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语流音变:儿化现象小节!

语流音变:儿化现象小节!

【摘要】:儿化词也不限于双音节词语,单音节占的比例还不少。还有的儿化不在第二个字尾,而在第一个字尾。

第二节 语流音变

虽然汉语的每一个字都有固定的读法,但是人们在说话或诵读时发出的一连串音节,由于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的相互影响会发生变化,即产生音变现象。如果不掌握其中的规律,说出的普通话就会让人觉得生硬、别扭,有时还会影响意思的准确表达。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四个方面。

一、变调

音节和音节连续发音时,其中有些音节的声调会起一定的变化,叫做变调。在写拼音时习惯上不标变调标原调。

1.上声的变调

(1)上声字在上声字前面变为阳平。例如,党委,小姐,演讲。

(2)上声字在原为上声改读的轻声字前面有两种变法:一是变成阳平,如讲讲,想起;二是变成半上声,如姐姐,椅子。

(3)连续三个上声字连读,可将前面的两个上声字均读为阳平,也可以按语义分组按上面方法变调。例如,展览馆,小老虎,小组长。

2.去声的变调

去声字在去声字前改读为半去声,其他场合不变。例如,办事,快速。

3.“一”“不”的变调

(1)“一”“不”单念或在词句末尾以及“一”作序数时读原调:“一”读阴平,“不”读去声。例如,一,不,万一,十一,来不?第一,一班。

(2)在去声字前变阳平。例如,一样,一共,不论,不够。

(3)在非去声字前,“一”变去声,“不”仍读去声。例如,一般,一回,不来,不行,不走。

(4)“一”“不”夹在词语当中念轻声。例如,来不来,差不多,想一想。

二、轻声

轻声是指某些音节在与其他音节结合时,失去原声调,变成一种既短又轻的调子。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轻声音节的读音不能独立存在。在普通话中读轻声的基本规律是:

(1)助词和语气词“的,地,得;着,了,过;嘛,啊,呢”等读轻声。例如,我的,走了,去嘛,他呢。

(2)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儿,头,么”等读轻声。例如,儿子,那儿,木头,什么。

(3)叠音名词和动词的后一个音节读轻声。例如,妈妈,叔叔,姥姥,星星,看看,试试,清清楚楚,合计合计。

(4)单音节的方位词或词素“上,下,里,边,面”等附在其他词语的后边时,读轻声。例如,桌子上,屋里,那边,里面。

(5)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去”等读轻声。例如,过来,跑进来,出去,冷下去。

(6)某些量词“个,头,条”等读轻声。例如,这个,二个,三头牛,一条毛巾。

(7)一些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例如,太阳,大夫,耳朵,先生,消息,干部,西瓜,体面,清楚,便宜,事情,关系,丈夫,客气,风筝

轻声可以区别词义,如利害lìhài(利益和损害)—利害lì·hɑi(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也可以区别词性,如人家rénjiā(名词)—人家rén·jiɑ(代词)。

三、儿化

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前面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现象。儿化后的韵母称为儿化韵。带儿化韵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表示,注音只需在韵母后边加“r”即可。例如,门儿—ménr,猫儿—māor。

儿化韵的发音关键是在上一音节末尾加上卷舌动作发出一个音,而不是先发一个音节再加上“儿”音。

儿化可以区分词义。例如,头(脑袋)—头儿(领导,首领,一端),白面(面粉的一种)—白面儿(毒品或白色粉末)。儿化还可以区分词性。例如,盖(动词)—盖儿(名词),亮(形容词)—亮儿(名词)。儿化还可以表示小、可爱、亲切等感情色彩。例如,小孩儿,小花儿,金鱼儿,靠边儿,差点儿,心尖儿,小丑儿。

儿化词也不限于双音节词语,单音节占的比例还不少。例如,本、刺、翻、管、画、尖、口、亮、明、拍、气、梳、摊、弯、信、印,其中绝大多数有区别词性的作用。也有三个字的,如豆腐脑、闹着玩、孩子头等。还有的儿化不在第二个字尾,而在第一个字尾。例如,兔爷,玩命等。有的在第一个字或第二个字后面都可以。例如,哥们,爷们等。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句尾或句中的语气词“啊”,由于受其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常常发生音变。有的“同化”,如前音节末尾音素为i,n,后面的“啊”读“呀”,“哪”;有的“增音”,如前音节末尾音素为ɑ,o,后面的“啊”都读“呀”。

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是:

前音节末尾是ɑ,o(除ɑo,iɑo外),e,(ê),i,ü几个元音的,读为“呀”,可写作“呀”或“啊”。例如,快叫住他呀!请坐呀!来唱歌呀!今天过节呀!注意呀!真有趣呀!

前音节末尾是u(包括ɑo,iɑo)元音的,读为“哇”,可写作“哇”或“啊”。例如,有间衣铺哇!买件外套哇!好厚的布料哇!

前音节末尾是n辅音的,读为“哪”,可写作“哪”或“啊”。例如,加油干哪!快下班哪!真沉哪!一片真心哪!

练习

一、变调练习

1.朗读下列词语

(1)上声变调

  打击  眼光  主观  可能  改革  保持

  宇宙  款式  广泛  水果  尽管  勉强

  选举法 展览馆 水彩笔 很理想 纸雨伞 冷处理

(2)“一”“不”的变调

A.去声“一”“不”+非去声字

  一边  一发  一丝  不禁  不兴  不屈

  一连  一起  一张  不才  不迭  不伦

  一伙  一举  一板  不敢  不语  不管

B.阳平“一”“不”+去声字

  一半 一概 一晃 不错 不断 不论

C.词组

  一尺一寸  一心一意  一笔一画  一生一世  一词一句

  一左一右  一前一后  一时一刻  一来一去  不三不四

  不干不净  不伦不类  不闻不问  不紧不慢  不高不低

  不冷不热  不肥不瘦  不明不暗  不折不扣  不屈不挠

2.朗读下列绕口令

(1)姥姥捞酪,酪落,姥姥老捞;舅舅揪鸠,鸠溜,舅舅又揪鸠;妈妈抹马,马麻,妈妈骂马;妞妞遛牛,牛拗,妞妞扭牛。

(2)黄猫毛短戴长毛帽,花猫毛长戴短毛帽。不知短毛猫的长毛帽比长毛猫的短毛帽好,还是长毛猫的短毛帽比短毛猫的长毛帽好。

二、轻声练习

1.听辨(听辨每组中有几个非轻声词)

  爱人  逼迫  财主  搭理  耳朵  扶手  机灵

  考究  来路  娘家  皮肉  俏皮  热闹  态度

  委屈  虾米  妖精  张罗  报酬  称呼  风扇(www.chuimin.cn)

  合同  奸细  咳嗽  骆驼  玫瑰  篇幅  任务

2.发音

(1)分类对比

A.阴平+轻声

  衣服  扳手  先生  牲口  知识  窗户  庄稼

  滴答  答应  接着  功夫  休息  巴结  风筝

B.阳平+轻声

  白净  朋友  名字  学问  神甫  麻烦  除了

  粮食  糊涂  便宜  嘀咕  学生  头发  棉花

C.上声+轻声

  已经  晚上  嘴巴  底下  好处  脊梁  伙计

  了得  老婆  铁匠  哪里  牡丹  使唤  属相

D.去声+轻声

  素净  唾沫  悟性  砚台  钥匙  硬朗  做作

  字号  壮实  顺当  亲家  炮仗  阔气  舅母

(2)同组对比

三、儿化练习

1.听辨(听辨每组有几个丢失韵尾再加卷舌动作的)

  挨肩  暗间  熬头  八字  把门  半路  贝壳

  爆肚  本色  鼻烟  辨味  病号  菜单  唱片

  打盹  打鸣  大伙  单弦  旦角  刀把  够本

  裤衩  裤兜  面条  墨水  纳闷  年头  跑腿

2.发音

(1)分类对比

A.韵母不变,加卷舌动作

  豆角  说头  挨个  好好  死扣  板擦

  饱嗝  台阶  被窝  奔头  掌勺  走调

B.韵尾丢失,加卷舌动作

  白干  差点  出圈  打盹  单弦  调门

  脸蛋  奶嘴  刨根  扇面  走味  小辫

C.韵尾丢失,加er

  够劲  送信  背心  背阴  对襟  胡琴

  枪子  咬字  顶事  消食  墨汁  戏词

D.主要元音和ng合成鼻化元音,加卷舌动作

  鼻梁  粉肠  肩膀  裂缝  头绳  板凳

  魂灵  图钉  油饼  抽空  酒盅  小葱

E.韵母保留,加er

  小曲  小鸡  小鱼  茶几  肚脐  书皮

  痰盂  小米  心气  枕席  毛驴  针鼻

(2)同组对比

(3)句中对比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顺手儿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门儿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越说越唱我越带劲儿。

四、语气词“啊”的变读

1.分组对比

(1)变读“呀”的

  来呀  去呀  马呀  驴呀  蛇呀  雨呀  水呀

  飞呀  追呀  拉呀  拖呀  拽呀  踹呀  拍呀

(2)变读“哇”的

  走哇  跑哇  逃哇  跳哇  找哇  瞧哇  瞅哇

  兔哇  虎哇  鹿哇  猴哇  猪哇  牛哇  狗哇

(3)变读“哪”的

  人哪  神哪  仙哪  金哪  银哪  山哪  林哪

  船哪  舰哪  天哪  云哪  晕哪  暗哪  阴哪

2.句中对比

甲:你是谁啊?          乙:我是张立秋啊!

甲:你怎么不进来啊?       乙:我没带钥匙啊!

甲:你这个人真粗心啊!      乙:谁说不是啊!

甲:你刚才在哪儿啊?       乙:在学生会开会啊!

甲:怎么开这么久啊?       乙:有事儿啊!

甲:什么大事儿,不要保密啊?   乙:那你得做记录啊!

甲:官不大,架势不小啊?     乙:就是下个月学校要举行汇演啊!

甲:都有哪些节目啊?       乙:跳舞啊,唱歌啊,朗诵啊,乐器啊,还有就是你的精彩主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