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在阐述微博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在网上进行教育引导,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但微博传播的开放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了冲击。......
2024-07-19
林 辉
摘 要: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作用,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发挥其作用,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探究二者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与现状
1.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与现状
孩子在出生后,家庭成员对其给予的一切培养、教育和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前,需要经过一个家庭教育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生活技能,然后才可能进入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是基础,没有必要的家庭教育,就不可能实现个体的学校教育。在这个阶段,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有极高的威信,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子女模仿的对象,对孩子一生发展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孩子进入学校接受学校教育后,家庭教育退到了次要的位置上,但我们仍然不能忽略其作用。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中,家庭提供给孩子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照顾,为学校教育提供保障。同时,对学校教育进行协调和补充,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进步和成长。而不少家长认为学生进入了学校,自己就可以忽略甚至放弃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大学生的家长,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是物质上的支持,而很少主动到学校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这就导致了家庭教育的部分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与现状
大部分人都会接受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学生入学后,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书本为媒介,接受系统科学的培养。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其将来进入社会工作甚至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学校教育更多的是面上的教育,无法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另外,学校教育更多是书本教育,受教学大纲等条条框框的限制,从而导致素质教育无法有效体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比较
(1)家庭教育侧重学生成“人”,学校教育侧重学生成“才”。在教育目的上,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对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让孩子成其为“人”,家庭教育侧重于孩子的做人做事等养成性教育。而学校教育注重的是对孩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发展统筹兼顾,孩子成“才”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教育更强调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
(2)家庭教育施教手段多样,学校教育较成体系。在教育内容和施教方式上,家庭教育既包含生活知识,也有做人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但都是靠家庭成员的经验积累,与家庭成员的社会经验和经历、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等有关,是非系统化的,施教手段也多种多样,多为亲情教育,富有亲和力;学校教育的教育内容则是经过专家论证,形成具有一定逻辑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的知识,施教人员也较为专业,但施教手段则过于单一,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
因此,无论是从教育的目的,还是从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仍然存在较大的耦合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但又必然存在相互矛盾的复杂关系。对于学校和家庭来说,只有正确处理协调好二者的教育过程,才能更好帮助学生成人、成长、成才。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与家庭交流少,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对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配合,主要是通过学生家长与学校教师的接触沟通以及学校开展的如家长会、家长培训班等形式实现的。这种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是比较容易开展,而在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之后,由于受空间、地域等因素制约,导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交流大量减少;另外,因为扩招等原因高校老师尤其是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老师不可能及时、全面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家长也很少到学校了解学生情况。在高校中主要是辅导员通过电话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这种渠道较为单一,也无法取代传统的家庭和学校的交流模式,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就目前而言还不能很好地改变这一现状。
2.家庭与学校缺乏必要的合作,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作
学校与家庭缺少必要的合作,一方面,家长和学校的交流对象往往集中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家长很少参加家长学校等培训活动,缺乏教育学生的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很少举办家长培训班等活动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问题,学校也忽视了家长在社会上的经验,很少邀请在专业方面比较强的学生家长走进学校,通过开展专业性讲座等方式拓展学校的教育渠道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钩,二者无法有效互补,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www.chuimin.cn)
3.家庭与学校责任不明,对学生突发事件互不信任、互相推诿
对待学生的突发事件,家庭和学校缺乏应对机制,没有现行的法律和制度作为依据,导致在处理学生危机事件时,家庭和学校互不信任、互相指责。在处理学生危机时,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没有照顾好学生,当然存在一定的过失,而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因为家庭方面导致突发事件的出现也是较为普遍的,所以家庭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家庭与学校的互相推诿,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导致事态的复杂化和扩大化。
三、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合力,促进大学生思政工作全面进步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我们在诸多方面加强改进。
1.提升家庭教育在个体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要从观念上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在个体教育与发展中的变化。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前提与基础,而且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职责,对个体社会化与成才都将持续作用。一个人接受的第一次教育是在家庭,第一任教师是家长。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环境对个体的终身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提升家庭教育在个体教育中的地位要求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家庭教育不仅从时间上伴随一个人的始终,而且从影响程度上也十分重要。提高家长素质一方面要求家长自身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家长学校、教育讲座等形式教给家长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2.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作,发挥二者合力作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职能并不能截然分开,学校教育中体现出的先进教育理念也应体现到家庭教育中去。学校教育的效果能否达成,与家庭教育的方向有密切关系。如二者方向一致,会产生合力作用,可以加强或放大学校教育成果。若二者方向相反,则会使学生产生迷茫心理,会影响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家庭教育的职能完成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职能的完成。
家长应保持与学校、教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并针对子女出现的问题,到学校寻求原因和帮助;教师也要注意与学生家庭的联系,通过电话、书信、网络、家访等形式及时、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在校表现。
在学生危机处理过程中,一方面家长与学校应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冷静客观的处理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快制定法律法规,使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时家庭和学校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完成教育目标
学生的教育问题也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事情,还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要与社会教育相统合,形成社会性的大教育系统,共同承担个体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重任。
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学校在现代社会已不再是五毒不浸的圣地,社会各方面的冲击必将波及学校;家长也会把社会上的一些或好或坏的东西带到家庭教育领域中来;同时作为能活动、会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学生更会到社会上寻求自己感兴趣、能满足自己欲望和好奇心的事物。正因为个体成长处于这种复杂的多因素相互影响之中,所以社会对学生的成长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搞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时,应该动员社会力量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应积极引入社会典型案例,利用社会这一教育资源,一方面促使学生早日了解社会,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一方面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总之,学生教育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教育有机的统一。社会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一个大的系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较为适宜的外围环境,家庭教育应该为孩子提供亲情教育的熏陶,而学校教育则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构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的成人、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周贤君.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6(5).
[2]桑冬平.大学生家庭教育作用弱化成因分析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2007,11(3).
[3]沈雪妹.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合力作用[J].江苏大学学报,2006,28(1).
有关新时期 新探索的文章
本文将在阐述微博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在网上进行教育引导,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但微博传播的开放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了冲击。......
2024-07-19
思政课教师作为贯彻落实“三培养”教育方针的执行人,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4]而思政课教师所要培养之人,也就是“建立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培养非社会主义者或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和掘墓人。不仅如此,思政课教师还担负着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崇高使命,必须以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
2023-09-18
以“课前时事演讲法”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抓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有效模式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李桂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不仅理论性、政治性和思想性十分突出,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感。笔者多年来一直以“课前时事演讲法”探索“概论”课如何抓住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实验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2023-11-29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推进显然是经验与问题相并存。正是根据这一意见精神,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可以说,这一情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是极其相似的。这二者之间应当是明显不同的。......
2023-09-18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数量标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数量标志一般用于描述大学生群体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特征。数量标志通常的调查研究,一般用人数或比例作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数量标志。态度程度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态度的不同层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不同调查研究虽然试图用数量标志描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整体状况,但是,设置的调查题目差别较大,从而使得数量标志描述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2023-10-06
(一)思政类网站管理与网上引导的现状为准确把握当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现状,以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三所大学调查数据。......
2023-11-30
自我认同强调认同的内在性和连续性。社会认同,倾向于把认同视为通过个体和社会交往后天形成的。与这条路径不同,另外一些学者在讨论认同问题时则从社会视角出发。社会认同指个体对其归属社会群体的成员资格的知识,以及基于群体成员的价值准则和情感态度[9]。例如,郑晓云在1992年提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
2023-10-06
从“26岁现象”的视阈透视高校大学生党员廉洁教育林宏伟摘要: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腐败现象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然成为社会的顽疾和毒瘤,一般集中爆发在59岁和39岁两个年龄层。因此,“26岁腐败现象”凸现,既是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并不断蔓延的社会影响下的结果,也是社会控制机制在青年群中疏于防范和其本身缺陷的产物。......
2024-07-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