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今天的个体与群体的交际,除了具有进攻的心理现象之外,还有另外一些心理现象,如人际关系中的求存心理,有悖于群体行为的离异心理,以及在特定环境中的趋同心理、服从心理等等。......
2023-08-02
第三节 说 话
一、说话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热情诚恳,谦逊有礼。热情诚恳的态度容易取得对方信任,使双方感情融洽、交际气氛和谐,说话的说服力就会增强。当然,热情并不等于喋喋不休,而是要设身处地地为听者着想。诚恳的态度也是对对方尊重的表现。诚恳的外在表现就是彬彬有礼的语言与行为。亚里士多德说:“对上级谦逊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属谦逊是高贵,对所有人谦逊是安全。”多使用礼貌用语,不要自以为是,藐视别人,强词夺理,出言不逊。
其次,要语音清晰,语速适中。说话必须让对方听清楚、听明白,因此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楚、声音响亮;不可含糊不清、低声咕哝,让人听着费力。说话的速度应不紧不慢、急缓有度;不可像连珠炮似的急速不断,让人没有反应的机会;也不能拉长声调拖泥带水,让对方着急。
第三,要谈吐文明,用语得体。说话要自然大方,语言温和,格调高雅;不说粗话、脏话,不打听别人的隐私秘密,不揭别人的短处。根据交际对象和交际场合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语句和恰当的表达方式;不说与场合不相符合的话,不说对方听不懂或刺伤对方的话。
第四,要准确生动,上口入耳。说话就是为了表情达意,通过话语表达的情感、传递的意图要恰如其分、准确无误。如果是陈述事实,要做到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来龙去脉表述得清楚确切;如果是发表见解,讲述道理,就应该观点突出,态度明确。不可词不达意,语不清楚。在此基础上,要选用富于变化、不落俗套的词句,以幽默风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表达。话要说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尽量避免使用拗口的、生僻的词语,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易造成误解的词语,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第五,要主旨明确,条理清楚。说话是有意识的交际活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说话都要有主旨(中心)。即使是闲聊也一样,闲聊的整个阶段可能没有一个统一中心,但每一个小阶段都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中心。有了中心说话就要围绕中心,有条有理。不可天南海北、不着边际、思维混乱、前后倒置。
二、说话原则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是,说话和气,不恶语伤人;说话文雅,不说粗话脏话;说话谦诚,不自以为是,不强词夺理等。但有些时候说出的话符合以上这些要求,表情达意也准确无误,然而听者却不爱听。这大多是因为说话人不分场合、不看对象,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经常弄得别人很尴尬,或心里很不舒服。因此,有必要强调说话的两条基本原则。
1.看对象说话
说话要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人对同样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甚至会有截然相反的理解。在进行口语交际时,一定要注意交际对象在各方面的不同,如文化程度的不同,职业地位的不同,性别年龄的不同,性格经历的不同等。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说话内容及表达方式。例如,对目不识丁的人不搬文弄墨,对有相当文化程度的人说话不能太粗浅;对男同志讲话可坦诚直率,对女同志讲话就要谨慎委婉;对孩子要用形象简易、富于幻想色彩的话语,对老年人讲话要稳重谦逊,语速较慢;对性格外向的人讲话可活泼直率一点,对性格内向的人则要文雅委婉一些;对一般人说话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专家说话可使用专门术语,言简意赅;别人处于忧愁伤心之际,不要轻易开玩笑;等等。
2.看场合说话
不同的场合,也就是不同的时间、地点、氛围,对说话有不同的要求。说话时必须注意场合,说出的话与场合相符,就会使听者感到动听、舒适。场合对于说话者的影响是直接具体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就是要求说话者考虑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说什么样的话。正式场合,如在教室上课,用语应该郑重规范,话题也较集中;非正式场合,如在公园里、课余闲聊,用语可以轻松随便些,话题也比较分散。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声音要清晰洪亮,言词应该严谨;私下说话,声音要低些,言词应该亲切自然。喜庆场合应该说一些喜庆的话,使大家高兴,增加喜庆气氛;悲痛的场合说话要比较严肃,不能大声说笑,更不能随意开玩笑。
三、高职学生说话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汉文化传统重视书面表达,轻视口语交际。人们动辄“明哲保身”,处事保守谨慎,喜怒哀乐不轻易溢于言表。直到20世纪末,人们还普遍认为不善言辞的人老实本分,善写不善说的人含而不露,满腹经纶;光说不练的人贫嘴多舌;做得多说得多的人不谦虚不安分。虽然进入21世纪,人们意识到“说”的重要性了,但是“轻说”的观念还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时不时的会表现出来。
时至今日,学校语文教育依然是重写轻说,学生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语言发展黄金时期,并没有得到目的明确、有系统的说话训练。高职学生也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在说话方面难免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和毛病。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人面前,羞于开口。有些学生在熟人面前很爱说话,而见了生人,还没开口,脸先红了;勉强说几句,不是声音过小,磕磕巴巴,就是态度很不自然,甚至吓得一身汗。
(2)口齿不清,发音不准。有人说话口里像含着东西,吐出字来呜呜噜噜,字句不清;有人说话像开机关枪,说得太快,缺少停顿;有人口吃,或夹杂废音,或停顿不当。
(3)支离破碎,缺乏条理。有人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一个意思还没说清楚,又扯到另一个意思上了,说话无中心、无条理、无规律,让人不知所云。
(4)不分场合,高声喧哗。有些人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想说话,就毫无顾忌地大声喧哗,如入无人之地。
(5)惯说脏话,满嘴带刺。有的人从小养成说粗话脏话的习惯,随时就带出了脏字。更有甚者,把粗话脏话当成“男子汉的宣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6)别人谈话,随意插言。有些人总是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还没听清别人在讨论什么问题,就插上去说,或批评一番,往往弄得很不愉快。
(7)卖弄新词,胡乱用语。有人从传播媒介或道听途说中,专门收集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对这些词一知半解,就半通不通地胡乱用起来,以炫耀自己。
(8)信口开河,自吹自擂。有人不管多少人在场,只要他一到,别人就得闭嘴,听他一个人信口开河,自吹自擂。什么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名人轶事、海外奇谈、神仙鬼怪,他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话语中常带“明白不”“知道不知道”“我给你说”等傲语。
(9)语势不当,已成习惯。一些人形成了语气节奏与思想感情相脱节的习惯语势。例如,开口时声音很高,句尾的几个字却低得让人听不清;有人开始说话时尚能控制音高,可是越说越高,越说越快,到后来就像是在吵架。有人喜欢在句尾几个字上用力,显得短促紧迫,给人以武断强制的感觉。
原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高职学生虽已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说话习惯,但并未定型,只要认识其对交际的不良影响,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并坚持不懈地实践,就能及早地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做到语音规范,表意准确简练,条理清晰,善于应变。
为了克服不良的说话习惯,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针对自身的主要弱点,一段时间集中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例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语流一过速就把某些音节吃掉了,这就要多练绕口令和快速朗读;有的人声音弱小,吐字不饱满,缺乏力度,就要多练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吐字归音;有的人讲话语调平板,节奏感不强,就要着重练习以声传意的基本技巧;有的人讲话不够连贯,不善于即兴构思、随机应变,则要着重练习快速反应,即限定时间把某个事物说清楚。
同时,学生还应在教师指导下走上讲台,进行较系统的训练。从介绍自我开始,介绍熟悉的人、事、物,讲述看到听到的事情,复述读过的内容;讲故事,作问答,即兴讲话,设置情境、扮演角色;参加朗诵会、演讲、辩论比赛等综合性练习。
当然,教师的指导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则是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并能坚持认真地练习,对自己在练习中的经验与不足要时常总结。同学们之间还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学生的说话能力肯定会提高。
练习
一、一句话接龙
方法:数人围坐成一圈,推出一名主持人,然后从主持人开始,每人说一句话,按顺时针方向递接,循环往复。
要求:每位递接者以自己前面那位同学所说的最末一字为自己所说的头一个字。例如,天气真热——热浪逼人——人人盼望天凉快——快点下雨呀——呀,天上一点云也没有……如果谁卡了壳,就罚他说个绕口令。
【提示】刚开始做的时候,递接者说的那句话可以很宽泛,不要求与被递接者说的有逻辑联系。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提出前后句之间要有逻辑联系,还可以想出其他附加条件,以不断增加难度。
二、三句话接龙
方法:数人围坐一圈,推出一名主持人,商定好话题、样式(或口述,或解说,或讲话),然后从主持人开始,每人说三句话,按顺时针方向递接,循环往复。
要求:每位递接者说的第一句话的意思要紧承自己前面那位同学所说的最末一句话的意思,所说的三句话要与前面的同学所说的内容有内在联系。
三、成语接龙(又叫成语连环,百花联珠)
方法:全班同学按小组各围一圈,由一人开头,任意说出一个四字成语,然后从第二个人开始,依次说一个成语,且必须环环相扣,珠联璧合,即所说成语的第一个字要与上一个成语的末一个字相同。例如,气象万千——千难万险——险象环生——生龙活虎……如此说下去,就会使所有的成语都首尾相接,环环相扣,形成一条长龙。
【附录1】对自己进行说话毛病的自查自检
请认真思考,看看自己在哪些条目中有毛病,再反思一下形成这些毛病的原因及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类毛病的。
1.什么场合、什么人面前毫不拘束地谈话?
2.是不是见了生人就觉得无话可说?
3.我是不是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
4.当我发觉我的话使别人产生反感时,我是不是能很快地收住话题?我是不是知道应该在何处结束自己的谈话而不惹人讨厌?(www.chuimin.cn)
5.我能不能把我所谈的问题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讲出来,以适应不同的谈话对象?
6.我是不是常常说触犯别人禁忌的话?
7.当碰到别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时,我是不是只有再三地重复已经说过的话,而不会用多种方式解释自己的话?
8.我是不是喜欢和别人发生争执?我是不是有“抬杠”的毛病?
9.别人是不是常常说我固执,认死理儿?
10.对于不同的谈话对象,我有没有在语言上区别对待?
11.我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说话态度,以使谈话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12.我是不是能够在交谈中很自然地运用各种知识而使谈话丰富有趣?
13.我有没有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的毛病?我是不是有时话太多,太过显示自己或太想说服别人?
14.我有没有在说话时挤眉弄眼、抓耳挠腮的毛病?
15.我是不是口齿含混不清,发音不够规范?
16.我的声调是否悦耳?我说话的语气能吸引人吗?
17.我说话的节奏过快、过慢还是适中?
18.我是否常用一些不太雅的俗语、脏话?是否常有多余的口头语?我说话嗦吗?
19.当别人谈话时,我是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倾听者?
20.我是否常有打断别人讲话、抢别人话头的毛病?
【附录2】听话毛病自查
下面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司空见惯的不善于听人讲话的症状。对照这些条目,检查自己在听话中有哪些毛病,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改正。
1.问了他人一个问题后,对他人的回答似听非听。
2.表面上正在专心听他人回答,而脑子里却在不停地考虑着另外的事情。
3.不用眼神与听者传递信息,进行交流,而是不时盯着另外的人讲话或看其他东西。
4.听别人表达意见时,边听边敲着脚,还不时看看手表,显得极不耐烦。
5.从不在意别人的观点,即使听到别人的话,也不去思考和理解他人所说的内容,对他们的感情思想毫无反应。
6.过早地作出结论,认为某些内容枯燥无味、毫无趣味、一点也不重要。
7.过于考虑自己的工作和压力。
8.不由自主地决定某事由你去管。
9.主动说出一些别人没有问到的问题的答案,要知道许多人都希望让你听着,而不愿你回答一些不该说的话。
10.由于将自己的观点、期望、经历、目的等强加于人而误解他人的意思。
11.根据一个人表面的口才,而非其表达内容来判断其言辞的优劣。
12.十分被动而非积极主动地听取他人讲话。
【附录3】听话能力自查提纲
1.是否能迅速听出话语中用的词语,并了解词语的基本用法?
2.是否能够注意谈话的细节,并牢记细节以回答有关问题?
3.是否能辨别并回忆口头讲述的主要观点、重要内容?
4.是否能听清并回忆对方讲话的内容(不含理解)?
5.是否能辨别同义词,了解其用法,会利用上下文线索理解词意?
6.是否能听懂句子结构变换、声调和语气变换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7.是否能听清并指出对方讲话内容的先后顺序?
8.是否能明白说话的意思和话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9.能边听边想,概括话语的中心思想吗?
10.能否听出一段话中隐含的意思?
11.能根据话语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推论吗?
12.是否能听懂问题进行简单答问?
13.是否能听出别人讲话中明显的语病和错误或不妥之处?(包括句子结构不完整、用词重复、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词序不当、人称不统一、自相矛盾、概念模糊、转移概念、不合逻辑规范、知识性错误、语音有误、拖长音、根据不足等。)
有关语 文的文章
当然,今天的个体与群体的交际,除了具有进攻的心理现象之外,还有另外一些心理现象,如人际关系中的求存心理,有悖于群体行为的离异心理,以及在特定环境中的趋同心理、服从心理等等。......
2023-08-02
使用语言技巧高明的人,能利用符合听众、环境、形势及话题的说话技巧说话,而且态势语言,音调也能和语言充分配合。所以,在与人沟通时,语言与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表达。所谓不理想用语,就是会伤害到语言的影响力及感染力的语言,大致包括“连接语”、“限定语”、“差别语”三种。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使用限定语,同时注意避免诸如眼看下方,不敢正视对方,用不安的细小声音说话等。......
2023-08-02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课进行教学,并且不能离开课程目标的指导,也需要有理论的支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实施建议及评价建议的规定都遵循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023-11-01
(二)设置评价表格针对课程评价系统不完善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口语交际活动评价表、学生自评表和活动评价标准表。在口语交际课上,采用“变式”的摆放方式,将不同的课桌摆放方式进行组合。......
2023-11-01
据相关调查,有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课,还有一部分不经常参与课堂的学生。但是,据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实际教育中的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是缺乏针对性的。可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主体和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随堂和教师评价为主。......
2023-11-01
交际动机与交际行为的关系是很直接的。动机引发行为,并促使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可以说交际行为也是动机性行为,它具有自己固有的特征。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为了说明这种影响,勒温提出下列行为公式:B=f(P·E)这个公式中的B表示行为,P表示个体内部因素,E表示环境因素,f是函数。然而有动机必须表现于行为,行为也一定隐藏着某种动机,这是确定无疑的。......
2023-08-02
交际心理既然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作用、相互联系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质,以及由此带来的十分明显的特征。我们从巴伦德的概括中可以看出:构成交际关系的双方,都存在着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揣测和对待对方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和思考,最后形成一个鲜明的观点。......
2023-08-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