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通过帮助同事成功实现事业飞跃

通过帮助同事成功实现事业飞跃

【摘要】:而每个单位都需要这种主动帮助同事、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员工。领导听完之后感慨颇多,一是不知道老周家里的情况,没有体谅老同事的苦衷;二是表扬罗盛,年轻人懂得帮助同事,主动分担工作,非常有发展前途。帮助同事未必需要作出多大的牺牲,通常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

二、掌握帮助同事的艺术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职场生存和发展都有益处,同事之间相互帮助就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途径之一。许多职场老手都表示,在帮助同事的时候,任何付出都不会是毫无意义的。而每个单位都需要这种主动帮助同事、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员工。的确,有时候,搬开同事脚下的绊脚石,恰恰是为自己铺平道路,因为帮助同事也就是帮助自己。

罗盛在一家单位里从事文秘工作。一次,领导要出席一个重要的会议,需要准备一篇发言稿,领导点名要罗盛的同事老周来写,并要求老周两天之内把发言稿交上来。老周是单位里出了名的笔杆子,写篇发言稿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但巧合的是,老周的老伴这两天因病住院,家里又没人护理。眼看着老周因为分身乏术而发愁,罗盛就主动地把写发言稿的任务揽了过来。

花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罗盛绞尽脑汁,终于把发言稿写好了。第二天一早,他就把发言稿拿给老周审查。老周接过发言稿一看,感觉写得很不错,只是个别的地方用词不妥。老周稍加改动之后,赶紧把发言稿送到了领导那。果然,领导看了之后也赞赏有加。看到领导非常满意,诚实的老周也把情况如实汇报了。领导听完之后感慨颇多,一是不知道老周家里的情况,没有体谅老同事的苦衷;二是表扬罗盛,年轻人懂得帮助同事,主动分担工作,非常有发展前途。

主动帮助同事,不仅可以赢得同事对自己的的尊重,还有可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器重,因为你在给予同事帮助的同时,也向领导展示了自己的热情和善良。一个单位里,如果没有这种友爱互助精神,同事之间相互敌视、形同陌路、关系紧张、感情冷漠,这个单位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就可想而知,员工的工作状态肯定处于低谷当中。所以,领导也期盼着具有友爱互助精神的员工的出现。

一位毕生行善的基督徒死后见到了上帝,他问上帝天堂和地狱究竟有何区别。于是,上帝就让天使带着他到天堂和地狱去参观一下。

到了天堂,这位基督徒看见一张很大的餐桌,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奇怪的是,围在桌边吃饭的人左臂都绑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叉,右臂则绑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刀。这些非常可爱的人都在喂对面的人吃饭,自己也被别人喂到嘴边。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每个人都吃得非常愉快。

接着,天使又带着这位基督徒来到地狱参观。眼前的情景令这位基督徒十分吃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地狱远远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他看到的情景和天堂里的一模一样。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水果、肉类、蔬菜应有尽有。这位基督徒心中纳闷:地狱怎么和天堂是一样的呢?天使看出了他内心的疑惑,就告诉他说:“不要着急,你再继续往下看。”

没过多久,到了用餐的时间,只见一群人走进房间,在桌前入座。但与天堂里的人不同的是,他们看起来都精神萎靡、闷闷不乐,而且饿得骨瘦如柴。同样,在他们每个人的左臂上也都绑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叉,右臂也都绑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刀。但他们不是喂对面的人吃,而只是想着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可是刀和叉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长了,每个人都无法把饭菜送到自己的嘴里,结果饿得鬼哭狼嚎,非常惨烈。这一刻,这位基督徒见到了地狱的真实样子。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得到的东西并非是你自己将要失去的,在给予别人帮助时,你自己往往也有所收获。如果你热情地帮助别人,你也会因此而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而且你对别人的帮助越多,你自己得到的也就越多。

沃尔玛,不论是公司总裁,还是高层经理,繁忙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店员。现在人们都很忙,平时在超市里购物的人很有限,但一到公休日和节假日,人们便大量地涌进超市,几乎所有的沃尔玛店都会感觉到人手不够。这时,从运营总监、财务总监、人力资源经理、各部门主管到办公室秘书,都会换下笔挺的西装,投入到店里繁忙的业务之中,去做收银员、搬运工、上货员,甚至是迎宾员……这在沃尔玛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在工作中大家相互帮助。

麦当劳也有同样的习惯,当你用餐的时候,那个扫地的人说不定就是这里的店长。他们之间没有分得那么清楚,谁是店长或者谁是清洁工,在工作中相互帮助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但很多职场人士始终不明白这个道理。在他们看来,同事就是冤家,就应该互相争斗、排挤,彼此勾心斗角,而不是互相帮助。

黄光荣是一家超市的老员工,他性格比较内向,不擅长与人交往,而且很少主动向有困难的同事伸出援助之手。比如,新来的同事翟雅和他分在同一个柜组,组长让黄光荣多带带翟雅,培养新人。虽然黄光荣表面上答应了,但在工作中却很少询问翟雅有什么困难,有时即使翟雅向他咨询一些业务上的问题,他也总是爱搭不理的。

黄光荣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员工,带新人并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更没有义务为一个新人的无知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黄光荣的人缘越来越差,不仅同事们谁也不拿他当朋友看,平时见面连个招呼都不跟他打,而且闲暇的时候有什么热点话题,大家一起讨论,也把他搁到一边。于是,黄光荣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局外人。(www.chuimin.cn)

前段时间,黄光荣上班的时候要出去办点事,想借一下翟雅的电动车用,谁知道他才一张口,就被翟雅以“等会我自己要用”为借口而拒绝了。其实,一直到下班的时候,翟雅都没有离开过超市半步。事后,翟雅在与其他同事谈到这件事时,嘴角一撇,不屑地说:“曾经有几次,我诚心向他请教,对他来说也就是举手之劳,他都不肯多说一句。所以,我宁可让电动车闲着,也不愿意借给他。”

看着身边同事之间的关系都那么融洽,而自己却被大家完全孤立了,黄光荣的心中自然非常着急。他也想改变这种局面,却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在一起工作的同事,相处的时间少则三五载,多则几十年,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从来都一帆风顺,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因此,同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因为你今天帮助了别人,明天别人会回过头来帮助你。

帮助同事未必需要作出多大的牺牲,通常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比如,平时为同事端上一杯开水,中午休息的时候帮同事买一份盒饭,都是对同事的关心和照顾。当然,如果同事偶然遭遇了不幸的事,你也要主动地给予亲切的慰问,让同事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帮助,帮助其化解心中的悲痛。

但是,帮助同事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千万不要费力不讨好,好心反而办坏事。在工作中,当你想要帮助同事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同事的意愿,并按照同事可以接受的方式帮忙他们,可千万不要贸然地采取行动。

黄晓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电子公司工作,因为他性格比较随和,在虚心学习的同时,也肯主动帮助别人,因此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与同事相处得也比较融洽。但是,有一次,他因为给人帮忙时一时疏忽,好心办坏事,还差点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那次,公司派他的同事郑重为一家公司安装电脑软件,因为郑重有事,耽搁了一天,那家公司打电话过来催促。黄晓也没有征求外出办事的郑重的意见,便抱着给他帮忙的心态去了那家公司。结果,因为他对这种软件不是太熟悉,安装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不仅害得郑重又多干了两天活,并且影响了那家公司的工作,险些给公司带来损失。

在办公室里帮助同事,一定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帮助同事时,你应该在同事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恰当地给予帮助,而不是让同事片面地依赖你的帮助,或者一厢情愿地给予同事并不需要的帮助,甚至让同事感到不满,伤害了同事的自尊。

柳欣刚到公司财务部工作的时候,对财务部的工作还不熟悉,同事武茜非常热情,主动帮助柳欣,给了她很多有益的建议。当柳欣忙不过来的时候,武茜还常常分担她的工作,让柳欣心里非常感激。但半年时间过去了,柳欣在业务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是武茜还经常当着其他同事的面替柳欣做这做那,这让柳欣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因为柳欣希望其他同事能认可她的能力,但武茜的做法让她在其他同事的眼里始终是个需要帮助的弱者,柳欣当然心中不悦。

此外,武茜已经将柳欣当成了自己的好友,对她几乎是无话不谈,常常找她倾诉心中的不快,即便是在上班时间,武茜也会不停地跟柳欣说上一两个小时。可柳欣却觉得她们之间的关系还没到这个份上,但又不忍心拒绝武茜,常常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有苦难言。

武茜是一个热心帮助同事的人,但她在帮助同事的时候没有换位思考,而是以一种同事不愿意接受的方式来提供帮助。

帮助同事是与同事建立友谊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惟一的方式,更不能借帮助同事来交换友谊。友谊最重要的是双方互相接受对方,彼此信任,而这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合作以及深入的交往才能逐步实现的。在帮助同事的时候,你切忌带有利益交换的庸俗念头,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引起同事的反感。而一旦同事没有做出你自己期望的那种回应,你就不仅会失望,还会觉得同事忘恩负义,导致自己的心态失衡,人际关系紧张,甚至酿成矛盾和冲突。

新同事由于对业务还不熟悉,当然很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指点,但是又感到不好意思,怯于向别人请教。这时,作为同事,你主动地关心和帮助他们,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往往会让他们发自心底地感激你,并且会在日后的工作中更主动地配合和支持你。

就老同事而言,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因为年龄偏大的关系,对一些新鲜事物接受起来比较慢。所以,你也不妨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主动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在你而言,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他们却会心存感激之情。同时,你要善于聆听老同事的意见和建议,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中寻找可以借鉴的东西,这样不仅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更会让他们感到你的虚心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