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漫话“柳活”相声的“柳活”属于学功和唱哏。郭瑞林的“柳活”被郭荣起继承了下来。相声艺人沿袭这种称谓,凡是以学唱为主的相声统称“柳活”。当时称之为“门柳”,又称作“开场小唱”。经过历代艺人的整理,有的已从“门柳”发展成为独立的“柳活”,如《汾河湾》、《捉放曹》等,艺人称之为“唱哏”。三十年代,对“柳活”勇于探索开拓的是张杰尧。与相声“柳活”相比较,显然增加了音乐性。......
2024-06-06
第五章 “说”、“学”、“逗”、“唱”
罗荣寿在《相声表演漫谈》中指出:“相声占‘说’、‘学’、‘逗’、‘唱’这四门口技,就是模仿曲艺‘八角鼓’里的特点……这个曲种从它的形式上讲,是以唱为主,以说当先。不管它是学,或者是唱,在它的正题开始之前总是先说一个铺场的小段,说完之后才进入正题,所以它占有‘说’字。它的‘学’是双学一人,名叫‘双簧’,前边也使用铺场小段(是又说又学),学是主科。‘逗’,是用熟练的艺术语言技巧引出丰富多彩的幽默滑稽笑料。‘唱’,是它能唱出各地不同的各种曲调……相声用不着乐器伴奏,所以它只用‘八角鼓’里的‘说’、‘学’、‘逗’、‘唱’这四门口技来充实和丰富上演的节目。”具体说来,“说”、“学”、“逗”、“唱”的内容是这样的:
“说”——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说”,指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俏皮话、短笑话、趣闻逸事等。曲目主要有《熬柿子》、《五星楼》、《天王庙》等。“批”的曲目主要有《批生意》、《歪批〈三国〉》、《批〈聊斋〉》等。“念”,指“贯口”,曲目主要有《菜单子》、《地理图》、《洋药方》等。“讲”的曲目主要有《讲帝号》以及单口相声《解学士》、《化蜡扦》等。
“学”——各种口技、双簧,模拟方言、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曲目主要有《学四省》、《学四相》、《规矩套子》等。模拟方言,又叫“倒口”,过去也叫“怯口”,是为表现人物的愚昧憨厚。最初大多是模拟河北省深(泽)、武(强)、饶(阳)、安(国)一带的方音。当时,某些北京人讥讽从这些地方来京做工的人“怯”,诬为“一嘴蚂蚱籽,两腿黄土泥”的“怯勺”,带有明显的鄙视成分。后来发展到模拟山西话、胶东话、天津话、宝坻话、唐山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又扩及上海话、苏州话、广东话。四十年代中期以来,又增加了学英语。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了模拟外国味的中国话、华侨说普通话等。学做小买卖的吆喝,又叫“货声”,主要模拟卖大小金鱼、卖茶鸡蛋、卖熏鱼炸面筋、卖硬面饽饽、卖馄饨、卖布头、卖估衣、卖包子的吆喝声。
“逗”——就是抓哏取笑。“甲”、“乙”二人,一宾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褒贬评论,讽刺嘲谑。曲目主要有《论捧逗》、《找堂会》、《老老年》等。清末英敛之《也是集续编》中就曾提到相声演员是“滑稽传中特别人才”,形象地描绘了“逗”的艺术魅力,说:“该相声者,每一张口,人则捧腹,甚有闻其趣语数年后向人述之,闻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动力亦云大矣!”可见,那时候的相声已经把“说”的形式、“逗”的内容、“学”的手段熔为一炉。
“唱”——演唱“发四喜”、“弦子书”、“太平歌词”以及“农家乐”、“算了又算”、“十二月探梅”等民间小调,还有学唱各种戏曲、曲艺,统称之为“柳活”。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相声的“说”、“学”、“逗”、“唱”与“全堂八角鼓”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全堂八角鼓”是相声的“说”、“学”、“逗”、“唱”的根,因此,这里对“全堂八角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相声的“说”、“学”、“逗”、“唱”的影响略作考察。
康熙、雍正、乾隆是清代的鼎盛时期(1662—1795),为各种杂耍技艺的繁荣提供了较充分的条件。这些皇帝都曾提倡宣讲《圣谕广训》,以巩固统治;演唱《大有年》、《万年乐》,颂扬“八旗一统,国泰民安”。虽对各种小曲屡颁禁令,但他们自己却热衷戏曲、杂耍,耽于享乐。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到处观戏听曲,征招评弹等艺人进京献艺。每年坤宁宫祭灶,他还坐在正炕上,自击鼓板,唱《访贤》一曲。这就推动了民间技艺的发展和交流。同时,承平日久,旗籍子弟逐渐废弃了骑射生活,加以按月支取饷银,生活富裕。当票友,走票局,演唱“全堂八角鼓”,自娱娱人,蔚成风气。民间艺人学唱后,开始进杂耍馆,走堂会,实现了汉族民间技艺和满族技艺间的互相交流。云游客《江湖丛谈》载云:“康乾时代,歌曲畅兴,各贵族家中遇有喜庆之事,皆有请堂会,奏以各种高贵升平的歌曲。在斯时最盛行的为‘八角鼓’了。相声这种艺术就是由‘八角鼓’中产生的。”
“八角鼓”是“全堂八角鼓”的简称,属于综合表演的技艺。全堂包括“鼓”(八角鼓)、“柳”(小曲)、“彩”(戏法),具体形式有五音大鼓、杂牌子曲、琴腔、大岔曲、逗哏、枣核腰节、连珠快书、拆唱八角鼓、双簧、变戏法等。此外,民间技艺还有口技(象声)、评书、十不闲、莲花落、南板马头调、京韵大鼓、北板大鼓(梅花大鼓)等。“全堂八角鼓”中的逗哏,“滑稽突梯,令人喷饭”,对相声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八旗子弟演唱的“拆唱八角鼓”不以正旦、小旦为主要角色,而改以丑角为主要角色。嘉庆三年(1798)刊行的戴全德《浔阳诗稿》有一首小曲描述了“八角鼓”的演出情景:
[花柳调]八角鼓,武艺高,伙计三人嗓子好。做正的打鼓弹弦子,丑脚是站着。家伙响动开唱:曲词新鲜,嗓子脆娇;丑脚斗亘(哏)堪笑,脖子打肿了。可爱初次听,真畅快,可惜再复说,俗气了。
“拆唱八角鼓”有正、丑两种角色。根据故事内容、人物多少,由三至五人分包赶角,一般以三人演唱的节目为多,弹弦的也兼唱一两个角色。演唱时,仅丑角一人化装,即以丑角为主。唱词之外穿插了很多插科打诨的说白成分。这些插科打诨大都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只是为了逗笑。“拆唱八角鼓”包括“说”、“学”、“逗”、“唱”、“吹”、“打”、“拉”、“弹”八项技艺,其中又以“逗”最为重要。从现有的资料看,丑角的“逗”与相声所使用的“三番四抖”、谐音打岔、俏皮话等十分类似。“拆唱八角鼓”的丑角的“逗”可能源于北京流行的高腔戏的丑角的插科打诨。《龙禅室摭谈》载云:“昔,圆海(按,指南明权臣阮大铖)降后,从北军为前驱。帐中诸将闻其有《燕子笺》、《春灯谜》剧本,问能自度不,阮即起鼓板顿足而唱。诸将北人,不省南曲,乃改唱弋阳腔,始点头称善。”可见,满族人在关外时已习聆高腔。清初,北京盛行高腔,并有“八角鼓”岔曲即源于高腔脆白的说法。
“拆唱八角鼓”的逗哏由三个人表演,与今之相声的“群活”酷似。邗上蒙人《风月梦》是反映清代扬州生活的小说,其中描述了“八角鼓”中逗哏的情景:
三个人上来,将桌子摆在中间,有一个拿着一担大鼓弦子坐在中间;那一个拿着一面八角鼓站在左首;那人抄着手站在右边。那坐着的念了几句开场白,说了几句吉祥话,弹起大鼓弦子,左边那人敲动八角鼓。那坐着的唱着京腔,夹着许多笑话。那右首的人说闲话打岔,被坐着的人在颈项里打了多少掌,引得众人呵呵大笑。这叫做逗哏。扬州不行,北京城里的王公大臣宴客总少不了的。三人说唱了一回,退下。
据说,逗哏最有名的是汪德亭、常茂亭等,会唱擅说,人称“八大亭”。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云:
“八角鼓”乃青衣数辈,或寻弦索,或歌唱打诨,最足解颐。
这是指拆唱牌子曲而言的。
旗籍子弟演唱的“全堂八角鼓”形成以后,民间艺人纷纷效法,作为谋生手段,到杂耍馆或走堂会作艺。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清前因居士手稿本《日下新讴》一百六十首,其中一首描述了民间艺人在杂耍馆作艺的情形:
万年茶社好风光,
杂耍纷陈欢乐场。
八角鼓停碟子李,
象声接上画眉杨。
诗下有注:“万年茶园,在鼓楼前,常以各班演剧。如遇无戏之日,则陈杂耍,然非技之最精者,不能登场供应。碟子李、画眉杨,皆杂耍中著名专精一技之人也。”
这里提到的“象声”就是后来单口相声的一种。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云:“当日内城只东四牌楼南之泰华轩、隆福寺之景泰二处,时演杂耍、八角鼓、曲词之类而已。”说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出现了艺人演唱“全堂八角鼓”的杂耍馆。
票友和艺人演唱的“全堂八角鼓”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票友起的堂号都是四个字的,如“凯颂遗风”、“群俗访雅”、“赏心悦目”、“醒世金铎”等;艺人起的堂号都是三个字的,如“福禄寿”、“成顺堂”、“桂蟾堂”等。二是票友之间不论长幼都平辈称呼,见面互相请安;艺人则论师承关系,晚辈见长辈要磕头。三是票友请人传艺,称作“教习”,不称“师傅”;艺人则不然,必须拜师学艺。四是邀请票友演出,须事先下帖,演唱曲目由票友自定;艺人则是应召而来,曲目由主人指定。五是票友一般是耗财买脸,义务演唱,称为“走局”;艺人靠卖艺吃饭,索要钱财,称为“走堂会”。六是子弟票友较清高,艺人称他们是“清门”的,而自称是“浑门”的。相声艺人谭伯如曾回忆说:“‘清门’逗哏俗不伤雅,顶多用对方的哥哥、嫂嫂取笑;‘浑门’的逗哏则往往用对方的爸爸、妈妈开心,有些过火。这点‘浑门’不如‘清门’。总之,‘清门’的文哏重辞藻,引经据典的较多,有书卷气,耐回味,但失之于温、文、呆板;‘浑门’通俗活泼,生动热闹,但有时格调低俗、粗野、贫气。二者合流以后,不断互相影响,去芜存精,融为一体,使相声逐步得到提高。”
据记载,首先从“拆唱八角鼓”的丑角逗哏改行说相声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张三禄。云游客《江湖丛谈》载云:(www.chuimin.cn)
“八角鼓”迭经变迁,又产生相声之艺术……在那时“八角鼓”之有名丑角为张三禄,其艺术之高超,胜人一筹者,仗以当场抓哏,见景生情,随机应变,不用死套话,演来颇受社会人士欢迎。后因其性怪癖,不易搭班,受人排挤,彼愤而“撂地”。当其上明地时,以“说”、“学”、“逗”、“唱”四大技能作艺,游逛的人士皆愿听其玩意儿。张三禄不愿说“八角鼓”,自称其艺为相声……张三禄乃相声发始创艺之一。
前辈艺人裕小三说:“张三禄常说的‘活’有《贼鬼夺刀》、《九头案》等,当时十二文钱可买一斤面,他一天可以挣到二十五六吊钱,可见当时群众是多么拥护他。”张三禄作艺是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马三立说:“朱绍文向他学过单口相声。”
其后,见于单唱鼓词《风流词客》的还有一位单口相声名家,名字不详,艺名“马麻子”,擅说《古董王》。他演出时,“刚一到,就挤挤擦擦,座满堂。边凳以外人无数,围了个风雨不透似人墙”,“好话之中必掺着趣话,他呕得那古板之人都笑断了肠”,“学学生咬文咂字忒酸狂”,“学小媳妇娇音嫩语不柔不刚”。显然,他是精通“说”、“学”、“逗”、“唱”的相声名家。据说,当时护国寺庙会有仓儿和王麻子两个相声场子,以当场抓哏取胜。王麻子自编自唱“太平歌词”,他编演的《火烧西什库》、《抢当铺》说的是有关义和团的故事。
民间艺人的特点是流动性大。不论“撂地”还是茶馆、书场,哪里挣钱多就奔向哪里。张笑侠《相声总论》载云:“相声以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会中有,外间少见。后来学者众多,堂会又少,实在不足维持生活,慢慢地便在台上说,又过了几年,便跑到天桥地场上说去了。所以有一般人全管他们说相声的叫做‘叫花子’的。”其实,从子弟票友转变为自食其力的艺人,和流落街头的“叫花子”完全是两回事。
三十年代《半月剧刊》一卷五号载有苍生《相声者的幽默》中说:故都天桥有艺相声者,以大烟的掌故编了段诙谐的对白:
甲 中国从什么时候起才有鸦片烟?
乙 虞舜时代就有鸦片。
甲 您有什么考证?
乙 《四书》上说:“大舜有大焉(烟)。”
甲 大舜吸鸦片烟吗?
乙 会吸,不会烧。
甲 怎么知道他不会烧烟?
乙 《四书》上说:“舜使益掌火。”要是会烧,就不用益代他掌火了。
甲 除大舜之外,还有吸鸦片烟的吗?
甲 这话未免诬蔑圣人了。
乙 文王西土之人也,文王能吸西土。孔子曾对门人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想是孔子吸烟并未领照,怕人检举,所以一口赖掉,就不承认有瘾。孟子也说过:“有土此有财。”这明摆着是想贩烟土发财呀!
甲 除了文王、孔子之外,还有吸鸦片的吗?
乙 古之君子都是戒绝复吸,经过三次勒戒的。
甲 有什么根据?
乙 《四书》上说:“君子有三戒。”
甲 他们用的烟土从何而来?
乙 都是小人贩卖的。
甲 有证据吗?
乙 《四书》明明说是“小人怀土”,不贩卖,为什么把烟土藏在怀里呢?
这个小段今已失传。从文绉绉的词句来看,当是“清门”子弟的创作。
有关中国相声史的文章
第六章漫话“柳活”相声的“柳活”属于学功和唱哏。郭瑞林的“柳活”被郭荣起继承了下来。相声艺人沿袭这种称谓,凡是以学唱为主的相声统称“柳活”。当时称之为“门柳”,又称作“开场小唱”。经过历代艺人的整理,有的已从“门柳”发展成为独立的“柳活”,如《汾河湾》、《捉放曹》等,艺人称之为“唱哏”。三十年代,对“柳活”勇于探索开拓的是张杰尧。与相声“柳活”相比较,显然增加了音乐性。......
2024-06-06
有人把“俳优”看作是“古代的相声”,只不过是比喻的说法。“俳优”发端于前,相声发展于后,二者之间显然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如果说“俳优”蕴涵着某些相声的因素,无疑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俳优”发端而为传统相声所继承的讽刺传统,不但没有削弱,而且有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
2024-06-06
不过,相声与抗战宣传的结合使得相声的社会效能和普及面得到了提高和扩大,为新中国成立后相声进一步向全国普及奠定了基础。朝鲜战争期间,抗美援朝宣传队对相声向全国的普及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2024-06-06
第九章优秀传统相声具有优秀的艺术传统。下面结合相声成长时期的一些情况略述相声艺术的优秀传统。官吏横征暴敛,人民怨声载道。九门提督衙门在鼓楼前帽儿胡同口内。直到1910年,善耆卸去九门提督的职务,禁令才无形中取消,李德钖等相声艺人又逐渐回到北京。通过嬉笑怒骂,抒发了对反动统治的不满。“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提出“不抵抗主义”,汪精卫则扬言“中日开战,三个月中国必亡”,把大片国土拱手让给日本帝国主义者。......
2024-06-06
关于“俳优”的活动,有一点需加以强调。有人曾根据“俳优”从事讽谏活动,推断“俳优”并非艺人,而是臣僚。当然,从内容看,“俳优”的活动当属讽谏无疑,关键在于表现形式。除“优谏”外,还有“优笑”、“优戏”,更属于“俳优”的“专利”,也说明“俳优”是从事表演活动的艺人。......
2024-06-06
这则笑话演化成为单口相声,就是刘宝瑞的《慈禧入宫》。这则笑话后来进一步演化,就是张述今创作的脍炙人口的相声《装小嘴》。拿相声和笑话作比较,二者的主旨和轮廓大致相同,都是以讽刺和幽默见长的喜剧风格的艺术,具有明显的传承关系。笑话和相声之间的传承关系更多地表现在艺术手法方面,兹略举数端如下:一、“歪讲”。......
2024-06-06
第五节歌颂型相声的崛起进入新的时代,适应客观情势和艺术发展的需要,以歌颂为主的相声不断涌现,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掀起了第一个高潮。在编演歌颂型相声方面,论贡献和影响之大,当推马季和夏雨田。歌颂型相声常常涉汲新生事物,因此,更应强调深入生活。......
2024-06-06
第一章“相声”考略关于“相声”一词的由来,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合著的《相声溯源》和《相声艺术论集》中已作了详尽的论证,梳理出“像生——象声——相声”的发展线索,而具体到相声的形成和成长阶段,正是从“象声”向“相声”过渡而最后定名为“相声”的过程。“象声”,又称“隔壁象声”,早在明代即已盛行。从一个人模拟口技的“象声”演变成单口笑话,就改称之为相声。......
2024-06-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