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佛家养生:长养慈心,修慈悲心的最高境界

佛家养生:长养慈心,修慈悲心的最高境界

【摘要】:◆长养慈心人生的苦乐并非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由人们自己过去的行为决定的。佛家为了劝导世人明白长养慈心利人利他的道理,创作了许多富有启示的寓言故事开示世人。长养慈心的最高境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此,慈悲心就是佛心,佛家使命就是自度度人。佛家认为,修慈心的功德远胜于以无数供养献给无数佛所积聚的功德。

◆长养慈心

人生的苦乐并非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由人们自己过去的行为决定的。善行得乐果,恶行得苦果。善恶相应,如影随形。生命就在这种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的无限循环中流转着。佛家因果报应说,对我们人生的有益启示,就是慎重当下的一念一行。要断除烦恼,得到安乐,必须拔去苦因,去掉自己的贪心、嗔心、痴心,防止三毒制造恶业,于一念一行中长养慈心、悲心,广泛地做布施、护生、爱语、利他等善行。

佛家为了劝导世人明白长养慈心利人利他的道理,创作了许多富有启示的寓言故事开示世人。

《譬喻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五人在离城不远的森林里修行。有位证得宿命通的老和尚,以神通观察随他修行的一位八岁的小沙弥,遗憾地发现小沙弥的寿命只剩下七天了。他想:如果小沙弥死在我这里,其父母不知道这是他儿子的个人造化所致,会以为是我照顾不周才发生意外,一定会怨恨我,还是让他回家吧。于是,老和尚就慈爱地对小沙弥说:“你的父母很想念你,你回家看望看望他们吧,七天后再回来。”小沙弥高兴地辞别老和尚回家去了。路上,小沙弥看到有一大堆蚂蚁被困在小溪中,在生死中挣扎。善良的小沙弥升起了慈悲之心,就捡了一根小木棒把蚂蚁从水中引渡出来。千万只蚂蚁安全脱险了,小沙弥非常喜悦。第八天,小沙弥回到老和尚身边。老和尚见到小沙弥能够活着回来,感到很奇怪,就入定细察缘由,才知道小沙弥因救蚂蚁而延长了寿命。他问小沙弥说:“你做了件大功德,你知道吗?”小沙弥很疑惑地说:“这七天,我在家里什么都没干,哪来的功德?”老和尚又问:“你是不是在路上救过一群蚂蚁?”小沙弥仍不解地回答:“有过这回事,师父。”老和尚说:“你本来该活七天,可你的心中具有仁慈的种子,救了无数条生命,天为你添福增寿,你将来可以活到八十多岁。”小沙弥听师父说了救生的因果非常欣喜,从此,更加勇猛精进修行,涵养慈悲心,护爱生命,利益众生佛经故事中的小沙弥,因一念慈悲护生,得以长寿,他的行为,也属布施中的无畏施,即解除众生的危难和恐怖。这则寓言故事说明,要想健康长寿,不光要保养、锻炼得多好,还在于有一颗平和仁慈之心,能够广做善事。

说法图(敦煌壁画

神态安详而肃穆的佛像图(清·金农,绢本,现藏烟台市博物馆

在佛家看来,长养慈心,不仅要对苦难中的众生心存慈悲,而且也要对自己恶言相向的人展现慈悲之心。当年,佛陀在竹林精舍传法布道的时候,感召力很大,四面八方的人,包括一些信奉婆罗门教的人也都改变信仰,皈依佛门,佛陀也因此招致外教的仇视。有一天,一个婆罗门愤怒地冲进精舍,对着佛陀发泄了一通辱骂。原来,这个婆罗门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他按捺不住,大发嗔火。佛陀默默地听着无理谩骂,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婆罗门呀!你家偶尔也有访客吧!”“当然有,你何必多嘴!”“婆罗门呀,那时候,你偶尔也会款待客人吧?”“那是当然。”“婆罗门呀,假如那时候,访客谢绝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佛陀以慈眼盯了他一会儿,然后说道:“婆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是归于你的!婆罗门呀,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然后,佛陀继续为他说法。这个婆罗门大悟,当即就在佛陀门下出家,最终修成阿罗汉。佛陀以无上的慈悲心善待恶言相加的人,这是忍辱;劝导他向善,这在佛法上属于法布施。

长养慈心的最高境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不但对与自己有关系的父母、亲戚、朋友等有缘众生要慈爱,而且对跟自己没有关系的素不相识的无缘众生也要慈爱。就如同儒家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同体大悲”,就是把一切众生看成与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就是一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

因此,慈悲心就是佛心,佛家使命就是自度度人。佛家的三藏十二部中的无量法门都是以慈悲为根本。佛经上说,一切佛法离开慈悲则都会成为魔法。佛家觉悟成佛的修行,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就是用慈悲的语言应人应物,用慈悲的眼光待人待物,用慈悲的面孔对人对物,用慈悲之手助人助物,用慈悲之心佑人佑物。

佛家认为,修慈心的功德远胜于以无数供养献给无数佛所积聚的功德。《增一阿含经》中也说到修慈心的十一种功德:“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其中就说到修慈心对养生的好处,善养慈心的人,给人乐,除人苦,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和谐,人缘好,不与人结怨,心中没有积垢、少烦恼,无忧无虑,生活安宁,容易感受快乐。表现在心理生理健康上,其内心安详,其容颜清新宁静,即使睡眠,也能安然入睡,很少做噩梦。相反,作恶多端的人,一天到晚内心处在不安宁之中,正如杀人凶手,白天心惊胆战,夜晚噩梦缠绕,自然谈不上心理生理健康。

华严经》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又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就是告诫人们要常修慈心,护念众生。

佛经中有一部非常短,几乎三分钟就可以诵读完的经典《慈经》,唱诵《慈经》,能向众生散发慈心,亦可以体验平静和喜悦的心境:

修禅(www.chuimin.cn)

佛教徒诵经

“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愿我的父母亲、我的导师、亲戚和朋友、我的同修,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这些在寺庙的所有修禅者,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在这寺庙的比丘、沙弥,男教徒、女教徒,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我们四之具的布施主,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愿我们的护法神,在这寺庙的,在这住所的,在这范围的,愿所有的护法神,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一切众生,一切活着的众生,一切有形体的众生,一切有人相的众生,一切有身躯的众生,所有雌性的,所有雄性的,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所有天神,所有人类,所有苦道中的众生,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愿他们不失去以正当途径所获取得的一切,愿他们依据个人所造的因果而受生。在东方的,在西方的,在北方的,在南方的,在东南方的,在西北方的,在东北方的,在西南方的,在下方的,在上方的,愿一切众生,一切活着的众生,一切有形体的众生,一切有人相的众生,一切有身躯的众生,所有雌性的,所有雄性的,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所有天神,所有人类,所有苦道中的众生,愿他们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愿他们不失去以正当的途径所获取得的一切,愿他们依据个人所造的因果而受生,上至最高的天众,下至苦道中的众生,在三界的众生,所有在陆地上生存的众生,愿他们无精神的痛苦,无敌意,愿他们无身体的痛苦,无危险。上至最高的天众,下至苦道中的众生,在三界的众生,所有在水中生存的众生,愿他们无精神的痛苦,无敌意,愿他们无身体的痛苦,无危险。上至最高的天众,下至苦道中的众生,在三界的众生,所有在空中生存的众生,愿他们无精神的痛苦,无敌意,愿他们无身体的痛苦,无危险。”

得岁月,延岁月;

得欢悦,且欢悦;

万事乘除总在天,何必愁肠千万结。

放心宽,莫量窄,古今兴废如眉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