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相声史-庙会和街头表演的艺术

中国相声史-庙会和街头表演的艺术

【摘要】:第三章“撂地”作艺旧时代,北京杂耍的演出场所并不多,除在茶馆、杂耍园子演出外,主要还是在街头和庙会“撂地”作艺。在天桥西边剃头棚、百货摊、小吃摊的南端有片空闲土地,艺人设立了杂耍场,“撂地”卖艺。地头蛇无端寻衅,欺侮艺人更是屡见不鲜。他们“撂地”作艺,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诙谐地学唱京剧和小曲。他“撂地”作艺,最初只他自己,后又携孙子作陪衬,其孙就是后来在相声界享有盛名的李德钖。

第三章 “撂地”作艺

旧时代,北京杂耍的演出场所并不多,除在茶馆、杂耍园子演出外,主要还是在街头和庙会“撂地”作艺。金受申《北京的老书馆》一文中记述清末以前北京只有八家书馆,多是贵族出入的场所,其余都在便道搭棚子或“撂地”摆场子。清杨米人《都门竹枝词》载云:

围坐团团密复疏,

开场午正到申初。

风高万丈红尘里,

偏有闲人听说书。

用艺人自己的话说:“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块地就能演。”当时北京主要的庙会有土地庙、白塔寺、隆福寺、护国寺等。《北京庙会调查报告》指出:“庙会的杂耍场则为:相声、西洋景、留声机、幻盘、戏法、武术、摔跤等。相声是其中主要一项。后来,艺人们又经常在大街上演出。”

天桥是杂耍艺人“撂地”作艺的重要场所,相声“撂地”的发祥地就在天桥爽心园。这里对天桥的情况作一简略的介绍。

天桥,坐落在现在的前门大街南口、天桥南大街北口、永安路东口、天坛路西口。十字路口原有一座石桥,是每年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的必经之路,因而称之为“天桥”。清嘉庆十八年(1813)以后,河道被填平,桥栏被移走,改成马路,但人们仍习惯地称之为天桥。道光咸丰年间,天坛和先农坛根附近用不着付地租,许多摊贩云集在那里,发展成为集市。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后日渐繁荣。1914年正式定名为“天桥市场”。

在天桥西边剃头棚、百货摊、小吃摊的南端有片空闲土地,艺人设立了杂耍场,“撂地”卖艺。地场分为三等:上等的设有遮凉布棚和板凳;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下等的什么设备都没有,只有一块空地。除相声场子外,还有三弦拉戏场子、把式场子、盘杠子场子、戏法场子、摔跤场子、练中幡场子、评书场子、大鼓书场子、竹板书场子、莲花落场子、渔鼓场子、河南坠子场子、滑稽二黄场子、拉洋片场子,等等。据1930年2月14日《北平日报》载,天桥杂耍场子最多时有六十二个。

相声艺人用白沙子在地上画个大圈就开始表演,行话叫做“画锅”,无非靠它吃饭的意思。自嘲是“刮风减半,下雨全无”,过的是“雨来散”的生活。有时为了迎合观众,表演的内容较为粗俗。像《天桥一览》所指出的:“在天桥这些杂耍都是富有低级趣味,非撒村不受欢迎。所以焦德海的相声,云里飞的滑稽皮黄,从开场到散场,常常是人山人海,围得风雨不透。”艺人常常对观众说:“您往这儿一站,歇歇腿,我们小哥儿几个逗得您哈哈大笑,大把的赏几个,这就是我们的德能之处。”“没有君子不养艺人,没有您不圣明的。”有时还宣扬相声的娱乐性:“说个笑话凑个趣,打个哈哈解解闷,理不歪,笑不来,您可千万别较真。”因此,有人称相声是“耍贫嘴的”。

逛天桥的人五行八作都有,突出是个“逛”字。买点便宜的百货,吃点风味小吃,看看“什样杂耍”。不顾风吹日晒,漫步轻游,当时称游人喜做“汗漫游”。游客之中没有绅士富贾、大人先生,多是城里的建筑、搬运、清洁、铁路、煤业等行业的工匠以及店员伙计、人力车夫等。劳累之余,到天桥来,用不着高昂的费用,就可以欣赏“什样杂耍”,得到休息。此外,还有失学、失业的青年以及进城做工的庄稼人也常常光顾天桥。一到下午,黑压压的人群像潮水似的涌来涌去。相声就在人群之中,以“说”、“学”、“逗”、“唱”求得生存。然而挣钱并不容易,有时说完一段要打钱,观众却一哄而散。艺人出于无奈,不得不耍“生意口”,甚至说些损人的话:“小哥儿几个侍候您一场不容易,玩意儿是假的,精气神是真的。带着零钱,您费心掏点。带多了多给,带少了少给。”“您若身上不方便,没带钱,许您白瞧白看,请您站脚助威。”“您若看完扭脸就走,给人群撞个大窟窿,拆了我的生意,那可是奔丧心急,想抢孝帽子戴。”有时为了凑够整钱,加演小段,凑足以后,再接着演。当时流行的硬币是大铜子儿,一毛钱换二十六枚,一场表演下来,挣不了几毛钱。每天卖艺所得,勉强糊口。盘踞在南城一带的恶霸、地痞、流氓、特务、侦缉队、警察、宪兵勾结一处,作威作福,敲骨吸髓。地头蛇无端寻衅,欺侮艺人更是屡见不鲜。

旧时代的天桥聚集了不少相声艺人。他们“撂地”作艺,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诙谐地学唱京剧和小曲。京剧是徽调、汉调合流后吸收北京话成分而形成的剧种,大约在道光二十年前后,一些有才能的相声艺人竞相学唱。艺人主要有:

李广义,艺名“老万人迷”,生卒年不详。天生一副好嗓子,基本功也非常扎实,长相丑陋而怪异:头顶和下巴尖似塔尖,黄鬓独眼,两腮短髭直立,状如猬毛。单就这副模样,一看就会发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作艺时的全部道具只有一口袋大白粉、一双前后开绽的破鞋和一副光亮的竹板。别看道具简陋,却各有各的用途:大白粉用来画地为场,白圈内是舞台,圈外是观众席。竹板用来充当锣鼓和檀板等打击乐器。破鞋充当戏曲中生、旦、净、丑各种行当的道具。表演开始之际,他盘腿坐在白圈的中间,模拟妇女纳鞋底、贴饼子、抱孩子以及梳头、洗脸、搽胭脂等日常生活的动作,并加以艺术夸张。这些近似戏剧小品的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每每把如堵的观众逗得捧腹大笑。李广义的嗓子好,音域很广,对京剧的老生、老旦、青衣、花脸、丑都能学唱,且有韵味。他演唱《钓金龟》,一人模拟康氏和张义两个人物。康氏那句“叫张义我的儿啊,听娘教训,待为娘对娇儿细说分明”,他唱起来,还真有点清末著名老旦龚云甫的味。他演唱《二进宫》时,将两只破鞋分别充当定国公徐延昭和兵部侍郎杨波,自己模拟垂帘听政的李艳妃。这是出青衣、老生、花脸唱做都很吃重的传统戏,他能把三种截然不同的唱腔一气呵成地唱下来,还不时地摆弄手里的两只破鞋,如同耍木偶一般,做出种种与剧情有关的滑稽动作,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他“撂地”作艺,最初只他自己,后又携孙子作陪衬,其孙就是后来在相声界享有盛名的李德钖。

范长利,博通戏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最初携幼子和外甥三人表演,后来联合京剧界的穷苦艺人、票友英杰兰、连雨卿等组成戏班,学唱京剧。他充任“前脸”,重在滑稽,擅演《打龙袍》。包拯、李后、宋仁宗、灯官由他一人分包赶角。1895年以后,正式改说相声。他练过“铁头”功夫,常常让人用笤帚把猛击头部,结果把笤帚把都震散了。相声中使用“打哏”,始于范长利。

第二种,当众或钻进帐子里表演“象声”——口技。艺人主要有:

张昆山,艺名“百鸟张”。清末在天桥、什刹海等处露天拉场,单人作艺。开场前,先用白沙子撒字,将所学的鸟类就地写清楚,以招顾客。然后模拟鸟鸣。观众闭目倾听,如入羽族之市。除鸟鸣外,还能效人语声。擅演的段子有《五子闹学》、《醉鬼回家》等。他的表演属于与观众面对面的“明春”。一般先模拟麻雀闹林,随后模拟山喜鹊、奔得儿木、红子、黑子的鸣叫,接着学母鸡孵窝,最后的得意之作是有一套净口一鸽奉献。杨静亭《都门杂咏》载云:

学来禽语韵低昂,

都下传呼“百鸟张”。

最是柳荫酣醉后,

一声婉转听莺黄。

徐珂《清稗类钞》载云:

光绪庚寅五月,嘉善夏晓岩寓京师,招集同人至什刹海,作文酒之会。其地多树,为百鸟所翔集,座客方闻鸟声而乐之。酒半,有善口戏者前席,言愿奉薄技,许之,则立于窗外,效鸟鸣。雌雄大小之声无不肖,与树间之鸣相应答。及毕,询其姓名,则曰:“姓张,人以我能仿百鸟之声,皆呼曰‘百鸟张’。”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百鸟张”技艺之卓绝。

朱凤山,艺名“人人乐”,生卒年不详。他模拟鸡鸣犬吠,飞禽叫声,一般都是面对观众的“明春”。如果模拟五六个人聚谈之声,则钻入帐子,属于“暗春”。擅演的段子有《五子闹学》、《合家欢乐》、《姐夫戏小姨》等。《五子闹学》的具体情节是这样的:夫妻二人熟睡,鼾声不断。不久,雄鸡啼,天亮了。妻子惊醒,唤丈夫起床,给婴儿喂奶。大儿子喊妈妈,起床后下地撒尿。丈夫穿好衣服,下床到磨房牵驴。开门,关门,驴叫,铃铛响,此起彼伏。妻子催大儿子上学,大儿子要钱,遭母亲斥责,却没往心里去,唱着歌,奔私塾。到了私塾,和同窗学友一起朗读课文。老师离开,学生纷纷离座,商量怎样玩耍,然后一起游戏,笑声、歌声、吵闹声、哭声持续不断,达到高潮,戛然而止。不论情节设计,还是人物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处妙高”,只知姓张,生卒年不详。光绪年间在天桥“撂地”作艺,擅说笑话及在布帐中模拟各种山西小调和码头调。蓬头垢面,连鬓胡须,常着纱袍,手拈草珠,模拟人物的音容笑貌,口编诙谐对联。未曾献艺,先向观众要钱,然后钻进帐中表演。有时也使格调低下的“荤口”段子。《天桥杂咏》载云:

俚曲村歌兴亦豪,

镗镗鞑鞑韵嗷嘈。

而今尚有人传说,

“处妙高”讹“醋溺高”。

草珠纱褂态婆娑,

鼓板频敲又打锣。

五十年来谁继起,

人间冷落凤阳歌。

“处妙高”是“天桥八大怪”之一。

“管儿张”,名字及生卒年均不详。据说是张三禄的后人,在天桥“撂地”作艺。用九根细竹竿支起蓝布帐子,前面放一小桌,桌上放大、小竹笛。先吹各种小曲,招引游人。然后钻进帐子里表演口技,模拟夫妻二人对话。大奶奶住娘家,过了些天,大爷拉着驴接大奶奶。路过高粱地,大爷到地里拔高粱。驴惊了,拉长声叫。大爷赶驴,抖响驴脖子上的铜铃铛,慢慢走远了。声响全无,他从帐子里钻出来向观众打钱。

第三种,中长篇的笑话,模拟各种做小买卖的吆喝声。艺人主要有:

“韩麻子”,名字不详,卒于1900年。面呈黑紫色,笑意盎然,口齿清晰。头部凹凸不平,发辫常常盘在前额侧面,因而绰号“鸭儿广”。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在天桥“撂地”说单口笑话。表演之前,先把画眉鸟笼子在地上放好,观众习惯地停住脚,围成了圈。他手摇一把破扇子,眼珠滴溜乱转,常常以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拿手的段子有《硕二爷跑车》、《古董王》、《刘墉私访》等。他还擅长模拟各种货声。演完打钱,两手往腰里一掐,只用眼神示意,从来不讲一句话,观众纷纷解囊。他的表演独具特色,却也有不足之处,有时挖苦观众过于刻薄。有一次,他说:“说书唱戏都说有钱人睡的是象牙床。谁见过?整个床哪能都是象牙的,床的前后左右四周什么狗骨头、狼骨头、野兽骨头,什么骨头都有。(说到这儿,往地场中间一站)只有正中间那块,才是真象牙呢!”他表演的相声段子流传下来的只有《学货声》。

“粉子颜”,姓名及生卒年不详。擅说《康熙私访》、《四霸天》、《神力王》、《刘墉》等长篇笑话。常用白沙子撒出工工整整的对联。例如:“书童研磨,墨抹书童一手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还能说回文体联语。自称是朱绍文的盟兄弟。

第四种,怪诞的滑稽表演。艺人主要有:

“孙丑子”,名字及生卒年不可考。面目丑陋,靠出怪相把观众逗乐。每逢游人拥来之际,他装扮成孝子的模样,身穿白袍,披麻戴孝,拿着哭丧棒,举着招魂幡,哭着喊着,摔着丧盆,哗众取宠,博取廉价的笑声。后来发展为传统相声《福寿全》。《天桥杂咏》载云:

为谋生计戴麻冠,

行哭爸爸又喊冤。

莫道国人多忌讳,

也知除假使真钱。

王老板,名字及生卒年不详。相貌怪异,面部肌肉松弛,善于五官挪位,儿童都喜欢看。他身体强壮,冬天也穿单衣,赤脚。专门模拟旦角“十三旦”(即侯俊山),摔打上也很见功夫。偶尔说点笑话。1900年以后就见不到他了。

这四种类型的“撂地”技艺各占一绝,互相很少交流。作为谋生手段,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相声“撂地”作艺,招徕观众的开场极为重要。在这方面,相声艺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摇曳多姿的开头方式。有时是一个人说,另外的人跟着起哄。有时是对口相声,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唱。例如:

乙 这回呀,我说一段……

甲 (唱)哦……哦……开书咧,匡另歹另匡一个另匡……

乙 这位唱上啦!

甲 (唱)说了一回,唱了一回,演了一回,我没准说哪回……

乙 没准谱。

甲 我就说这回。

乙 说吧!

甲 (唱)闲来没事出趟城西,

  见蝈蝈、蛐蛐在那儿吹牛皮。

  蛐蛐说:“我吃了六棵大柳树。”

  蝈蝈说:“我吞了八条大叫驴。”

  它们俩正在说大话,

  由西南来了一只大公鸡。

  这只公鸡可真愣,

  嘴一嘬把蝈蝈吞在肚子里。

  蛐蛐一见生了气,

  骂一声:“无情无义的大公鸡,

  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

  姓蛐的不是好惹的。”

  蛐蛐越说越恼越有气,

  磨磨牙,捋捋须,

  “本儿巴咕叽”,也喂了大公鸡。

乙 (不耐烦状)走!

甲 我一唱,这不请上几位来啦!

有时学唱西河大鼓。例如:

甲 (学三弦)嘟……楞冬,楞不楞冬崩。

  (唱)列位明公,慢慢地听,

  压住鼓板,开了正风。

  适方才表的那家何人等,

  接回来再表表能征惯战、惯战能征、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东挡西杀、南北驰名的老胜英。

  带领着小弟兄遘奔花果山上,

  他一心大战孙悟空。

  大战疆场三百回合,

  也没有分出谁输共谁赢。

  猛听得吧嗒啦一声响啊,

  跑出来一匹战马似飞龙。

  在马上端坐着一员小将,

  英勇无敌甚威风,他就是银枪小罗成。

  你看他抡刀往上闯,

  一刀砍倒豹子头林冲。

  多亏了岳飞搬来了人马,

  请来了他的师傅老济公。

  二武松端着机枪朝外打,

  一枪打死赵子龙。

  众明公要问这叫什么段?

  连我这说书的摸也摸不清。

有时是三四个人一起唱“十不闲”:

福自天来喜冲冲,

福缘善庆降玉瓶。

福如东海长流水呀,

恨福来迟身穿大红啊!

有时“甲”、“乙”互猜谜语。例如“乙”先说谜语:

千里随身不恋家,

不贪酒饭不贪茶。

水火刀枪全不怕,

日落西山不见它。

“甲”故意牵强附会,一再猜错,最后“乙”宣布谜底是“人影”。接着再猜另一个谜语。

这种开场白式的对话,艺人称之为“铺网”,后来发展为“垫话”。

有时开场说五言诗、七言诗,要求诗句里有笑料。以雪景为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吟诵的《梁父吟》说的就是雪景:

一夜北风寒,

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

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

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

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

独叹梅花瘦。

刘宝瑞《谈相声的定场诗》一文从咏雪入手,介绍了相声开场的种种定场诗。录之如下:

相声的咏雪跟这首诗不一样,是咏雪不露雪。诗句中一个“雪”字没有,结果您仔细一琢磨,哎,还就是下雪哪!我说说,您听听:

  天上一阵黑咕咚,

  好比白面往下扔,

  倒比棉花来得冲,

  如柳扬花一般同。

  黑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坟头倒比馒头大,

  井口是个大窟窿。

您听,这不下雪哪吗?!就是下雪哪!“黑狗身上白”,黑狗落上层霜,能不白嘛?“白狗身上肿”,白狗本身就是白的,又落一层雪,显着个儿大啦,就跟肿起来一样了。

我们说“定场诗”啊,里边就得有笑料。哎,刚才这首诗哪,就有笑料。

还有什么“大实话”呀,“大瞎话”呀,让您听着就可乐。像大瞎话,一句实话也没有。是这么说:

  腊月三十月光明,

  树梢不动刮大风。

  只刮得碌碡满街跑,

  碌碡让鸡蛋撞了个大窟窿。

  鸡蛋坏了用钉子钉,

  碌碡破了拿线缝。

  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新鲜事,

  臭虫坐月子,养了一个大狗熊。

哎,您听,一句实话没有吧!还有一种“颠倒诗”,也属于大瞎话:

  南北大街东西走,

  十字街前人咬狗。

  捡起狗来砸砖头,

  倒叫砖头咬了手。

  有个老头才十九,

  嘴里喝藕就着酒。

  从小没见过这宗事,

  三轮车拉着火车走。

哎,您听这像话吗?!另外,还有这么个书词,您一听就可笑:

  天地玄白宇宙浑,

  有一年八月十五打了春。

  那一年的事情好奇怪,

  提将起来吓坏人。

  种茄子愣结独头蒜,

  老倭瓜变成狗头金。

  杨八姐游春,骑着一辆自行车,

  眼望着南唐,哈哈大笑,可又泪纷纷。

  她一只眼哭,一只眼笑,

  哭了声:小白脸的丈夫——程咬金。

  只皆因,大破天门阵你死得苦,

  那本是刘伯温害你命归阴。

  心中怒恼黄三太,

  绝不该手榴弹炸死了潘巧云。

  乱七八糟大杂烩,

  到下回,三堂会审——窦尔墩!

您看,我还没说相声哪,光说这么一个开场白,就把大家逗乐了。

还有的书词哪,跟下面的相声有联系,让您听着自然。您比方说《黄半仙》,大家也都听过这个段子。是说有这么一个算卦的,其实,他也不是算卦的,以讹传讹,蒙事!前边用这么个书词:

  六月三伏好热天,

  京东有个张家湾。

  老两口子当院正吃饭,

  来了个苍蝇讨人嫌。

  这个苍蝇叼走一个饭米粒,

  老头子一生气就追到四川。

  老婆家中等了仨月,

  书没捎来信没传。

  请了个算卦的先生来占算,

  先生说:按卦中断——老头子这趟是,

  伤财惹气白赔路费钱!

说完这段书词,再有两句,就能入《黄半仙》啦。刚才我说的这个算卦的,您听灵不灵?灵!怎么?没法不灵啊。苍蝇叼走一个饭米粒,就追趟四川,那不找倒霉嘛!纯粹是伤财惹气白赔路费钱。就算把它找回来,又有什么用啊?!所以说算卦、相面的,根本不灵!说这算卦、相面不灵,干吗有这行人哪?这是旧社会的产物。过去有的文人没落了,没饭吃了,弄几本《相书》瞧瞧,混点“生意口”,蒙饭吃。故此,算卦、相面根本就不灵。哎,也别说,今天我说的这个算卦的,他会灵了。

那位说:他怎么灵的呢?

您听着呀,在清代有这么个人,这人姓什么,叫什么……打这儿就说下去了,《黄半仙》。您听着也顺耳,我说着也顺嘴,这也是一种办法。

…………

还有的书词,跟这个段子虽然有联系,但没什么笑料,得引入正题后,才见“包袱”。这样的书词也可以用。比如这段:

  酒是穿肠毒药,

  烟是伤身火炮,

  赌是损人利己苗,

  要戒除这些嗜好。

再有的书词跟要说的这个段子没什么联系,就为找个“包袱”,搁哪个段子上,都能用。有这么段书词,您看搁哪段前边都合适:(www.chuimin.cn)

  远看忽忽悠悠,

  近瞧飘飘摇摇,

  也不是葫芦,也不是瓢,

  在水里一冲一冒。

  这个说像足球,

  那个说像尿泡。

  二人打赌到江边瞧,

  原来是两个和尚洗澡!

我看这段书词搁哪个段子前边都能用。这个书词就为找“包袱”。为什么单口相声前边都爱说段书词呢?因为单口相声一个人说,不容易逗乐。不像两个人,两个人上台,可以闲聊,说闲话。话搭话,话引话,说来说去呀,就把您逗乐了。实在不行啊,两个人上来能装不认识……“甲”就说了:“嚯,才来呀?同志。”这个问那个“才来呀”,那个赶紧就得回答:“啊,我才来。”

其实,这都是废话。怎么?本来俩人就是一块儿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为话搭话,话引话,慢慢聊,好逗笑嘛。

“嚯,才来?同志。”

“啊,我才来。”

“怎么样?最近您工作忙吧?”

“是啊,咱们大家都在忙啊!”

“您身体还好啊?”

“还好,还好。”

“哎,我怎么不认识您啦?!”

说了半天话,又告诉不认识啦,这不装着玩嘛!

那个还得说:“嚯!您忘了,我不姓×,叫×××嘛!”

“噢,对了!您就是×××,我想起来啦!”

从这儿慢慢引入正题,说上那段相声了。俩人的对口相声说起来就显着灵活,台词也随便。

刘宝瑞所总结的种种开场手法,无疑是长期艺术实践的结晶,即使有些不能照搬,也可以举一反三,有助于创新,因而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声“撂地”作艺,还常常有“开场小唱”。“开场小唱”,顾名思义,就是正段前的几句唱词。“撂地”作艺,有时是这样的:一开场,“乙”好像在说单口相声,先拍醒木说几句书词:“八月中秋白露,路上行人凄凉。小桥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万想。心中不得宁静,清晨早念文章。十年寒苦在书房,方显才高智广。”接着再说几句闲话:“刚开场,我先慢慢说着,侍候先来的,候着没到的。一个人说什么哪?单口相声,也叫单笑话。有大笑话、小笑话……”正自说着,“甲”从观众中走进场子里,坐在“乙”对面的门凳上,又唱又说:

甲 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下河多……二一句是怎么说的?

乙 (发现“甲”)哎,我说谁说书啊?

甲 天上星多月不明,河里山多……

乙 看这意思他要说……

甲 那什么?山里鱼多……

乙 山里有鱼吗?

甲 鱼里人多……

乙 嘿!这不要命吗?

甲 得了,四句书词念罢。

乙 你说了什么啦?还没说呢,就念罢啦?

甲 诸位稳坐压言,听我慢慢地……

乙 背念。

甲 受罪。

乙 瞧你这相,就像受罪的样。

甲 (学弹三弦)匡来歹隆匡一个隆匡……

乙 这是什么?

甲 弦子。

乙 这就是弦子?

甲 匡来歹隆匡……一个隆匡。(唱)我要开书了。

乙 我说不了啦!听一回吧!

甲 (唱)我要讲书了,我要论书了,我要盘书了,我要评书了,我……我全书(输)了。

乙 全输啦!

甲 (接唱)哎……(翻高)啊哈噢……

乙 这是什么?

甲 这是个腔。

乙 咱不懂,可能是京剧里嘎调的意思。

甲 匡来歹隆匡一个隆匡。(唱)我说了一回……

乙 都说完一回啦?

甲 (唱)我又讲了一回,论了一回,表了一回……我说哪回?

乙 还没准主意呢?

甲 匡来歹隆匡一个隆匡……

乙 弦子还挺勤。

甲 (唱,翻高)啊!哈……噢……

乙 脑后摘筋的腔,还真不好学。

甲 (唱,倒口)说有一位大姐生来的标哇!

乙 我怎么听着跟耍猴的一个味。

甲 (唱)有一位大姐生来的标,长来的标,怎么那么标,长得标标致致,致致标标。您瞧这位大姐……匡来歹隆匡一个隆匡。

乙 半句词也弹弦子。

甲 (唱)您瞧这位大姐长得多么好看,

就一双大脚带坏了。

这一天大姐正在门前站,

走过来须子和土包。

须子说:“大姐身材真好看。”

土包说:“就一双大脚不好瞧。”

大姐一听真害臊,

埋怨脚儿不该长膘。

脚儿啊!人家的脚也是脚,

匀匀称称多么好瞧。

我的脚,也是脚,

没加麸子没加料,

却怎么鼓鼓囊囊赛过面包。

越思越想心烦恼,

奔厨房操起切菜刀:

“脚儿啊!钢刀一举你还在,

钢刀一落你就没了。”

只见那钢刀带风朝下砍,

咔嚓嚓,哎哟哟,我的姥姥!没剁着。

乙 没剁着,唱它干吗?

甲 我一唱,这不请上几位来啦!

当时“撂地”作艺就是这样,随意性相当大。唱了一段“开场小唱”,“乙”把“甲”轰走,接着再说。可是,“甲”又回来,跟“乙”聊天,不知不觉进入“正活”。这种“开场小唱”滑稽、活泼,不管唱什么,都有“包袱”,很受欢迎。有的相声艺人用乐亭大鼓《王二姐思夫》作“开场小唱”:

(“甲”从观众中进入场内,学三弦伴奏)

乙 这位是谁请来的?

甲 (学敲鼓声)尺卜崩崩,尺卜崩崩。

  (唱)八月里的秋风阵阵凉,一场白露啊严霜那么一场。尺卜崩崩。

  (唱)小严霜单打独根草,挂大扁甩子就在荞麦梗上啊!尺卜崩崩。

乙 还没准主意呢?

甲 (学三弦伴奏)

乙 这玩意儿省弦子,费腮帮子。

甲 (唱)雁飞南北知道寒暑,二姐在房中盼想才郎。

乙 《王二姐思夫》。

甲 尺卜崩崩,噗!

乙 甭打啦,鼓破了,响不了啦。

甲 (把鼓翻过来)尺卜崩崩,尺卜崩崩。

乙 把鼓翻个过啦!

甲 (唱)苏州城住着一位王员外,家业豪富有余粮。膝下无儿所生两个女呀,长大成人许配才郎。尺卜崩崩,噗!

乙 又破了,这回没用了。

甲 (把破鼓扔掉,从脖子上又摘下来一个)尺卜崩崩,尺卜崩崩。

乙 脖子上还带着一个哪!

甲 (唱)二姐许配张廷秀,大姐许配贼子赵昂。赵昂他有钱捐官进京把官做,大姐掌印是个官娘。二哥哥也到南京去赶考,一去六年老没还乡。尺卜崩崩……

乙 忘了就打鼓。

甲 (学伴奏,唱)二哥哥去了一天我在墙上画一道,两天不来道成双。

乙 留个记号。

甲 (唱)二哥哥一去六年整,横三竖四画满墙。要不是二老爹娘管奴管得紧哪,把道画在了大街上啊!

乙 满街画道去。

甲 (唱)王二姐,泪汪汪,思想二哥哥老没还乡。想二哥想得我一天吃了八斤饼。

乙 八斤?

甲 (唱)想二哥想得我一顿喝了四盆汤。八斤饼,四盆汤,吃完了觉得有点撑得慌。

乙 是撑得慌啊!

这类“开场小唱”无非是为了招人。那时候,天桥“撂地”场子一个挨着一个,各有各的招人的路数。变戏法的靠敲锣;唱小戏的有所谓“打通”;练把式的擦拭刀枪;马戏则是连打锣鼓带嚷嚷:“看马戏来吧!”旁边还有人帮腔:“交代交代,卖派卖派。马腿溜开了,哎!腰腿溜活了,哎!马上有三趟,哎!马下有三回,哎!你活到七十七的、八十八的,活白了胡子、老掉了牙的,没见过这新鲜的玩意儿啊!仨人六条腿啊!”相声场子面对这样的激烈竞争,光靠一个人说,恐怕连听都听不见,只好靠三四个人一起的“开场小唱”。十不闲、莲花落、大鼓、京戏、旱船调,花样翻新,声势又大,容易招徕观众。有时是这样的:

甲 

丙 (齐唱,下同,唱《念喜歌》)

  喜逢庆宴献蟠桃,

  喜酒斟上瓯几瓯。

  俊鸟落至在房檐上,

  喜报三元独占鳌头哇。

  独占鳌头哇,豆豆七豆七豆锵。

乙 我也会这个。别唱啦!我这意思……

甲 (唱)一上台来细留神,

齐 搭锵。

甲 (唱)一边财神一边喜神。

齐 搭锵。

甲 (唱)财神手扶着摇钱树,

  喜神手托着聚宝盆。

  聚宝盆里倒有金马驹子在,

齐 搭锵。

甲 (唱)金马驹子以上还锁着银人。

  银人手拿着八个字,您哪。

齐(喊)怎么样?

乙 你们反得了反不了,嚷什么?

甲 (唱)愿众位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哪!

齐 豆豆七豆七豆锵。

甲 今天是本家大寿之期呀,咱们开过场啦!喜过三场,百无禁忌。

丙 不错。

甲 开场以后哇,唱就唱那吉祥的,说点吉言吉语的。

齐 哎!是喽!

乙 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甲 唱哪段,咱们别出主意,问问本家大爷喜欢听什么。

丙 今天您的好日子。

甲 有这么句话:有题目的文章好做。

乙 有人的差使好当。

甲 本家大爷,(冲“乙”)大爷在这儿哪,您……

乙 哪有大爷呀?你们几位做堂会来啦!

甲 今儿个您大好的日子。

乙 我不是大爷。

甲 噢!大爷没在,舅爷在这儿呢!

乙 舅爷?

甲 您赏个题目吧!

丙 您喜欢听什么?

乙 瞧我这角赶的,我又舅爷啦?

甲 您听哪段呀?

乙 我什么也不听。

甲 噢,《十里亭》。本家舅爷有题目,点了《十里亭》。

齐 咱们就唱这回呀!

甲 (唱《十里亭》)小琴童,不消停。

齐 锵。

甲 (唱)打着灯笼走进房中。

齐 锵。

甲 (唱)尊声相公安歇睡吧,您哪!

齐 (高声喊)怎么样啊?

甲 (唱)明日清晨早登程啊!

齐 豆豆七豆七豆锵。(唱“太平年”)

  早登程,早登程,

  琴童说话欠点聪明。

  那功名好比浮萍水,太平年。(动作)

乙 就别带身段啦!

齐 (唱)美满佳期火化冰,太平年。

  不该借宿普救寺中,

  来至在花园你们两相逢。

乙 好嘛。

齐 (唱)这也是前世前因安排定,太平年。

  说话之时谯楼起了更。

  豆豆七豆七豆锵。

甲 (唱“湖广调”)一更到了么一点。

齐 (唱)月影东升,(动作)

  张君瑞在房中跺脚又捶胸。

  在心中恼恨夫人她是老诰命,

  改变了心肠,叫咱们兄妹相称。

乙 我甭说啦!

齐 咚,咚,七锵七。(扭秧歌)

乙 怎么又扭上啦?

齐 豆豆七豆七豆锵。

乙 (喊)走!

1912年以后,北京南城陆续成立了新世界游乐场、城南游艺园以及四海升平、青云阁、大观楼等杂耍园子。相声艺人从“撂地”走上舞台,参加了“什样杂耍”的演出。适应“撂地”作艺的“开场小唱”也随之销声匿迹,但,作为相声史上的特殊现象,是值得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