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障碍及克服方法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障碍及克服方法

【摘要】:五克服妨碍提出问题的因素一切科学探究活动都始于问题,但是,有许多因素却妨碍着人们发现问题。这种状况的存在严重地妨碍了学生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影响了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干扰了知识创新,必须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予以解决。在权威定势负面作用的笼罩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需要与勇气就被扼杀了。经验的局限性告诉我们,突破经验的限制而提出问题完全是应该而且可能的。

五 克服妨碍提出问题的因素

一切科学探究(知识创新)活动都始于问题,但是,有许多因素却妨碍着人们发现问题。2002年由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并组织的“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活动,对全国范围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2万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2000年相比,仍有约半数青少年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且存在过于拘谨、尊崇权威的倾向。选择“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我时常表示怀疑”的被调查者不足一半;42.6%的被调查者“不愿提那种显得‘无知’的问题”;3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会去做可能给自己带来风险的事”。这种状况的存在严重地妨碍了学生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影响了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干扰了知识创新,必须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予以解决。(6)

一、消除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思考活动中所形成的已经成为习惯的一些固化了的思维方向和思维途径。简单来说,思维定势就是固化了的思维习惯。对于思维定势,我们应从两方面去认识: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思维定势的形成有它的必然性、有它应有的作用,例如,在人们传授知识和技术、处理常规性问题、按规律或规则办事而没有遇到“例外”和“反常”的时候,思维定势有助于人们简便快捷地把事情做好。但是,另一方面,思维定势的固化思维习惯的特点会成为人们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想、走出新路子、开拓新局面的障碍。后一方面,就是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人们经常出现的思维定势主要有:权威定势、经验定势、书本定势、从众定势。这些不同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都不利于人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必须予以消除。

(一)消除权威定势的负面作用

凡有人群的地方,总会有权威,而且也应该有权威。如果没有权威,意见就不能集中,人群就不能整合,行动也不能统一。所以,尊崇权威有其必要性。但是,如因尊崇权威而导致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不敢坚持自己的思想见解,则是极其有害的。长此以往,将堵塞自由思考和想象的途径,影响有价值的问题与创造性方案的产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人习惯于引用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一旦发现与权威相违背的观点或理论,便想当然地认为必错无疑。不少教师把教学参考书的内容、学术专家的著作、各级教研员的意见或各地名师的示范教案奉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于是,在课堂上权威的观点被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有疑问或异议,哪怕是很有启发性的问题、很有见地的观点,也都习惯性地被忽略甚至被粗暴地遏止,这样一来,学生就逐渐养成了被动吸收、不动脑子、不会质疑的不良学习习惯。

在权威定势负面作用的笼罩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需要与勇气就被扼杀了。为了有利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当我们感到权威定势在束缚自己的思想时,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来消除其负面作用:第一,可以用“那是以前的权威”来消除负面作用,因为“以前的权威”不见得今天还是权威;第二,可以用“那是其他领域的权威”来消除负面作用,因为“其他领域的权威”不见得在眼前这个领域中也是权威;第三,可以用“那是外地的权威”来消除负面作用,因为“外地的权威”不见得在我们这里也是权威;第四,可以用“那是借助外部因素而形成的权威”来消除负面作用,因为如果靠其自身的力量不见得能够成为权威。通过这些办法,我们就可以从权威定势的负面影响中摆脱出来。(7)

(二)消除经验定势的负面作用

经验是人们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晶。人们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经验的世界里,从幼年到成年,人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融入大脑,构成了丰富的经验。在一般情况下,经验是人们处理日常事务的有效手段。但是,经验定势的负面作用不可忽视。

例如,长期以来,不少教育者对学生有一个大体相通的评判标准,即“听话和顺从”。当学生感到“听话和顺从”已被老师誉为美德,这样做就能取得自身的利益,而标新立异、独立思考则被斥为“骄傲自满”、“调皮捣蛋”并受到心灵挫伤和利益的损害时,有些学生就会把这种经验固化和强化。除了个性极强的少数学生,绝大多数都会在自我修正中进入保守状态。原本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中学生变得少年老成、兴趣狭窄。长此以往,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感受能力、对新知识的吸纳能力必然弱化,甚至无意识地排斥新事物,使自己陷入自我封闭的思维状态,哪里还会去不断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呢?(8)

为了有利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来消除经验定势的负面作用:第一,要指出任何经验都有时空方面的局限性。任何经验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行之有效甚至屡试屡验的经验,如果被移到另一时空条件下就不见得有效了。例如,在北京、上海大城市的示范性中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农村中学中就不见得有效。第二,要指出经验还有主体方面的局限性。经验总是某一实践主体或某些实践主体的经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只能在客观环境已经提供的实践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因而也只能形成某一条件下所允许的经验。不管一个人的经验多么丰富,实际上也是十分有限的,他所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则是无穷无尽的。经验的局限性告诉我们,突破经验的限制而提出问题完全是应该而且可能的。

(三)消除书本定势的负面作用

书本是人类世代积累知识的载体,也是人类传授和交流知识的工具。书本有利于开发人类的智慧和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如果过于迷信书本,就形成了书本定势的负面作用。一事当前,先查一查书本上是怎么说的,书本上说不能做的就决不去做,书本上没说的也不敢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有任何新问题的发现和提出。

教师中的书本定势常常表现为对学术著作、教材、教学参考书等书本的迷信。其实,教材时常会出现各种知识问题或印刷问题,参考书更不可能万无一失,更何况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永恒的知识。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加快新课程推进步伐的今天,许多地方使用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大都是实验性的,教师本身既是教材的实践者、使用者,更是教材的探索者、开发者和修订者,迷信书本显然是落后于时代的。

学生中的书本定势主要体现在对学科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名校名师教辅资料等的全盘接受上。学生或者为应试所迫,扎进书山题海,无暇质疑;或者一味信奉书本知识,盲目崇拜。青少年虽然尚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思维最少束缚,但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和阅历的日益丰富,存在于头脑中的认知框架将逐步模式化、固定化,进而弱化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发展。

消除书本定势的负面作用是创新教学最直接的切入点。为了有利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来消除书本定势的负面作用:第一,要指出书本上的东西与客观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的。现实要比书本丰富得多、复杂得多,书本永远不可能完全反映现实。第二,要指出书本上的东西终究是对以往出现过的事物现象进行总结概括而形成的,但是,对人们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前进,要发展,要完善,要面向未来、开创未来,这恰恰是书本中所欠缺的。第三,要指出书本是人写出来的,而人总会受到各种限制而出现一些不足或失误,因而书本知识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完善的地方甚至错误,我们要敢于挑战书本的不足和失误。第四,要指出由于客观事物现象的多样性,书本上所反映的情况或所给的答案并非唯一的。运用这些方法,就可以使我们逐步摆脱书本定势的负面影响,新的问题就能不断涌现出来。(9)

(四)消除从众定势的负面作用

古训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民谚有“枪打出头鸟”之说。几千年代代相传,形成我们民族中一部分人过于求稳趋同、不敢求异冒险的心理积淀,虽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的有力冲击,但仍根深蒂固。这一思维特征从一些教师和学生从不提出新观点、长期习惯人云亦云,做事“随大溜”、“跟风”等行为上也能明显看出。同时,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行为准则,在维护集体的有序运行和形成集中统一的意志方面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将它简单化和泛化,也会形成人们思维中的“从众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在教育教学中经常存在,例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各级教育部门往往会通过典型示范的形式开展继续教育、课程培训或各种教学观摩研究活动。对于组织者来说,确实是用心良苦,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受从众定势影响的教师却将这类示范课、观摩课作为自己教学的一个框子,别人这么讲,我也这么讲,很难打破。学生的从众定势则在课堂发言、讨论学习、协作学习中最为常见,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和钻研探索能力。

为了有利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来消除从众定势的负面作用——第一,要从理论上和事实上坚信:真理一开始往往在少数人一边;第二,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一项新事业,在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实施了;等到有五六个人赞成时才开始,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要等到七八个人赞成才开始,那就太晚了”(10);第三,不要迷信“一致通过”,而要提倡大家多争论一番,鼓励大家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提出不同看法;第四,要有意识地形成一些对立面。

二、克服缺乏自信、害怕出错的心理(www.chuimin.cn)

学习过程是对一个人心理品质的考验。许多学生不敢提问题的原因往往在于缺乏自信,心理负担太重,十分在意他人的意见和评价,生活和学习中特别害怕出错而引人耻笑。具体表现在学习活动中,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常常恐惧提问,从不主动发言,一旦遇到问题则内心充满焦灼感,被迫发言时战战兢兢、词不达意,精神压力巨大。表现在合作性学习活动中则从不主动承担任务,不善于与同学交流,不愿意展示学习成果。“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格言,但要人人明白,却因时因人很难超脱。失败者周围多见的是嘲讽或同情,失败者自己最多的是自卑和气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形成抑制心态的条件反射。因为害怕,不愿尝试任何创新,甚至因为失败,即使有新的创意也不愿再说,免遭耻笑。胆怯对学生创新意识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是其创新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障碍

为了有利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来克服缺乏自信、害怕出错的心理:第一,可以采用“喜悦回忆法”。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事情是做得比较好的、比较有价值的,不可能真的一无是处。通过经常有意识地努力回忆这些曾经拥有的成功,看到自己还是有能力、有办法做好一些事情,可以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第二,可以采用“对比激励法”。比如,“某人办成了这件事,我和他的学历一样,年龄差不多,工作时间也大体相同,他能办成,我有什么理由不能办成?”“某人的年龄比我小,学历比我低,工作经历比我少,他都能办成,我为什么就不能办成?”“某人比我年龄大,体力精力都不如我好,他能办成,我更应该能办成!”当一个人缺乏自信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去进行各种对比,以此加以激励、增强信心。第三,可以采用“强化危机法”。当一个人缺乏自信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去强化存在的危机,要使其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这样,就可以使他从精神上振奋起来。第四,可以采用“典型示范法”。当一个人缺乏自信的时候,可以运用许多在多次失败后仍然不气馁,继续奋战直到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运用许多在开始时也缺乏自信,但是在调整心理状态后却取得成功的事例,以此进行鼓励引导。

三、卸掉自我满足的包袱

有些人和前面说的缺乏自信正好相反,他们的自我感觉永远良好,整天沉浸在自我满足之中。创新是一个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创新的需求和需求暂时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如果一个人总是处于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背着自我满足的沉重包袱,那么他对当前的新需求就缺乏敏感性,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会对当前需求与当前现实之间所存在的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就会对危机缺乏应有的警觉,自然也就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要这种人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将是十分困难的。

为了有利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来卸掉自我满足的包袱:第一,可以采用“横向比较法”。自我感觉永远良好的人往往喜欢纵向比较。他们总是拿自己的去年跟前年比,觉得有进步、有发展;拿今年跟去年比,又觉得有进步、有发展,陶醉在自我满足之中。但是,如果多进行横向比较,那就会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还差得远呢!这样,头脑就会清醒起来,存在的问题就容易发现了。第二,可以采用“缺点列举法”。自我感觉永远良好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的缺点。为了使自己“警醒”,就可以经常请一些人指出自己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特别要指出当前面临的危机。这样,就可以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第三,可以采用“零起点思考法”。自我感觉永远良好的人往往特别喜欢回顾和欣赏自己过去的成绩。为了卸掉这个包袱,就要树立这样一种认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过去不代表现在,更不代表未来。现在和未来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因素。因此,一切都应从头开始。这样,就可以使人消除躺在过去成绩上扬扬得意的感觉,重新振奋起来,积极进取和创新。

四、摆脱安于现状的枷锁

提高人们提出问题的能力,还必须克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思维惰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生活惰性,“下笔不动脑,遇事不思考”则是一种思维惰性。一个人一旦形成思维惰性,往往不动脑筋、不想问题,只看到事物的表象,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实质和方向,因此什么也不干,什么也干不了。这样的人往往会安于现状,遇事推诿,特别是在合作式学习中表现出明显的“等、靠、要”思想倾向。所以学习过程中既没有新思路,也没有新方法,出了问题干瞪眼,无意识地排斥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新事物,自动放弃发展自我创新能力的种种机会。这就相当于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封闭在现状的牢笼之中,哪里还会想到要去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呢?

为了有利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办法来摆脱安于现状的枷锁:第一,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对学习、了解、掌握新知识的渴望,也包含探索未知的欲望。在心理学上,也可称为求知动机。广大教师要多读书、常进修、勤充电,保持知识与思想的时代性与先进性。在新事物、新理念、新方式面前,不为懒惰找借口,不为僵化找理由,以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精神面貌投入教学改革与创新当中,从源头上克服思维定势和思维惰性。第二,保持长久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们出于要弥补已有知识与未知领域的差距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是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具体表现,又是潜在的创造性因素。一般来说,好奇心的强烈程度与求知欲的强烈程度成正比,好奇心愈强,渴求获得知识的心情就愈迫切,就愈不会安于现状。第三,激发旺盛的创新欲。创新欲源于创新的需要。这是一种不满足于现状、不墨守成规的思想和精神状态,总想在原有基础上出点新思路、搞点新成果,总想尝试一下与别人、与书本不同的做法。这样,问题就会源源不断地显现出来。

【注释】

(1)本书第二章参照汪馥郁主编的《成为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进行编写,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2)陈坚主编:《中学科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7~10页,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参见孙成林.新课程背景下演示实验教学策略的改革与传承.见百度网,2012-06-07。

(4)[英]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参见沈小峰等编著:《耗散结构论》,3~35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参见杨维汉,张景勇.调查显示:约半数青少年受到思维定势影响.见新华网,2003-05-15。

(7)参见梁良良等:《走进思维的新区》,57~129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8)参见梁良良等:《走进思维的新区》,57~129页。

(9)参见梁良良等:《走进思维的新区》,57~129页。

(10)转引自林赟,吴少武:《脱掉你的外套》,54、55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