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一头优雅的猪”飞越时代人物档案王小波,祖籍四川,1952年5月生于北京。历史天幕直到今天,王小波的作品仍然一版再版,并被广泛传诵。更为重要的是,王小波在其作品中,清晰地显示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立场。王小波其人其作,不仅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格局,而且构成了对时代的超越。此时,王小波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李银河。王小波却认为,只要在一个单位里挣饭吃,思维和行为就必须按照规定好的方式来进行。......
2024-04-24
人物档案
雷锋,1940年出生于湖南望城县,很小就成了孤儿。
雷锋1960年成为工程兵战士后,很快就成为“节约标兵”。1962年8月,雷锋在一次驾驶事故中牺牲。1963年,毛泽东、周恩来分别给雷锋题词,号召向他学习。
从此,雷锋成为全民偶像,给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生态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历史天幕
作为一个“小人物”,雷锋是中国极少数能够以偶像的形式,被一个民族膜拜和学习的人。而3月5日,也是古今中外唯一一个以国家名义为一名普通士兵设立的纪念日。
雷锋作为中国的世纪偶像被推出,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他的形象在云霓和尘世之间沉浮的过程,也完整地折射了一个民族近半个世纪以来心灵成长的历程。
往事回放
1962年8月的一天,工程兵九连连部。
一辆军车在一名技术不太熟练的士兵的驾驶下,后轮撞断了一根细细的柞木杆子。木杆上紧紧绷着的铁丝发出了强大的力量。它反过来扯起木杆,往汽车的左前方弹了过去。一瞬间,车下的另一个战士发出了痛苦的喊叫,随即倒在了地上。血,从他的鼻孔里汩汩流出。一个年轻的生命从此离开了人间。
车上的士兵叫乔安山;车下死去的,是他的班长,22岁的雷锋。
关于雷锋,几十年来,中国各种媒体上的报道已经汗牛充栋。几代中国人对于“雷锋叔叔”已经熟悉到了不能再熟悉的地步:他像他手中的枪,闪着“特殊材料”的坚硬而明亮的光。他像他手里的书,给人们提供了一份学习的样本。他静静地散发着一种历史的温暖,让所有凝视他的照片的人发现生命中的感动。
雷锋,出生于1940年12月18日,于1962年8月15日离开了人间。
作为一种精神价值符号的雷锋,1960年开始孕育,1963年正式诞生。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以强大的生命力影响了一个国家。毫无疑问,它的影响力还将继续。
然而,穿过历史的烟云,我们可以发现,雷锋,这张过于熟悉的面孔,几十年里并不总是绽放着相同的笑容。雷锋,作为一个符号,曾经是一个完美的神,不食人间烟火,高踞于云霓之上,作为圣者给凡人提供一种自惭形秽的理由;这个符号也曾被引向歧路与荒唐,被视为污泥浊水中打击对手的武器;现在,雷锋终于从高高的天空缓缓降落——降落到肉体凡胎的普通人身边,以邻家兄弟的姿态与普通人展开对话。
很少有人知道,雷锋精神被大力弘扬,与1963年的一场“媒体大战”密切相关。虽然在这之前雷锋已经作为一个典型被推出,但那主要是沈阳军区及其所在的辽宁省的范围。雷锋去世之后,中央军委派驻人民日报社军事记者组的组长连云山组织了几篇有关雷锋的重磅文章,在1963年2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以两个半版面的篇幅发表。文章还配有当时的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的题词。
《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也以各种方式对雷锋进行了宣传。关于雷锋的报道,成了吸引读者的有力武器,许多媒体都加入了对这一资源的争夺之中。大家各显神通,暗中较劲,看哪一家能够出新、出奇。
《中国青年》杂志也是诸多媒体中的一个。作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宣传雷锋这样的典型,《中国青年》毫无疑问地要走在前面,但是,他们有点犯难。从时效性上来说,杂志毕竟赶不上报纸。几家大报早就在时间上抢了先。《中国青年》只能在报道的深度和角度方面下功夫。怎样做文章才能有新的突破?杂志社召开了编委会,专门讨论这一问题。
会上,中国青年杂志社的老员工王江云冷不丁地提出,请毛泽东给雷锋题词。王江云的话音不高,但他的话像炸雷一样,激起了大家的兴奋。
王江云认为,雷锋是和平时期的青年楷模,其精神“不逊色于任何一位战争年代的英雄”。全体编委一致同意。为此,《中国青年》编辑部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向他提出了请求。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先后两次打电话向毛泽东的秘书林克打探消息。
林克后来回忆说,他将《中国青年》杂志的要求报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让他先拟几个题词供参考。林克拟了十来个,但毛主席一个也没有用。2月22日上午,毛主席把一张信纸交给了他。林克看到纸上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行草大字。
2月22日下午3点,《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终于等到了盼望已久的好消息。林克通知他们去取毛泽东的题词。20分钟后,毛泽东的题词便展现在中国青年杂志社所在地的团中央大楼里。
3月2日,“学习雷锋第一刊”——《中国青年》杂志第5、第6期合刊出版了。杂志上除了刊发了毛泽东的题词,还刊发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几位高层领导的题词。全国各大报纸很快便纷纷转登了这些题词手迹。3月5日,新华社发出通稿,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学习。随后,3月5日被确立为雷锋纪念日。
“雷锋精神”开始萌发和孕育的1960年,雷锋是作为“节约标兵”被推出来的。在媒体的描述中,雷锋对自己完全是一种“抠门”的形象——不乱花一分钱,每月领的几块钱津贴只留下块儿八角零用,其余的全部存入储蓄所。很显然,1960年的雷锋形象是和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境况联系在一起的。先是团里,后是沈阳军区把雷锋以“节约标兵”的形象推出,显然有利于引导战士勤俭节约,“把贫穷当光荣”,应付当年的经济困境。这同当时中国主流社会的思维逻辑是高度一致的。
毛泽东等领导的题词,则标志着“雷锋精神”作为国家伦理体系中的一个婴孩,已经正式诞生。中国青年杂志社在其中起到了催生作用。这一切旨在将其培育成一个与旧时代完全脱离血缘关系的“新人”。
“新人”诞生之初,毛泽东挥动如椽巨笔,饱蘸浓墨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他要让人们怎么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雷锋同志哪一点?
周恩来的题词讲得很清楚:
向雷锋同志学习
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www.chuimin.cn)
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
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以上这几句话是周恩来的第二次题词。毛泽东题词之前,《中国青年》已经收到了周恩来的题词:“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后来,听说毛泽东题了词,他便让秘书打电话给中国青年杂志社,了解毛泽东题词的内容。得知具体内容之后,经过深思熟虑,周恩来才又重新题词。第二次题词从四个方面对“雷锋精神”做了具体的阐述,“为开展学雷锋活动指明了方向”。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理解雷锋自有不同的角度:政治家看见了雷锋的“政治正确”,文学家看到了雷锋人格中的“真善美”,社会学家看到了雷锋的“榜样、示范”作用,历史学家看到了雷锋身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无疑,雷锋和“雷锋精神”是高大的,就像一尊无比高大的偶像,和蔼而平常地看着人们。人们很敬仰,但总是自惭形秽地觉得自己的形象永远也不能如此高大。
树立榜样自然应该强调其超越性的一面,这样做的结果却使得榜样高踞云端,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
“文革”中,这个榜样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成了政客们攻击对手的致命武器。我们只要温习一下当时那些学雷锋的口号就可见一斑:
学习雷锋,积极支持革命左派;
学习雷锋,做“三忠于”、“四无限”的好战士;
像雷锋那样,做继续革命的先锋战士;
以批修整风为纲深入学雷锋。
狂热的个人崇拜背后,是深不可测的政治陷阱;“无限忠诚”的背后,是无限膨胀的政治野心。雷锋若地下有知,不知该做何感想……
当盘踞在中国人头顶的十年阴霾过去之后,雷锋,渐渐从云端回归尘世。涂抹在他身上的各种油彩一层层地脱落,更为真实和血肉丰满的雷锋形象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
1977年3月5日,《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毛泽东等领导人1963年给雷锋的题词,还发表了当时的中央领导人的题词。
1983年3月5日,中共中央决定再次重新发表毛泽东等人的题词。在首都各界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2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代表中共中央做了题为《做八十年代新雷锋》的讲话。
“八十年代新雷锋”是什么样的形象?
他是“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代新人”的标本。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碑”。中国社会需要“学雷锋,把‘四人帮’搞乱的思想纠正过来,把破坏革命传统,破坏社会风气的污泥浊水扫除干净”。
中国社会迎来了新的春天,雷锋也以一种新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各种各样的思潮激情碰撞的岁月里,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声音开始出现在人们耳旁:
雷锋缺乏个性,抹煞人的价值;
学雷锋活动“是一个痛苦的现实”;
雷锋“压抑能动性、创造精神”;
雷锋精神已经“过时”,或雷锋精神“太超前”……
我们在这里姑且不对这种声音作出是非评价,但是这种声音能够发出并被传播,已经体现了一个社会文化心态的悄然变化。雷锋,开始由完美无缺的“神”变得复杂起来。
1990年之后的雷锋,沿着这个方向走得更远。他不仅丰富,而且鲜活,完全是一个血肉之躯了。先是有媒体披露,雷锋也爱时髦,有一件皮夹克,还穿着这件衣服照过相。因为雷锋一直是节约标兵,这张照片也就一直没有发表,一压就是四十来年。又有媒体披露普通一兵雷锋在那个年代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照片的原因:原来,为了宣传的需要,很多照片是后来补拍的。如果雷锋不是去世过早,可能会有更多补拍的照片。
更多的文章和著作逐渐为人们全方位地展示出了一个更加立体、丰满的雷锋形象:当年的雷锋竟然也和所有年代的青年一样,热烈地喜爱一切美好的新生事物。他喜爱拍照片,是个文学爱好者,喜欢戴手表,为了参军他也走过“后门”,他也有过甜蜜而羞涩的初恋……他就像一个邻家男孩,平凡,不张扬,热爱生活,有着数不尽的欢乐和烦恼。
这一个雷锋,完全来到了人们的凡俗生活之中。
命运追踪
在今天回望雷锋,人们发现,雷锋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他最有价值的精神本质并没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在他永远定格在22岁的青春勃发的身影之后,有无数的追随者,以“志愿者”、“义工”等形式出现。这些忙碌的身影,也许并没有把“学雷锋”挂在口头,但是雷锋那具有普世价值的精神遗产,无疑给他们以及每一个向善的中国人以行动的力量。
有关他们影响中国的文章
王小波“一头优雅的猪”飞越时代人物档案王小波,祖籍四川,1952年5月生于北京。历史天幕直到今天,王小波的作品仍然一版再版,并被广泛传诵。更为重要的是,王小波在其作品中,清晰地显示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立场。王小波其人其作,不仅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格局,而且构成了对时代的超越。此时,王小波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李银河。王小波却认为,只要在一个单位里挣饭吃,思维和行为就必须按照规定好的方式来进行。......
2024-04-24
李希凡、蓝翎“小人物”掀起“龙卷风”人物档案李希凡,原名李锡范,祖籍绍兴,1927年生于北京通州。青岛解放后,李希凡入伍参军,后赴华东大学学习。蓝翎一度被打成“右派”,“文革”结束才恢复职务,后以杂文名世。李希凡和蓝翎是同学,也是好朋友。那一天,李希凡和蓝翎去中山公园玩。李希凡和蓝翎没有功利目的,他们的初衷只是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是“两个年轻人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研究复杂文学现象的一种努力”。......
2024-04-23
李昌平向总理说实话引发乡村变革人物档案李昌平,1963年4月生于湖北省监利县一个小渔村。对于李昌平来说,2000年3月他给朱镕基总理写信和当年9月他挂冠而去,南下打工,便是他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两步。李昌平先后在监利县的四个乡镇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1997年6月,李昌平任党委书记的柘木乡有一位村民因不满乡政府提前征收税款而以死抗争。......
2024-04-24
马丁经济学论文引爆一场论争人物档案马丁,原名宋龙祥,1957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这番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风波平息后,不少媒体纷纷发表有关“马丁事件”的评论文章,呼吁批评和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需要宽松的环境。宋龙祥发现,西方经济学理论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李禹兴同意签发。就这样,马丁的文章被送到了中央领导人的案头。......
2024-04-24
萧芸书写“知青福音书”人物档案萧芸,1949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82年10月,萧芸以“湖南省部分老知青”的名义,斗胆执笔上书,请求把下乡知青的农龄改为工龄。据统计,上山下乡运动共涉及知青1800万人左右。后来,这封改变了知青命运的信被人们称为“知青福音书”。冒着风险执笔写出这封信的女知青名叫萧芸,时年33岁。她反复考虑,几易其稿,终于写好了这封后来被人们称为“知青福音书”的信。......
2024-04-24
李庆霖向毛泽东“告御状”人物档案李庆霖,1929年生于福建省莆田县。1972年12月,李庆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四人帮”被粉碎后,李庆霖被判处无期徒刑,关押在闽北崇安县一个劳改农场。李庆霖“告御状”,虽然不可能根本解决当年的知青问题,更不可能终止知青运动,但它客观上促使中共中央高层全面调整知青政策,使得全国成千上万名知识青年的处境明显改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李庆霖想到了直接向北京的毛泽东“告御状”。......
2024-04-24
崔健从一无所有中宣泄“中国式迷茫”人物档案崔健,1961年8月出生于一个朝鲜族家庭。1986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和平年纪念音乐会上,崔健演唱了他的成名作——《一无所有》。它们不仅在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奠定了崔健“中国摇滚音乐之父”的地位。历史天幕崔健不是一个一般的流行音乐歌手。无论是《一无所有》、《红旗下的蛋》,还是《一块红布》,崔健触及的都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式迷茫”。......
2024-04-24
在中国,文学对神话的吸收可以追溯至《诗经》《楚辞》,此后的历朝历代,如汉代的辞赋、六朝的志怪、唐代的传奇、宋代的戏曲、明清的小说,都或多或少地取材于神话,中国近现代的魔幻小说如《蜀山剑侠传》等,更是大量地运用了本土的神话素材,为故事增添了奇异的光彩。相比于神话崇高、宏大的“神格”,民间传说诙谐、质朴,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2023-08-07
相关推荐