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长城两边是故乡长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长城很像一条奇长的拉链,由东向西,横缀在中国北部的广袤的疆域上。当它闭合时,就把两边的人连接在一起;当它拉开时,便把两边的人撕裂开来。12—14世纪的亚洲历史,被称为蒙古时代。破坏草场,是要杀头的。于是,就形成了游牧铁骑的劫掠和万里长城的绵延。但是,真正抵挡铁骑的不是泥石墙体,而是民族精神之城。......
2024-05-05
058 雄伟刚健的美学意蕴
万里长城是一件伟大的建筑艺术作品,它既有实用性,又有地域性,还有民族性,以及时代性,也就是说它既有军事目的,又因地制宜,既融合了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又适应了不同时代的需要。虽然它的军事防御作用随着历史的变迁而逐渐消退,但是它作为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却在两千多年的积淀中不断地升华和增长。它集建筑美与自然美于一身,将建筑本身的壮美与民族精神的崇高美融为一体,形成了雄伟刚健的美学意蕴。
慕田峪长城是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合
中国传统宇宙观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阴阳两极在中国传统美学中体现为优美和壮美。简言之,阴柔之美,即所谓“杏花,春雨,江南”;而阳刚之美,即所谓“骏马,秋风,冀北”。长城的美,则属于阳刚之美,即壮美。壮美是以雄伟、刚健、宏大、粗犷为特征,以气势取胜。长城和《离骚》、李杜诗、韩愈文、苏辛词,以及书法中的魏碑,雕塑中的秦俑,云冈、龙门、乐山的佛像,建筑中的故宫、天坛等一样,体现出一种“天行健”的气势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阴柔之美的感受过程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那么,阳刚之美的作品会在刹那间震慑人的心灵。阳刚之美对于鼓舞一个民族的自信心,振奋一个民族的精神,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长城所代表的阳刚之美,正是具有这种影响历史创造力的深层内涵。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伟大的美术,最壮丽的美,莫过于长城”。著名考古学家希里曼在第一次看到中国长城时,发出这样的惊赞:无论是“从爪哇岛火山的高峰上,从加利福尼亚的西拉利瓦达的山顶上,从喜马拉雅山的顶上,从南美洲的哥地来的高原上见到过的宏伟壮丽的景象,都永远不能和我现在眼前展开的这一幅美丽奇伟的画幅相比拟,我惊讶着,震动着,长城壮丽奇伟,超过我想象中的一百倍。”
长城的美,首先是建筑美和自然美的高度融合。人工建筑的长城装点了大好河山,自然环境的雄伟又增添了长城的气势,二者相互依托,相得益彰。东部的长城,多建于崇山峻岭之上。与山石一体,这里的长城都是条石和砖砌成。利用高山深谷筑成屏障城垣,城体顺山势盘腾于陡峭的山峦脊背。敌楼则虎踞制高点处,两翼曲直回环。关塞坐落谷间峡口,扼险制要。群峰之巅,常常矗立一座威严的敌楼,它在人们的视角中,起到了与塔相似的审美效果,并且更具有险峭峻城的气势。这样,长城和峻崖危谷互为映衬,使雄者益雄,峻者益峻。(www.chuimin.cn)
很多人把长城比做是一条神奇的巨龙,巨龙游走的轨迹形成了美丽的弧线。长城是线的艺术,它像一条有生命的线,它以蓝天为背景,在西起浩瀚的戈壁,中经茫茫的大草原以及长河巨川、崇山峻岭,直到波涛汹涌的东海之滨,纵横千万里,一挥而就,绘成一幅巧夺天工的艺术巨制,被人誉为“真正的大地艺术”。比如,嘉峪关的城楼在城墙的横线之上,重叠六条横线,即三重飞檐与脊檐的水平视线。这六条横线在顶尖的指引下作上腾运动,并与四角凌空的飞檐互为呼应,在凝固的、平静的建筑上产生一种腾跃之势,它使整个周边平远和缓的城墙水平线立即流动起来,显得城楼愈加巍峨高耸。耸立的城楼又与高大、厚实的城墙映照,城墙四周的角楼犹如拱卫城楼的天神天兵,在齿形雉堞烘托下,整个关城呈现出雄险健拔之势和不可进犯的威严。
长城的美,又是一种蕴含着婀娜多姿、神态独异的综合之美。在东部的崇山峻岭之巅,长城显示出一种奇险、峻拔之美;在中西部草原戈壁之中,长城则显示出苍茫、壮阔之美。随着春夏秋冬的四时交替,雾云雨雪和晦明晨昏的变化,长城及其所处的山川植被,在色调、光线、风速的作用下都有着不同的景象。春华烂漫明丽,长城如展实颜;夏日万绿葱茏,长城如腾碧浪现;秋霜层林尽染,长城如披盛妆;冬寒冰天雪地,长城如舞银蛇。月夜下之长城,孤峭冷峻;晨光中之长城,新美壮丽。这些引发着人们曲径通幽、万种思量的起伏情绪和审美感受,在众多的长城诗词中有着不少的反映。如王昌龄写长城月夜:“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挂长城”;谢榛写长城旭日:“朝晖开万山,遥见居庸关”;清代沈永济登八达岭长城时在诗中描述道:“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长城的建筑本身体现着不同的美学观点,布局的合理而严谨,关城的对称和高耸,线条的流畅和变动,每一处都可以看出设计者和建筑者的审美匠心。长城上的雕刻装饰艺术也有很高的造诣。如城楼、敌台的设计,墙顶垛口交接处砌成的菱形花芽子边饰,在射孔、雷石孔、吐水槽等处雕刻的美丽图物,其精美程度,不亚于皇宫、府衙。
尽管长城的美是丰富多彩的,但从总体上来看,应该说是以壮美居首。它以雄伟、刚健、宏大、粗犷为特征,以气势磅礴而取胜,充满着阳刚之气和浩然正气。它以积极奋勇的精神,代表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从防御性中发挥出进攻性的机能,寓进取精神于含蓄守成之中。直至今日,每一个中国人登上长城时,仍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自豪感。
有关图说长城的文章
024长城两边是故乡长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长城很像一条奇长的拉链,由东向西,横缀在中国北部的广袤的疆域上。当它闭合时,就把两边的人连接在一起;当它拉开时,便把两边的人撕裂开来。12—14世纪的亚洲历史,被称为蒙古时代。破坏草场,是要杀头的。于是,就形成了游牧铁骑的劫掠和万里长城的绵延。但是,真正抵挡铁骑的不是泥石墙体,而是民族精神之城。......
2024-05-05
027九镇三关险长城万里遥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并经常修缮长城关隘工程,明代把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务区,合称九镇。蓟镇,镇守总兵官驻今天津蓟县,管辖山海关起、西到居庸关东面灰岭隘口的长城,全长1200多里。长城第一墩古称讨赖河墩。面对蒙古瓦剌和女真各部族的频繁侵扰,明王朝在辽东地区修筑了1700多里的长城,称为辽东边墙,以此保卫东北边疆的安全。......
2024-05-05
026金墉迤逦倚山尖因地形,用险制塞,是历代修筑长城得出的经验,明朝也是如此,“凿崖筑墙,掘堑其下,连比不绝。每二三里置敌台崖砦备巡警。又于崖砦空处筑短墙,横一斜二如箕状,以了敌避射”。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秦始皇修筑长城的血泪控诉,反映了人们对长城的憎恨。金山岭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沿雾灵山伸展。雾灵山海拔2116米,山峦雄壮,山势却平缓,因而,这里的长城敌楼密集,设计巧妙,它是雄伟中见灵秀。......
2024-05-05
036龙城飞将——李广要说李广的绰号可就多了,“飞将军”,“神射手”都是他,射手座李广的小档案:姓名:李广性别:男年代:公元前183年—公元前119年职称:飞将军特点:擅长骑射骁勇能战主要事迹:李广一生都在边关戍敌,与匈奴七十余战,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匈奴闻其名而避之,不敢与其相战,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以致成为后人崇拜的偶像。这里的龙城飞将就是李广。......
2024-05-05
许多影响长城风貌的建筑物都是得到政府部门批准的。一些行政机关也热衷于在风景秀丽的长城景区内建各式各样的培训中心、教育基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长城景观的破坏,保护长城往往为开发长城旅游让路。对处于深山之中没有险情的长城,应尽可能原状保存,不要轻言开发,对险情严重的采取加固的方式排除,不要推倒重建。其次,明确各级政府保护长城的职责,设置临时保护区,防止长城环境风貌继续遭受破坏。......
2024-05-05
054绚丽多彩的长城散文描写长城的散文,自汉代以来层出不穷,体裁多样,有策论、上书、游记、碑铭、纪略等形式,抒情、叙事、议论、描写,各臻其妙。古代抒情性的长城散文多与长城史实相联系,抒发朝代兴亡和人物遭遇之感慨。但唐宋元各朝之后,很多长城散文作者进一步认识到长城本身防御作用的局限,论述长城的消极作用和局限性的作品增多。这是从历史的角度说明长城的功绩。......
2024-05-05
006互市贸易 的平台长城并非是一条凝固不变的防线,而是一条因长城两边力量对比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防线,它是一条“游动”的巨龙。长城带各民族同中央王朝或各民族统治上层之间的贡赐和馈赠,既是一种政治交往手段,又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的经济往来和交流,是同互市贸易相佐的一种经济形式。......
2024-05-05
008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都与长城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既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又是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为了保护这一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1961年中国政府已将万里长城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嘉峪关等重要地段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05-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