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全国劳模、银川市邮政局邮件转运工张自华

全国劳模、银川市邮政局邮件转运工张自华

【摘要】:平凡的星星——记全国劳模、银川市邮政局邮件转运工张自华姜美鸿雁传书的美丽传说,驿站跑马的生动记载,万里长城的烽火台,穿越封锁线的交通员,山间马帮,瀚海驼队……就是在这条邮运干线上,张自华高质量完成13万袋邮件2600余吨重的押运任务。按规定每个作业班连续工作平均8小时就要换班,可为了赶发邮件,在40天的春运期间,张自华经常是连续工作两个班16小时。张自华始终自觉遵守邮政三项基本规章制度不松劲。

平凡的星星——记全国劳模、银川市邮政局邮件转运工张自华

姜 美

鸿雁传书的美丽传说,驿站跑马的生动记载,万里长城的烽火台,穿越封锁线的交通员,山间马帮,瀚海驼队……无论是远古,还是现代,信息永远牵挂着人们的心。

这里讲的就是现代中国一个普通邮政工作者的故事。他虽没有歌星、影星那么有知名度,却有着对邮政不凡的贡献。他像浩瀚星空的一颗小行星,默默地循着自己的轨道运转。

1985年,家住银川市郊区的张自华高中毕业了,为了家庭的生计,他放弃高考,参加了银川市邮政局乡村邮递员的招考,他憧憬着穿村越野带给人们惊喜的未来工作。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但没有成为一名乡村邮递员,而因为文化基础好,邮局安排他做邮件转运工作。

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能进城到邮电系统工作,张自华觉得很幸运很骄傲,因此他比别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组织让干啥就干好啥。邮政转运工作很辛苦,而且非常繁杂,但是张自华始终相信,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再平凡的工作也能干出名堂。

张自华所在的单位负责着全宁夏所有邮件的转运工作,刚参加工作那阵,由于设备简陋,所有的邮单都要手工填写,有的时候邮件多,经常要加班,工作难度又大,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但张自华却认为,越有难度的工作越有挑战性,所以他主动承担了,主动向师傅学习。有的时候忙起来要连续上班十几个小时,要写上万字的单子,而且一点也不能出错,累得人头都抬不起来。可张自华硬是坚持下来了,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一干就是10年。

1996年7月1日,银川至西安邮车开通,能吃苦能干活的张自华被作为业务骨干调至押运科,成为银川至上海西395/398次火车押运一班班长,因为他和几名职工是回族,故人称“回民支队”。银沪邮路单程2355公里,跨越7个省,是全国排名第7的派押长线。就是在这条邮运干线上,张自华高质量完成13万袋邮件2600余吨重的押运任务。

押运员的工作是紧张繁忙既苦又累的,它集地面局的分批转运、核对于一体,要在有限的火车停站时间内把邮件全部装卸完毕,然后在小小的邮车厢内移位复核,合理堆码,一袋邮件从接收到交卸至少需要五次搬动,频繁的弯腰——直立——挥臂,构成了对他们工作的基本动作要求,站站如此,循环往复。

1998年1月8日,邮车自西安延伸至广州,由于新手多,作业计划不熟,又无人带车,工作起来难度很大,尽管上车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心中还是没底。按照规定,4个人的作业班有3个人工作,1人休息,为保证工作质量,作为班长的张自华在别人工作时他工作,别人休息了他还在工作。在往返14个小时的火车上,两天最多能睡10个小时,返回银川后,蜡黄的脸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极度的疲劳,就这样熬了近半年天气,终于渡过了难关。

1999年冬天,全国普降大雪,郑州站因积雪过厚,致使交通中断20多个小时。到他班上,要将上一班库存的邮件全部处理掉,按车体容积计算,最多能容纳5000袋邮件,超过5000袋就无法翻仓,不好干活了。可这次上下车邮件竟达到6300袋,工作间到处都是邮件,无立足之地。为了使邮件尽快转出,张自华指挥若定,合理组织,使这些邮件全部得到了处理,班员们一个个都累得趴在邮袋上睡着了,而他还强撑着身体处理着善后事宜。

每年春运,是押运员工作量最大的时候,上海西、南京、徐州、郑州、西安等大站每一站上下车邮件都在千余袋。按规定每个作业班连续工作平均8小时就要换班,可为了赶发邮件,在40天的春运期间,张自华经常是连续工作两个班16小时。职工们给他算了一笔账,按每趟车(指往返)多上班7小时计算,全年42趟车,加上春运和特殊情况,近4年来张自华共多上班1500小时,折合187天。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选择高贵是一种物质追求,选择平凡则是精神上质的超越。但平凡绝不等同于平庸。1996年以来,张自华先后10余次被评为市邮政局和自治区邮电系统的先进生产者。

对一个长期在外作业的班组和个人,最难能可贵的是自觉执行纪律和制度。1999年8月份的一天,西安至银川595次列车差30分钟就要开车了,突然有一位青年男子来到邮车前,提出让押运员将一包东西带回银川,并表示事成后必有重谢。张自华当即拒绝,可青年男子仍不死心,随即拿出6张百元大钞塞到他手里。张自华义正词严地说:“你把我们邮政职工看成什么人了?别说是600元,就是6根金条我们也不能违章。”青年男子见状不解地说:“都市场经济了,还有不为金钱所动的人,真是榆木疙瘩。”几年来,在他的作业班上,从未发生过“捎买带”的情况。

张自华始终自觉遵守邮政三项基本规章制度不松劲。银沪邮路开通后,邮件量猛增,车厢大都装得满满当当。一次,宝鸡站上车邮件达832袋,已经挨上车顶了。见此情况,班员们说只点总数不匀挑了,而他坚定地说不行,带领全班翻仓重码,匀挑核对,待832袋邮袋全部处理完毕,大家都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其实,像这种情况他们已经历过多次。

押运员常年工作在火车上,冬天,从西北到东南要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还好过些。夏天,外面的气温高达38度,车厢温度有时高达45度,押运员只能光着膀子穿着短裤干活。为保证路单质量,张自华还发明了“头围毛巾工作法”,即填写路单时为防止汗水流在路单上,在头上围条毛巾,湿了拧干水再围上。虽说邮政车为押运员配备了必要的生活设施,但并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用得上。车厢内温度高,开窗通风有可能把邮件吹出窗外,使用风扇又会吹乱路单;车内虽配有空调,但一遇停车,空调就得关闭。每年夏天,押运员的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来就干瘦的张自华一个夏天竟减了10多斤。有些新职工因为酷热难忍,甚至哭鼻子,张自华风趣地说:“哭什么,这么好的免费桑拿瘦身房你去哪儿找啊?”而此时,若遇有上千袋邮件经过押运员的手搬移匀挑不符时,还要全车复数,往往几千袋邮件复核完,人都要中暑了,而且还耽误了吃饭,可张自华总是笑着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我们宁可少吃一顿饭,少睡一会觉,但执行三项规章制度一项也不能少。”职工们都说:“没办法,张自华就是这么个‘犟板筋’。”

在车上最让押运员苦恼的是不能按时就餐,因为餐车开饭时也正值邮件分拣最忙之时,等处理完邮件,餐车上已是人去灶熄,汉族押运员还好办些,可对于回族的张自华困难就太大了。由于火车上没有回民餐,他每次出车只能自带干粮。冬天还好说,让家人准备四五瓶酱菜,可一到夏天只能带些炒面、挂面就着咸菜吃。开始吃方便面还觉得挺好,时间长了,他一看见方便面就恶心。由于吃饭不可口、不按时,使他得了严重的胃病,有时疼起来就用膝盖顶住胃坚持工作。为此,职工不止一次地劝他向领导反映,可他总是不当回事地说:“领导那么忙,不能因为自己的困难而分散领导精力。”(www.chuimin.cn)

作业计划是押运员上车顺利工作的基础。银沪线途经7个省,18个交换点,光直接车转车邮件就达63个车次,地面局的就更多了。不熟悉作业计划,就会造成邮件不能按时发运。为尽快熟记作业计划,他采用“笨鸟先飞”的办法,别人口背,他利用在车上休息时间反复手抄,抄了满满两本子。为加深记忆,他把中国地图册装在身上,上班抄经转关系,下班画路由图例

2008年1月,手工登单全部改为微机制单后,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张自华从学习英文字母、指法、熟悉键盘和制单程序开始,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并利用休息时间刻苦钻研微机操作技术。在科里组织的每月一次的业务考核和微机测试中,每次他都名列前茅。

就是凭着这过硬的业务技术,跑车近4年来,经他手的近13万袋邮件,从未发生过任何质量差错。他所带领的回民班年年被评为科质量优胜班组。上海西站站长说:你们西北人还敢跑全国经转关系最复杂的进沪列车,没有十几年经验,想都别想,没想到,你们还真能跑下来,真是不简单。

张自华常对押运员说,我们押运员在宁夏代表的是银川邮局,出省代表的则是宁夏,押运新风就是要从点滴做起,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按照规定,列车到站,都是由地面局接发员装、卸邮袋。为搞好与地面局的关系,张自华不怕自己麻烦,坚持做到移位复数,擦一把,拉一把。就是将列车扶手上的灰尘擦干净,拉接发员上车,并帮助他们装卸邮袋。不论白天夜晚,只要火车一停,他都要亲自做这些事。有一次,列车到达平凉已是凌晨4点,他正忙着制单结数,同班的押运员没有擦列车扶手,当平凉局接发员上车办理完交接手续后,张自华就未“擦一把、拉一把”之事诚恳地向他们道歉,平凉局接发员感动地说:“这点小事张班长还放在心上,宁夏的押运新风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为方便地面局工作,张自华每次都提前将车上邮袋按交接点顺序排列集中,腾出空位,既加快了装卸速度,又能使地面局邮件全部上车。西安、郑州、南京等大站停车时间最长也不过12分钟,郑州枢纽站才9分钟,上下车邮件大多都在千余袋,稍一耽误,就有邮件上不了车,此时的作业现场犹如战场。可碰上张自华上班,虽然十分紧张,但由于他准备充分,邮件均能全部上车,地面局的同志都说:张班长当班从没有装不上车的邮件。

张自华干工作最大的特点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特别能吃苦,而带班的最大特点则是无声的命令,他从未训斥过人,而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别人。他看起来相貌平平,也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可和班员的关系处得特别融洽,要从他班里调出来人要做许多思想工作,而想进他班里的人却很多很多,整个押运共有9个班36个人,光在他班里呆过的就达14人,在这14人当中,其中有3人还当了班长。大家都说:和张班长一起干活虽然累点,但心情特别舒畅。青工小白、小马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开始不太安心押运这份苦工作,哪个班都呆不长。自打调到张自华班后,工作干得很出色。

张自华关心同志胜过自己。1999年9月26日,押运9班的王宏印到上海西站后,突然腹痛难忍,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需住院治疗。27日,9班返银,张自华抵沪,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向上海邮电公寓借了3000块钱,并自费“打的”为小王办理了入院手续,在征得科领导的同意后,主动留下护理小王,而让其他同志赶回银川过国庆节。他是回民,上海的回民餐馆又极少,8天来,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小王护理胖了,而自己却更瘦了。

2008年初,同班的马志军在车上突然生病,手脚抽搐,张自华立即找列车长帮忙,小马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一路上,他不仅悉心照顾小马,还把小马的工作全部承担下来。小马感动得热泪盈眶,回银后连连对科长说:“张班长人太好了,没有他,我不知还能不能见到你们。”

张自华家在农村,妻子身体柔弱,儿子年仅9岁,老母亲也是体迈多病,一家人就靠张自华的工资为生。为改善家庭条件,张自华的妻子盖了一个10间房大的塑料温棚种黄瓜和西红柿,温棚上盖的草帘是非常重的,妻子一个人拉不动,就让儿子帮着拉;夜里起来添火,为防不测,就穿上大衣,带上皮帽装个男的。妻子说:“我当姑娘时什么活也不会干,自从跟了张自华,犁地锄耙什么活我都得自己干,有什么办法呢?我生孩子第二天他就上了班。儿子是在塑料温棚里长大的,我有病住院他没侍候一天,老兄弟结婚他也不在家,儿子打吊针他没请过假。我们娘俩住害怕,他就把窗户用木条封死,农历2月12日是他父亲的祭日,8年了,每次上坟都少他,连我们回民这么重要的古尔邦节他也从没有在家过过。别人都说他负责,可他对家人咋就不负责呢?”

是的,这些张自华都知道,可为了他热爱的押运工作,他只能“忠孝难两全”,每每谈及家事,张自华总是感到深深的内疚。为对家人作补偿,每次出车回来休息,他总是抢着干活。平时这样也就过来了,遇到农忙特别是龙口夺食的夏收,当工作和家庭发生矛盾时,他又毅然走向工作。儿子常对他说:“爸爸,人家爸爸都给娃娃买‘变形金刚’,我不要‘变形金刚’,你能带我看看火车吗?”看着儿子过早负重的身躯和一双渴望的大眼睛,张自华连声答应说:“行,行,爸爸帮妈妈干完活就带你去。”可这样的许诺太多,失话也太多了,为此,儿子常埋怨他“说话不算数”。快过年了,张自华好像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拉着儿子要去看火车。儿子说却:“爸爸,我不去了,你好好休息吧,妈妈说你在火车上干活可累了。”听着儿子稚嫩认真的话语,张自华的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

张自华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忘我地奉献于平凡的岗位,成为一颗光荣闪亮的邮政明星。2000年他被评为全国劳模。

面对荣誉,张自华说,荣誉是对宁夏邮政押运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的鞭策。在荣誉的光环下,他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些荣誉,对得起各级领导对自己、对班组的关心爱护。

今天的张自华已经完成了大学学业,从一名普通的押运工人成长为宁夏邮政局银川邮区中心局邮件转运分局的负责干部。邮件转运分局押运职工从刚成立时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80多人,邮件分拣制单等工作从过去的手工操作变成了电脑自动操作,邮政押运也从当初的只有火车押运拓展到公路铁路运输,速度也比从前提高了很多。所有的这一切变化,都和邮政事业的发展分不开,都与以张自华等劳动模范为代表的邮政干部职工的努力分不开。

时光流逝,唯有榜样熠熠闪光;繁花荣枯,唯有平凡灿灿永恒。感谢像张自华这样无数的平凡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在人生的轨迹中,像平凡的星星一样,发散出不平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