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晞功晋大司马明代江阴出了两个兵部尚书,一个是前期承平之世的徐晞,一是后期多事之秋的刘光济,两人都有功于社稷,入祀江阴文庙乡贤祠。徐晞,字孟初,号暨阳,江阴西大街人。由此,徐晞被称为“不可先生”。徐晞经举荐到北京参与宫廷营建事务,初授工部衙门营缮司都事,督取工料木石。宣德元年徐晞调升兵部武库司郎中(正五品),执掌军队刀枪火器的供应。对如何破敌象阵,深谋远虑的徐晞已有筹划。......
2024-05-16
徐经、唐寅科场案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自幼乞食,当小和尚,参加红巾军反元,削平群雄,登上皇帝的宝座。他鉴于元代不重科举和“以吏入仕”,导致官员素质低下,吏治黑暗的经验教训,在洪武十五年(1382)把科举取士作为永久性的制度确定下来,科举取士成了明代选拔文官的最重要的途径。明初吏治比较清明,少有科考作弊事件。明英宗正统以后,科举考试中的作弊日趋严重,属于科考纠葛的事件逐渐多了起来。有些事件被揭露曝光,也免不了会有人借机诬告陷害,这就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其中明代中期最大的科考案,即弘治十二年(1499)江阴徐经与苏州唐寅的所谓泄漏会试试题案,震动朝野。就是一起因官场斗争而进行诬陷所造成的冤案。
徐经(1473—1507),字直夫,一字衡父,号西坞,江阴梧塍人(今祝塘镇大宅村),徐霞客的高祖。出生在以垦殖起家、富甲江南、诗礼传世、耕读为业的书香门第。他的祖父徐颐,少习《周易》,壮时游学京师,英宗时因善书法而入中书科为中书舍人,值文华殿,徐颐因非科举“正途”出身,不久即自行“以病告归”。叔祖徐泰,以江阴县学生员(秀才)入选京师国子监深造,景泰七年(1463)秋参加北京的顺天乡试高中第一名为解元。与此同时,另一名江阴县学生员吴启参加南京的应天乡试也高中第一名为解元。“一秋两京解元”的桂冠竟然并为江阴士子所得,这是江阴科举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事,江阴城内为徐泰树立了“解元坊”。徐泰确实以诗书文学之优,而求得光耀门第之荣,后官至荆门知府,有政绩,卒于任上,被入祀荆门名宦祠。徐经的父亲徐元献,从小聪颖,十岁即能赋诗,令宾客叹慕,是梧塍徐氏以文才著称的佼佼者。成化十六年(1480)应天乡试中经魁(前五名)举人,次年会试却落第,返归之后,更加发奋勤读,以致积劳成疾,年仅29岁即夭亡。徐经在父、祖的影响下,自幼酷爱诗书,好学不倦。为了继承父、祖的金榜题名遗志,把一切家计都交给其母薛氏和妻杨氏经营,自己藏在筑起的“万卷楼”埋头苦读,对六经、诸子百家之文很有研究,已在江南颇有文名,与吴中才子唐寅、文征明、祝允明等互相推崇。弘治八年(1495)22岁时,在应天乡试得中第四十一名举人。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吴县人,出生在阊门外经营小酒店的商人之家。童年时常在店里干杂活,帮助父母招待顾客。13岁那年,父亲不惜重金,为他请了一个六十多岁的塾师,经过三年的闭门苦读,唐寅由老师举荐走进了府试考场,结果,年仅16岁的他,初试锋芒,便得中苏州头名秀才,一时誉满江南。唐寅不仅少年聪颖,能诗善文,而且从小就显露出在绘画方面的特殊才华。他师从著名画家周东村,画艺日趋精湛,几年后,山水、人物、仕女、花鸟无所不工。弘治十一年,唐寅以超群的才气,在南京的乡试中一举夺魁,深受主考梁储的赞赏。新科解元唐伯虎的名字,又一次响遍了古老的姑苏城。他意气风发,决心来年会试再占鳌头。
弘治十二年(1499)京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全国会试,即礼部试,又称春闱。各省的举人都可应考,考中者称为贡士,经殿试即可赐出身为进士金榜题名。徐经怀着对功名的热望,邀请唐寅同船共赴北京会试。两位年轻士人满以为此番可一展才华,名标金榜,谁料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厄运。(www.chuimin.cn)
自古名高遭忌。此科的两位主考官,一是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一是礼部右侍郎程敏政,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文人。《明史》本传称程敏政少年时即以“神童”为英宗所赏识。成化二年,榜眼及第,在翰林中,“以学问赅博为一时冠”。可是,自幼一帆风顺,“才高俯视侪偶”,免不了受到一些人物的嫉妒。弘治元年冬,一个名叫王嵩的御史“以雨灾劾敏政”,理由只是程敏政作为皇帝的教师“行为不端”云云。不过弘治帝是信任他的。这次,程敏政以礼部右侍郎任会试主考,更为嫉妒者所忌恨。
唐寅前一年乡试夺魁后,早已名播江南,延誉京都,担任江南乡试主考的梁储回京后,曾拿唐寅的文章给程敏政看,“敏政亦奇之”。唐寅、徐经联袂抵京后,会试前夕,两人又遍访前辈,广交名流,徐经随带书童,出手大方,引起人们的瞩目。特别是唐寅陪同徐经拜见了礼部右侍郎程敏政,而程是徐经乡试中举时的主考官,又恰恰同李东阳主持这次会试。结果受到众举子的猜忌和唐寅同乡、学友都元敬的中伤。会试例举行三场考试,不料入试两场刚毕,流言蜚语已满京城,盛传富家子徐经贿买试题。就在发榜前夕,“给事中(谏官)华昶弹劾程敏政鬻题”。在明代,给事中有合法的谏诤权,这种由言官弹劾会试主考官出卖试题,可不是小事,弘治帝震怒,诏令程敏政立即停止阅卷,听候审查,已经初选的卷子全由李东阳会同其他考官复核。徐经、唐寅即以科场舞弊的嫌疑犯关进监狱,严刑拷问。然而,经过李东阳等的复核,程敏政选中的试卷中,却没有被指控为贿买到试题的徐经和唐寅之卷。明明是诬告,可是有些言官及好事者还是纠缠唐寅有“预作之文”,徐经富有“润(酬谢)屋(考场)之资”而“哓哓不休”,以致“程敏政、华昶、唐寅、徐经都下狱听勘”。几番拷审,毫无所获。最后,一场轩然大狱,竟然以所谓“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分青红皂白,用“各打五十大板”草草结案:主考、礼部右侍郎程敏政以“不谨”,勒令致仕(退休);诬告人给事中华昶“以言事不实”降职调外任处分;徐经、唐寅则以进京时曾拜会主考程敏政,而被革除举人资格,不准再参加科举考试,唐寅被发落为浙江藩府小吏。这一起因官场斗争而构成的冤案,直接导致当时三位著名的才子、文士成了牺牲品,令人为之扼腕叹息。
程敏政出狱后,因忧愤,发痈死,后追赠礼部尚书。《明史·程敏政传》中就会试泄题案,明确否定程敏政有“鬻题”之说,并透露“或言敏政之狱”,系他的同事礼部左侍郎、翰林学士“傅瀚欲夺其位(指主考官),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唐寅南归后,耻于为吏,未往就职,自此绝意功名,纵情诗酒,寄意书画,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民间流传着他的一些风流才子佳话,说明他虽科举仕途不幸,却以他的文才赢得了平民百姓的热爱和同情。而学识过人、风华正茂的江阴徐经,遭此冤狱的打击,不仅使他仕途绝望,名誉受损,身心也深受伤害,自京返回梧塍后悲愤难消,闭门谢客读书,著有《感集》,,指书坟,他以诗抒发胸中郁懑之情。他那因科场冤案受重创的心灵,一直难以抚平。八年后正德初年,他作北上之行,在京城触景生情,发病死于客地,年仅35岁,后归葬江阴砂山之鸡笼山西麓。徐经的科场冤狱,是梧塍徐氏家族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影响甚大。可以说正是这一事件,成为梧塍徐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明、清江阴志书和《梧塍徐氏宗谱》都没有记载徐经的科场案,不记载的原因,是对这一件“不光彩”的事,很可能有意回避。倒是清代邑人顾心求手辑的《江上诗钞》收录徐经之诗时,在所附作者小传中注明“弘治乙卯举人,己未再试礼闱,为飞语所中,廷勘罢归……经与唐寅以才名相引重,为都穆所忌,中伤之”,道出科场案的真相。
有关江阴史事纵横的文章
徐晞功晋大司马明代江阴出了两个兵部尚书,一个是前期承平之世的徐晞,一是后期多事之秋的刘光济,两人都有功于社稷,入祀江阴文庙乡贤祠。徐晞,字孟初,号暨阳,江阴西大街人。由此,徐晞被称为“不可先生”。徐晞经举荐到北京参与宫廷营建事务,初授工部衙门营缮司都事,督取工料木石。宣德元年徐晞调升兵部武库司郎中(正五品),执掌军队刀枪火器的供应。对如何破敌象阵,深谋远虑的徐晞已有筹划。......
2024-05-16
1921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江阴早期革命波澜壮阔,毛泽东作为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曾亲手为之播下革命的火种。毛泽东担任组织部秘书兼代秘书处文书科主任,事实上成为中共在上海执行部的中心人物。正在丹阳任教师的进步青年江阴人钱振标和同事戴盆天利用暑期前往上海执行部接洽,受到毛泽东和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热情接见。......
2024-05-17
江阴文庙与贡院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兴盛时期,也是历史上科举取士的兴盛时期。被誉为“衣冠文物之邦”的江阴,早在北宋前期已建有文庙,“即庙为学”早于其他郡县;到了南宋,江阴军设立贡院,是科举时代举行乡试取举人的场所。自此,江阴文庙相继设立军学、县学。清初,江阴人民抗清守城被屠,文庙多数建筑受到损坏。因整个古建筑群自然风化严重,虽对大成殿、明伦堂分别作抢险加固,然江阴文庙已非昔时面貌。......
2024-05-16
辛亥江阴光复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仅一个多月就有14个省相继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的统治,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运动。11月3日同盟会员陈其美等领导工人和会党起义,第二天攻占江南制造局,宣布光复。有“忠义之邦”美誉的江阴,革命党人闻风而动,积极游说驻澄军队反正独立,于11月8日不费一枪一弹实行光复,是江苏较早宣布光复的县份。至江阴光复共出6期,后因同人星散而告终。......
2024-05-17
江阴抗倭英雄谱明代中后期,我国江、浙、闽沿海一带,经常受到日本浪人——倭寇的劫掠。倭寇活动最为猖獗的嘉靖三十一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阴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同仇敌忾,在知县钱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有力地打击这些强盗,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双方激战,倭寇弓箭乱射,乡民伤亡较大。倭寇向北撤走,吴兑被乡兵救起,终因伤势过重,于第二天去世。......
2024-05-16
附大事记商武乙商末,古公亶父(周太王)长子泰伯、次子仲雍自陕西岐山奔江南(荆蛮),居梅里,自号句吴,江阴之地在其境。三国吴大帝嘉禾三年,分吴郡无锡以西地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暨阳乡地属毗陵屯田区。6年后废暨州,复并暨阳、利城县入江阴县。次年四月率八千水兵至镇江截断金军退路,大败兀术于黄天荡。54岁从云南鸡足山病归,崇祯十四年正月十七日逝世,著有《徐霞客游记》。......
2024-05-17
揭开了几被湮没的太平军征战江阴、戈登折戟长泾河的历史。初七日,太平军分兵无锡、江阴。九月初,陈玉成奉命渡江攻扬州,江阴、杨舍、常熟太平军主力大半西移,避居江北的团练配合清军南渡江阴,太平军因守城力量不足,初四日再次撤回常州。十一月初,广王李恺顺从常州率部与来自常熟的太平军实行东西夹击、收复江阴县城,进驻达2年零9个月,建立县级政权,推行乡官制度,属太平天国苏福省常州郡。......
2024-05-16
徐霞客西南遐征徐霞客塑像张大生作徐霞客,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金知道了徐霞客湘江遇盗的经过深为同情,劝他中止行程,并表示愿意资助他返回故乡。这年闰四月的二十八日,徐霞客一行入广西,抵达桂林。静闻希望徐霞客继续进行考察活动,让他一个人留下在寺中养病。不料十月初八在旅途中得到寺僧传来静闻病故的消息,徐霞客悲伤至极,和顾仆一道赶回南宁。......
2024-05-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