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摘要】: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刘 佳

摘 要: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素质教育 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将来的成就、对社会的贡献、个人的成才关系十分紧密。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上文化水平比较高、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的群体之一,他们乐观积极、志向高远、渴望知识,关心时局。但是,由于社会转型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社会阅历尚浅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据资料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由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急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的改变,无形当中给大学生们增加了精神负担,进而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仅会给学校的教育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作带来困难,同时也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如由于抑郁等心理问题而产生的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

二、素质教育

当代的大学生,是新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素质教育虽然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大家却都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亦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素质教育将几个方面的素质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的实践、学校、个体的实际,把抽象的方针、目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次,素质教育的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所未提及的,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但又不甚明确。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1.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

(1)方向感缺失。很多大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对学校以及社会的大环境适应困难,不能给自己找到合适的定位,面对学习和社会工作,都找不到方向。其中有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上网聊天,学习成绩不佳,生活散漫,进而对考试感到焦虑,厌倦学习。

(2)失去优越感。许多大学生从小就是学习尖子,经常被老师和家长表扬,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而进入大学后,这种优势不再,这使得他们的优越感受到重创。这时一旦学习成绩稍有波动,就会降低自信心,甚至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3)人际关系处理不良。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特长爱好都有很大差异,因此互相之间的交流也出现了一定的障碍。由于存在交际困难,一些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迷恋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脱离。长此下去,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4)情感压力。青春期的大学生们内心的感情世界是非常空虚的。他们渴望得到纯洁的友情和爱情。而感情的事并不是付出就能得到,因此一些大学生不能及时从情感困惑的阴影中走出来,一味地沉迷于自我想象的感情世界中,使自己在面对情感压力的过程中变得自卑和焦虑。(www.chuimin.cn)

(5)就业迷茫。高年级学生面临更多的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考本校还是外校,跨专业还是继续攻读本专业,就业是去国企还是外企,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回老家还是远走他乡,等等。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一日三变。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

(6)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家庭的变故、学习成绩的下滑、失恋、竞选失败,等等,部分大学生在这些困难面前感到束手无策,有些甚至承受不了挫折而产生厌学、退学甚至自杀等心理。

2.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素质教育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其作用。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正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载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重视和共同努力。就在校大学生而言,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不同的途径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1)重视并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施加影响的过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①开设心理教育系列课程;②专题性心理健康讲座;③心理卫生宣传活动;④户外素质拓展训练营,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2)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高校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必须重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心理咨询教师要系统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相应技巧,能针对不同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作出分析、建议、辅导;二是必须认识到心理咨询既不是简单的同情安慰,也不是包办代替解决问题,而是要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感觉和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建议,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作出选择。

(3)加强个性化的健康心理引导。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品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个性化心理教育是以发展大学生健全个性心理为目标的教育,它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适合当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它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要关注的对象是人,学校教育关注的是学生,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向完美发展,使他们各种心理潜能达到最佳状态,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要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老师与学生都离不开生活本身。综上所述,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培养。通过对心理素质各要素及各方面的全面、系统的培养与辅导,实现大学生性格品质的优化、心理能力的强化和心理动力的激发,达到维护心理健康、防治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从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景贵.素质教育场域中的心理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7:22~25.

[2]陈中永,刘文霞等.教育与心理评介[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

[3]李彦斌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综合能力的培养[J].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0,1.

[4]吴晓艳.从心理学角度看素质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5(1):97~98.

[5]杨晓燕.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谈素质教育[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5):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