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顺治之师释玉林-江阴史事纵横

顺治之师释玉林-江阴史事纵横

【摘要】:顺治之师释玉林在我国,佛教的显著特点是典籍浩繁,宗派林立,僧徒众多,出现过许多著名高僧。当顺治帝因感情的创伤萌生剃发出家之念时,玉林通琇则以他的大智慧,奇迹般地制止了顺治执意出家之举。顺治帝并未降罪于玉林,而复遣使至报恩寺再三坚请。顺治帝对玉林大师那圣洁、超凡脱俗的德行,圆三教于一身的学养,神秘而富有哲理的辩机,很为赞赏。顺治帝请玉林为他起法名,大师辞让。

顺治之师释玉林

在我国,佛教的显著特点是典籍浩繁,宗派林立,僧徒众多,出现过许多著名高僧。清初的禅宗大师、江阴人玉林通琇,因其道德高迈,悟证渊深,名声远播,而应顺治皇帝之诏入京,在内廷说法,顺治执弟子之礼,尊他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特赐紫衣、金印。当顺治帝因感情的创伤萌生剃发出家之念时,玉林通琇则以他的大智慧,奇迹般地制止了顺治执意出家之举。玉林大师成了有清一代佛教中享有国师封号的惟一僧人。他曾多次驻锡于江阴敔山湾,为故乡留下了珍贵的史迹。

玉林大师,名通琇,玉林是他的法号,俗姓杨,江苏江阴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出生在城内一个历代信仰佛教的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杨遵在天启元年(1621)于县治之南舍宅建有甘露庵;父亲杨振陵对佛学很有研究,曾去杭州皈依云栖莲大师,参加入教仪式,成为在家居士;母缪氏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专行积善放生业。玉林从小秉承家学,刚刚识字的时候,就开始诵读佛家经典,由于他天资聪颖,敏悟早成,晦涩艰深的佛学书籍,他都能依文解义领会其中的宗旨。12岁时,父早逝,更知生死之无常。15岁那年,他开始接触佛教的禅宗语录。清静自居的禅者生活,逐渐使他产生离尘绝俗的出家念头。崇祯五年(1632),19岁的玉林毅然放弃了世间的追求,割舍人间亲情,到宜兴磬山的崇恩寺跟随圆修和尚受戒出家,法号玉林。圆修和尚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禅宗大师之一,不仅“禅定”(指静坐敛心,专注一境的修行)功大高深,而且精研佛教的“五明”(指五种基本学术科目)之学,知识渊博,名重一时。玉林为了向他求教,甘愿作他的生活侍者,服侍他的衣食起居,进则决疑请益,有“立雪”(指尊敬师长)之诚;退则宴坐凝神,有“破壁”(指开悟,得道)之心,未几就有较深的领悟。

崇祯七年(1634)秋,玉林获准回江阴看望母亲,圆修赠他偈句:“母在澄江江上住,为缘省觐出山去”、“丈夫不独念劬劳,要施十方普法雨”,勉励他“善自护持”,并说“你一向要坐关,我今许你去。”八月,玉林省亲毕,即在江滨的水墩庵掩“关”(即自闭于斗室面壁静修)。他独处江干,野色无垠,水光连天,心胸日渐开阔。此时圆修和尚亦已从宜兴磬山迁任浙江武康报恩寺住持,在玉林坐关满10个月时,圆修因老而有病,即手书向玉林发出召唤“有最要语吩咐”。玉林得书,破“关”,赶到报恩寺看望师父,亲侍汤药,朝夕不离。圆修临终遗命由玉林通琇继任报恩寺法席。23岁的玉林不敢从命,避之凌霄峰绝顶,众施主责以“先师之命,力请还山”。玉林感到义不可辞,乃从众之请,出任武康报恩寺主持。

崇祯十五年(1642),玉林第二次回江阴省亲,遵照先师圆修的遗命,在江阴十方庵为母亲剃发说戒,而后迎归报恩寺,在寺旁建草堂奉养,尊为大慈老人。至清顺治元年(1644),玉林通琇共用八年时间,将报恩寺建设成殿堂、寮舍、僧园、物务都很完备的丛林。其时宗风大振,培养出了如白松丰、茆溪森、退庵重等十多位著名弟子。

顺治十年(1653),玉林大师因72岁的老母久居报恩寺草堂怀念故乡亲友,特于五月初陪同母亲返江阴,择旧游之地敔山湾双林庵作为驻留锡杖之地。这里冈峦环绕,长松怪石错置森峙,向为江阴林壑之胜。玉林用诗记述了当时的情景:“到处耕荒翻石笋,今来坐月友寒烟。半间老屋安亲膝,五合香粳倩客居。”虽然居室简陋,老母与他都很满意,称“此正禅寂膝下者殊胜缘也”。至秋,他仍侍奉老母回武康报恩草堂。岁末,母病故。次年春末,玉林回江阴寻觅营葬之地,再次驻锡于敔山湾的双林庵,在这里度过整整一个夏季,风水宝地对敔山湾留下美好的记忆。他一连写了4首诗,其中有:“澄江有山孰多僻?敔山两湾苍翠积。澄江有水孰多情?敔山前后敔水平。”十二年(1655)春,他发现其父原葬之穴有积水,就将敔山双林庵之右已得一地先行迁葬父墓。

由于玉林通琇在23岁时就已悟道出世,在明清之际的佛教界真可谓独秀于林,很快受到了清顺治帝的器重。顺治帝6岁即位,实际由叔父多尔衮作为摄政王独揽大权。多尔衮对于清朝的创建功勋卓著,但他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对清初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意外地死亡,从小受到儒学熏陶的顺治帝14岁亲政,他注重整肃吏治,推行与民休息政策,为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巩固清朝统治政权作出了贡献,初创了清王朝走向强盛的新局面。但清初复杂的政治斗争也逐渐使顺治帝对人生感到厌倦,因而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僧侣极为尊重。顺治帝听说玉林通琇是很有才华和修持的高僧,便于顺治十五年(1658)九月,专遣特使怀抱圣旨到武康报恩寺面请玉林大师赴京,在诏书中有“缅想高风”、“虚席以待”,“顺风而问,朕将同访道于崆峒”之句,表达了顺治帝的钦慕之忱,将自己延请玉林通琇比作黄帝问道广成子崆峒山,给予他无上尊荣。但玉林却以“先母草堂老人未塔(即安葬)”为由辞谢,未能应召。顺治帝并未降罪于玉林,而复遣使至报恩寺再三坚请。钦差如影随形,寸步不离。玉林大师只得允诺,于十六年(1659)二月初启程。舟到天津时玉林有病不想再行,顺治帝获悉表示关切,再传谕旨“问道毕,即送归葬亲”。三月十五日,玉林至京,顺治帝以“方外礼”接见,并让他居于西苑的万善殿,以便随时向他请教佛学上的问题。(www.chuimin.cn)

这年的闰三月初至四月八日,玉林大师奉旨在万善殿升座讲演佛法4次,顺治每次必躬行礼请,亲临听法,下座后再到西苑谢法,屡与玉林大师在一起谈禅论道,探讨人生。一次,顺治帝向他问道:“学习佛法,该如何用功?”大师答道:“端拱无为。”——帝王宜端坐无为而治。又问:“如何是大?”师答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出于《尚书·尧典》,泛指四方极远处。再问:“如何是孔(子)颜(回)快乐之处?”师答:“忧心悄悄。”——《诗·邶风》:“忧心悄悄,愠(怒)于群小。”顺治帝对玉林大师那圣洁、超凡脱俗的德行,圆三教于一身的学养,神秘而富有哲理的辩机,很为赞赏。退后命近侍传话:“恨相见之晚。”顺治帝请玉林为他起法名,大师辞让。帝坚请“要用丑些字眼”,师只得进十余字供选择。顺治自选了“痴”字,属“行”字辈,其后凡请大师说戒等御札,都以弟子“行痴”具名。玉林大师待四月八日佛诞道场圆满,即以“母丧未葬,恳乞还山”。四月十三日,顺治下旨允予所请,特赐黄衣、银印,封号“大觉禅师”,兼赐重金作为营葬之费,仍派钦差送归。顺治帝将玉林大师的画像供在皇宫大内,临别时,还请玉林留他的弟子茆溪森(即行森)在京以供问对。

玉林通琇返武康报恩寺后的七月,顺治帝又颁诏书加封玉林为“大觉普济禅师”,赐紫衣、金印,以示期待“重扬法席之辉,永镇山门之宝”。玉林禅师将在京受赐之金,以十分之九用于放生、斋僧,为朝廷植福:他特在江阴敔山湾将建于明代的双林庵、宝仓庵作了拓修,命他的徒弟超敬为宝仓庵住持,把近庵10里范围内的河港都作为放生所,禁止捕捞;以一分留为塔费:这年冬,玉林择定常熟虞山藏海寺后地安葬其母,上建大慈老人塔,凡畚土运石,他都一一亲身参加。

顺治十七年(1660)五月,顺治帝欲于都城立皇坛,请玉林为得戒大和尚,并为一千五百人众受“菩萨戒”,特再诏玉林禅师入京,并遣使专送金钵、金如意等。玉林通琇应召于八月十九日起行。就在这个时候,顺治帝所宠爱的皇贵妃董鄂氏突然病逝,本已对人生感到厌倦的顺治,此时为之悲痛欲绝,萌生了剃发出家的念头,终于在十月初让玉林的弟子行森和尚为自己剃发,以表示弃天下如敝屣的决心,连精心抚育他的生母孝庄皇太后也劝说不听。十月十五日,玉林通琇到达北京,见行森已给皇帝净了发,勃然大怒,当即命人取来干柴,要把行森当场烧死。顺治帝面对熊熊燃烧的柴堆,只得向玉林承认:“朕惟思,释迦如来舍王宫而成正觉,达摩亦舍国位而为禅祖,欲效之,如何?”玉林大师当即开导顺治:“若以人间礼法论,皇上应该永居皇位,这样上可以孝敬母后,下可以造福万民;若以世外之法论,皇上也应该永做君王,这样对外可以保护佛法,对内可以管教内大事。”顺治帝听后觉得有理,与大师相视而笑,答应蓄发。一场危及社稷的皇上出家风波得以消弭,顺治帝让最得宠的太监吴良辅作为他的替身在悯忠寺出家。腊月初八,顺治帝如期在阜成门外的慈寿寺设立皇坛,挑选一千五百僧众受菩萨戒,由玉林大师登坛重宣佛义、阐明大法,顺治帝正式拜玉林通琇为师,加封玉林禅师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亲赐金字《楞严经》。岂料年轻的顺治帝本来身体虚弱,董妃死后情绪消沉,进入十八年(1661)新春,染上了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病,于正月初八日夜逝世。玉林大师奉皇太后之召,率众弟子进宫作佛事七昼夜,而后辞行还山。他三次力辞康熙帝的千金之赐,只接受钦命护送返回浙西。玉林通琇因见西天目山师子正宗禅寺岁久颓废,就于断垣败壁中重修殿宇,将山麓之双清庄改为禅寺,此即是后来成为著名的佛教丛林之一的禅源寺。

禅宗大师玉林通琇,作为清初第一国师,多次至内廷说法,虽累受恩荣、无可与比,但他性格恬淡,对荣利无丝毫矜重之意。皇上所赐紫衣、金印、金钵,他从来都不曾穿用过,也从来不拿给任何人看。他不蓄私财,也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布施供养。一生利人济世,致力于禅宗的实践与研究。到了晚年,更是闭门谢客,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清康熙十四年(1675),一代国师玉林通琇在江苏淮安的慈云庵圆寂,终年62岁。墓塔建在天目山的东坞,刻有《敕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塔铭》,有雍正帝御制序的《玉林通琇国师语录》行世。

天目山禅源寺玉林国师塔 沈俊鸿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