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亲切的玉峰山,家常的亭林园

亲切的玉峰山,家常的亭林园

【摘要】:亲切的山,家常的园林梁慧玲远观玉峰山玉峰山是亲切的,它不像名山大川,要赶飞机坐火车长途跋涉而去,并且需艰难攀登,令人视如畏途。玉峰山是昆山自家后院的一座小山,它不高,海拔80米,常有在此锻炼的人,健步如飞地接连奔走两遍,是家常便饭;而那些不常去亭林园的人,笃悠悠爬上一个来回,也是小菜一碟。山是亲切的,与山一体的亭林园则是家常的。

亲切的山,家常的园林

梁慧玲

远观玉峰山

玉峰山是亲切的,它不像名山大川,要赶飞机坐火车长途跋涉而去,并且需艰难攀登,令人视如畏途。玉峰山是昆山自家后院的一座小山,它不高,海拔80米,常有在此锻炼的人,健步如飞地接连奔走两遍,是家常便饭;而那些不常去亭林园的人,笃悠悠爬上一个来回,也是小菜一碟。

时常听到有人在山里朗声啸叫:喂——喂——

山会立刻爽然作答:喂——喂——,显得有礼有节。

于是此呼彼应,很是有情有义。所以说,山是亲切的,没有板着面孔故作高深岸然。

山不大,可你也别小看了它。平日里在山间行走,草木好像都很普通不起眼。但迎面来一群喳喳呼呼的外地游客,举着单反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还大呼小叫:“快来看,琼花!”或是“哇,这个就是并蒂莲呢!稀罕稀罕!”这才意识到,哎,我们昆山人自己,真真是久在芝兰之室,反而不闻不觉其香了!

其实,玉峰山漫山遍野,到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参天古树:千年银杏、数百年的朴树、高龄的古玉兰、松柏,随便哪一棵都是有来历有看头的!

更不要说那些奇花异卉珍玩了——譬如春天的琼花,园内最大的一棵花树,已有三百多年树龄,连理交枝,树冠周整,堪称琼花之最。“琼花”是从花的色彩上命名的,它又名“聚八仙”,以八朵雄花团聚成环而得名,而雌花未开时如粒粒鲛珠般明丽,故又称“蕊珠”。琼花盛放时,满树繁花压枝,洁白纷披,胜似琼瑶,且清香四溢。

玉峰琼花

聚八仙

而夏天的花旦非并蒂莲莫属,这并蒂莲,人称“元末古莲”,是昆山名士顾阿瑛兴建“玉山佳处”时从天竺引进的。人们视并蒂莲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其实它是荷花中的变种,一茎生两花,花各有蒂,开时两朵两朵的粉红相依,娇艳别致。

而昆石洁白晶莹、玲珑剔透,与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石”。

昆石、琼花、并蒂莲合称为“玉峰三宝”。还有无数应时而生、缤纷繁茂的四季花草,也为山和园林增色添彩:

春天,园内好几棵紫玉兰,一树树繁花盛放,花瓣外层绛紫,内里雪白,一阵风过,如无数彩蝶翩跹。梅花墩柳绿桃红,水面落英无数,引鱼儿接喋不已。后山山坡都是新茁的尖尖笋,已长成新竹的,竿身覆着一层绒绒的白霜,下端赭褐色的笋蜕犹存。樱花开放时,樱花园里满眼尽是粉红粉白,煞是好看。

白玉兰如玉蝶

紫玉兰似紫晶

初夏到亭林园,触目皆是新鲜的青翠,高举的枝枝丫丫间,密密的新叶令人欣喜。而园里的过道两侧,则摆满了一缸缸各种各样的荷花,让人流连忘返。

秋天,山脚下的桂花苑金桂飘香,香气清幽沁脾。一阵风过,无数金黄的花雨簌簌落下,地上很快厚厚一层,让人恨不得即刻在树两旁铺开几匹白纱来收集。桂花是百药之长,可以入药、泡茶、酿酒。满山还开着一种红艳艳的花,仿佛擎着一支支火把,这种花俗名唤作蟑螂花,更有个大名鼎鼎的“彼岸花”的别称,梵语曼殊沙华,是佛经中的花,这让人顿时对花们刮目相看了。

冬天,园中黄色的腊梅尤其幽香醉人,捡拾一些落英放在书橱里,一年多后色香犹存。

山在园林中,园林揽着山。山和园林用花草装点着自己,花草都是欲与人亲的,四时皆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却原来,玉峰山的那令人浑然不觉的“小”,其实只是自己久已濡染,看得熟稔,不再惊艳了。而游客们不常见或初见的,总是惊若天物、兴趣盎然。

不识玉山真面目,只缘常在此山中啊!

山是亲切的,与山一体的亭林园则是家常的。此话怎讲呢?先跟我们一起去晨游吧。

清早,走进公园的大门,就听到优美的舞曲声,一对对中老年人在紫藤棚架下翩翩起舞,陶然醉然。

继续向前,顾炎武纪念馆前平整的空地上,悠扬的太极音乐中,数十位太极拳的练家子及爱好者们正力从脚起、拳由心发,打得那个飘逸、舒展哦!他们风雨无阻、寒暑如常,很多人一日也不间断。其中有个着黑衣的老者,身形如鹤般清癯,身姿亦如鹤般矫捷,很有仙风道骨。当然,也有新手们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地,努力想跟上师父的动作,可师父翩跹的身姿就像飞鸟,他们每每刚要接近,鸟儿却已倏忽飞走。他们的笨拙是那么真实可爱,让人知道了太极拳绝非一时之功。

松下的太极拳师(www.chuimin.cn)

曲友

再循声往东边的并蒂莲池边一拐,另一番吹拉弹唱的热闹场景呈现在眼前:南面的几个亭子里,曲社的老师和艺人们,也沉浸在了自己的艺术天地中。

真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啊!

西面的昆曲博物馆门前,放着些八仙桌,人们在喝早茶、吃面、遛鸟,其乐融融。博物馆内陈列着昆曲戏衣、乐器、塑像等,古戏台和观演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馆内经常有曲社活动,昆曲爱好者们在此切磋唱和,余音袅袅。

若是东行,走在通往山后遂园的甬道上,就可见这里青苔浓密,条石缝中错落有致地点缀着秀气的三叶草,看上去就像一幅不断伸展开去的别致拼布。

后山的樱花园边的亭子里,别开生面地铺了些大鹅卵石,聪明的晨练者们,没有辜负这大片光滑圆润的石子们,不知道谁最先想到的:赤脚在上面行走。据说这样可以按摩脚底的穴位。老老少少许多人排好队,像幼儿园小朋友开火车一般边走边唱,其中有个年轻漂亮的美眉不肯赤脚,唯独她套了粉蓝的塑料鞋套,在乐此不疲地鱼贯而行之列,看得人忍俊不禁。

从后山的竹林上山,太阳不时和大山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当明亮的阳光洒到竹林里时,每竿翠竹的叶子都被照亮照透了,如同片片薄脆通透的碧玉,美得无以复加。

茂林修竹

盎然绿意

至抱玉洞洞口,有一条陡坡向下,锻炼者们又想到了一个奇招:倒走。于是,在这条路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甩了手,倒着熟练地往下走,偶尔正常上山的人需要小心避让才是。一个不巧,上下之间还会砰地一声,碰个正着呢!

向下走的一路上,可静心谛听天籁:山鸟或低沉或清脆的啼啭,无数小虫和蝉的合唱,松涛阵阵,风过树木枝动叶摇的簌簌声,一坡草舞花笑。伴着热闹的鸟语虫鸣的,是满山浓郁的草木清香。

下山后向东可到山脚下的候鸟监测点,远眺山顶的水鸟。树木浓密,整座山像打翻了绿色系的染料,随意泼洒着浓淡浅厚的苍翠、青碧、油绿。许许多多白鹭栖在古老的松柏上小憩,宛如生在树顶的洁白硕大的玉兰花,随风轻轻摇荡着。时不时,有两三只展翅掠起,嬉戏回翔,翩翩起舞。看久了那枝顶的白鹭,你会浑然忘我,仿佛自己也和它们一起在风中翩飞。倘是四月间,你还会看到许多新生小鹭鸟在林间学飞,阳光下它们纤巧的骨骼近乎透明,犹如会飞的精致玉器。

美丽的郁金香

下山后若是向西,可到西山的荷花池边,九曲木桥尽头是个亭子。满池碧绿嫣红时,在这里常能听到清亮悦耳的评弹。这位演者的年龄在不惑与知天命之间,很有点《红楼梦》中的“女先儿”的感觉。清早,凉风习习,荷香拂面,她早已端坐在亭子里,转弦拨轴,轻拢慢捻地说唱开了。“女先儿”脸若银盘,生得端庄大方,她声音浑厚,抑扬顿挫,极富韵味。这评弹,哀而不怨,悲而不伤,既有人间烟火的温暖厚道,又有大家风范的爽利大气。她说一段,弹一段,唱一段,真的是“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煞是好听!

千蕊莲

夏荷

听“女先儿”自己说,原来她弹唱得这么好,竟不是科班专业的,而是单位内退后,重拾起自己从小一直想做又做不了的兴趣。她是将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与感悟激情,都借着精彩生动的弹词开篇倾吐出来啊!从“小荷才露尖尖角”,直唱到“映日荷花别样红”,再到“留得残荷听雨声”,她的评弹不觉日臻完美之化境。可她仍是那么谦逊、勤奋,从不松懈。常常是她投入地说唱完一段,大家长时间热烈地鼓掌,这时才能看出她的动容。

她在亭林园莲花池畔,在这一方自由的、开放的舞台上,重新找到了自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花一叶、一亭一桥、游鱼蜻蜓、九曲木桥上咚咚咚撒开了脚丫子的孩童们、还有面前这些善良热心的家乡人,全都是她最好的听众,给予了她最真诚的鼓励。

水泊青山

她日日在亲切家常而又自成高格的山与园林里用功,然后,终于亦成就了同样的自己。

我是小贴士

亭林园,位于昆山城内西北隅。园内玉峰山形似马鞍,原是在海底的一个暗礁,昆山逐渐成陆,海水退去,便成为陆上的一座孤山。山形西高东低,状似马鞍。1906年始辟地为马鞍山公园,1936年为纪念顾炎武(号亭林)改名亭林公园,2000年更名亭林园,目前是国家AAAA级景区。

亭林园内有惟一亭、抱玉洞、刘过墓等7处昆山市级文保单位。

地址:马鞍山东路1号

公交线路: 1路、10路、12路、18路、19路、29路、51路、105路、109路、117路、118路、119路、161路 亭林公园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