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下好人生棋局,展现多元文化与语文育人

下好人生棋局,展现多元文化与语文育人

【摘要】:小陈现在也是这副模样。这下小陈生气了,认为小莉说话不算数,于是,这次就拿走小莉借来的书以示“惩罚”。小陈这会儿坐在棋盘前,心里可能有点意外,没想到和他叫板的人棋力那么差。我索性下出无理棋硬闯,想试试小陈的反应。小陈走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棋盘,心想:是啊,下棋讲究有得有失。我输了一盘棋,但愿能收获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小陈。

下好人生这盘棋

民办扬波中学 应志宏

【案例描述】

中午午休时间,我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着一张围棋棋盘,紧蹙着眉头。偌大的棋盘上只有寥寥十几个棋子,显得空空荡荡,而我手里捏着一枚棋子,却不知道放哪里是好。我的学生小陈坐在对面,气定神闲。

别看小陈年纪小,他已经是四段棋手了。像我这样不入流的棋迷,和他下,即便他让四五个子,我也绝无赢棋的可能。这不,一开局,我便处处受制,不管把棋下到什么地方,都不舒服。我不由抬头看了看小陈的表情。现在很多学棋的小孩都很好玩,一个个都少年老成,学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无论棋好棋坏,都是一副面无表情、莫测高深的样子。小陈现在也是这副模样。这时,我想起了今天上午发生的事情。

上完两节课,我回到办公室刚坐定,小莉就冲进来告状,说小陈硬把她刚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拿走,不肯还。预备年级的学生经常会有诸如此类的争执告到老师这儿来。于是我便向小莉询问事情的经过。原来,前几天小莉手上有一本好看的书,班上好几个同学想向小莉借来看,本来说好按次序先借给小陈看,没想到有个同学插队,硬是抢在小陈前面借走了那本书。这下小陈生气了,认为小莉说话不算数,于是,这次就拿走小莉借来的书以示“惩罚”。

对小陈,老师们都比较了解,他脾气很倔,而且很顶真,一点点小事他都会和人较真。比如中午吃饭,学生的饭菜都是食堂派人送到教室的,每个班会指定执勤的同学分发饭盒,还有人专门负责给同学盛汤。如果舀给小陈的汤里比前面的同学少了两片冬瓜,小陈也会去找盛汤的同学理论,非要补上这两片冬瓜不可。时间一长,小陈的脾气在年级组里出了名,同学们对他敬而远之,老师们对他也感到有点头痛。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我准备把小陈叫来批评一顿,这时,我忽然想起了前些日子见到小陈的父亲,他跟我聊起他儿子从小学棋的事情,我一下子有了一个想法。我把小陈叫来,跟他说,听说你是四段高手,中午吃完饭过来,我和你较量较量。他痛快地答应了。(www.chuimin.cn)

小陈这会儿坐在棋盘前,心里可能有点意外,没想到和他叫板的人棋力那么差。在右下角的战斗中,我的一块黑棋竟然被全歼。看着我那副沮丧的样子,小陈忍不住开口指导起来了:“应老师,你刚才那手棋下错了,定式应该那样下。”“这里还有定式?”说实话,围棋的定式我知道得很少。小陈熟稔地在棋盘上摆出了变化,我一看不满意:“不行,活得太小,太委屈。”小陈道:“那你弃子,取外势。”又摆出一道变化。我一看还是不满意:“也不行,实地损失太大。”小陈笑了:“应老师,那你想闹哪样啊?”我说:“我不想放弃实地,也不能放弃外势。”小陈摇摇头:“不可能。”我笑了:“你是不是觉得我有点贪得无厌?下棋我下不过你,这道理还是懂的。定式都是两分,如果都是一方占便宜,这定式早就被淘汰了。围棋最讲究得失均衡。”

又下了几步,我又有一块棋有危险了。我索性下出无理棋硬闯,想试试小陈的反应。没想到小陈根本不来理我,在别的地方抢占一个大场。我说:“小陈同学,你怎么放我逃出去了?难道这块棋杀不死?”小陈说:“杀是能杀,但杀棋变化比较多,有风险。现在我占住那块地方,不杀你也赢了。”我的实地其实早就不够了。我赞许地说:“你的大局观不错呀,只要能赢就收手了。”我放下了棋子,喝了口茶,看着小陈说:“小陈呀,你棋下得不错,不过我觉得你下棋的风格和你平时生活中的风格不一样。”小陈抬头看着我,说:“怎么不一样了?”我说:“你看你只要能赢了,局部的地方就不跟我战斗、纠缠了。大的地方能赢,小地方就不争了。有句话叫争棋什么来着?”“争棋无名局。”“对!可是你在生活中不这样。比如你今天为什么要拿走小莉的书呢?”“她说话不算话!”小陈脱口而出。“是,事情的经过我知道,但你觉得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吗?不争个明白就要影响胜负吗?”小陈低头不语。我继续说道:“下棋讲究得失均衡,每着棋有得必有失。你今天就算赢了小莉,但你想想,你失去了什么?”我停顿了一下,然后慢慢说道,“你失去了友谊。一个事事处处要跟人争个明白的人,他身边不会有死党、铁哥们。你觉得我说得对不对?”小陈没有说话,像在外面学棋那样开始默默收拾棋子。铃声响了,小陈抬起头说:“应老师,我懂了。”我笑着说:“好了,去上课吧。”

小陈走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棋盘,心想:是啊,下棋讲究有得有失。我输了一盘棋,但愿能收获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小陈。

【案例反思】

在集体生活中,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在“价值多元背景下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在部分中小学生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利益的倾向。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沟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应当是我们在教育实践中需要直面的课题。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敬爱的于漪老师也曾经说过:“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也就是说,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首先应当是个能融入社会、合于社会需要的人,这理应成为每个教育者的追求。另外,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本身所蕴含的有利教育的因素,这样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人生如同漫长的棋局,我们只是学生们开局阶段的陪伴者。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走出漂亮的开局,那也就为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