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肥胖症防治-公务员健康手册

肥胖症防治-公务员健康手册

【摘要】:第八节肥胖症的防治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组织过度堆积使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态。肥胖症直接或间接引起众多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慢性疾病。防治肥胖刻不容缓。肥胖体态不美,对女性尤为显著。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生殖和神经系统发育导致不育和智力下降。可以此分肥胖类型:当腰臀比值男性> 0.9、女性>0.85称为中心性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腹部。其中中心性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第八节 肥胖症的防治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组织过度堆积使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态。属代谢性疾病

脂肪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常脂肪含量占体重的比例:男性为15%~18%;女性为20%~25%。当人体进食能量多于消耗能量时,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为肥胖症。肥胖症实质就是体内脂肪量太多。这类肥胖通常称为单纯性肥胖(原发性肥胖)。此外,由于内分泌失调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肥胖称为病理性肥胖(继发性肥胖)。本书只论前者。

肥胖症直接或间接引起众多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慢性疾病。被公认为“隐性杀手”,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难题。人类肥胖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峰,遍及世界每个角落。现在美国的1/3的人肥胖,一半人超重。我国肥胖人数呈迅猛上升之势,成人超重比例为20%~30%,超重与肥胖比例为8∶1。超重者约为2.4亿人以上,肥胖者可3000万人以上。其中公务员肥胖者又超过普通人群。防治肥胖刻不容缓。

【病因】

●食欲旺盛,进食过多,营养过剩;生活中体力活动越来越少,体育运动过少,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多余能量以脂肪形式积存体内,天长日久,人体越来越胖。

●不良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晚餐过于丰盛,进食过多过快,餐后又久坐不动;平时爱吃甜食、零食、夜宵,啤酒、白酒、可乐等高能饮品过渡饮用等。

●遗传因素,父母一方肥胖,其子女肥胖率为50%;双亲肥胖,其子女肥胖率为80%。

●其他,如多因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饥饱中枢功能失调、食欲亢进;高胰岛素血症等均可为肥胖给力。

总之长期能量过剩、消耗过少是肥胖的关键

【危害】

●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病。肥胖症可导致糖、脂肪代谢紊乱,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脂肪肝、胆石症、呼吸功能障碍、痛风、骨关节病、静脉曲张、肿瘤和内分泌紊乱等疾病。

●降低生活质量、缩短寿命。肥胖体态不美,对女性尤为显著。胖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劳,行动迟缓、活动不便、劳动能力下降或丧失。胖人因内分泌失衡,男性性功能低下,阳痿;女性月经失调,不孕等。肥胖还影响人的寿命:如体重超标20%和35%,其死亡率相应地比正常人高20%和40%。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生殖和神经系统发育导致不育和智力下降。肥胖者常常短寿。

●肥胖者衣、食、住、行等能源损耗多;好打呼噜影响人际关系

【诊断】(www.chuimin.cn)

科学评估人体胖瘦程度方法是体重指数(BMI),其计算方法为: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我国成人BMI标准。正常范围:为18.5~23.9;<18.5为消瘦;24~27.9为超重;≥28.0为肥胖。肥胖程度分三级:28.0~ 32.9为Ⅰ级中等肥胖;33.0~37.9为Ⅱ级严重肥胖;≥38.0为Ⅲ级十分严重肥胖。

腰围/臀围比值。可以此分肥胖类型:当腰臀比值男性> 0.9、女性>0.85称为中心性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腹部。当小于上述比值时,称为周围性肥胖,脂肪主要分布臀部和大腿。其中中心性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治疗】

在医师指导下,依据年龄、性别、肥胖具体原因,肥胖程度等,制订个性化的综合性减肥措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实施,才能达到减肥目标。

●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减肥不仅仅为了体态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要认识到减肥绝无捷径可走,迄今没有一种能让肥胖者既省心、省力、省时,又能维护健康而达到减肥效果的灵丹妙药。减肥必须嘴吃苦,身受罪,有坚强毅力,坚定信心。要避免减了又肥、胖了再减的恶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合理的饮食控制是减肥的关键。轻度肥胖(包括超重),仅需限制脂肪、甜食糕点、啤酒等、使总能量低于消耗量,辅之多做体力活动,每月使体重减轻0.5~1.0kg,并逐步达到标准体重即可。中度以上肥胖者必须严格控制总能量:女性要求进食量控制在1200~1500千卡,男性为1500~1800千卡。同时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但蛋白质摄入量不少于每kg体重1g(其中1/3为动物性蛋白)。按此法有望每周减重0.5~ 1.0g,如按此数周还不能使体重减轻,可进一步把每日总热量减至800~1200千卡。

●适度体力活动不可少。运动消耗能量、促进体内脂肪转化。选择简便易行,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打球、上下楼梯、健身器材活动等。从1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到30~60分钟。使活动后目标心率达到(220-年龄)×(60%~70%)为最佳。如某人40岁目标心率应为每分钟108~126次。这种强度表现为运动后出汗、有疲劳感(稍累)。如此运动每周至少5天。

●药物治疗。当饮食与运动治疗3~6个月不能奏效时,可考虑进行药物辅助治疗,但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盲目听信减肥广告,擅自用药。

●根据BMI制订减肥方案。超重者以调整生活方式为主;中度肥胖必须制订生活方式计划,饮食与运动疗法为主;严重肥胖既须制订生活方式计划,还应加减肥药物治疗;十分严重肥胖在前者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低热饮食。逐渐把体重减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标准。

【预防】

●食不过量。每天适当限制进食量,一日三餐,特别是晚餐不要吃饱,更不能吃撑着。最好在感觉还欠几口时,就放下筷子,也就是“少吃一两口”。此外,还要少吃油腻等高热量食物。

●天天运动。多进行体力活动,如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上下班尽量步行、少乘车。坚持体育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球等有氧运动。每天活动量要相当于6000步,每周相当于4万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