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苏武:终生抗争,奋力闯关

苏武:终生抗争,奋力闯关

【摘要】:034 秉节终生难冰雪入胡天——苏武苏武,放羊界里的一颗明星,出使使节里的一朵奇葩。苏武出生于官宦之家。然而,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已经投降匈奴的卫律大惊,急忙扶起苏武,召医生治疗。由于抢救及时,昏迷的苏武终于苏醒过来,常惠等人把他抬回营中调养,单于被苏武的气节感动,每天派人来营中探望。苏武痊愈后,单于派卫律前去劝降。苏武牧羊图清·黄慎

034  秉节终生难冰雪入胡天——苏武

苏武,放羊界里的一颗明星,出使使节里的一朵奇葩。小档案:

星座:白羊座

姓名:苏武,字子卿

性别:男

职称:中郎将,出使匈奴使节

年代:出生不详,卒于公元前60年,西汉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特点:尽忠守节

主要事迹:《苏武牧羊》是这样说的:“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有笳声,入声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装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苏武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苏建在公元前127年以校尉随从大将军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平陵侯,曾率领兵士十余万人筑朔方城(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南),后升任卫蔚之职。公元前124年,苏建以卫蔚为游击将军随从卫青出朔方郡(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地区)击匈奴,斩获颇多。第二年,大将军卫青率六将军从定襄郡(今内蒙古河套以东地区)出击,苏建任右将军,会同前将军赵信率三千余骑北上,与匈奴单于所率数万大军遭遇,激战一昼夜,部下伤亡殆尽,赵信降匈奴,苏建脱身归,以失军罪论斩,允许缴纳赎金,免官为民,晚年又被起用为代郡太守,终于任所。苏武年少时,因其父为九卿,按照汉朝任子制的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苏武也是先做郎官,不久升任厩中厩监。(www.chuimin.cn)

苏武李陵泣别图

苏武牧羊图清·王震

当时汉匈战争频繁,双方时通使往来,互相观察情况。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匈奴先后扣留汉朝使者路充国等十余人,不遣送回国,汉朝也如法炮制,扣留了匈奴的使节,双方旗鼓相当。公元前100年,新立匈奴单于畏惧汉朝兴兵北伐,于是把路充国等尽数放回,武帝见其态度恭顺,便派苏武为中郎将,命其持“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节归国,并且带了许多财物和礼品赠予单于。这里要说一下苏武手中所持的“节”,它又叫做“使节”、“符信”,它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一般来说,国君受命使臣出使他国时,要给予他出使的凭证。作为任职凭证的“使节”多用铜铸成,并根据出使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山区是“虎节”,湖泽地区是“龙节”,平原地区是“人节”。“使节”还以竹子为柄,上面缀着牦牛尾等装饰品,所以也叫“庭节”。苏武就拿着这神圣的“使节”,偕同副使张胜、随员常惠以及卫士百余人来到匈奴。然而,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

原来,在三年前,即公元前103年,汉浚稽将军、浞野侯赵破奴被匈奴打败后被俘,同时被俘的还有汉朝官员虞常和匈奴降将缑王(河西战役中和浑邪王一起降汉)。这时,虞常和缑王正合伙密谋劫持单于之母阏氏归汉,虞常又和张胜是旧相识,看到张胜随苏武来到匈奴,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张胜,张胜表示支持这个行动。谁知道密谋因泄露了消息而失败,其直接结果就是虞常被捕,缑王被杀。当单于得知张胜也参与了密谋,很生气,盛怒之下要把苏武等全部汉朝使臣杀掉,后来还是听了臣下的意见,才决定刀下留人,但命令苏武等投降于匈奴。苏武觉得这样做有辱一个使节的尊严,便举刀自刎。已经投降匈奴的卫律大惊,急忙扶起苏武,召医生治疗。

由于抢救及时,昏迷的苏武终于苏醒过来,常惠等人把他抬回营中调养,单于被苏武的气节感动,每天派人来营中探望。苏武痊愈后,单于派卫律前去劝降。卫律当着苏武、张胜的面,将虞常斩首,然后举剑指向张胜,张胜请降,又把剑指向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见威胁不能使苏武屈服,就想以利诱降,他对苏武说:“你看看我,投降匈奴以后,赐号封王,拥众数万,马匹牲畜满山都是,如此富贵,你今天投降了,明天也会像我这样,你白白的葬身在这个地方,又有谁会知道呢?”苏武痛斥卫律道:“你作为汉朝的臣子,不顾恩义,叛主背亲,做了蛮夷的降虏,还有什么脸见我!”卫律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他知道要劝降苏武是不可能了,便报告给单于。单于仍不死心,就把苏武幽禁在空窖中,不给饮食,想迫使他投降。适逢天降雨雪,苏武饥则吞毡,渴则饮雪,数日不死。匈奴人叹为惊奇,单于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死他,又不愿意放他回到大汉,于是把他迁徙到北海(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放羊。临行前,单于对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

就这样,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北海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去的。惟一与苏武做伴的,就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他的“使节”上面的装饰都磨秃了,自己的头发和胡须也随着岁月的流逝变白了,当初把他流放到北海的匈奴单于已经去世了,汉武帝也死了,由儿子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昭帝。新一代汉匈领导人奉行和平友好的政策,汉昭帝派使者到了匈奴,终于得知苏武还活着,于是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射到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送还。汉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

后人对苏武的高风亮节无限崇敬,唐朝诗人温庭筠在苏武庙题诗云:

苏武销魂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武牧羊图清·黄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