但提奥多里克很快反悔,在谈判会议上亲手刺杀了奥多阿克,并处死了他的全家。......
2023-12-07
“垃圾王”老史——记全国劳模、固原环卫工人史提亮
周一青
俗话说“行行出状元”,跟垃圾打了一辈子交道,并因收拾垃圾而获得全国劳模称号,也确实能被称为“垃圾王”了。
联系到史提亮的时候,笔者还在银川。电话打过去,一口粗重的固原话:“我正在拉垃圾呢,周末还要上班。你要来采访,可我嘴很笨,不会说。”本来认为,一个环卫系统50多岁的工人,在被评为全国劳模之后就算不能“平步青云”,论成就、论年龄也应该是照顾的对象,起码会被分配去干点干净、轻松一点的活。可他还在拉垃圾,这让我对他充满了好奇。
环卫劳模遭遇成名尴尬
4月清晨的固原尽管阳光足够明媚,可依然寒风习习。这个小小的山城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新建的政府楼群恢弘大气,城区里新楼林立,在争芳吐艳的桃李花中更显得静谧、安宁。我提前到了见面的地点,正巧一位环卫工人在清扫,穿着满是尘土的橙色工作服,脸被头巾口罩包裹着,认认真真地打扫着,如同一位在大地上书写的书法家。
等了一会,一直没有穿橙色工作服的人出现,只有一位妇女站在我们约定的地点左顾右盼。正在我准备给他再打个电话时,一位身穿褐色衣服、精神很足的男人朝我走来:“我是史提亮,你是不是记者?”
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眼前的史提亮黑瘦精干,甚至有一些斯文,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单从外表,你很难看出这是一位干了几十年最脏最累的活的环卫工人。在跟我打完招呼后,史提亮就如同他自己介绍的“嘴笨”,保持了沉默。为了打破这种尴尬,我提议找个地方坐一坐。他同意了,然后回过头去招了招手,刚才那位站在我们约定地点的妇女就在我们身后不远不近地跟着。史提亮有些脸红:“那是我媳妇,非要跟来。”
在询问了我一堆问题并看完我的记者证后,史提亮的爱人才打开了话匣子:“当了个劳模,竟然都被骗子盯上了,不小心不行。”原来在史提亮成为全国劳模之后,常有各地媒体来采访。前不久有一个自称某中央媒体的记者,提出要为史提亮写书,并索要2000多元的出书费。好在他爱人多了个心眼,经过查询发现这个记者所在的媒体根本不存在,这才避免受骗。不过,自此他们都多了提防之心。
解除了戒心的史提亮,尽管和我的年龄差距颇大,但他还是坚持让我叫他“老史”,并幽默地强调是老史不是“老师”,原因是他们单位就连新来的20多岁的年轻人也都这么叫他,听着觉得亲切。
无怨无悔做“清道夫”
15万吨垃圾要是堆在一起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想象不出来。而二十多年来,经史提亮拉出去的垃圾大约就有15万吨。
其实提起老史,固原市环卫站乃至整个建设系统,无论是领导、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还是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新同志,无不表示钦佩。1977年参加工作,史提亮就在城建系统工作,1985年到环卫站工作。刚到环卫站工作,单位就安排“史提亮”跟师傅学开车,说是开车,其实什么活都得干。遇到装卸工请假人手不够时,他就是装卸工;单位、居民区的化粪池满了,又是掏粪工,身上经常沾满大粪;修理车间缺人时,史提亮又是修理师傅的徒弟。尽管史提亮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积极肯干,好学上进。有时车出了毛病,修理师傅修理的时候,他在旁边专心地看着,并不时地请教,回到家后又把这些情况记录下来。几年下来,他的小本上记满了车辆故障的原因,以及排除方法。平时车辆有什么小病小灾,他都能手到擒来。由于他对车辆的精心爱护和勤于保养,使得他的车况最好,每年光节约的修理费就在几千元。就这样,在环卫站工作没有几年史提亮就把所有的岗位都走遍了,而这辆垃圾车一开就是23年,史提亮也就成了单位人人熟悉的老史。
早期的固原城,几乎没有水厕,市民时时处处离不开厕所,但却又希望远离厕所,远离粪便。环卫工人,却每天与厕所、粪便为伴。20世纪80年代后期,老史承担了大部分清输粪便的任务。每次打开化粪池盖子时,猛扑而来的是一股熏天的臭气,这都让一些年轻职工委屈地甚至直掉眼泪。老史总是第一个拿起铁锹,挽起裤脚,跳进化粪池中,一锹一锹地挖,一桶一桶地拎,一个化粪池平均得四五个小时,每次出来时,浑身满是粪便。有时候,经常由于劳累过度,一连几天都感到头晕气短,饭也吃不香。那段时间,就连同是环卫工人的妻子也抱怨起来,孩子更是反对,老史依然没有退却。为了防止粪便污染,他每次都得把填埋沟挖得深深的,把粪便埋得严严的。许多人感到不解,“老史,你难道就不苦吗?”老史就老实地回答说:“共产党给咱们工作咱就要珍惜,而且这些活如果谁都嫌脏嫌苦,不愿意干,那谁来干?”
长期的艰苦工作环境,微薄的工资待遇,很多人调走了,很多人转行不干了。其实老史也曾面临过这样的诱惑:当时固原县某局领导看到他干工作踏实、勤恳,想调他去那里开小轿车。老史考虑再三,尽管家人都很赞同,但他还是放弃了。提到这件事情,老史爱人至今还有些抱怨:“记者同志,你说这个人傻不傻,开小轿车多舒服,人的身份也提高了,比开垃圾车好多了,他就是不调。”老史瞪了她一眼:“你自己就是环卫工人,还看不起环卫工人,环卫工作那也是工作,也是吃‘皇粮’的,不比开小轿车的人差。再说我工作都干熟了,别人未必有我干得顺手。”(www.chuimin.cn)
就是这个安于“底层”工作的史提亮,1982年起就先后8次被固原县建设环境保护局评为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1992年获固原县工会“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被固原县建设环境保护局评为建设系统“十佳建设职工”,同年又被固原县工会授予“十佳职工”光荣称号,2001年被固原县人民政府授予“十佳环卫工人”荣誉称号,2001年6月又先后被固原县委员会和固原县建环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3月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2004年12月被市建设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干出来的“平民明星”
能够当全国劳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史就在平凡而又单调的环卫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老史热爱自己的岗位,也珍惜这份工作。在20多年的环卫工作中,他几乎没有睡个囫囵觉,一年四季,每天面对呛人的灰尘、臭气熏天的气味,从事又脏又累、简单又枯燥的体力活,他心里也有过沮丧,有过埋怨。可每当看到经过自己辛勤劳动,变得整齐干净的街道时,他又感到自己为广大居民、为这个城市增添了光彩,所有的疲惫和不快都随之而去。老史告诉记者,有时觉得工作累的时候他就想:环卫站的工作既脏又苦,但再苦再脏,总得有人干。不干则罢,干就操个心,争取干好。
老史说,环卫工作是真正的牵扯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没有环卫工人,城市居民就没法过。2004年腊月二十七是史提亮从事清运工作以来垃圾最多的一天,从早晨四点半开始直到下午五点,他们全车组的人员一刻也没有停止,一天共清运垃圾16车,当清运到原州区和平门两个点的时候,已过中午十二点,可垃圾只清运了一半多,饭肯定是没时间吃了,当时饿得他两腿发软,在路过岳母家时,要了几个油饼,让大伙儿充饥。
挨饿还是小事,环卫工作不小心还会经常受伤。有一次史提亮在清运垃圾时,市民将建筑垃圾倒到垃圾桶里,上面被生活垃圾覆盖,清运车调起时被石头卡着链条。老史正在掏被卡石头时,链轨突然滑了下来,垃圾桶猛地跌下来,他的左手两个手指随即被卡在车链条里,顿时血肉模糊,等掏出手指后,只看到白生生的骨头和机油混合着鲜血直往下流,小拇指几乎被砸成了“肉饼”。但当时工作任务很紧,老史只去了附近的小诊所进行了简单的包扎,修好链轨后又把车开出去拉垃圾,直到把当天的垃圾清运完。第二天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小拇指是粉碎性骨折,由于伤势太重,到医院足足包扎了1个多小时。
还有一次,清运垃圾时正下大雨,垃圾车发不着火,老史摇车时,胸口被车摇把打伤,一连几天,疼痛难忍,单位领导让他去医院检查,为了不耽误工作,不给领导添麻烦,不花公家钱,他坚持带病工作。实在疼痛得受不了,就一个人悄悄去医院抓了些药,吃了一个多月。
提到这些,同为环卫工人的老史的爱人既敬佩又心疼:“这个人干起工作不要命,这二十几年家里大小事情都没有管过,就连儿子开家长会,我们两口子都要出去扫垃圾、拉垃圾,只能让亲戚代替。”听到妻子的埋怨,老史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咂了一口茶,说:“当然是单位的事情重要。”
劳模就要真正做成模范
采访中,老史给我展示他的十来本荣誉证书的时候非常小心翼翼,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因为他觉得这些都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鞭策。他说,自从当了劳模,自己干工作就更认真了,每次觉得干不动的时候,想想自己是劳动模范,很多人在背后看着、学习,不能松劲。所以直到今天,他还奋斗在环卫第一线,成为单位里为数不多的几个老龄一线员工之一。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史提亮日复一日地干着自己的清运工作,每天面对呛人的灰尘、臭气熏天的气味,他没有退缩,没有气馁,反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车组人员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单位交给的工作任务。说到这里,不善言辞的史提亮忽然语气激动地对记者说:“环卫工作别人瞧不起,我瞧得起;有人不愿干,我愿干;别人不爱,我爱!”
实际上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像一头老黄牛,默默无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总是抢重活、脏活、累活来干,别人不愿意干的,他也抢着干。垃圾点的垃圾装完了,他总是抢着盖篷布、打扫场地。每天上班,他第一个来把车里车外擦洗得干干净净,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车组出色地完成了单位交给的垃圾清运任务。装卸工们都愿意跟着他干,都说跟着老史干“有劲”。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站场几乎成了他的家,工作成了他全部的生活。他经常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单位需要加班,他从来不讲条件,一叫就跟上走。有时下班后刚回到家,身上的土还没有拍掉又有人喊,他也跟上就走。后来,渐渐的加班成了他的一种习惯,有事没事他都到单位转悠一圈。甚至他还得了“职业病”,休息的时候和妻子外出逛街,都要看看马路上干净不干净,有没有垃圾。有一次正逛街,他忽然看到刚刚清运完的一个垃圾点上又被堆上了垃圾,就又返回单位,开出了垃圾车……
劳模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在采访史提亮之前,我并不清楚;在采访了史提亮之后,我才知道劳模两个字背后,蕴涵着多少汗水与辛劳。一个人,如果不热爱工作,就不可能兢兢业业工作;一个人,如果不热爱生活,也不可能守着一份又脏又累的工作快乐地过每一天。史提亮,做到了,也就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劳模,这个劳模,实至名归。
采访结束的时候,老史说自己比出租车司机更熟悉固原的路线情况,所以执意要给我介绍一下崭新的固原城,哪条路是新开的,哪里的小区又要拆迁了,这个环卫工人似乎把自己当成了城市的决策者。最后,他指着干干净净的马路微笑着跟我说:“固原的路越来越多,垃圾也就相应更多。但你看着,即使固原建得再大,马路上肯定都会干干净净。因为环卫工人一个个都很能干。”
老史没说自己很能干,因为他快要退休了。但我相信,在老史这样的人的带动下,新一代的环卫工人会越来越强,固原的市容会永远像妙龄少女的脸,漂亮、干净。
有关平凡与卓越的文章
57提奥多里克的即位泽诺皇帝高兴地获知提奥多里克继位做本民族国王的消息,并给他寄来请柬,邀请他到君士坦丁堡来拜访自己。提奥多里克又被提升为正式的执政官,这在世界上是尽人皆知的最高荣誉。当提奥多里克在那里休息和整顿他的部伍和牲畜之时,奥多阿克派了一支军队来攻击他。泽诺不可能收提奥多里克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养子。但提奥多里克很快反悔,在谈判会议上亲手刺杀了奥多阿克,并处死了他的全家。......
2023-12-07
43阿提拉入侵高卢当阿提拉回到他的国家以后,他对于自己许诺的和平十分懊悔,感到无法忍受没有战争的生活。因此阿提拉从当时匈人和被他们所征服的许多民族居住的达西亚和潘诺尼亚地区出发,率领他的军队去攻击阿兰人。与阿提拉相反,在把匈人的军队从阿兰人那里逐退之后,托里斯蒙德带着他基本上没有遭受什么损失的部队回到了图卢兹。......
2023-12-07
34阿提拉的崛起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前面已经说过的事件:瓦里亚在高卢人身上交了一点好运,当他死后不久,吉祥而幸福的提奥多里克继承了王位。这便是阿提拉国王——所有野蛮国家的统治者——的住所,比起所有那些被征服的城市来,他更喜爱这里的居室。据吉本考证,他可能就是阿拉里克一世大王的儿子,因为他的儿子提奥多里克二世曾经称攻陷罗马的阿拉里克为自己的“祖父”。......
2023-12-07
荤素搭配吃出你的气色来很多人认为,若想要长寿,那么就要做一个“素食主义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但是我们提倡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这样的荤素搭配才会更健康。......
2023-12-04
55提乌迪米尔的征服战争在一段时间以后,当冬季的严寒来临之际,多瑙河的河面像往常那样被冻得如同石头一般结实,以至于足以让整支军队徒步从上面走过去,甚至还可以允许四轮马车和手推车等其他交通工具通行,而不再需要小艇运输。提乌迪米尔国王就在冬季,带领哥特军队进入了这样一个易于防守的地区,击败了互相结盟的苏阿维人和阿勒曼人,占领了他们的土地,并几乎完全征服了这两个民族。......
2023-12-07
39阿提拉的战前演讲当阿提拉看见他的军队因为这件事而情绪沮丧时,就认为,发表如下这么一篇演讲来鼓舞士气,是个明智的做法:“军人们!在击败了那样多的民族、征服了那么广阔的土地之后,你们终于有资格站在这块原野上了。因此我感觉,自己在现在这种环境下,还想用演说再进一步激励你们的行动,显得有些多余和愚蠢,好像你们还不明白,目前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情况。对一位新入伍的士兵或一支从未参过战的部队来说,这可能还......
2023-12-07
42阿提拉入侵意大利当阿提拉因为西哥特人的撤退而得以如愿从敌人的包围中脱身时,他看到自己很快就处在了安全的环境之中,于是便开始着手征服罗马人。阿提拉同意了双方的婚事,并向瓦伦提尼安三世要求半个西罗马帝国做嫁妆。阿提拉于是在公元451年进犯高卢,在沙隆战役失败后,又于次年入侵意大利本土,作为他求婚失败的报复。......
2023-12-07
56提乌迪米尔与罗马帝国晚些时候,当附近的各个民族都因为这些掠夺性战争而逐渐衰弱时,哥特人自己也开始缺乏食物和衣服。因此,他们全都高声叫嚷着去找提乌迪米尔国王,请求他带领他们到他愿意去的任何地方作战。维迪米尔很快接受了礼物,接受了格吕策里乌斯皇帝的指令,向高卢进军了。但当提乌迪米尔国王看到他自己和他的儿子所交的好运时,却并不感到满足。不久后,提乌迪米尔在策鲁斯城染上了一种致命的疾病。......
2023-1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